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陰陽·變(二)

“涼國公夫人今日進宮向臣妾哭訴了,您倒是有個章程啊!慶帥當日有意讓路平接任樞相,您怎麼想的?”顧清風抱着懷中的傾城公主。

傾城公主的名號是蒙琰在“朝九晚五”以後,也是太和五年發的第一道聖旨,破例以“傾城”爲封號。

“路平做不了樞相,他的性格、爲人太差了,你看看他這個國公做的一塌糊塗,人家都是門庭若市,只有他人人嫌棄,他的事兒我還沒想好,先晾着吧。”蒙琰對路平有些厭惡。

“您說的也是,您的御書房行走加了韓國公世子卓睿、涼國公世子路麒,已經是給了他面子了,如果有點腦子就不該讓他媳婦到宮裡來哭,晾着就晾着吧。”顧清風很少對朝中重臣有不滿的言論,但路平的確是有點瘋。

“老二進來!”蒙琰看到殿外有人晃動,能明目張膽這樣不講禮儀的人恐怕只有這個二兒子。

蒙靖翊撓撓頭不好意思的進門,誰家孩子願意打破父母一起罵人的場景?

“父皇,母后,兒臣有禮了。”

“滾起來!今日你在御書房值守,過來後殿做什麼?”蒙琰一臉嚴肅的問道。

“哦,路麒過來了,嚇得不輕,向您來請罪的,見不見?”

蒙琰一個冷哼,說道:“你看看,路平這個兒子都比他聰明,若不是他有功於社稷我早就砍了他了,”而後想了一下說道:“我就不見他了,下午不用你值守,讓袁懷英過來,你請路麒吃個飯,告訴他朕對他還是寄予希望的,不要因爲家裡的事兒影響了他的前途,怎麼去潤色你自己看着辦,要是今日閉衙前還收不到路平的請罪表,自己去找你十三叔領罰!”

蒙靖翊當即一臉黑線,這不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嘛,本來跟自己沒關係,這會兒事兒找到他自己的頭上了,老子的話又不敢不聽,但是想有個緩,正準備說看見母親給他使了個眼色,輕嘆一口氣垂着腦袋就走了。

蒙琰見狀,指着蒙靖翊的身影說道:“這小子早晚還得送到軍中歷練歷練,一點都沉穩,若不是你和靖言求情我哪裡會讓他在御書房隨侍!”

“是!您威武!上次讓他在草原監軍隨行,命都快沒了,這次你還想派他去萬象軍,詔南那種地方與草原何異!”顧清風一想到蒙靖翊命差點沒了就來了脾氣。

蒙琰自知理虧,趕緊賠笑道:“我這不是沒派他去詔南嘛!再說了,我敢嗎?剛有了這個念頭,你,靖言,大哥,還有遠在開封的婉姝就開始阻止我,就連靖燁和婉瑜也是明裡外裡勸我!”

“說到婉姝和婉瑜,您倒是下個旨意啊!兩個孩子都懷着身子還在前面幹甚,九江一直戰事不斷,開封那邊也是被大陵和大寧虎視眈眈的!”

今天就不是好日子,蒙琰被數落的腦袋都大了,最終在顧清風的碎碎念之下發了明詔讓蘇青接二位公主回成都修養,而後顧清風氣鼓鼓的走了,連飯食都沒給他準備。

眼看日頭正上,去膳房太丟臉,想了半天拉上當值的靳輔直奔顧言風的府邸,你妹妹給我氣受,你顧言風就得擔着。

顧言風剛剛準備吃飯就看見門房連滾帶爬的進來,一臉的緊張,說是聖駕到了,而且還透露了陛下臉色不好。

顧言風一愣,想了一下,大約知道是受了顧清風的氣了,嘆了一口氣對夫人說道:“讓廚房準備點好吃的,咱們去接聖駕,陛下又被妹妹懟了。”

顧夫人已經習慣了,起身爲顧言風整理好衣服,而後笑着說道:“陛下還是寵愛咱妹子的,不然怎麼一吃了妹妹的排頭就來找你打秋風?”

