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偉大的起點(中)

如果把珠江水系比作一條長龍,那麼南北盤江和紅水河,便是龍腳龍尾。龍腳是南北盤江,在三江口匯聚成龍尾——紅水河。

他們先沿着南盤江而下,這一段河面灘陡、流急、水淺,稍微大點的船就無法通航。爲解決這些問題,沈括提出在水流較急或渠水較淺的地方,設立‘陡門’……把渠道劃分成若干段,裝上閘門,打開兩段之間的閘門,兩段的水位就能升、降到同一水平,便於船隻航行。

沈括不愧爲千年纔出一個的科學天才,陳恪雖然與他不謀而合,卻無法像他那樣,利用自創的‘隙積術’和‘會圓術’等數學方法,精確計算出河道地形、水準高度等工程所必須的數據。

陳恪雖然比沈括多了千年的見識,而且昔年在學校時,還是數理化尖子,也用了好半天才看明白,原來所謂‘隙積術’,是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而‘會圓術’,則是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弦和弧長的方法。

這方法,歐洲人要過好幾百年才掌握,而在中國,更是空前絕後的!

誰也不知道,這傢伙是怎麼琢磨出來的。不過陳恪已經不再驚歎了,因爲合作這半年以來,他早就見慣了任何技術難題,總在這妖孽面前迎刃而解。且這廝與世人不同的是,別人靠經驗來解決問題,他卻靠數學和邏輯!

而且這廝涉獵之廣,聳人聽聞,他對天文、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地質,氣象、地理、農學和醫學,都有着深厚的興趣和不淺的造詣……考慮到他只有二十六歲的年紀,可見這廝有多恐怖。

要問誰是大宋第一才子,陳恪一定選這傢伙,而不是自家大舅哥。他甚至一度以爲,對方是跟自己一樣的穿越者,而且是理科博士穿越。甚至數度出言試探。弄得沈括一頭霧水——人家可是地地道道的宋朝人。

好吧,不得不承認,有些人就是天才,一千年纔出一個的天才。你說陳恪有什麼理由不保護好他?當然,還有另一位恐怖的科學達人蘇頌……

從他們抵達軍營的第一天,陳恪就宣佈,他們享受最高規格的警衛,僅次於大帥範鎮。而高於自己。至於一應待遇也是如此。很多人,包括他們自己都不理解,堂堂大宋狀元。數萬大軍的副統帥,爲何會如此重視這兩個不起眼的官員?

蘇頌還好理解些,雖是散官。但畢竟是館職,日後飛黃騰達也未可知。至於沈括就實在讓人費解了……要知道,這貨連進士都不是,他是靠他爹的恩蔭才進入官場的。

但這是個科舉的世界,官場上進士爲王。就算孔夫子不得科第,誰也不承認他有真才實學。那些靠恩蔭入仕的官二代們,一樣是被鄙夷被排擠的貨。

倘若爹在高位或者餘蔭猶在還好些,就怕沈括這種,爹死茶也涼的。那真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哪怕再兢兢業業、政績突出,上司也視而不見。只有一種時候,上司纔會看見他,那就是出了事兒要人頂缸……

提起這些年來,沈括那真是一把辛酸淚,十日道不盡啊。這次接到命令南下從軍,他自然以爲又是進士官們不願接的苦差事。最後才落到自己身上。沈括暗叫晦氣的,可軍令如山,借他三個膽兒也不敢違抗。

只好訣別了妻兒、安排好後事,滿心灰暗的南下,誰知一來到軍營。竟得到如此高規格的禮遇,你讓沈括怎麼能不敢動?

