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五方陣

隨後,按照雷蒙德的要求,所有圍城的朝聖者們都從驚恐裡恢復過來——他們抄起武器,迅速列好隊伍,打着旗幟穿行過岡加拉城堡下的曠野處,填補了吉約姆公爵脫逃後空虛的西側陣地,並在彼處開始列陣。

即便朝聖者總數有二十萬之多,但真正武裝起來有戰鬥經驗的正規士兵,不過一兩萬而已。

吉約姆擅自潰逃後,除去圍困監視岡加拉的部分外,雷蒙德設在斜谷出口處的所有陣列,加在一起大約是七千名士兵:獨眼的勞迪西亞大伯爵將其分爲五個方陣,前面三個後方兩個,雷蒙德在後列中央位置,和瓦洛督率五百名特科波騎兵和四百五十名普羅旺斯親兵,並將高聳的聖矛繫上繫帶,紮在陣地中央,醒目地讓前後左右所有士兵都能看到。

朝聖者軍團所有前列的士兵都戴上帽盔,用盾牌遮蔽了身軀,手持鋒利的長劍和長矛,列成緊密的橫陣,面向着火光飛揚的斜谷口處,不得胡亂跑動,不得擅自脫離崗位。

接着,雷蒙德派出了傳令的人,請求十多個古裡外米哈伊爾的營地前來增援自己。

其實此刻整個局勢已經非常明朗,先前雷蒙德派入斜谷搜索糧食穀物的一千名分遣隊可以說蒙受了徹頭徹尾的災難,但主力猶存——七千名有戰鬥力的法蘭克、倫巴第、弗蘭德斯戰士填補了缺口,封鎖住了斜谷,梅里克手頭這兩萬人即便佔據了斜谷的通行權,但想要衝出來面對面擊潰雷蒙德是十分困難的。

所以只要米哈伊爾帶着皇帝的六千軍隊,趕赴到雷蒙德的側翼加以保障,這位新晉的大伯爵還是處於不敗之地的(雖然得勝也很困難),而只要雷蒙德不敗能堅守到兩到三天,皇帝從錫諾普和卡斯塔莫努方向來的補給便能趕到,雷蒙德還是能順利穩住戰線的。換言之,一旦皇帝的補給和器械來到,雷蒙德甚至憑藉這股助力,可能拔掉岡加拉、卡拉比,從而把達尼什蒙德逼退到哈里斯東岸去。

那樣的話,高文業已攻陷開塞利,而泰提修斯的隊伍也已逼近科尼雅、安卡拉,西奧多羅的人馬也越過了新凱撒利亞山隘,幾路配合,完全能將梅里克的戰略空間封死在阿馬西亞——待到幾路再會齊,梅里克怕是不得不丟棄遭到三面威脅的阿馬西亞城,退往錫瓦斯,乃至更遠的大亞美尼亞高原牧羊去了。

但這種一廂情願的完美戰略方案,在各懷鬼胎的軍事統帥的操作下,是完全不可能的:

高文一門心思,直驅安卡拉,希望趕在梅里克與雷蒙德決戰前,遮斷梅里克大隊南下增援安卡拉的通道,將其收入囊中;

康拉德的部衆攻陷佔據了熱爾馬尼科堡,在安卡拉和岡加拉間首鼠兩端,持作壁上觀的觀望態度;

泰提修斯的新軍,則直往安卡拉而去,對北部的戰況也是不聞不問,因爲事前約翰皇子叮囑他“不論何種局面,不要和高文爆發衝突,也不要放棄你對隊伍的指揮權”;

甚至是皇帝本人,也多次通過間諜,刺探擾亂整個隊伍的行軍計劃,對諸多西方領主他也根本不信任。

最終回到雷蒙德的二十萬人當中,這時候吉約姆招呼不打,便丟棄陣地朝着卡斯塔莫努奔逃;而接到大伯爵求助信件的米哈伊爾,態度也非常曖昧,“我軍監守此處陣地,不可隨意移動,但我保證會在適當時刻援助大伯爵。”

