第26章 後生可畏

張原立在侯之翰邊上,等候縣尊大人答題,那侯縣令苦思良久,捻斷了數根鬚,也想不出能對得上“煙鎖池塘柳”的佳句,擡眼看對坐的王思任,苦笑道:“此對甚難,老師可有佳對?”

王思任瞅了瞅不動聲色的張原,笑道:“解鈴還須繫鈴人,天音兄還得問張原纔是。”

侯之翰便問:“張原,你已想了數日,可有好對句?”

繞了一圈,侯縣令又發問來考張原了,是張原自己出的題,考官考生都是他,不作弊那也天理難容。

張原道:“稟縣尊,學生擬了這上聯後,爲求下聯,走路也想,吃飯也想,倒是思得兩個對句,卻都不甚合意——”

侯之翰道:“說來聽聽。”

張原朗吟道:“燈堆銀漢橋。”

“燈——堆——銀——漢——橋。”

侯之翰和王思任一起吟哦品味,侯之翰道:“五行部首倒是有了,這意境差些,還有麼?”

張原又吟道:“桃燃錦江堤。”

王思任讚道:“這句好,雖然與上句‘煙鎖池塘柳’相比還是略爲遜色,平仄也稍欠妥,但也稱得上妙對了。”

侯之翰也點頭附和:“煙鎖池塘柳,桃燃錦江堤,誠然妙對。”

張原道:“兩位大人過譽了,這種對句總難免堆砌牽強,白白耗費心力,於心智學問無補,學生現今是專心讀書,已不再想這些雕蟲小技了。”

侯之翰連連點頭,現在看張原的眼光已與先前不同,和顏悅色問:“已學制藝否?”

張原道:“還沒有,學生以前貪玩失學,自患眼疾之後,才翻然改悔,目下正讀春秋三傳,學生以爲,若四書五經都未讀通就早早學制藝,那簡直就是飲鴆止渴,只恐成爲學問空疏、不諳時務的迂腐之人。”

王思任拊掌道:“此言大善,正是力健行遠之策,好,那我就來考考你的春秋經義,左傳讀了沒有?”

張原道:“已通讀。”

通讀和已讀是大不一樣的,讀過一遍就是已讀,而通讀則是基本掌握了全書的意韻。

王思任點點頭,正要開口提問,忽然失笑,對侯之翰道:“天音兄是治春秋的名家,還是天音兄問他吧。”

侯之翰科舉本經就是《春秋》。

侯之翰推讓一番,最終還是由他來問,既知張原學問不淺,那他當然不會只讓張原背誦經傳,思忖片刻,發問道:“春秋經傳,以你之見,是偏重讀經,還是偏重讀傳?”

這個問題可以回答得很淺也可以回答得很深,這就要看張原對春秋經傳義理的領悟。

張原想了想,答道:“聖人作經,雖雲微言大義褒貶繫於一字,然非淺陋者可識,必於三傳熟思玩味,方能貫通,若只從聖人之經鑽研,舍三傳而不事,譬如渡江河而忘舟楫,欲其濟溺,胡可得乎?”

侯之翰聽得雙眼發亮,張原此論很有見識,是認爲要經傳並舉,側重於傳,這與今之士人重經輕傳的學風頗有不同,讚道:“小小年紀有這樣的見識,難得,明年二月縣試你來,本縣取你。”

張原趕緊謝過縣尊大人。

王思任笑道:“憑此一問,就算過了縣試了嗎,天音兄不怕人說你包庇?”

侯之翰大笑道:“似張原這等人才,正該曲意包庇,當然,明年縣試還是要來參加的。”

那邊席上的王家女郎以手支頤看這邊張原應考,嘴角含笑,忽聽王思任咳嗽一聲,趕緊坐直身子,目不斜視地吃菜。

王思任問:“張原,你吃飽了沒有?”

張原實話實說道:“學生還沒吃飽。”

侯之翰笑道:“只顧考他,幾乎忘了他還沒吃飽,去吃,去吃,莫急,等下本縣派人送你回家。”

侯縣令心情愉快,在他治下發現一個人才那也是他的政績之一,日後張原若能科舉揚名,侯縣令就是他的老師,就算張原官做得再大,見了他也得尊稱老師,大明朝官場錯綜複雜的關係皆由此而來。

張原的確餓了,因爲張大春的事他中午都沒吃飯,這宴席的菜雖清淡卻鮮美,花白米飯更是香軟可口,十五歲的張原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這裡的正德青花瓷碗又小,張原接連吃了五碗,邊上的侍童盛飯不迭,對坐的王家女郎瞧得嘴巴合不攏,張原看了她一眼,解釋道:“我中午沒吃飯。”

這王家女郎先是一愣,隨即“噗嗤”笑出聲來,越想越笑,無法自制,乾脆伏在餐桌上笑個不停,一邊侍候的童子也忍不住笑。

張原心道:“笑點這麼低,這有什麼好笑的。”

王思任皺了皺眉頭,隨即展顏問:“張原又說了什麼笑話,說來大家聽聽。”

張原起身答道:“學生並沒有說笑話,只是說了句中午沒有吃飯,實在不知哪裡可笑了。”

王思任與侯之翰對視一眼,也是哈哈大笑。

王思任笑道:“張原,你豈不知紹興有句俗語說一日赴宴三日飽,是說鄉人赴宴,早一日就先餓着,以便宴席上騰出肚皮大吃,吃得飽,後一日也不覺得餓。”

