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新花樣

即使是天氣比較冷,李元青從山上一路跑下來,也難免熱的滿頭大汗,“我回來拉驢子,他在山上等我,我倆看到山上有些木材不錯,便多花了點時間,一併砍了,沒有驢子拉,我們可拖不動。”

田氏道:“那行,你趕快拉上驢子,要不要我跟你們一塊去?你們倆個弄的動嗎?”

李元青惦記着冬生一個人在山上,急着就去拉驢了,聽見田氏說要一起去,趕忙拒絕,“不用了,山路不好走,你們去了也幫不上什麼忙,有驢子在前面拉,我們很快就能把木頭運下來。”

本來,麥芽跟田氏聽着是沒覺着有什麼,可再一聽,李元青竟然說運下來,也就是說,他們砍木頭的地方比較高,而不是在後山那塊。

後山那個地方,木頭都較爲偏小,都是常年生的灌木叢,那裡的樹林用來燒火可以,但要是想找到更好的木頭,就得再往山上去,那裡的木頭生的年份比較久,材質也更好一些。

所以,現在不光是麥式跟田氏不放心,連孫夫子都有些擔心了,“元青啊,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更何況你們還得拖着木材,要不進村找幾個人幫忙,免得再出什麼差錯。”

李元青這時已經把驢子牽出來,給它套上了繩套,“山上不止我們兩個人,還有其他人,要是我們弄不動,再找他們幫忙也成,沒事的,你們放心吧,我們過會就回來了。”

田氏始終不放心,一路追着把李元青送出去老遠,直到瞧不見他的影子,才作罷。麥芽也擔心,不過她卻不得不安慰田氏,“娘,沒事的,他倆成天就在山上跑,咋會有事呢,大不了走慢些,晚回來也就是了。”

孫夫子也道:“他倆都是精明的男娃,這兩天又沒下雨,山路也不滑,不會出啥事。”

田氏轉過臉,扯出一個笑容,“夫子啊,讓您見笑了,我讓這兩個娃還有她爹弄怕了,少吃少喝,我都不怕,就怕他們有個閃失,哎喲,瞧我這嘴,呸呸,當我沒說!”田氏自知講多了,忙對着面,吐了幾口唾沫。

孫夫子笑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但有一句話,我還是得跟你講,自古生死有命,富貴在天,那些先去的人,都到天上享福去了,這也沒什麼不好,一切皆有定數,要是真的來了,你就算躲到天涯海角去,那也是無濟無事,聽天由命吧!”

他老人家的這番話,麥芽倒是很認同,不過也有她不同意的地方,比如這‘聽天由命’,她卻相信那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己的日子,還是得努力過好了,而不是乾瞪眼,等着天上掉餡餅。比那些一生苦窮,而去埋怨老天爺的人,要好的多。

不過,話是這樣講沒錯,但田氏怎能不擔心。每隔一會,她就要往門外跑去看一眼,看看他們回來了沒。

麥芽也不說她,她忙着去燒飯,又給孫夫子泡了杯菊花茶,這是今年秋天,她跟林翠她們幾個一塊摘的,每家都存了不少,足夠喝到明年春上。

孫夫子也喜歡上喝這茶,一聞到菊花的清香,就覺着神清氣爽,“丫頭,這茶老夫喝上癮了,要是一天不喝,還覺着渾身難受呢!”

麥芽笑着道:“我都給您包好一些菊花茶,好給您帶回家慢慢喝,等您喝完了,再跟我說。”

孫夫子道:“這怎麼好意思,只要我每回來的時候,你泡上一壺,讓老夫品上一品就成了,不用給我帶着。”

“您老客氣,這菊花又不是買來的,花不了多少錢,我都給您裝好了,等會走的時候,別忘了就成,夫子,您先坐着,我去隔壁把李嬸叫來吃飯,”麥芽笑道。

孫夫子也不再推辭,笑着點了點頭。

麥芽又去廚房瞧了瞧稀飯,看着差不多了,便到竈臺下,把餘火熄了。隨後,纔去了李元青家,想叫李氏過來一塊吃些稀飯,省得她晚上還要煮飯。

她進去的時候,李氏正在裡屋,在炕上擺着新彈上的棉被,準備把被子套上被面被裡,天冷了拿出來就能蓋了。

麥芽笑着對她道:“嬸子,你在套被子啊,我幫你吧!”