雖然知識分子的臭清高。讓他不願意當面表達什麼,但陳恪交給他的任務,全都超額完成,甚至陳恪沒想到的問題,他也主動去解決,這就已經表明他的態度了。

而且隨着接觸的日子越來越長,沈括也越來越佩服這位新科狀元。

能讓科學家佩服的,只有另一位同樣優秀的科學家。儘管陳恪遠遠稱不上科學家,但他那超越千年的見識,真的只有超越的時代的頭腦才能欣賞。比如蘇軾就很佩服陳恪的無所不知,但他那顆浪漫的大腦,註定了不會去窮究枯燥的真理。所以陳恪也從沒刻意向蘇軾介紹過那些,超越時代的知識。

他的那些知識,真的只有沈括能理解,能欣賞,能接受。而沈括的那些發現和見解,同樣也只有陳恪能真正理解、欣賞和接受。

無論如何,兩人之間的交談越來越廣泛,越來越深入,往往是從衆人閒聊開始,漸漸的旁人就插不進嘴,只能聽他們倆講天書……

比如陳恪搗鼓出了水泥和混凝土,衆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它對戰爭、工程的影響上。沈括說,有了水泥,人們就不用大量砍樹了,這是件功在千秋的好事。

衆人不解,問砍樹還能影響千秋萬代?陳恪給予了肯定,他從樹木可以保持水土、改變氣候說起,講到過度砍伐樹木,會導致水土流失,土地貧瘠、環境惡化,最終不適宜人類居住。

這又得到了沈括的強烈贊同。他告訴衆人,根據多方查閱史書,可以斷定黃土高原原來是林密草茂,野鹿成羣的。這種情況在秦漢時期開始惡化,但改變並不大,因爲據《山海經》記載,白于山‘上多松柏,下多櫟檀’。北魏酈道元在《水經注》一書中,也記載榆林附近還是一片‘榆柳之藪’,這說明草原帶南界應在環縣和榆林一線之北,之南則爲森林。

而在唐宋時期,黃土高原上的森林急速減少,沙漠化十分嚴重,以至於‘環慶以北,千里不毛’。那麼黃土地上的綠森林哪去了?一是修宮殿,定都關中的朝代就近從此取木;二是民間砍伐,以爲建造和薪炭之用。但破壞最嚴重的行爲,還是修軍事堡壘,本朝與西夏長期對峙,幾十年來大修堡壘近萬個,每修一座堡壘便要毀掉一片森林!

若是水泥推廣開,黃土高原上所剩不多的森林,總算能保存下來,日後再慢慢補種樹木,恢復古代的林木繁茂、山清水秀也說不定!

沈括的生態觀念,並非是被陳恪的水泥啓發出來的。事實上,在此之前,他便上書朝廷,大規模採集石炭,作爲民間和朝廷的主要燃料。他還從書中讀到‘高奴縣有脂水,可燃’這句話,曾經利用丁憂期間,親自去邊境考察,發現了一種褐色液體,當地人叫它‘石漆’,‘石脂’,用它燒火做飯,點燈和取暖。沈括給這種液體取了一個新名字,叫石油……他早就想用石炭和石油,代替松木來作燃料。他說不到必要的時候決不能隨意砍伐樹木,尤其是古林,更不能破壞!

在陳恪看來,其觀點是絕對正確的,可其他人卻並不在意……

所以,這不是所謂的高山流水、伯牙子期,而是先知者的孤獨。

考察南盤江、紅水河期間,兩人在晴明的夜裡,總要一起看星星……這種令柳月娥不寒而慄的行爲,卻沒什麼基情,而是因爲在這裡仰望星空,能比在內地看得更加清楚。

此前,他們用小孔成像的實驗,向人們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並用這個原理,解釋了日月食的成因,和月相圓缺的規律。爲了向衆人講清楚這一情況,沈括還設計了模擬實驗……用一個彈丸,將其表面一半塗上白粉,表示向陽的一面,側視之則粉如鉤,對視之則正圓。而陳恪則製作了更大的模型,也用這種室內演示的方法,向衆人展示日月星辰天體的運動。

聽他說自己腳下是個球體,月亮繞着地球轉,地球和土木水火金星繞着太陽轉……儘管因爲他的身份,沒人好意思嘲笑陳恪,但衆人還是用讚美他想象力的委婉方法,表達他們的態度。

陳恪一時又拿不出直觀的方法,讓他們相信,所以也只能一笑了之。但是沈括卻對他的說法十分感興趣,認爲這種假設,可以解開自己許久以來的疑惑。

而且陳恪送給他一種千里鏡,可以更加拉近與天空的距離,觀星的條件實在前所未有的好,讓沈括一刻也不願浪費。每當星光燦爛的夜晚,他便把千里鏡瞄準深邃遙遠的蒼穹,不顧疲勞和寒冷,夜復一夜地觀察着。