顧言風無奈道:“唉!你找個時間進宮好好和妹妹說說,老是這樣不好!”

兩夫妻還未出大堂,就看見蒙琰氣沖沖的闖進來,靳輔緊緊跟隨在後面,看見顧言風夫婦出來草草行禮,眼睛使着眼色提醒顧言風。

“臣攜賤內恭敬聖駕!聖駕安好?”顧言風拉着顧夫人急忙行禮,大宣早就廢除了跪拜禮,取而代之的則是躬身禮。

蒙琰一副哀怨的眼神看着顧言風,而後轉臉就變得歡喜,衝着顧夫人說道:“嫂夫人,朕今日在外巡查,剛好路過顧府,饞了嫂夫人的魚頭,勞駕了。”

顧夫人笑道:“陛下想吃魚頭讓人吩咐一聲就是了,剛好昨日老家星州來人送了一些新鮮的辣椒,正是做魚頭好佐料,臣婦這就去做。”

顧言風迎着蒙琰進了內堂,爲他備了一壺好酒,只見蒙琰一飲而盡後好半天才開口道:“氣死我了!”

“陛下,息怒,娘娘也是擔心孩子。”顧言風與靳輔並行的時候已經確定蒙琰因何如此。

蒙琰瞪了靳輔一眼,而後說道:“朕過來不是爲了這事兒,是想和你聊聊豫章的事情。”

“陛下覺得豫章戰事有問題?”對於豫章戰事朝堂上頗有微詞,不過豫章一是大楚舊都,二是三方角逐總是膠着的,大家即便不滿也不好說太多。

“不能再這麼耗下去了,不管豫章能拿下與否,今年三月也必須結束戰事了。”

“陛下,豫章那邊現在三方誰也不敢輕易放手,虎帥曾來信說大寧那邊不斷的增兵,杜衡也沒有放棄的意思,虎帥已經命鄧昂增兵三萬到九江了。”顧言風並不同意快速結束豫章戰事。

“豫章之事不停,咱們對西域,對關中都沒辦法盡心用兵,成都、雲夢省和湘潭省這些年供給全部糧草,如今還要兼濟大河省和漢中省的軍費錢糧,太傷百姓了。”

“陛下,臣問過商侯咱們就算不吃不喝也能堅持十年,雖說這話有些誇大其詞,但五年內應該沒問題,只要我們堅持堅持,打通西域,拿下豫章,咱們糧也有,商道也通了。”

蒙琰想了一下說道:“你可知‘朱厭’又鬧了起來,在劍南郡製造血案,在兩淮也屠殺了不少人,這事兒不簡單,前天朕收到大寧皇帝的親筆書信。”一邊說着一邊從袖籠中拿出一封信遞給顧言風。

顧言風帶着疑惑快速看完後一身冷汗,沉思了,兩人一併不說話,各自盤算,直到顧夫人端着熱氣騰騰的魚頭上來,蒙琰招呼顧言風一起吃,顧言風哪裡有心情,只是應和着。

突然看到蒙琰在紅彤彤的辣椒下翻找魚臉上的肉,這魚臉上的肉是最容易被人遺忘的,肉少,但是這塊的肉卻是最美味的,最嫩的。

顧言風想了一下,說道:“陛下,臣有所請!”說着就要起身行禮。

蒙琰嘴上叼着剛濾出來的魚刺,擡起筷子制止顧言風行禮,說道:“有事就說,咱這是家宴,又不是賜宴,甭來那套虛的。”

“陛下,欲蓋彌彰,偷樑換柱,再來個遮天蔽日如何?”

蒙琰一邊被辣椒辣的嘴巴直髮麻,一邊想着顧言風的這三個詞,在半個魚頭下肚以後才說道:“你是想局中局?”

