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

秦紹的話沒有讓秦宗言動容, 他目光銳利的看着長子, 二郎不願意他就願意?願意放棄即將到手的軍功?秦紹恭敬的垂手站立道:“獒犬嗅覺靈敏, 或許可以幫忙尋人。”

“你能有多少獒犬?他們還能隨你奔波萬里?”秦宗言道, 獒犬再厲害也是犬類, 不可能跟馬一樣日夜奔波。

秦紹說:“我有五條獒犬,我可以讓人帶他們回去。”

秦宗言讓次子回去,是想他熟悉懷荒,回去也可以幫阿狼找人, 可聽長子這麼一說, “也好,你現在就出發。”

“唯。”秦紹應聲而下。

秦宗言讓次子起身, 又叫了兄弟、子侄們入帳,陛下不肯他離開, 是要他當前鋒,如果他能提早爲大軍開道, 他就能早回去。秦宗言現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如何早回去上,對於次子的小心思, 秦宗言也不出言訓斥, 大軍衝鋒在即, 一切等攻下建康後再說。

因秦宗言和拓跋曜封鎖謝蘭因和謝知失蹤的消息, 所以軍營中也沒人知道謝蘭因失蹤, 見步六孤宗言打雞血似地衝鋒, 還當他想搶軍功, 一個個紛紛向拓跋曜表示, 他們也可以進攻,被拓跋曜斷然否決。

步六孤宗言衝鋒是下軍令狀的,拓跋曜知道他肯下這軍令狀是爲回懷荒,可只要他攻入建康,剩下的事多得是人來做,他回去也可。拓跋曜確實也不放心柔然,他們伏擊阿蕤不就是因爲步六孤宗言、獨孤雄和匹婁景都不在嗎?萬一真像步六孤宗言所言,柔然暗中偷襲,邊境那些鎮守的小將還不知能不能抵擋得住柔然靜功。

秦紹簡單的收拾過行裝,帶上自己相依爲命的五條獒犬和數十名親兵便離開,他不是軍中軍官,只算秦宗言帶來的親衛,有秦宗言的批條,倒也順利離開,同時另一名驛使也疾馳趕往長安,要彭城王趕去懷荒找人。

彭城王接到謝知失蹤的消息,愣怔了許久,待驛使催促他儘快出發時,他才反應過來,連忙問驛使:“陛下讓我用何種原因離京?”

“陛下密令彭城王出京。”驛使回答的很簡單,既然是密令,那就不需要任何解釋。有了同伴的前車之鑑,驛使們再也不敢陰奉陽違,即使想要討好太皇太后,也要有命在才能討好。

同時秦家的密信也送到謝簡手中,謝簡第一時間就把次子叫來,然後將秦家的密信遞給謝洵。謝洵認真的將密信看過兩遍,心頭撲撲直跳,“阿耶,這真是阿菀自己離開的嗎?真不是被人擄走的?”爲了保密,謝知跟京城通信都不曾提起自己要離開,但她相信只要自己來開,祖父、父親和小叔就能猜到她們是死遁而不是真被劫持。

謝簡用看白癡的眼神看着兒子,“有陛下的羽林衛、暗衛,秦家的親衛,她還有自己有死士,你覺得誰能在短短的一個半時辰內把她搶走?”就孫女手下那五百親衛,就足夠造反當小諸侯王。謝簡也不知道應該惋惜孫女是女子,還是慶幸她是女子,她要是男人,恐怕志向就不是當個逍遙自在的小莊園主,而是起兵造反,給自己親爹報仇了吧?

“阿菀也太厲害了,居然能調動這麼多人。”謝洵感慨,在他心目中侄女依然是以前那乖巧可愛的小姑娘,沒想小姑娘一向這麼厲害了。

謝簡說:“她一個人當然不可能這麼順利,其中肯定有阿鏡幫忙。”

謝洵一怔:“阿姊?”

謝簡嘆氣,真是蠢兒子,“你不會以爲阿鏡白在懷荒待這麼多年吧?”

