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前兆

趙匡胤大怒,不是半年時間,實際留下的只有兩三個月時間,還有一個汴水河封,也就是江淮秋糧若九月中旬不發,那只有等明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才能運到京城。

趙匡胤當着羣臣的面大罵楚昭輔:“國無九年之蓄曰不足,你不素爲計度,看到倉儲垂盡了,才請求分屯兵旅,括率民船,以給饋運,當真是良策!”

九年之蓄非是全國性有九年蓄儲,而是指京城。儲蓄標準不大統一,各州縣也必須設一些州儲縣儲,但不是很多。然而京城必須設九年之儲,包括糧食布帛醫藥石炭等物資。

儲蓄越多,浪費也必嚴重。

但這個儲蓄很重要,例如萬一國家有事,大軍徵發,急令各州縣備糧那是不可能的,多數還是來自京城的儲糧儲帛,或者敵人突然來襲,不但城中得有充分的糧食布帛,還要將郊區所有百姓遷往城內,這些百姓也要吃喝。有了吃的喝的穿的,百姓始安,就可以堅守城池,坐等四方來援,以保城池不失。不但宋朝有,南唐也有,在金陵,洪州還有少量儲蓄,北漢在太原,因此宋軍圍了好幾個月,城中百姓不愁吃喝。南漢也有,在興王府與廣州。後蜀在成都。吳越在杭州。

它是戰略性儲蓄,必不可少。

趙匡胤又繼續罵:“朕設爾等有何用!若有失錯,必將罪爾以謝衆。”

發生了麻煩,老子就咯嚓你了。

還好,羣臣都在。趙匡胤手中的玉斧子未砸下去,否則楚昭輔可能今天都活不過去。

楚昭輔倉皇不知所出。而且不能耽擱,耽擱一天危險一天。想來想去。看到京城糧價暴漲,坐不下去了,跑到趙匡義府上。

這是很意思的一幕,趙匡義將會展現他手中的力量。後人往往顛倒這一過程,證明趙普做得對,實際非是,趙普在這件事上做得大錯特錯。

首先是誰動手的,趙普先動手的,包括將姚恕幹掉。這都是發生在糧食危機之前的事。

然後是權限,此時三司分割宰相的權利,但沒有獨立決策權,依附中書生存,其地位就象玉蘋在宋家地位一樣,玉蘋可以理財,但重大的投資與支出必須經宋九同意。

稅要徵多少,一是趙匡胤的寬民政策,二是中書的決策。

救濟災民。同樣是中書的決策。恰恰是這兩項,導致了糧食危機出現。

事情發生後,三司要承擔主要責任,特別是楚昭輔應當早在五月末災情不斷時就要提前預警。但他每天吃着茶。不大過問政務,導致問題出現時,警報開始高高拉響了。稟報的時間太遲。

但不能說中書沒有責任。危機出來,中書是三司的決策機構。同樣要承擔責任,作爲首相。趙普必須要與楚昭輔協商,將危機化解。

然而趙普沒有。

原因很簡單,楚昭輔與趙普不大和睦,甚至不顧着國家危機,坐看着好事發生,最好趙匡胤能將楚昭輔咯嚓了。

因此趙匡義這時候站出來,那是敢承擔,真正不顧大哥的想法,爲大局想,爲國家想,爲百姓想,挑起不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事務。然後趙匡胤在宮中就細想霸府幕僚的種種下場,能幹的李處耘哪裡去了,老朋友王仁贍哪裡去了,剩下來的幾人,劉熙古可以忽略不計,呂餘慶是好好好,趙相公好。李崇矩是緘默不語。唯一敢做對的楚昭輔上了火架……

趙匡義將正門打開,楚昭輔進去說道:“二大王,救救老臣吧。”

“楚司使,你怎麼想起來找我,我同樣自身難保啊。”趙匡義攤手說道:“你還是找趙相公吧,三司的事務也是由中書決策的,找他纔是合乎情理。”

找趙普?

楚昭輔一下跪了下來,說道:“二大王,請你出手相助吧,缺糧一事傳出,短短几日,京師糧價暴漲,一斗快至八十文錢,此糧價乃我朝前所未所之糧價也。不爲老臣故,也要爲天下百姓着想啊。”

“你起來。”

“二大王不答應,老臣就不起來了,於其讓陛下棄市,不如在二大王府上跪死。”

“楚司使,這你就可不厚道了。”

“二大王不出手,纔是不厚道,”楚昭輔跪下在地上將身體挺直,俺就這麼辦了,難道你能派下人強行將我拉出去?

趙匡義看他無恥的樣子,弄得無輒說道:“你先回去。”

楚昭輔不說話。

“楚昭輔。”

“在。”楚昭輔大聲道。

趙匡義抹汗,道:“別這樣好不好,你這是害我啊,得,我答應你了,你起來,要麼喝茶,要麼回去冷靜下來,我們兩方共同想辦法。”

將楚昭輔送走,趙匡義坐在王府沉思,這件事對他感受很大,以至於他以後將權限一再地分割,包括兩府不得干涉三司事務,於是東府不知西府軍事三司財務,西府不知東府政務三司財務,三司不知東西兩府政務軍務,關在小黑屋子裡各幹各的……

想了半天,將他的大管家陳從信等親信找來。此人心算能力當爲天下一流,別人用籌用算盤算,他是用手指頭算,速度比人用算盤還要快。趙匡義以他爲右知客押衙,管理自己與開封的財務。

趙匡義首先問:“能不能管?”