李氏直起痠疼的腰,疼的直皺眉,“那成,我這腰是不中用了,彎一會就直不起來,真是老了老了,就不中用了。”

麥芽接過她手裡的套頂跟大頭針,在頭髮上劃了一下之後,熟練的套起棉被來。被面跟被裡,是李氏鋪好的,她只需把兩邊對襯摺好,再用大頭針穿過厚厚的棉絮,把它們縫起來。因爲棉絮厚,所以得在中指上套個鐵做的套頂,用來頂起針鼻子,不然光告她的嫩手,是萬萬不能把針鼻子從棉絮中間頂出來的。

麥芽一邊幹活,一邊跟她嘮嗑,卻沒有提元青回來拉驢子的事,“嬸,我覺得你現在身體已經很好了,等我老的時候,說不定還不如你呢!”

李氏知道麥芽在寬慰自己,怪責道:“說啥胡話呢,你纔多大,就跟我這老婆子比啦?我這腿腳早都不行了,以後就成了你們的拖累,唉……”

李氏長長的嘆口氣,大兒子給她的陰影還在,雖說她知道李元青不會像李元木那般不孝順,可她也不想成爲孩子們的負擔,他們成親以後,也要生娃,也有那麼多的事,她不光幫不上啥忙,還得連累他們,這事想想,就讓她覺着堵的慌,說句不好聽的,還不如來個了斷,一了百了,省得以後成累贅。

麥芽乘着穿線的空檔,瞧見李氏眼底的悲觀之色,又聽她這樣一講,心裡也跟着有些酸澀,忙故作生氣的道:“嬸,你說的啥胡話呢,我娘以後還等着跟您作伴呢,您想想看,要是沒有您,那我娘豈不是更寂寞,再說了,以後我們還指望着您能幫着看看家,我跟元青出去幹活,家裡沒有人可不行,小娃也要人看哪,我看哪,等以後我跟哥哥都成了親,都有了娃,你跟我娘就專門負責看小娃,光是這一件事,就夠你們倆忙的暈頭轉向,哪裡還顧得上東想西想!”

李氏聽她講了這一番話,心裡頭敞亮不少,人老了,就怕叫人嫌棄。更別說被自己的孩子嫌棄,那滋味,真比死還難受。誰不想到老了,身子骨結結實實,沒病沒災,還能幫着下輩幹些活。就像俗話說的,閻王要你三更死,哪還能看見明天的太陽,都是人力所不能及的事,自己也無可奈何。

麥芽套被子動作很快,沒一會,一牀被子就套好了,收了針線,把被子疊好放到牀頭上碼着,“嬸,我去把院裡的衣服收了,你也準備準備,哥哥他們也該回來了,我晚上煮了稀飯,得再炕些餅子,他們兩個都是幹體力活的,光吃稀飯也不經餓。”

“哎,我把雞餵了,收拾一下,馬上就能走了,你要是急的話,先過去了也行,”李氏忙着梳理了把頭髮,一邊應她。

院裡的衣服還是半乾,麥芽便統統抱進後面的一間屋子,這裡有個類似簡易晾衣杆的東西,是用木條做的。而這些衣服也是用晾衣架掛起來的,而不是橫着堆在架子上。

這木質的晾衣架,不用問,也是麥芽出的點子,她曬衣服習慣用晾衣架,可冬生除了會編竹篾之外,木工活又不會,加上以前家裡活忙,她也沒時間琢磨這個。現在快到冬季,人閒下來,就總想找點花樣來做,她便出了這個點子,做了晾衣架。

莊縣已經能買到鐵製的釘子,用它來做裝訂東西,比用木楔子方便許多。李元表手工製作的晾衣架,便是用鐵釘加固的,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鐵釘容易生鏽,所以每回曬衣服之前,都要清洗一遍才成行。

上回他倆定親,就有不少人眼尖的發現,李家屋裡掛着晾衣架,一問之下,才知道是李元青做的。於是好多人都要下定,李元青也不好他們多的錢,只收個成本費,就當作是謝謝他們來家裡幫忙。

麥芽一件一件往架子上掛衣服,心裡想的卻是很較遠的將來,這晾衣架說不定還能賣到莊縣裡頭,也說不定能颳起一股流行風,也未可知。

李氏拾掇好了,見她還沒有出來,便喊道:“芽兒,我弄好了,咱們快走吧!”

“來了,”麥芽收起心思,把衣服迅速掛完,這才走出來,“嬸子,我弄好了,咱們走吧!”