“陛下英明,臣就是此意!”

也顧不上魚頭了,直接衝到顧言風書房中去看山河地理圖,在地圖上一通尋找,最終敲定在撫州。

而後興奮的說道:“撫州是豫章的糧倉,連着豫章的大門饒州,只要拿下撫州,豫章戰事可解。”

“是,陛下,但有個問題,現在都知道咱們大宣主持豫章戰事的虎帥、鄧昂還有霍幼疾,他們三人目標太大,而鄭希一直在與衡陽那邊對峙,蒼舒翰那邊駐守還行,出征怕是有點問題。”

蒙琰沉默了,顧言風所言不虛,蒼舒翰是蒼舒氏遠方偏支的人,因爲蒼舒凉和蒼舒皓月的原因朝臣多次上奏請延續蒼舒氏香火,可惜的是蒼舒氏一族本就凋敝,所剩不過這一支偏房,最終讓蒼舒翰繼承了蒼舒凉的家主之位,因寶慶是大宣發家之地,蒼舒凉和蒼舒皓月的衣冠冢在寶慶都有,所以讓蒼舒翰做了寶慶大將軍,但實際上寶慶只有兩萬預備軍。

而後蒙琰看向外,而後衝着顧言風努努嘴,小聲說道:“你覺得門外那個怎麼樣?”

“靳輔?”顧言風皺了皺眉頭,思量了一下說道:“臣以爲可以試試,臣聽聞他在內衛中不錯,英帥多次讓他過去和武院的學子對練,這次行軍是秘密的,用兵在精不在多,可以一試。”

蒙琰在地圖前踱步,說道:“讓方克明和袁懷英做他的副手一起過去,這兩個小子事情做的不錯,是時候出去歷練一下了,‘袁謀方斷’嘛,只是聽說,總得拿出去看看如何!”

僵持不動就想着變化一番,蒙琰這邊這樣想,而大寧的蕭彧也不閒着,他給於慶武去了信,讓他多多關注饒州局勢,在蕭彧眼裡覺得饒州是豫章大門,只要控制住饒州,豫章就會不攻自破。

當然了仲柔蘭也不是傻的,就在宣、寧雙方秘密動兵的時候,仲柔蘭讓慕容長灃親自去了一趟豫章,特意囑咐杜衡讓他注意饒州和撫州的變化,同時讓棠遠從廬陵和衡陽兩個方向向北壓制。

靳輔等三人從成都一路趕到袁州只用了十天時間,靳輔還好,不過可苦了袁懷英和方克明了,兩個文人這一路上可夠嗆,不過靳輔沒有看不起他們兩個,文弱體質的書生十天趕路下來一句怨言都沒有,尤其是方克明一路上與他談論局勢滔滔不絕。

三人安頓下來以後,熟不知餘賡就在袁州等他們,三人見了餘賡緊張的不行,尤其是靳輔,虎帥可是與他父輩一樣的,與他父親靳騫齊名的大帥。

大宣一代將領中在前線領兵的只剩他了,只見他雖說是須發花白,但依舊精神矍鑠,而對於袁、方二人來說,這樣的老將是最值得尊敬和崇拜的,雖說餘賡的名聲遠不如葉伯懷和陳之慶,但是餘賡自爲將以來未嘗一敗,即便是危險萬分也能全身而退,每每上陣都是身先士卒,乃是軍中柱石。

