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下)

-

聽陳恪會說自己的語言,那曼薩穆薩的表情,頓時生動多了。其他本來站在一旁的人,也走過來,紛紛向陳恪致意,並表明自己的身份。

這首批前來大宋的學者,啓程時有五十人,連帶一部分家眷,一共二百多人。儘管阿齊茲已經很悉心的照料,但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人在海上去世,其中就包括三名優秀的學者。

抵達大宋的四十七名學者中,有波斯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乃至拜占庭人、印度人。其大部分都是信仰伊斯蘭教,但也有景教徒、印度教徒、薩比教徒……總之,是一個多民族、多信仰的學者羣體。

沒有這樣兼容幷蓄的開放風氣,也不會有轟轟烈烈的百年翻譯運動!

在一代代阿拉伯帝王的大力支持下,阿巴斯王朝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者,孜孜不倦的將波斯文明、希臘文明、羅馬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的輝煌成果,翻譯成了阿拉伯文字。

浩若煙海的神學、醫學、星象學、天文學、哲學、數學、物理學等上萬種著作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極大的豐富和增長了阿拉伯人的見識、學問。更爲重要的是亞里士多德的邏輯學,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演繹法、類推法、證明理論和三段論的形式理論等被大量而廣泛地應用於辯論、研究、表達及論證方法,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孕育出了璀璨之極的古阿拉伯文明。

而且這場翻譯運動中,受益最大還不是阿拉伯人,而是歐洲人。

可以說,沒有阿拉伯人對世界文明的吸收保存。歐洲人就無法走出矇昧的中世紀、進入偉大的文藝復興。當時。歐洲人在教會統治下,已經不知道自己來自何處,處於愚昧無知的混沌狀態。即所謂的‘黑暗中世紀’。

直到十二世紀的十字軍東征。歐洲人攻陷托萊多城,在該城發現了大量阿拉伯文的古希臘著作。他們才知道自己傳說中的祖先,竟是如此偉大。居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擁有了如此偉大的思想!表述這些思想的著作不僅被異教徒翻譯成爲阿拉伯文字,而且幫助阿拉伯人創造瞭如此富足的財富。

於是他們在托萊多城開辦翻譯學校,吸引大批歐洲學者來校學習,並將阿拉伯文的著作,翻譯歐洲文字。由於他們的工作,亞里斯多德、托勒密、歐幾里得這些早被歷史淹沒的先賢,纔再次出現在中世紀的歐洲,直接從根本上衝擊了教會的神學統治基礎。

什麼是文藝復興,就是復興希臘文化。希臘文化從哪來的?從阿拉伯文翻譯回來的……

陳恪既然來到這個世界,自然不會讓歐洲人獨美,何況他也正趕上了好時候。一來野蠻的塞爾柱人佔領了阿拉伯。強力推行蘇菲主義。非但不再贊助這些自由的學術活動,反而將那些來自異教徒的思想視爲毒害。打壓和排斥廣大學者。

二來,也因爲塞爾柱人瘋狂的迫害基督徒,禁止他們到耶路撒冷朝聖,導致基督教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尖銳對立,雙方已經在海上打成一片。歐洲人切斷了阿拉伯人的商路,並叫囂着要組成遠征軍,光復聖城耶路撒冷。

依靠商業興旺阿拉伯人,生活水平大不如前,整個國家都在整軍備戰,那些從事翻譯和學術工作的人,自然更加不受重視。許多世代生活優渥的學者,不得不走出智慧宮、翻譯館,從事抄寫記賬等瑣碎的工作,以求養家餬口。

這正好給了阿齊茲招攬人才的機會,加上大宋本就是世界的文明中心,有着無與倫比的吸引力。在優厚條件的誘惑下,那些處於失業狀態的學者,幾乎沒有不心動的。這批來的四五十人,只是來打探情況的先頭部隊,若汴京城真如傳說中那樣,是文化人的天堂,還會有數以十倍、幾十倍的學者陸續跟進。

但說實在的,這些阿拉伯人來的不是時候,此刻的汴京城暗涌潛伏,不知多少雙眼睛盯着陳恪,想要把他攆出汴京城去。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異族人,對他絕對是很大的風險。

但他不能把他們安置在廣州或者泉州了事,那樣固然安全,卻會寒了這些知識分子的心。又如何指望他們,能全心全意工作,爲華夏文明提供再次騰飛的豐富養分?

