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斯文敗類

今天是野炊,雖說主題不在於飲宴,卻也不能都是冷菜,棲雲亭前的大石上就架了一堆篝火,請了一個大師傅在燒烤全羊,全羊已經烤成金黃色,大師傅抽出一柄雪亮的小刀,讓小徒弟轉動着全羊,飛快地削下色澤金黃、香氣撲鼻的一片片羊肉,再配上一碟雪白的鹽末兒一併送入亭中,每個貴人面前都擺了一份,亭外的士子們當然沒有這份待遇。

王按察與他的同門崔象生談笑風生,幾位當地耆老也是不時摻和幾句,行個酒令、打個字謎,反正都是些文人之間的飲宴遊戲。夏老爹是個不識字的武夫,對這些事兒一竅不通,只管甩開腮幫子吃肉,時不時的還要回頭看看,見女兒與那葉小天坐在岸邊一席,安安份份倒也規矩,方纔心中稍安。

酒過三旬,菜過五旬,周圍的學子開始陸續起身進來亭中向王按察、崔象生等人敬酒,同時向他們自報家門,只盼能在學政大人和這位中原大儒心中留下一些印象。

這樣走動起來,現場的氣氛也就活絡了,一位耆老打趣地笑道:“貴州學子皆爲崔先生大名而來,拳拳之心不可不知。崔先生既然到了貴陽,何不考較他們一番,略加指教他們就受益匪淺,也不枉今日走這一遭啊。”

按察使王浩銘笑道:“正是,象生啊,你對他們略加點撥,也是他們的一份榮耀,你看那些學子還有兩岸那些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你呢。”

崔象生微微一笑,道:“浩銘兄,你這可是給兄弟出了難題了。這裡是黔中名儒心庵先生講學之地,象生安敢放肆耶。”

花花轎子衆人擡,大家都知道他這不過是自謙之語,豈有不趁勢擡轎子的道理,於是好一番誇獎,直把他崔象生誇得和心庵先生馬廷錫一般名動天下望重中原,崔象生這才勉強地道:“既如此。不如這樣,就請有意討教學問的士子們上前,先隨意擇取一物爲題。賦詩一首,由你我諸公加以點評,算是考較他的詩才。之後嘛……”

崔象生說這番話時,棲雲亭周圍環坐的最近處的士子們已經聽見了。紛紛停止飲宴。豎起耳朵聽着,聽到崔象生出的考題,馬上看天看地,擇物措辭,這可就比坐得遠的人佔了便宜。

崔象生又道:“再者,諸生習聖人經典,是爲了爲官從政、輔佐君王、教化地方,所謂經世之學以爲用嘛。那崔某便出一道題目。這個話題近來在朝廷上也是辯論的沸沸揚揚,那就是:國家該不該繼續執行海禁之策。試請諸生各抒己見,如何?”

這海禁政策,在元朝時就禁瞭解、解了禁,反反覆覆,貫穿始終。明初時候因爲張士誠、陳友諒等爭霸失敗者的餘部很多也流落海上,再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考慮,朱元璋也施行了海禁政策。

等到永樂年間,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官方開了海禁,民間也就開了,可是到了嘉靖年間,海賊倭寇猖獗,不得已又一度恢復海禁。前幾年當今皇帝的父親隆慶帝還在位的時候,福建巡撫徐澤民上書請求開市舶,易走私爲合法通商。

當時倭寇海盜在戚繼光等名將的打擊下已是七零八落,不復爲患,朝廷便順勢調整了國策,允許民間赴海外通商了,這件事被後世稱爲“隆慶開關”。不過,朝野間還是有許多人反對開海,近來又有人上書請求海禁,在朝廷諸公間引起了一片激烈辯論。

王按察命人站在亭前高聲宣佈了題目之後,衆士子們立即亢奮起來,誰不想在這位大儒面前一展所長?若能得他點評一番,贊上兩句,豈不立即擡高了自己在士林中的地位。

只是那詩詞好辦,最重要的是詩句佳妙、立意高遠,這個就看個人平時的詩賦本領了,可那策論的題目,考較的可不僅僅是你能否有理有握,最最重要的是你的立場是否和這位崔先生一致,否則他心中不快,豈能給你一個好的評價。

好在這些士子赴宴之前都做足了功夫,對這位崔先生都是詳細瞭解過的,知道這位崔先生是反對開海堅持海禁的一個典型人物,想要討好他,自然也就明確了自己的態度。

不過,士子之中卻也不乏正直之人,又或者本身就是官宦子弟,而他的父祖在朝爲官,父祖的態度又恰恰是支持開海的,這時就不能同自己的父祖唱反調了,所以也是早早就心中拿定了主意。

如果大家都一味地恭維崔象生,這場文試反而沒了趣味,恰因爲這些支持開海的士子,倒是辯得有些滋味了兒。

幾個士子各抒己見後,徐伯夷上前,先以南明河爲題吟了一首詩,得到崔象生的好評,精神大振,接着便就海禁之策說道:“海禁,實乃我大明祖制。我太祖皇帝海禁之意堅決,一以貫之。祖宗成法在前,惜乎隆慶元年卻有封疆大吏受地方蠱惑,趁皇帝陛下剛剛登基,尚不明瞭天下民情,請求開了海禁,愚以爲,言開海禁者,畢數典望祖之輩也!”