“爲天下故,二大王當管,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程羽說道。

也就是這件事做成功了,該裝逼還得繼續裝逼,該低調也得繼續低調,甚至繼續懦弱。但首先得事能了,趙匡義看着陳從信。

陳從信說道:“殿下,從信以前曾遊歷於楚泗之間,看到糧運停阻的原因。爲了怕貪污與浪費。以前朝廷運糧多是由郡縣按照船伕數量計口按天發放,各州發放各州的糧食。因此船每過一州,必須停下來等候當地州縣發放糧食。船上雖有糧,船伕與看運丁卒不能動用。由以運輸遲滯。”

“宋九搬運之策?”

“二大王,不妥,那是徵太原,多是陸地,運費高昂,速度緩慢,這是汴水,運費沒有那麼高。甚至搬卸一次所節約的民夫之食,遠遠不能彌補搬運損失。因此小的以爲最好的辦法就是計算其來回運用的糧食,在船上直接減除支付給船伕。”

“此法甚妙,”趙匡義說道。這樣船隻顧拼命來回的駛發,不需要在路上停留,速度就會快上許多。

“不敢,再者,糧米到了京城入倉,河洲遊客衆多。雖有護衛維護秩序,但仍會發生梗阻現象。正好那座新橋剛剛竣工,下令無論河中或河北與外地百姓必須由新橋進出京城,將南角門騰出來。由專人晝夜輪流搬運。那麼一年三運就可以增加到四運五運。”

“這個橋修得好啊。”

程羽、賈琰、陳從信、張平幾人皆大笑,有了橋不僅解決了運糧問題,還賣出了許多房子。沒有提橋。去年一年也沒有多少人想過購買那些豪華店鋪。太貴了。

從正月修橋開始,立即有許多人對這一百二十棟房屋動了心思。太貴。沒有全賣掉,那怕它數量很少。只有一百二十棟。但賣出了七十多棟。這將是一筆鉅款,今年年底又從六分之一分紅,恢復到四分之一分紅。明年夏後還能分不少錢帛。

這筆錢到來,那是久旱的甘露,趙匡義手中經濟會變得寬鬆起來。

那是未來的事,還是以糧食危機爲先,陳從信又說道:“其三爲船,三司打算借用民船運糧,民船不僅運輸私糧,還有冬天的薪炭,若不准許,即便提高運輸速度,時間太緊,三司還是辦不到運糧任務。若准許,京師冬天所需薪炭就會因少舟船而斷絕。不如募集堅固的船運糧米,破舊的舟船運薪炭,就可以公私兼顧了。”

“好主意。”

這是極可怕的,僅是趙匡義手中的一個幕僚,就有如此深遠而全面的想法。

可當時無人注意。

“二大王,米價暴漲原因很簡單,以前是因爲官價賤,一直壓着米價,商價漲不上去。如今聽聞國家倉庫無糧,商賈無利不往,而坐商又因爲將糧食囤積起來不售,於是糧米越來越貴。都漲到八十文錢一斗了,二大王,江淮米價幾何?”

“似乎是二十文不足吧。”

“運費幾何?”

“我懂了,你是說放開市場,讓糧商自己買賣,甚至將京城的糧價消息向四面八方散佈,聽聞一斗米能賺五十多文,一石能賺四百多文,一船,天啊,連我都想販賣糧米了。”

幾人全部大笑。

這是一個冷笑話,趙匡義不敢做生意的。

但聽聞這個利潤,那麼四面八方的糧米必然一起向京城運輸,糧食多了,價格必然下跌。這是短時間的,明年朝廷有備,還指望有這個機會?一旦脫不了手,會瘋狂的削價便於將糧食轉爲現錢。就是不下跌,也不會上漲。否則一旦漲到幾百文錢一斗,京城百姓必然出現恐慌,至少那些貧困百姓因米貴吃不上飯。難道讓他們活活餓死,到時候朝廷必派人救濟,那麼京城整亂了套。

有了解決辦法,趙匡義心定了定。嘆息道:“還得感謝一個人哪。”

非是無糧,有糧,江淮荊湖都有糧食,這要感謝宋九,一個圍田,一個占城稻,使得南方連年豐收,稻米充足。不差稻米,所以陳從信也不提稻米,只提運輸,運輸跟上了,糧食危機也就解決了。因此楚昭輔有大錯,趙匡篆才大怒,早兩個月稟報,足以有時間來解決,然而楚昭輔拖到七月份才稟報。想運都來不及了,趙匡胤能不動怒嗎?