所以陳恪提前數月,便向官家上奏此事,說自己在廣西時,遇到了阿拉伯商人。他們對他說,黑衣大食境內,正處在戰亂之中。一批走投無路的知識分子,希望能得到大宋的庇護。

而且他們也不是白來的,會將大秦、波斯、大食、天竺、埃及的經典書籍,獻給大宋皇帝陛下。

有外邦人願意不遠萬里歸附,大大滿足了天朝上國的虛榮心,以仁慈著稱的官家自然不會拒絕。而大宋朝的士大夫們,對武人專政,迫害士人有着切齒的痛恨,在不產生麻煩的前提下,他們也不介意收留這些‘外國讀書人’。

至於陳恪所說的‘經典書籍’,大宋君臣倒沒放在心上。沒辦法,中國之外皆蠻夷的思想根深蒂固。士大夫們對蠻夷的書籍,充其量只是好奇……想不到蠻夷也能寫書啊!卻不會有多少興趣。

所以陳恪成功爲他們申請到了四百人的永久居留權,但沒有申請到哪怕一個虛職,或者榮譽稱號。歸根結底,朝廷只把他們看成,一賜樂業人那樣的難民而已。想要贏得大宋的尊敬,還得靠他們自己。

於是問題出現了……阿齊茲那廝,爲了把這些學者拐騙到大宋,不知開了多少空頭支票。他說大宋朝無比尊重讀書人,只有學者才能當官。不想當官的學者,更會受到全社會的敬仰云云。

結果這幫人各個懷着來當貴族的心態到了汴京城,誰知沒有想象中的盛大迎接,也沒有任何官方的優待,還這麼天寒地凍,許多人便不高興了。

對此,阿齊茲不屑一顧道:“不要理這幫傢伙,來了由不得他們,想回去可以,自己下海游去吧。”

指望這種沒節操的國際騙子,就是這種結果,陳恪深感無奈。他當然不能聽這廝的餿主意。

但現在這微妙的形勢下,他也無法爲他們爭取什麼,只能儘自己所能,給他們想要的尊重。

他先包下了汴京城最好的兩家客棧,將這些人安頓下來,然後用半生不熟的阿拉伯文,與他們誠摯懇談。告訴他們阿齊茲所說的不假,但那是獲得了大宋朝文化認同的學者,纔會得到的待遇。而大宋和大食相隔萬里,何等遙遠,對你們的文化一無所知,如何去讓他們認同?

他還坦率的告訴他們,這次的邀請,也不是官方的,而是他在聽說了他們的遭遇後,以個人的名義邀請他們來前的。只是因爲交流上的障礙,阿齊茲可能會錯意了。對引起他們的誤會,陳恪深表歉意。

那些阿拉伯學者,自然大爲生氣,許多人甚至當場提出要回國……其實這就是矯情了,要不是在國內實在混不下去,誰會在背井離鄉、來到毫無瞭解的遙遠異邦?

陳恪很清楚他們這種心態,因此也不擔心,但面上還是一臉歉疚道:“你們要走,我會安排船相送,但是走之前,能聽我再說幾句嗎?”

這些傢伙本來就是虛張聲勢,發泄一下不滿罷了,自然不會不聽。

“我聽說你們的黃金時代,是哈里發麥蒙時期。那時候,爲了鼓勵翻譯,國王用與譯稿同等重量的黃金來支付稿酬,可有此事?”

衆學者點頭道:“是的。”其實最好的時候早過去一百年了,輪到他們爲宮廷服務時,只能每月拿固定的薪水,若沒有別的收入,也就僅夠養家而已。

“那麼,我也許諾你們,每翻譯一本著作,就獎給你們等重量的黃金,直到你們獲得朝廷的認可爲止。如何?”陳恪咬牙切齒道。

登時滿屋皆驚,一衆學者呆了半晌道:“大人不是開玩笑吧?”

“就是,你已經騙過我們了,教我們如何相信你?”

