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科索斯的航程

信德地區的陽光明媚,聖斯蒂芬堡四周城牆前後種滿的綠色的樹木迎風飄揚,總督府是白磚紅瓦的巴西利卡式建築,正門臺階科索斯身穿改良後的羅馬長袍,胸前彆着巴塞琉斯、巴塞麗薩頭像的帝國徽章,一手擱在宣讀臺的《欽定阿克蘇姆聖經》,一手握拳緊緊貼在胸口,目視着府邸前紫色金邊雙頭鷹旗冉冉升起,這是他最後一次在新尼西亞行省主持升旗儀式。

旗幟下五百名扛着火銃,穿着紅白相間統一罩袍的信德歸化士兵,一起唱着《番紅花開》的歌曲,接着他們齊齊對着天空鳴放火銃,震天動地的聲響和硝煙當,一輛四輪的車輛停在總督府院牆外,從那裡躍下個眉目靈活的年人,而後牽下位美豔的盛裝女子,這男子是萊特.博濟亞,現年四十三歲,原西斯郡的大郡長,現在和年長他不少(外貌根本看不出)的妻子奉皇帝命令前來赴任,接替科索斯總督的位置。

皇帝在諭令裡說,科索斯長於教化,萊特長於建設,所以前者去剛剛征服的西西里,後者辭去擔任多年的西斯大郡郡長職務,遠渡海外來此接任。

林蔭下萊特和科索斯互相擁抱,接着他帶着幕僚行署步入總督府邸,而科索斯則帶着妻子兒女乘坐肩輿離開。

肩輿的擡夫清一色爲印度土著民,他們皮膚健美黝黑,身的衣物僅有兩件,白色的纏頭和白色的遮襠布,科索斯手持象徵官長身份的銀質手杖,和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並肩坐在最前面的肩輿,另外有兩名受僱土著爲其撐起巨大的鳥羽遮陽傘蓋,在聖斯蒂芬堡的街道浮動而過。

沿途許多信德的頭面地主,大多是承包帝國稅金髮達的當地人,見到卸任的總督官,紛紛在道路兩側鞠躬致敬,遠處山崗新國教會建起的教堂,幾座五彩繽紛的洋蔥頭塔,連帶金色的十字架,在和煦的晨旭下閃閃發亮。

每年,羅馬帝國要在新尼西亞省收取大約二百八十萬塔索的賦稅,其一百八十萬是入帝國財庫的,還有五十萬塔索用於支付海外官員的薪俸(同樣是本土官員的兩倍),其餘五十萬通過各種途徑基本歸了科索斯這樣新貴的私人腰包,即便科索斯這樣的總督官尚算清廉。

筆直的砂土馬道直通碼頭,棧橋邊熙熙攘攘,各色皮膚和信仰的人在此地的沿海帳篷商鋪裡,爭執着生意,揚着帆的船隻在深藍色的海波里來來去去,全印度的菁華貨物都集在此,其最受君士坦丁堡市民和貴族歡迎的是咖喱、西瓜、香料、寶石、細亞麻布和紅茶。科索斯與家人、僕役,及琳琅滿目的行李財貨,登了艘包下來的三桅高體海船,向霍爾木茲的耶倫島航去,那裡是歸途最重要的轉站。

誰想在登船前,一名郵驛員匆匆騎着馬趕來,交給卸任總督官一封信,“自巴拉克特城來的。”

有些近視的科索斯,便舉起枚掛在胸前的鏡片,將信拆封閱讀,接着他帶着些沉重的語調對隨從們說,“我們前往皇都還必須得充當信使的身份,告訴船長我們儘量不在轉港口逗留太長時間,補給完後儘快向皇都裡趕。”

原來信件裡寫的是來自東方高唐帝國的大新聞:

李暉皇帝已經晏駕,高唐向君士坦丁堡報喪(順帶帶來新皇登基的消息)的使節正在兼程趕來的路;

而另外個消息,更是會牽動兩國外交,李暉皇帝去世後,耶律大石於安集延城趁機宣佈自主進軍,這位契丹可汗統率四萬騎兵和僱傭波斯人訓練出來的火炮隊,開始向帝國附庸郭藥師所佔據的領地進攻,整個河和呼羅珊地區在和平了近十年後,看來要再度陷於大的戰火當。

帶着這樣的消息,近十日的海路後,站在甲板的科索斯看到了岩石島嶼矗立的耶倫城。

科索斯的小女兒表情誇張可愛,在船舷奮力對着岸邊揮手,大聲呼喊着:幾叢綠色的熱帶椰樹邊,斑岩石砌成的耶倫炮臺下,一羣自本土殖民來的羅馬少女,各個面色紅潤,穿着漂亮的白色袍子,在那裡你來我往,踢着賽里斯蹴鞠,感到累了坐在炮臺陰影下的臥榻或閱讀或休息,也有少女和披着漂亮斗篷的戍軍軍官打情罵俏。

他們看到船甲板揮手的科索斯小女兒,也都友好地揮起手來。

很快,眼尖的小女兒看到一名衣裝華貴的老齡羅馬婦人,坐在處垂着流蘇的傘蓋下,旁邊兩位通體赤黑、嘴脣厚到性感的黑人正半跪在她膝蓋前,三人舉止十分狎暱。

科索斯皺皺眉頭,有些難堪地用手擋住小女兒的視線,解釋道“耶倫城很多這樣的黑奴,而皇都或塔爾蘇斯的一些有錢有閒的貴婦會慕名乘船到這裡來,包養其的身強力壯者......你得知道,這是違背教義的,只能在耶倫這個地方光天化日。”

