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

王稼祥

革命是我終身的寄託了。

作者簡介

王稼祥(1906—1974),原名嘉祥、稼薔,安徽涇縣人。1924年入上海大學讀書。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赴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歸國。1934年選爲中央政治局委員。在長征途中的遵義會議上,堅決支持毛澤東的意見,會後任中共中央三人軍事指揮小組成員、中央政治局常委。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總政治部主任。1943年首次提出並論證了毛澤東思想科學概念。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東北局委員、城市工作部長等。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國首任駐蘇聯大使、外交部副部長等職。1974年1月25日病逝於北京。

書信內容

柳華弟:

來函閱悉,勿念。

你不贊成我獨身。不錯!我自己也不贊成獨身,但自己的環境和社會的制度,把我逼上這條路,不由得我不贊成了。你看社會階級,多麼懸殊;經濟制度,多麼惡劣,他們畢竟把全人類的自由幸福,剝奪盡了。富者驕侈,貧者悽楚,你若沒有勢力和金錢,你站在社會裡,是危險極了。你我都是平民,都是中產階級裡的分子,將來的生計,真是茫茫無路,毫沒把握呵。要我不顧廉恥,拋棄人格,到社會

裡去鬼混,我又安心不下。看吧!將來的生活,是多麼困難呀!自己一身的生活,既難解決,哪裡又有能力去組織家庭,去維持子女的生活呢?這是我獨身的第一理由。

“沒有戀愛的婚姻,是痛苦的,罪惡的。”我們結婚,那必定要以戀愛爲基礎了。我們感覺婚姻痛苦的原因,就是沒有戀愛。不過追問一句,我們將來結婚,又敢斷定必有戀愛嗎?柳華呵!在私有資本的社會裡,真正的戀愛,不會實現的。你看今日剛纔覺醒的女子,誰不把給富翁,誰又願同你這貧漢結婚呢?“唉!戀愛的真與美,已被經濟玷污。”我們將來能爲戀愛而戀愛,爲戀愛而結婚,真是非常之難,幾乎是不可能的了。與其是將來受失戀的痛苦和離婚的酸楚,倒不如這時抱獨身主義,還安穩些呢。這是我獨身的第二理由。

在今日的社會,婦女被離棄了以後,是極痛苦的。嫁人吧,沒得人要;自立吧,沒得能力。我爲的過不慣這賣淫似的性的生活,所以要離婚。不過離婚後,她的生活,我仍然是要代爲維持的。在名義上,她還是個未被離棄的女子,可以不致招舊社會的苛斥。在生活上,她有了我代爲維持,也不致有什麼困難。她假若願意再嫁,我自不干涉:她能獨立,我自不多事。這是我解決這問題的步驟和方法,也是我不願再娶的第三理由。

這三個理由——三種環境—

—把我逼上這條路了。唉!人有戀愛的本能,誰不希望去滿足呢?我又何嘗不想嘗一嘗戀愛的滋味,享一享男女的快樂呢?可是,環境不許,怎奈何呢?算了吧!不想戀愛的幸福,不去組織家庭,只把我的全力,置之社會革命。唉!革命是我終身的寄託了。

十三號校中給春假十二天,我欲赴陝一行,以解下年進學的計劃。不過我也想進東南呢,以後再去吧!

前次我寫了一封談婚姻的信給我父親,以爲總可以收點效果,哪知反招糾紛。惠周①聽到這信的內容,立刻寫信把我大大地譴責,講我千不是萬不是,不過我回了一信,大大地辯駁了一下。

好!寫得不少了。再談吧,即請文安。

嘉祥九號下午

註釋:

①惠周:即王惠周,王稼祥的叔父。

點評

這封信是王稼祥19歲時寫給堂弟王柳華的,當時王柳華在安慶聖保羅學校讀書。

由於父母包辦,王稼祥有了第一次痛苦的婚姻,他要求離婚,但父母和親屬均表示反對。在這種欲離而不能離的苦悶心情中,他在這封信中提出了獨身的主張,從他陳述的獨身主張的三條理由中,可以看出王稼祥的正確的戀愛婚姻觀和人生觀。正是由於對舊社會舊制度的強烈不滿,才使青年時代的王稼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本章完)

沈爾七任弼時許英杜斌丞沈志昂陳潭秋聞一多鄒韜奮陳振先方誌敏王孝和左權王孝和朱瑞童長榮朱錫紹朱瑞張學雲冼星海史硯芬王孝和魯迅金方昌王稼祥黃顯聲孫炳文瞿秋白鍾志申周恩來朱瑞聞一多周恩來惲代英陳振先黃興許英史硯芬褚定侯劉伯堅柔石沙文求鄧發張學雲聞一多鄧恩銘何柏樑竺清旦鄒韜奮朱德聞一多程仿堯何柏樑沈爾七褚定侯陳振先榮世正朱瑞陳振先馮和蘭郭綱琳向警予鄒子侃何叔衡張霽帆彭雪楓許柏齡許柏齡鄧發冼星海鄒子侃黃顯聲王孝和文立徵陳覺高君宇張太雷何柏樑周恩來楊傑左權符克馮玉祥鄧恩銘許英惲代英楊傑俞秀鬆方聲洞孫炳文郭綱琳史硯芬杜斌丞鄧發趙一曼章太炎陶行知瞿秋白吉鴻昌
沈爾七任弼時許英杜斌丞沈志昂陳潭秋聞一多鄒韜奮陳振先方誌敏王孝和左權王孝和朱瑞童長榮朱錫紹朱瑞張學雲冼星海史硯芬王孝和魯迅金方昌王稼祥黃顯聲孫炳文瞿秋白鍾志申周恩來朱瑞聞一多周恩來惲代英陳振先黃興許英史硯芬褚定侯劉伯堅柔石沙文求鄧發張學雲聞一多鄧恩銘何柏樑竺清旦鄒韜奮朱德聞一多程仿堯何柏樑沈爾七褚定侯陳振先榮世正朱瑞陳振先馮和蘭郭綱琳向警予鄒子侃何叔衡張霽帆彭雪楓許柏齡許柏齡鄧發冼星海鄒子侃黃顯聲王孝和文立徵陳覺高君宇張太雷何柏樑周恩來楊傑左權符克馮玉祥鄧恩銘許英惲代英楊傑俞秀鬆方聲洞孫炳文郭綱琳史硯芬杜斌丞鄧發趙一曼章太炎陶行知瞿秋白吉鴻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