崔象生聽了頻頻點頭,對這個年輕人更具好感了。

這時卻有一個名叫顏千秦的書生站了起來,這位姓顏的仁兄,父親是貴州布政司分守道,就是支持開海的官員。

顏千秦道:“成祖開海,七下西洋,使我中華文物遠通四海,威德遐被、四夷伏服。凡入貢者三十餘國。幅員遼闊,遠邁漢唐。微市舶,化外夷狄,焉知我中華富強?焉得四海來朝,古今鼎盛耶?”

崔象生臉色一沉,徐伯夷從容地道:“市舶之事,大壞夷夏之防。奸狡之徒,將本逐利。豪商巨賈,累貲鉅萬。皆市儈之徒,以奢靡之風,壞亂人心。言市舶者必言利,於國於民,豈非大害?”

顏千秦道:“市舶者,不顧身家,揚帆萬里。鯨鯢爲伍、波濤爲伴,九死一生而無悔無怨者,蓋欲播聖人文教於夷狄也,利耶,害耶?”

徐伯夷曬然一笑,道:“設官分職,各有司存。政有恆而易守,事歸本而難失,經遠之理,舍此奚據!孔子曰:‘寧有盜臣,得無聚斂之臣!’”

李秋池站起來聲援道:“竊聞治人之道,防淫佚之原,廣道德之端,抑末利而開仁義。導民以德,則民歸厚;示民以利,則民俗薄……”

岸邊席上,遙遙隨便吃了點兒東西,小孩習性便坐不住了,她也知道小天哥哥今日赴宴不能跟她一起玩耍,便摟着小天的脖子軟語央求一番,得到小天的允許,便笑逐顏開的領着大個子和福娃兒跑到樹林裡玩耍去了。

葉小天吃了一口瑩瑩挾過來的燻肉,往她嘴巴里遞了一片水果,很是無聊地看了一眼那些在棲雲亭前拼命展示自己的士子書生,對瑩瑩道:“貴州的路可不好走,那位崔先生是大儒,在中原想必風光的很,怎麼不辭辛苦地跑到貴陽來了,就因爲和王按察是同年?”

瑩瑩道:“那倒不是,因爲他就是貴州人。他祖籍銅仁,現在家裡人還都住在那兒呢,這一次是回鄉探望父母父弟的,順道兒來貴陽一行。”

葉小天恍然,輕輕點了點頭。

這時候,訟師出身,牙尖嘴利的李秋池已經駁得顏千秦步步後退,啞口無言,李秋池道:“國有沃野之饒而民不足於食者,工商盛而本業荒也!有山海之貨而民不足於財者,不務民用而淫巧衆也!”

崔象生聽得眉飛色舞,鼓掌大笑道:“好!說的好!此人是誰?”

王按察含笑道:“此人乃是貴陽有名的訟師,名叫李秋池。”

崔象生一聽,臉上的笑容頓時冷了些,淡淡地道:“哦!原來是個訟師,這樣的人物,怎麼也來赴宴了。”

在正統文人眼中,所謂訟師,皆是些哄騙愚民、勾引興訟、捕風捉影、設計鋪謀,或誣控良善、或妄扳無辜的刁民。法不可知,則威不可測,治民之具的法律只能操之於官府之手,若訟師通曉法律,勢必太阿倒持,後患無窮,是以對訟師的態度一向極爲厭鄙,也就是在貴州這種地方,正統文人較少,訟師的生活環境才自由一些。

其實訟師中固然有一些惟利是圖之人,卻也不乏正義之士。小民絲毫不懂法律,有時候奇冤難雪,全賴這些訟師仗義相助才能洗雪冤屈。任何一個陣營都有正有邪,倒不可一棍子打死。這方面,清末兩大著名訟師陳夢吉和方唐鏡就是正與邪的傑出代表。

李秋池本來正向崔象生拱手稱謝了,一見崔象生態度改觀,在衆人面前不免有些無地自容,急忙辯解道:“崔先生,學生也是秀才出身,讀過聖賢書的,只是迫於生計,這才做了訟師。

學生雖爲訟師,卻從無上下其手、顛倒律法的作爲,還扶助過不少無辜百姓。人的品德,可不能只看他是什麼身份,就以在場士子們來說,有人雖爲秀才,卻是不學無術、道德卑鄙,可謂斯文中的敗類,較之學生,相差不可以裡計許了!”

崔象生聽他貶低士子,心中不更是不喜,淡淡地道:“竟有此等人物,他是誰?”

李秋池往岸上一指,道:“此人姓葉,名小天,那人就是了!”