張原一本正經地稟道:“學生絕非故意先餓着,而是因那家奴狀告之事急得忘了吃飯,是以方纔多吃了幾碗,不料就成了俗語中人,好慚愧。”

這話一出,王思任、侯之翰又笑,侯之翰連聲道:“此子善謔,此子善謔。”對王思任道:“頗似老師親傳。”

王思任道:“後生可畏,我當避他出一頭之地。”這是昔日歐陽修讚賞蘇軾的話。

張原對面的王家女郎已經快笑得掉到桌子底下去了,王思任連連咳嗽都沒用。

飯飽席散,張原告辭,王思任二人則有留在侯縣令的廨舍歇息,侯縣令命一名衙役送張原回去。

張原拜別縣尊大人,又拜別王思任,說道:“不知何時能再聆聽謔庵先生教誨?”

王思任笑道:“我在會稽山營建避園,園成後當邀你族叔祖來遊園,到時一併邀請你。”

王思任身邊那男裝女郎雙眸亮晶晶的看着張原,脣邊笑意依然不散。

張原跟着一名衙役出了縣署廨舍,卻見小奚奴武陵候在外面,一見他出來,趕忙提着一盞燈籠迎上前道:“少爺,你可出來了。”

張原道:“不是叫你先回去嗎。”

武陵道:“我是先回去了,吃了飯又來了,太太惦記着少爺呢。”

張原便讓那差役不用送,他有小奚奴伴着回去。

主僕二人沿府河慢慢的走,武陵道:“少爺,張彩一家已經搬出去了,太太還有些不忍呢。”

張原沒說話,心道:“晚明江南地區家奴反噬主人的事不少,我寧要僱工,不要家奴,僱工隨時可解僱,家奴看似攜家帶口甚至帶着田產來投靠,其實是爲了逃稅,還有就是借主家之勢謀利,甚至仗勢欺人、爲非作歹,當然,我現在連生員功名都沒有,不會有人來投靠,不過那一天會來的,只需要努力,有針對性的努力——”

想到這裡,張原童心忽起,笑嘻嘻向着黑暗中的河水發問:“府河你說呢?”

府河無聲流淌,默認了張原的話。

————————————————————

衝上新書第一了,謝謝書友們的大力支持,《雅騷》點擊推薦收藏逐日看漲,小道大悅,今天夜裡還要衝榜,因爲新的一週又到了,咱們要力保新書第一的位置,到時在線的書友果斷支持一下,小道十二點前會更新一章。

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424章 口福第299章 通天塔第245章 子不語第105章 小聘第88章 澹然法眼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224章 頂缸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470章 私約第338章 水中仙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101章 就是她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462章 小貞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422章 花月美人第260章 二度梅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36章 後臺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392章 波瀾起第308章 女人心第308章 女人心第395章 昏招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455章 誓言與喜事第479章 約戰第265章 射圃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299章 通天塔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483章 追語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423章 秋思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369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44章 欺負痛了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249章 雨後花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341章 蘇幕遮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70章 梳攏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416章 白浪子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399章 私慾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466章 端陽雨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251章 別樣溫柔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40章 眉月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0章 息怒第71章 嬰姿第270章 梳攏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314章 洞房花燭(上)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249章 雨後花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
第442章 寒夜綺語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131章 就象商景徽第424章 口福第299章 通天塔第245章 子不語第105章 小聘第88章 澹然法眼第190章 小人的中庸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224章 頂缸第359章 雪夜思美人第470章 私約第338章 水中仙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50章 不狎妓是罪過第101章 就是她第353章 鏗鏘三人行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462章 小貞第502章 謀事在人第422章 花月美人第260章 二度梅第232章 爲報詩人春睡足第372章 苦海彼岸第36章 後臺第213章 財神范蠡是吾師第411章 疑似偷歡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392章 波瀾起第308章 女人心第308章 女人心第395章 昏招第149章 巧言令色說天理第455章 誓言與喜事第479章 約戰第265章 射圃第10章 一樹梨花壓海棠第133章 敢送太監春宮冊第299章 通天塔第251章 別樣溫柔第483章 追語第463章 各懷異心第488章 先知的苦悶第18章 一概看不懂第474章 八百館生第197章 疑似舞弊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423章 秋思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369章 我輩豈是蓬蒿人第144章 欺負痛了第453章 步戰無敵第114章 家父董其昌第410章 乳孃的強大第249章 雨後花第342章 後花園情結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296章 親迎之期第264章 祭酒面試第341章 蘇幕遮第186章 痛毆董祖常第61章 重色輕友張介子第398章 從翰林院到文華殿第481章 拳打臥牛之地第270章 梳攏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431章 功利與惜羽第416章 白浪子第406章 酥油泡螺第364章 春秋房風波第209章 洶洶逼門第399章 私慾第404章 雄辯與強記第466章 端陽雨第121章 張案首和闢水珠第161章 青樓與紅樓第251章 別樣溫柔書友陳歸來寫在雅騷上架前夕第140章 眉月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50章 息怒第71章 嬰姿第270章 梳攏第434章 大辯論之終第127章 太監的品味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314章 洞房花燭(上)第154章 打行青手第192章 怒其不爭第249章 雨後花第66章 穆家有女初長成第212章 我有妙計值萬金第366章 天定文曲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