“我可以和你們訂立契約,如果我違約的話,你們可以去官府告我。”陳恪淡淡道:“我說過,之前那只是誤會,我大宋人極爲重視信譽,官員更是如此。一旦我違約,便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身敗名裂……”

衆人互相看看,都生出‘反正回不去了,權且信他如何’的念頭。

見他們終於紛紛點頭,陳恪卻沒有半分欣喜之意,因爲要是佐渡島的黃金,沒有按時供給,要是他們遲遲得不到朝廷的認可,光支付這些黃金,也會把他拖破產的。

然而‘千金買馬骨’的道理,他還是懂的。黃金雖俗,卻能讓學者們,感受到他的誠意,得到他們想要的一切……

還有一更。

第129章 名人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93章 天聽第249章 新酒賦第363章 凱旋(中)第332章 經筵(中)第351章 冬(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134章 合謀第359章 說客(下)第308章 捺鉢(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40章 正版天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305章 談判(中)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142章 耳光第119章 賢王第260章 鵝毛筆第297章 滇銅(上)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75章 過堂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25章 醜聞(下)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173章 摸上門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173章 摸上門第328章 七夕(中)第251章 主考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205章 老薑辣第307章 燕雲(下)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64章 小妹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中)第305章 談判(上)第358章 日食(下)第319章 誰主浮沉(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167章 論曲第107章 禮物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327章 於心死(上)第13章 青神縣第275章 殿試(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58章 豪奪第190章 狀元樓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357章 暗戰(中)第82章 驚變第148章 等閒變卻故人心第320章 空額(中)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57章 送別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249章 新酒賦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361章 官司(下)第370章 伏殺(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110章 汴梁第350章 秋(上)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253章 古文第309章 遼主(中)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上)第195章 危局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10章 人要有文化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60章 反制第284章 刺陳(中)第327章 於心死(中)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20章 空額(中)第368章 火災(下)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18章 謀生艱難第357章 暗戰(中)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
第129章 名人第290章 西線無戰事(下)第93章 天聽第249章 新酒賦第363章 凱旋(中)第332章 經筵(中)第351章 冬(下)第361章 人選(中)第134章 合謀第359章 說客(下)第308章 捺鉢(中)第105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365章 齊王殿下(下)第343章 問渠哪得清如許(中)第130章 燈火上樓臺第40章 正版天下第301章 全民偶像(下)第305章 談判(中)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下)第142章 耳光第119章 賢王第260章 鵝毛筆第297章 滇銅(上)第280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中)第75章 過堂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345章 爆竹聲中一歲除(上)第325章 醜聞(下)第331章 武學與武舉(中)第173章 摸上門第312章 皇帝的決斷(上)第248章 羣賢畢至第173章 摸上門第328章 七夕(中)第251章 主考第207章 感同身受第205章 老薑辣第307章 燕雲(下)第323章 平地起風雷(下)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上)第380章 紫禁城之巔,不見葉孤城第64章 小妹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中)第305章 談判(上)第358章 日食(下)第319章 誰主浮沉(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上)第167章 論曲第107章 禮物第311章 伊人無覓(中)第327章 於心死(上)第13章 青神縣第275章 殿試(中)第371章 狗急跳牆(下)第53章 打虎親兄弟第58章 豪奪第190章 狀元樓第12章 我們宋朝不下跪第357章 暗戰(中)第82章 驚變第148章 等閒變卻故人心第320章 空額(中)第301章 全民偶像(中)第302章 狀元島(上)第57章 送別第1章 三郎、五郎和六郎第249章 新酒賦第313章 一球定乾坤(中)第128章 可憐的三郎第190章 富可敵國第361章 官司(下)第370章 伏殺(上)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上)第308章 狀元見狀元第110章 汴梁第350章 秋(上)第311章 伊人無覓(上)第253章 古文第309章 遼主(中)第327章 於心死(下)第356章 制科考試(上)第195章 危局第356章 制科考試(下)第28 九章 無恥的小陳(下)第10章 人要有文化第258章 雷厲風行第60章 反制第284章 刺陳(中)第327章 於心死(中)第286章 天賜之地(下)第320章 空額(中)第368章 火災(下)第324章 真相大白(中)第364章 風水輪流轉(中)第122章 兄弟多就是好啊!第18章 謀生艱難第357章 暗戰(中)第298章 真相大白(中)第88章 隨風潛入夜第298章 真相大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