“papa我知道,這個世界本來是這樣的。”小女兒很老成地說到。

接下來,他們的船隊又抵達了澤拉港,在這裡做生意的大部分是自也門來的新月教商人及內陸的阿克蘇姆人,羅馬在這裡有最闊大的商埠,自從埃及的簡易運河挖掘通航後,這裡迅速取代了紅海羣島,成爲最大的水陸通衢,據說已經有羅馬大商人準備和帝國政府建議:組織探險船隊,往阿非利加更南部進行勘測,並建立兵站和教堂,因爲偉大的皇帝斷言,更南部有處世界之極的海岬,只要越過它再折往北,能順着另外邊的海岸,航往菲斯、格林納達。

阿克蘇姆國已經復興起來,他們的士兵列隊走在澤拉港的道路,穿着緊身皮革鎧甲,也扛着長矛和火繩銃,它侵吞了努亞馬庫里亞王國的大部分領地,其教會接受了羅馬帝國的領導,並開始向君士坦丁堡定期輸送大批的黃金和奴隸,這隊士兵用繩索牽着大約二三百名奴隸,向港口的大集市走去。

是的,阿克蘇姆帝國也開始深入內陸,捕捉皮膚更黑的土著當作貿易品賣出去,任何帝國的崛起都是如此血跡斑斑。

第8章 卡林西亞親王第66章 寬恕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30章 照會第30章 狐狸第47章 狄奧格尼斯的情報第48章 新式戰船之力第1章 阿迪法第2章 紅黨第78章 冰島幻酒第14章 無憐憫的猛攻第6章 如影隨形第3章 扎塔之王第76章 三面受敵第52章 下水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99章 科索斯的航程第59章 幕後人第7章 三封信第64章 建造者大衛第112章 聖餐禮第62章 反思第58章 聲北擊東第33章 進退選擇第31章 逃離的路第75章 短兵交接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63章 常勝大陣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75章 洗地第29章 給安條克的回信第21章 挑撥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23章 維勒雅德斯河戰役第67章 慾望勝利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12章 夜巡隊第86章 塹壕戰第31章 鄂斯都的價錢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36章 入營第52章 帳篷第29章 伊斯法罕“狗肉帳”第86章 鐵牆(中)第94章 Deus Vul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10章 幽靈的聲音第67章 立誓第113章 前夜第100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終)第39章 抗拒的寡婦第36章 小目標第67章 犒賞第2章 御苑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15章 赫米斯第79章 喋喋不休第101章 抗命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30章 調停仲裁者(上)第48章 目標確定第36章 犀利寶劍第37章 立足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12章 去向第96章 高文出馬第55章 蛇第32章 遺產下落第17章 官邸前第111章 基石法典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50章 塔之戰(中)第11章 奴隸的價值第53章 閃電裡的手第29章 輕箭第91章 十萬火急第68章 七條詔書第96章 高文出馬第38章 機動第94章 前奏第90章 各方的算盤第20章 骯髒協議第8章 遞女裝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16章 彈劾輿論戰第78章 血之橋第54章 密室會議第82章 三路第93章 Pax Romana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36章 入營第47章 壁虎斷尾第61章 小手印第56章 詆譭第84章 覲見的對視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6章 羣氓
第8章 卡林西亞親王第66章 寬恕第14章 邊境守捉官第30章 照會第30章 狐狸第47章 狄奧格尼斯的情報第48章 新式戰船之力第1章 阿迪法第2章 紅黨第78章 冰島幻酒第14章 無憐憫的猛攻第6章 如影隨形第3章 扎塔之王第76章 三面受敵第52章 下水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8章 河原地血戰第99章 科索斯的航程第59章 幕後人第7章 三封信第64章 建造者大衛第112章 聖餐禮第62章 反思第58章 聲北擊東第33章 進退選擇第31章 逃離的路第75章 短兵交接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92章 御墨官的詫異第63章 常勝大陣第105章 博希蒙德的部署第75章 洗地第29章 給安條克的回信第21章 挑撥第80章 最終的雷聲第23章 維勒雅德斯河戰役第67章 慾望勝利第103章 來自巴里城的信函第12章 夜巡隊第86章 塹壕戰第31章 鄂斯都的價錢第25章 老饕斯達烏拉喬斯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36章 入營第52章 帳篷第29章 伊斯法罕“狗肉帳”第86章 鐵牆(中)第94章 Deus Vul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10章 幽靈的聲音第67章 立誓第113章 前夜第100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終)第39章 抗拒的寡婦第36章 小目標第67章 犒賞第2章 御苑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15章 赫米斯第79章 喋喋不休第101章 抗命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30章 調停仲裁者(上)第48章 目標確定第36章 犀利寶劍第37章 立足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12章 去向第96章 高文出馬第55章 蛇第32章 遺產下落第17章 官邸前第111章 基石法典第69章 梅洛特遣軍第50章 塔之戰(中)第11章 奴隸的價值第53章 閃電裡的手第29章 輕箭第91章 十萬火急第68章 七條詔書第96章 高文出馬第38章 機動第94章 前奏第90章 各方的算盤第20章 骯髒協議第8章 遞女裝第61章 高文的好朋友第16章 彈劾輿論戰第78章 血之橋第54章 密室會議第82章 三路第93章 Pax Romana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36章 入營第47章 壁虎斷尾第61章 小手印第56章 詆譭第84章 覲見的對視第72章 國王的心臟第6章 羣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