儘管這只是普通的千里鏡,但已經爲沈括掀開夜空神秘的面紗……他看到了月亮上的‘月宮’,其實是高峻的山脈和低凹的窪地。他還從月亮上亮的和暗的部分的移動,發現了月亮自身並不能發光,月亮的光是透過太陽得來的。

他還觀測到了木星周圍環繞着它運動的衛星,以此初步佐證了陳恪的說法。

陳恪這個汗顏啊,他搗鼓出望遠鏡已經快十年了,除了獻給狄元帥外,就是用來看看風景,討好下小娘,基本上是浪費了。可這玩意兒一到了人家沈括手裡,就成了一件揭開宇宙秘密的神器。你說人和人的差距咋這麼大捏?

當然,這千里鏡的倍數太小,大大限制了沈括的觀測,陳恪承諾,回京之後,爲他建造大號的天文望遠鏡,讓他揭開天穹的秘密!

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47章 態度(下)第376章 曝光(中)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147章 老巢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52章 和親(上)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283章 困龍(下)第46章 天石硯第307章 燕雲(上)第176章 罷相第309章 遼主(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57章 暗戰(中)第58章 豪奪第347章 態度(中)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9章 陳希亮第365章 齊王殿下(中)第49章 比鄰第146章 營救第214章 說客第107章 禮物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二六七章第129章 名人第93章 歐陽修第195章 危局第34章 美酒飄香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上)第316章 重逢(上)第297章 滇銅(上)第二五二章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102章 楊家將第343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27章 煉獄的開始第251章 主考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二六七章第100章 崑崙關第309章 遼主(中)第222章 青天第60章 反制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17章 忘不了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61章 官司(下)第320章 空額(中)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49章 比鄰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85章 醜聞第351章 冬(中)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32章 經筵(下)第376章 曝光(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上)第351章 冬(中)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283章 困龍(上)第268章 人憔悴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162章 對策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75章 困擾(中)第292章 受降(下)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237章 買地感謝感恩感動以及感想
第277章 東華門外,狀元唱名!(中)第340章 遲暮美人悲(上)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47章 態度(下)第376章 曝光(中)第117章 帝國之傷第147章 老巢第342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352章 和親(上)第245章 歷史照進現實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下)第137章 開始下雨了第288章 無奈的老高(上)第296章 最寶貴的財富(上)第33章 在宋朝的幸福生活第283章 困龍(下)第46章 天石硯第307章 燕雲(上)第176章 罷相第309章 遼主(下)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57章 暗戰(中)第58章 豪奪第347章 態度(中)第203章 戲裡戲外第304章 虛張聲勢(中)第337章 失蹄唯退後(中)第9章 陳希亮第365章 齊王殿下(中)第49章 比鄰第146章 營救第214章 說客第107章 禮物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346章 宮禁爲誰開(上)第二六七章第129章 名人第93章 歐陽修第195章 危局第34章 美酒飄香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下)第299章 大理新中心(上)第316章 重逢(上)第297章 滇銅(上)第二五二章第139章 我是你姨夫啊!第102章 楊家將第343章 禽情只自迷(上)第263章 以彼之道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27章 煉獄的開始第251章 主考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67章 可憐父母心第220章 硝煙散去第320章 蘇家進京(下)第331章 王元澤(上)第二六七章第100章 崑崙關第309章 遼主(中)第222章 青天第60章 反制第356章 制科考試(中)第17章 忘不了第103章 西南無戰事第361章 官司(下)第320章 空額(中)第74章 傲嬌的江卿第304章 虛張聲勢(下)第49章 比鄰第355章 國色天香(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326章 哀莫大(上)第141章 天音水榭第85章 醜聞第351章 冬(中)第319章 誰主浮沉(下)第332章 經筵(下)第376章 曝光(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上)第351章 冬(中)第339章 秋來春早去(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341章 物象纖無隱(下)第283章 困龍(上)第268章 人憔悴第278章 金明池上游(中)第303章 汴京春寒(中)第162章 對策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75章 困擾(中)第292章 受降(下)第303章 汴京春寒(上)第244章 才子、大儒與奸臣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237章 買地感謝感恩感動以及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