謝洵訕訕一笑,“當然不會。”阿姊以前就很厲害,每次都能把外祖父和外祖母氣得有苦說不出。

謝簡說:“阿鏡和阿菀失蹤,你不去會惹人懷疑,你帶着我們謝家的親衛去懷荒,就跟秦家父子一起找人。”

“那他們會找到長姐和阿菀嗎?”謝洵有些擔心,秦家在懷荒根基太深厚,他擔心長姐、侄女逃不掉。

“她們既然敢逃,就做了萬全準備,你權當不知就好。”謝簡嘴角揚起淡淡的笑意,“走的時候記得讓崔家的人不經意的看見。”

謝洵眉頭緊皺:“這樣阿鏡和蘭因的名聲也毀了。”謝洵明白父親的意思,他是想讓陛下進一步惡了崔家和崔太皇太后,就像這次阿菀離京、暗衛突然被扣下、以及派去接應他們的羽林衛人選,甚至驛使的隱瞞,都有父親在暗中不動聲色的推動。太皇太后或許有心,但絕對不會做的那麼明顯,父親做的事就是把太皇太后所有的行事都推到明面。

謝簡搖頭:“不會,陛下不會允許。”

謝洵說:“可陛下現在在相城,鞭長莫及。”

謝簡淡淡道:“他都親政好幾年了,若這點小事都做不到,那還是早點歸政到太皇太后手中。”謝洵還是有些不願,謝簡道:“這也是爲我們家鋪設後路,她崔徽音什麼都想要,卻什麼名聲都不肯承擔,天下哪來這麼好的事?”謝簡頓了頓了,冷笑的說:“我說孫女不配爲宮妃,她一犯臣之女,母乃婢也就配爲皇后?”

崔太皇太后說謝知無宮妃美德,得罪最狠的不是別人而是謝簡。謝簡是何等自傲之人,陳郡謝氏累世官宦、世卿世祿,他是中書令、太傅,他父親是太傅、中書令,死後追贈九錫;祖父同樣是中書令、太傅。孫女如此家世能嫁入皇宮,是他們拓跋家祖墳冒青煙,她居然敢說自己孫女不配爲宮妃?

拓跋曜雖說納不少高門貴女爲妃,但沒有一個宮妃出生似謝知這般高貴。她崔徽音父親、祖父都是犯官,母乃賤籍,上溯玄祖父纔是三品高官,就她這身世給孫女提鞋都不配,還敢嫌棄他孫女?謝簡要不狠狠坑太皇太后一把,豈不平白擔教養不利的名聲?

謝簡能在魏國晉升如此之快,靠的就是善體上意,從最早的先帝開始,到後來的太皇太后、拓跋曜,唯一沒被謝簡討好過的就是天和帝,這人太蠢,被謝簡一開始就剔除輔佐名單。以謝簡對太皇太后和拓跋曜瞭解,想要引起兩人之間的嫌隙太簡單,只需要幾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即可,自古帝皇多疑。

謝洵聞言也不再反對,“您要多注意,千萬不能讓阿菀和長姐損了名聲。”謝洵不願讓侄女入宮,但同樣也憤怒太皇太后對侄女的評價,他們謝家的女兒只有不願入宮的,沒有不配入宮的。

謝簡被兒子氣笑,“她們是我親女兒、親孫女。”

謝洵呵呵笑了兩聲,“我回去收拾行李。”要做戲就要做到最好,就他對長姐和侄女的重視,肯定要馬不停蹄的趕路,他就不跟父親多廢話。

謝知並不知道她們這一走,拓跋曜和繼父能調動這麼多人手來尋她們,她現在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塢堡上。她這一走,把大半的財產都放棄了,洛陽的隱蔽小莊子和這個塢堡是她手頭唯二僅剩的財產,她必須好好打理。她到塢堡第七天就換上牧民的服飾,臉上戴上遮陽的面罩,跟甲一將塢堡從頭到尾逛過一遍。

塢堡在謝知的改進下,已打理的不錯,但這不錯也僅僅是跟以前相比,跟謝知的農莊完全不能比,她帶上小本子、鉛槧,跟甲一走一處地方,就記下該處需要改進的地方。很快筆記本就記得滿了三本,她覺得無論是養殖還是耕種,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她必須要早點建立幾個兼職化糞和廁所功能的沼氣池,改善塢堡的衛生環境。

這裡的衛生條件已經髒到一定程度,連積肥都在露天,髒得謝知連遠遠看一眼的勇氣都沒有。更可怕的是,這裡的牧民大部分都是跟牲口一起同住的,現在天氣還不熱,蚊蟲已經亂飛,等天氣再熱一點,他們怎麼可能不生病?這些還是他們改善過的情況,謝知不敢想象以前這些人的生活環境是什麼樣的?難怪鳳容老說,部落裡的孩子容易夭折,這種條件下出生的孩子,不止是孩子,就是孕婦都容易產後感染而死。