如此雷蒙德的傳令前後來了五次之多,米哈伊爾還是相同的答覆,連半個字母都沒更改。

上午第二個時辰鄰靠結束時,漫山遍野的達尼什蒙德軍隊自斜谷的高地和小道上出現,梅里克也帶着騎兵親自趕到,“當衆把這些僞經持有者處決!”梅里克殘忍地命令說,接着手舉着斧鉞的劊子手,將先前在斜谷伏擊戰裡倖存下來的被俘朝聖者,包括傷痕燒傷累累的歐德伯爵一併,在馬前毫不留情地砍下了頭顱。

接着所有突厥人聚集在一起,開始居高臨下,對着雷蒙德的五個方陣發起輪番猛烈的射擊。

突厥人的箭矢一波波,暴雨狂潮般灑到了最前線的三個方陣朝聖者士兵的頭頂和盾牌上。很多人鎖子甲、盾牌和罩袍上都密密插着箭矢,還在堅忍站穩着:好在它們飛到自己身上的時已是強弩之末的狀態,故而雖然射入了鎧甲的鎖環,但卻只對皮膚造成輕傷而已。

箭矢的射擊持續了很長時間,不久後大鼓被敲響,達尼什蒙德軍隊裡的勇士們披着重甲,也持着盾和鋒利武器,自山下衝下,逼靠朝聖者的前列,雙方隨後兵刃相交,展開了大混戰。

在聖矛的鼓舞下,朝聖者們氣勢如虹,即便忍受着半飢餓的折磨,但他們還是揮動重型的武器唱着聖詠,一個接着一個將來襲的敵人砍倒在地,很多人受傷還在悍鬥不止,漫長而血腥的戰鬥反覆了九個回合,在對面山坡上督戰指揮的梅里克發覺己方陣亡了近千人,還是未能打破雷蒙德任何個前線方陣。

“不要退卻啊,需要保護的婦孺都在我們身後的大營裡,如果我們懦弱逃跑,他們會全部被殘忍的突厥人蹂躪屠殺的!”這是所有人的信念,而這樣的信念促使他們堅持下去,打退了異教徒一次又一次的猛攻,讓聖矛屹立不倒。

又是三個回合廝殺結束,依舊沒有絲毫進展的梅里克惱火萬分,他覺得如此攻下去,只不過是白白損耗手中的精銳步騎而已,最終他騎着馬眺望着整個對面岡加拉的戰局,想起先前斥候的偵察結果,便用馬鞭遙指着雷蒙德的陣線和米哈伊爾營地間闊大的間隙,“分出四千人佔據那裡,而後側擊毀滅掉這羣舉着根長棍僞物的不信者。”

很快短暫的沉寂結束,四千薩吉圖斯騎兵從大埃米爾軍陣右翼方向而出,旋風閃電般迂迴突入到雷蒙德左翼的方位,馬蹄旋起了灰塵遮天蔽日——“希臘人的輔助軍在哪裡,怎麼把我們的側翼完全暴露給了敵人!”五個方陣內,這樣驚恐的話語和疑問如電般傳遍了各個角落裡。