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一)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窮途末路(二)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四)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鍾馗捉鬼第五章 問鼎中原·情愫第二章 舊世界·暴雨將至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七章 南北對峙·亂戰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二)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四)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九章 陰陽·漣漪: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六)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圍城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朱沐氏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酥梨糕第七章 南北對峙·西域第五章 問鼎中原·清風徐來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二章 舊世界·鴛鴦譜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三)第一章塵世間·仲氏姐妹第八章 新舊·夜陵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交換條件第九章 陰陽·險境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二章 舊世界·風雲前夕第五章 問鼎中原·大局觀與小家庭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五)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二章 舊世界·夜遊沙頭第六章 七雄並立·歡迎儀式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八章 新舊·陰陽(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軍第六章 七雄並立·北大門第四章 兄弟鬩牆·四分五裂第九章 陰陽·杜衡(一)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一章 塵世間·局面第二章 舊世界·北邊的人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四)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七章 南北對峙·五年成就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一)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四章 兄弟鬩牆·言風之舉第三章 亂世風華·捷報頻傳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一)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八章 新舊·打一架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九章 陰陽·得失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二章 舊世界·叔父?姐夫?第八章 新舊·易幟(一)第九章 陰陽·杜衡(一)第八章 新舊·陰陽(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地雞毛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一)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四)第一章塵世間·大朝拜第八章 新舊·無效談判第九章 陰陽·諸葛之殤(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選士與婚配(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國宴第五章 問鼎中原·清風化春風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全線潰敗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除夕驚變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八章 新舊·幽州的抉擇(二)
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一)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窮途末路(二)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四)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鍾馗捉鬼第五章 問鼎中原·情愫第二章 舊世界·暴雨將至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四)第五章 問鼎中原·父母心第七章 南北對峙·亂戰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二)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四)第四章 兄弟鬩牆·雙生子第九章 陰陽·漣漪: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六)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圍城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六)第六章 七雄並立·朱沐氏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三章 亂世風華·酥梨糕第七章 南北對峙·西域第五章 問鼎中原·清風徐來第九章 陰陽·變(一)第二章 舊世界·鴛鴦譜第六章 七雄並立·騙局(三)第一章塵世間·仲氏姐妹第八章 新舊·夜陵第六章 七雄並立·秦淮血夜(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交換條件第九章 陰陽·險境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二章 舊世界·風雲前夕第五章 問鼎中原·大局觀與小家庭第八章 新舊·西京政變(五)第九章 陰陽·屍山血海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二章 舊世界·夜遊沙頭第六章 七雄並立·歡迎儀式第五章 問鼎中原·東南無戰事(三)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一)第八章 新舊·陰陽(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三軍第六章 七雄並立·北大門第四章 兄弟鬩牆·四分五裂第九章 陰陽·杜衡(一)第九章 陰陽·朝政第三章 亂世風華·楊伯禽第一章 塵世間·局面第二章 舊世界·北邊的人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九章 陰陽·直搗黃龍(四)第六章 七雄並立·成都(二)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二章 舊世界·五羊城第七章 南北對峙·五年成就第七章 南北對峙·於慶武第八章 新舊·蒙琰的心思第五章 問鼎中原·辰城政變(一)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二)第四章 兄弟鬩牆·言風之舉第三章 亂世風華·捷報頻傳第一章塵世間·蛟龍會(一)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雪狼旗第八章 新舊·打一架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九章 陰陽·得失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火燒谷山第二章 舊世界·叔父?姐夫?第八章 新舊·易幟(一)第九章 陰陽·杜衡(一)第八章 新舊·陰陽(三)第七章 南北對峙·一地雞毛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三章 亂世風華·家書抵萬金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分歧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四)第八章 新舊·風雲再起(一)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四)第一章塵世間·大朝拜第八章 新舊·無效談判第九章 陰陽·諸葛之殤(一)第六章 七雄並立·選士與婚配(一)第三章 亂世風華·國宴第五章 問鼎中原·清風化春風第九章 陰陽·沿江雜事(一)第七章 南北對峙·全線潰敗第六章 七雄並立·東川之戰(二)第七章 南北對峙·新的格局(十五)第三章 亂世風華·除夕驚變第六章 七雄並立·顧氏兄妹第四章 兄弟鬩牆·三生萬物第八章 新舊·幽州的抉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