當然好消息也不是沒有,比如說謝知就在這裡發現了沙棘,這個發現讓謝知非常興奮,沙棘是比沙棗還有用的植物,她以前看過一個報道說,在種植過沙棘的荒地上耕種,即使不用肥料收成也能比以前翻倍,甚至連種三年地力都不荒廢。而且沙棘生命力強,什麼地方都能存活,好像只要四五年時間,沙棘幼苗就能成林。

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沙棘世界植物羣體中公認的維C之王,在這個缺少蔬菜水果,只能靠茶葉攝入維C的地方,沙棘果實就更有用了。可想謝知看到這一小片野生的沙棘林有多興奮,她連忙喊來甲一,讓他儘快把這片沙棘林移栽,她要培養沙棘苗,來年好在塢堡外種沙棘防風炭薪林。

謝知不準備讓牧民把塢堡裡的沙棗移走,沙棗或許沒有沙棘用處那麼多,但沙棗可以填飽肚子,而沙棘只是水果,在這個時代,可以填報肚子的植物纔是最珍貴的。甲一也算是看着謝知長大的,也很清楚姑娘對耕種養殖的熱愛,但是同樣讓他無語的是,姑娘也是前幾年才能分清五穀,但也僅限於收穫時果實,五穀長苗時她還是分不清,同樣蔬菜鮮果也是,她也頂多就認個果實。

就這樣的人,居然能一本接一本的寫農書,對耕種的心得一套又一套,甲一都開始懷疑,莫非姑娘真是瑤姬弟子?不然怎麼能如此?對於謝知能認出沙棘樹甲一持懷疑態度,姑娘對鮮果的概念僅限於果實,一旦果樹不結果,她就完全認不出這是什麼種類,她到底怎麼確定這是沙棘樹的?萬一移栽錯怎麼辦?

謝知的確分不清大部分果樹,但她可以分辨沙棘樹,我國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手段之一,就是廣泛栽種沙棘林。謝知當年去黃土高原旅遊時,跟當地農民種過幾顆沙棘幼苗,所以她才能認出來。謝知對甲一說:“伯伯,你派人去附近找找,還有沒有沙棘林,如果有的話,儘量把都取來根支移栽。”

“好。”甲一頷首應是。

此時誰都沒有想到,不過是謝知讓人找沙棘的無心之舉,居然讓他們發現了一件大事,而這件事也導致謝知不得已放棄了自己的逃離計劃。

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09章 守城(一)第65章 賞雪(三)第2章 流亡北朝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04章 敵襲(下)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13章 守城(五)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69章 如何揚名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46章 陳留教女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67章 南樑(三)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1章 過年第206章 逃奴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24章 內宅瑣事第51章 年前(一)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3章 書房議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11章 守城(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95章 奔喪(上)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07章 見面第160章 生波(二)第193章 鑄金人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110章 守城(二)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9章 謝家往事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161章 生波(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161章 生波(三)第112章 守城(四)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96章 奔喪(中)第93章 暗中籌謀
第18章 夫妻閒話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38章 平城大亂(一)第62章 赫連鳳容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21章 色令智昏(三)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109章 守城(一)第65章 賞雪(三)第2章 流亡北朝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104章 敵襲(下)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13章 守城(五)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69章 如何揚名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46章 陳留教女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67章 南樑(三)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77章 拓跋曜立太子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232章 京城風起(十)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1章 過年第206章 逃奴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24章 內宅瑣事第51章 年前(一)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218章 郗家來人(下)第23章 書房議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11章 守城(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第190章 大伴清(上)第213章 第三次南征(四)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48章 宮中瑣事(上)第80章 瑤姬傳人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178章 千里託孤(五)第83章 別後重逢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95章 奔喪(上)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6章 陳留公主府第107章 見面第160章 生波(二)第193章 鑄金人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46章 陳留教女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110章 守城(二)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19章 謝家往事第24章 內宅瑣事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144章 京城風雲(一)第161章 生波(三)第5章 暖閣敘話(下)第161章 生波(三)第112章 守城(四)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96章 奔喪(中)第93章 暗中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