第83章 再生第21章 圖拉真門第96章 監聽第55章 舊戰場第77章 典廄長反正第56章 三支點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38章 木杆木臼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76章 勒令第41章 解乏第16章 彈劾輿論戰第37章 女嬰第44章 還是氐惆第95章 城戰第42章 門前的等待第34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下)第13章 小丘(下)第36章 蹶撲第7章 小翻車魚的仇焰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17章 喬瑟蘭第24章 立旗第19章 誓師第42章 加利波利人的申訴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7章 大區第106章 大爆炸第72章 軍心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84章 海盜們第30章 經行漫記第39章 抽兵第91章 金手執政官和邊境戰士的歸宿第50章 塔之戰(中)第101章 斷崖大勝第115章 新.城第13章 塞巴斯托克拉塔第64章 新傳令第85章 驚魂圍攻(上)第3章 瀕死者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74章 會師第42章 商賈倫理第49章 管家露相第77章 迷思第94章 逃跑的新娘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第46章 棋局第81章 更遠的目標第63章 金門凱旋第24章 立旗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79章 擲火兵們的交談第81章 車塔第20章 聖妹的退讓第24章 皇帝的告誡第11章 “物資”登岸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88章 大公平王第67章 小翻車魚復崗第26章 和喬瑟蘭的談話(下)第18章 內情第15章 彩色的夢與灰色的雨第61章 偷偷決堤第72章 博希蒙德與驢子第20章 骯髒協議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64章 騎矛大沖鋒第18章 順序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53章 閃擊第44章 開價者第85章 膝蓋窩第61章 胸脯第92章 絕地出擊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28章 小鳥第71章 一份.雙份第87章 連篇畫第51章 塔之戰(下)第45章 巴勒莫的陰謀第80章 畫營自守第43章 萊斯沃諾要塞第96章 不近人情的指令第26章 執拗的母駒第34章 刺客末路(中)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39章 “蛤蟆”(續)第64章 尼基弗魯斯.佈雷努斯第39章 兇險第13章 修羅場第42章 守禦之火第28章 頭顱爲憑第11章 阿斯巴反逆第31章 安娜.科穆寧
第83章 再生第21章 圖拉真門第96章 監聽第55章 舊戰場第77章 典廄長反正第56章 三支點第51章 聖妹的蠍尾第38章 木杆木臼第79章 襲擊水門(上)第76章 勒令第41章 解乏第16章 彈劾輿論戰第37章 女嬰第44章 還是氐惆第95章 城戰第42章 門前的等待第34章 第二次梅登斯密議(下)第13章 小丘(下)第36章 蹶撲第7章 小翻車魚的仇焰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17章 喬瑟蘭第24章 立旗第19章 誓師第42章 加利波利人的申訴第85章 郡長和鐵礦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10章 真烏古斯人第7章 大區第106章 大爆炸第72章 軍心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84章 海盜們第30章 經行漫記第39章 抽兵第91章 金手執政官和邊境戰士的歸宿第50章 塔之戰(中)第101章 斷崖大勝第115章 新.城第13章 塞巴斯托克拉塔第64章 新傳令第85章 驚魂圍攻(上)第3章 瀕死者第34章 總得活下去第74章 會師第42章 商賈倫理第49章 管家露相第77章 迷思第94章 逃跑的新娘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第46章 棋局第81章 更遠的目標第63章 金門凱旋第24章 立旗第66章 瑪蒂爾達離婚第79章 擲火兵們的交談第81章 車塔第20章 聖妹的退讓第24章 皇帝的告誡第11章 “物資”登岸第84章 “霍爾姆剛加”第38章 大方舟山稱帝第88章 大公平王第67章 小翻車魚復崗第26章 和喬瑟蘭的談話(下)第18章 內情第15章 彩色的夢與灰色的雨第61章 偷偷決堤第72章 博希蒙德與驢子第20章 骯髒協議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64章 騎矛大沖鋒第18章 順序第69章 黛朵.科穆寧第53章 閃擊第44章 開價者第85章 膝蓋窩第61章 胸脯第92章 絕地出擊第52章 新兵支隊與駐屯地第39章 亞美尼亞親王第28章 小鳥第71章 一份.雙份第87章 連篇畫第51章 塔之戰(下)第45章 巴勒莫的陰謀第80章 畫營自守第43章 萊斯沃諾要塞第96章 不近人情的指令第26章 執拗的母駒第34章 刺客末路(中)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39章 “蛤蟆”(續)第64章 尼基弗魯斯.佈雷努斯第39章 兇險第13章 修羅場第42章 守禦之火第28章 頭顱爲憑第11章 阿斯巴反逆第31章 安娜.科穆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