明後兩天要出差,大後天回來,故而明後兩天每天各更一章,就當是俺休息啦,望諸友周知。

第37章 我要愛,非常愛!第43章 竟有這種事!第80章 撫臺駕到第3章 風雲第27章 葫縣好風光第37章 我要愛,非常愛!第36章 我要上春晚第8章 山上望山人第76章 饒舌之蠱第40章 勾心鬥角第15章 說客第6章 無賴典史第8章 郎在高山打一望第41章 此鳳雌鳳第35章 上元第20章 禍水傾城第51章 入虎穴第23章 路邊那棵小白菜第81章 話不投機第53章 播種第6章 咱女婿挺驢啊第64章 六大長老第20章 人贓並獲第30章 通州驛第58章 明如鏡第24章 兄妹議第31章 有備而來第81章 話不投機第76章 正中下懷第28章 決鬥序幕第11章 千鈞一髮第29章 易幟第13章 暗門第41章 吏部一日遊第52章 棒與鴛鴦第72章 荒唐喜劇第56章 狹路逢第67章 崖上混戰第17章 驛路蛇鼠第84章 考教與調教第84章 考教與調教第66章 八老逼宮第72章 求計第1章 真享福第77章 深入虎穴第13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目標:葫縣第1章 孤男寡女第50章 成魔第1章 狹路相逢第24章 另闢蹊徑第23章 啓程第43章 楊天王的來信第39章 對峙第63章 家務事第64章 羣雌粥粥第2章 一人一世界,一語立豪門第8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68章 大人物!大結局!衆愛卿,退朝!第35章 破關第32章 各懷機心第59章 小天亮劍第35章 上元第25章 血案第41章 各出奇招第57章 文青病的女文青第20章 無青天、有霸道!第2章 危機不斷第81章 話不投機第66章 各有所謀第4章 下聘第2章 籌備大婚第23章 成長第75章 驢性發作第18章 同一種人第3章 有情女第4章 關鍵人物第58章 明如鏡關二家的臥虎藏龍第76章 離奇失蹤第61章 來去倥傯第43章 徵兵第25章 借寶貝第20章 我來你去第37章 林中筵第78章 一盆污水第32章 風雲際會第56章 狹路逢第67章 河畔恩仇第16章 可愛瑩瑩第65章 制衡方略第17章 小狐狸第15章 誘你來殺第81章 兵臨城下第54章 石柱覃氏第61章 直男的求婚第56章 撕逼大戰第59章 神拆廟第80章 東郊亂第9章 欲與天比高
第37章 我要愛,非常愛!第43章 竟有這種事!第80章 撫臺駕到第3章 風雲第27章 葫縣好風光第37章 我要愛,非常愛!第36章 我要上春晚第8章 山上望山人第76章 饒舌之蠱第40章 勾心鬥角第15章 說客第6章 無賴典史第8章 郎在高山打一望第41章 此鳳雌鳳第35章 上元第20章 禍水傾城第51章 入虎穴第23章 路邊那棵小白菜第81章 話不投機第53章 播種第6章 咱女婿挺驢啊第64章 六大長老第20章 人贓並獲第30章 通州驛第58章 明如鏡第24章 兄妹議第31章 有備而來第81章 話不投機第76章 正中下懷第28章 決鬥序幕第11章 千鈞一髮第29章 易幟第13章 暗門第41章 吏部一日遊第52章 棒與鴛鴦第72章 荒唐喜劇第56章 狹路逢第67章 崖上混戰第17章 驛路蛇鼠第84章 考教與調教第84章 考教與調教第66章 八老逼宮第72章 求計第1章 真享福第77章 深入虎穴第13章 風雲突變第23章 目標:葫縣第1章 孤男寡女第50章 成魔第1章 狹路相逢第24章 另闢蹊徑第23章 啓程第43章 楊天王的來信第39章 對峙第63章 家務事第64章 羣雌粥粥第2章 一人一世界,一語立豪門第8章 君子動口不動手第68章 大人物!大結局!衆愛卿,退朝!第35章 破關第32章 各懷機心第59章 小天亮劍第35章 上元第25章 血案第41章 各出奇招第57章 文青病的女文青第20章 無青天、有霸道!第2章 危機不斷第81章 話不投機第66章 各有所謀第4章 下聘第2章 籌備大婚第23章 成長第75章 驢性發作第18章 同一種人第3章 有情女第4章 關鍵人物第58章 明如鏡關二家的臥虎藏龍第76章 離奇失蹤第61章 來去倥傯第43章 徵兵第25章 借寶貝第20章 我來你去第37章 林中筵第78章 一盆污水第32章 風雲際會第56章 狹路逢第67章 河畔恩仇第16章 可愛瑩瑩第65章 制衡方略第17章 小狐狸第15章 誘你來殺第81章 兵臨城下第54章 石柱覃氏第61章 直男的求婚第56章 撕逼大戰第59章 神拆廟第80章 東郊亂第9章 欲與天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