第二天面見趙匡胤,說了三司缺糧的由來。楚昭輔是有失誤,糧食危機也有另外的原因。寬稅於民,民幸福了,這是好事。但稅糧減少了,並且這兩年黃河汴水多災多難,要救濟,無論用工代賑,或者直接救濟,皆從儲糧裡調出來的糧食。因此導致糧食危機發生。

因爲“怕”趙普,並沒有歸罪於中書。趙匡胤仍然暴怒。

趙匡義又將陳從信的策略說出。

趙匡胤凝思,是好辦法,至於國醜,那倒不是,將原因說出來,糧食少是救災民用的,百姓就不會怨。他一顆心定了定,怒氣消解了一些,趙匡義又說道:“皇兄,此過乃三司失誤,必須由三司挽回。”

委婉地說法,還得三司爲主辦負責,若中書插在裡面,楚趙二人有仇恨,下面官員稍稍諂媚掣肘,還得完蛋。明年京城百姓因少糧大亂,楚昭輔只能乖乖去沙門島陪馮瓚打伴去。但因爲“害怕”,趙匡義說得很委婉。然後又說道:“三司還少一得力大臣。楚昭輔雖忠於皇兄,能力有限。皇兄想要以後不再發生類似的情況,請選一能臣擔任三司副使,協助楚昭輔。”

“你以爲誰人合適。”

“這個臣弟就不知道了。”

“宋九如何?”

“未必妥,他喜招搖,河洲無事,那是私人行爲。嶺南也無事,那是稟程南漢暴政,放之於國家,可能會捅馬蜂窩。”

“不一定。”趙匡胤微微笑道。

趙匡義走出皇宮,事了拂衣去,在此事上趙匡義出了主意後,並沒有深入。正是這種低調堅忍,一步步地將趙普從宰相寶座上拉下。他看着瓦藍的天空,嘴角露出一絲苦笑。果然如自己所料,自己說宋九不好,皇兄反更認爲宋九好。宋九擔心,趙匡義也擔心,若是宋九兩三年不回來,河洲說不定會改朝換代。宋九回來了,河洲也就安定了。楚昭輔不是他的人,宋九是他的人……”

第321章 大江(下)第514章 三憂第336章 東華門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59章 翻雲覆雨第461章 走馬燈第321章 大江(下)第317章 學問第86章 巡察(上)第129章 雪話(下)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245章 獻酒(下)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234章 快樂島第178章 開業(上)第319章 五字第74章 南方(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425章 上位(上)第24章 父輩(下)第202章 停修第472章 驅(下)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3章 好戲第67章 高第313章 才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521章 無恥第169章 寒瓜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03章 打獵(上)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210章 錢啊第373章 原因第82章 誘、惑(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07章 遊園(上)第214章 肥羊(下)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38章 草芥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37章 窅娘第55章 爹爹第211章 思念第133章 荒野(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130章 詰問(上)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500章 破騎軍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324章 棋子第441章 妖星(中)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167章 鏡子(中)第422章 定(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138章 草芥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92章 地圖(下)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507章 求和第277章 公主(上)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119章 變化(上)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9章 歪才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497章 鹹平軍第383章 中策(下)第207章 遊園(上)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235章 比較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507章 求和第315章 脫變(上)第267章 海貨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8章 神奇第155章 清明(中)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447章 野望(下)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84章 雁歸來第108章 走後門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303章 打獵(上)
第321章 大江(下)第514章 三憂第336章 東華門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59章 翻雲覆雨第461章 走馬燈第321章 大江(下)第317章 學問第86章 巡察(上)第129章 雪話(下)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245章 獻酒(下)第125章 妙不可言第234章 快樂島第178章 開業(上)第319章 五字第74章 南方(下)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312章 同病相憐(下)第425章 上位(上)第24章 父輩(下)第202章 停修第472章 驅(下)第27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中)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第3章 好戲第67章 高第313章 才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521章 無恥第169章 寒瓜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357章 想家的人(上)第303章 打獵(上)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210章 錢啊第373章 原因第82章 誘、惑(下)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532章 軍事家(下)第207章 遊園(上)第214章 肥羊(下)第535章 大結局(三)第478章 幹嘛不站隊二百十八章 歸來下第138章 草芥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337章 窅娘第55章 爹爹第211章 思念第133章 荒野(上)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130章 詰問(上)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500章 破騎軍第340章 遙遠的地方(下)第324章 棋子第441章 妖星(中)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458章 朔州之戰第167章 鏡子(中)第422章 定(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437章 神的黃昏(六)第138章 草芥第525章 選擇題(下)第92章 地圖(下)第417章 一地雞毛(下)第507章 求和第277章 公主(上)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119章 變化(上)第153章 燒酒會(下)第438章 神的黃昏(七)第141章 又是豪賭(上)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409章 鐵血之路(九)第9章 歪才第124章 兩重天(下)第497章 鹹平軍第383章 中策(下)第207章 遊園(上)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235章 比較第466章 很短的飆風(中)第507章 求和第315章 脫變(上)第267章 海貨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8章 神奇第155章 清明(中)第326章 一個人的戰鬥(上)第447章 野望(下)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526章 好鄰居(上)第397章 盧宋會(下)第384章 雁歸來第108章 走後門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303章 打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