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最終還是答應了住進王府,祁萱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把自己的故事講給了她聽而已。
柳如是雖然年輕,但是卻很聰慧。她明白,若是攝政王殿下真的對自己有什麼想法的話,她根本沒有半點反抗的能力。
是自己想多了,殿下他只是一番好意。
派了一輛馬車帶着柳如是去將她的行李和丫鬟雙兒接過來。安排完了之後,祁萱走進了江川的辦公房之中。
“殿下,柳姑娘答應了。”祁萱輕聲道。
“嗯。”江川坐在桌案後面看着手裡的文件。
“殿下,真的能幫柳姑娘找到兄長嗎?”祁萱猶豫了一下輕聲問道。
江川擡頭看了她一眼,起身道:“你跟我來。”,然後走向了西暖閣的小書房。
祁萱跟着走了過去。
江川從書房的書架上找到一本書,然後從書裡面拿出幾封信遞給祁萱:“你看看這個。”
祁萱好奇的接過信,一看到信封上的“小妹如是親啓”幾個字的時候心中一跳,擡起頭看向江川。
“這些信和這些書,都是在遼東的時候從海東青手裡繳獲的。”江川沉聲道。
祁萱這才瞭然,打開信封快速的看完內容,神色也變得複雜起來。
“殿下,這個柳永難道就是?”祁萱低聲問道。
“我後來讓白牧拷問過海東青,他承認曾經劫殺過一股行商,裡面就有一個書生。這些東西就是從那書生的行李中找到的。”
祁萱沉默了一會才繼續輕聲道。
“殿下,我知道你是怕柳姑娘一時接受不了,所以纔沒有直接告訴她這件事。可是這樣瞞着她,終究更殘忍一些。我想她找了這麼久,雖然依然心中存有希望,但是應該也早都想過這種可能吧。”
“你說的對,其實當時應該告訴她的。只是話到嘴邊我卻心軟了。也許是我想多了,就像你說的,她興許能平靜的接受這個結果。亂世之中,死的人實在太多了,一個柳永又算的了什麼。只是,我總覺得,這個世道已經夠讓人絕望了,活着,有點希望也許更好一些。”
江川的話裡有些惆悵,語氣也有點落寞。
祁萱從來沒有見過眼前這個男人在自己面前說過這樣的話,在她的印象中這個男人面對任何事情都表現的很冷靜,很果斷,就算當年在葫蘆股處決那七百多名犯法的百姓時候也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情緒。
祁萱原本以爲自己在江川身邊這麼久了,已經很瞭解這位殿下了。可是今天她才發現,自己好像並不太瞭解這位殿下。
人本就是複雜的,很多時候自己都不瞭解自己。
很多人在事情沒有發生的事情,侃侃而談,認爲自己到時候會怎樣怎樣,各種理性各種聰明。
可是等到事情真的發生的時候,卻往往慌得一匹,根本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麼的睿智和鎮定。
最普遍的例子就是在面臨生死的問題上。
基本上每一個人都設想過自己被查出絕症的時候會怎麼面對。
很多人都會很淡然的覺得自己不會把金錢和時間花費在毫無意義的治療上,而是會用剩下的時間去遊覽名山大川,去做以前一直想做卻沒有做的事情,盡力的去彌補人生的遺憾。
可是當那一天真的到來的時候,幾乎絕大多數人都會哭喊着讓醫生救救自己,讓家人不要放棄自己,甚至會在情緒最激烈的時候破口大罵,全然沒有一點所謂的理性和樂觀的風範。
這就是人性,你永遠不知道自己在面對有些事情的時候會有什麼樣的表現。
江川本來是打算直接將這些書信交給柳如是的,可是卻不知道爲什麼在開口的時候卻臨時改變了主意。
也許是因爲男人面對柔弱少女產生的奇怪保護心理,亦或者是因爲她明媚的笑容。
更或許是因爲,她眼睛裡因爲心懷希望的閃爍的神采吧。
江川並沒有沉浸在這種情緒當中,而是很快恢復了平日的平靜,對祁萱道:“這些書信你先收着,以後找個合適的機會再告訴她吧。她在府中的事情你來安排就是。”
祁萱點點頭輕聲道:“嗯,我知道了。”
柳如是的事情對於江川來說,只是一個小插曲而已。結果已經註定,剩下的就是找個合適的機會告訴她事情的真相。
當然,讓柳如是留在王府,他的有私心的。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住進來便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也多了彼此瞭解的機會。
人是要靠近了纔看的清楚。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這件事就暫時的拋在了腦後。
江川都有點後悔入關了,自從入京之後每天都忙的要死,還不如在關外經營後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美滋滋的,何必跑來當一個累死人的勞模呢?
只是,這種念頭也只是想想而已,人生沒有如果。尤其是爭霸天下這種事情,不進則退。
你就算不想主動招惹別人,不代表別人不來招惹你啊。
要想清淨下來,那就得將所有視線以內有威脅的傢伙全部幹掉纔可以清淨一陣子。
下午的時候,內閣送來了上次恩科取士的錄取結果,並且請江川評選出前十名一甲進士。
恩科考試經過了幾個月的準備,終於在九月初的時候如期舉行。
既然是恩科,那就是臨時決定的,在很多程序方面都做了簡化。
並且因此如今的局勢,能來參加的士子也註定不會太多。
這次的考試依然有禮部負責組織,但是在出題形式和題目選擇上都是經過了江川的同意。
並且對於考試資格也是沒有太多限制,只要是大明境內的讀書人都可以來參加,甚至不限功名檔次,不論你是秀才還是舉人或者是進士都可以參加。
雖然這個規定在朝中掀起了很大的爭議,很多進士出身的官員大呼自己與秀才舉人同朝爲官實在是恥辱,但是江川卻依然不爲所動,強力推行這一規定。
他考試考得可不是四書五經,看誰經義做的好,誰八股文寫的好。而是看這個人對天下大勢的洞察和判斷能力,對實務的認知和分析能力,甚至包括算學能方面的基本常識的掌握。
這些東西纔是爲政基本的素質和要求。
考察的目的不一樣,自然報名資格和考試方式也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