出了院子,麥芽順手再把院門帶上,兩家住的近,竄個門而已,也不用上鎖。

回了田家屋子,田氏正坐在院裡搓麻繩,這是從麻秸上面剝下來的皮,經過浸泡之後,能搓成很結實的繩子,搓麻繩的時候,田氏手上帶着布手套,是女兒給她做的,怕她把手搓的太粗糙。

見李氏來了,田氏招呼了她一聲,李氏見孫夫子也在,便也笑着跟他打招呼。麥芽給李氏搬了凳子,她坐在田氏身邊。李氏本來想幫她一塊搓的,可田氏直襬手,讓她別動,她都快搓完了。

麥芽得去再準備些飯,不然光吃稀飯也不夠。她翻了翻廚房裡的口袋,瞧見糯米還有一些,如果用糯米做些燒賣來吃,一定不錯。她還沒做到燒賣,反正哥哥他們也沒回來,現在離天黑還有一會,她正好可以做來試試。

說幹就幹。

麥芽先將糯米淘洗乾淨,放進大鍋裡蒸熟,爲了能快一點蒸熟,她是將糯米鋪在乾淨的蒸籠布上,平攤開了,均勻的鋪好,竹筏下面是生水,蓋上鍋蓋之後,用大火將生水燒開,再用小火慢煨一會。乘着煮糯米的時候,她還得把麪皮擀好。做燒賣的皮,跟包餃子差不多,但燒賣的皮,得比餃子皮更富有韌性,這就需要揉麪的時候,多花些時間,將面揉熟透才成。

過了一會,聞到大鍋裡的糯米香,麥芽估計大概是糯米煮熟了,不過她還不急,再等一會掀鍋也成,她還沒有切香菇跟肉呢。

家裡的香菇是從縣城裡買的幹菇,雖然他們家背靠着大山,下過一場大雨之後,山裡蘑菇遍地都是,但是她不敢採,生怕一個失誤,再採到有毒的蘑菇,那可就遭了,所以她寧願買現成的,也不願意去後山採蘑菇。

切好的香菇跟碎肉丁用鹽跟醬油調入味,過一會之後,再將糯米拿出來,把幾樣食材拌在一起,最好是多放些醬油,這樣蒸出來的燒賣,顏色油亮,有醬色在上面,很好看,而且醬油也可以提鮮。

李氏在院裡,聽她咚咚的在跺東西,好奇的走進去看,“芽兒,你這在做什麼呢?”她看着麥芽擺了滿桌子的東西,有薄面皮,有還在冒熱氣的醬色糯米飯,看着像做包子,可再一看又不像,做包子哪有用糯米飯做餡的。

麥芽擀好一些麪皮,手裡正拿着一個,往裡面裝餡,“我要做燒賣,嬸,你也來幫我吧,我一個包的太慢。”

“成,我這來幫你包,”李氏哪有不應她的道理,當下就去院裡洗了手,再走進廚房。

麥芽怕她不會,便手把手的教她,“嬸,包燒賣就跟做做包子也差不多,包起來的時候,邊上擰出褶皺,在最頂上的時候再輕輕一捏,你看,這樣就行了,就算做漏了也沒關係,等會我是要上鍋蒸,漏了也能吃。”

李氏也不是笨拙的人,麥芽只教一遍,她就會了,而且捏出的褶皺,比麥芽的還要好看,惹的麥芽直埋怨,“嬸子,原來你是會包,故意在試探我呢!”

李氏被她逗笑了,笑着白她一眼,“我就是第一次包這個東西,說什麼試探你,你這丫頭,又在取笑我哩!”

有了李氏的幫忙,她包起燒賣來,就要快的多,等包到一半,她便準備上鍋蒸了。

李氏不明白,“你這糯米不都熟了嗎?咋還有蒸呢!”

麥芽道:“糯米是熟的,可是麪皮是生的呀,而且我拌的肉跟蘑菇也是生的,等會再上鍋蒸,這蘑菇跟肉的香味才能滲進糯米里面,這樣蒸出來的燒賣纔是最好吃的。”

李氏道:“哎喲,做個燒賣這樣麻煩,還得上鍋蒸兩遍。”鄉下人吃飯,特別是趕上農忙的時候,總是什麼方便就吃什麼,誰有那功夫去把飯做出花來。

麥芽卻不覺得麻煩,因爲美食總是要用心做才能吃到,而且現在不是農閒嘛,再說了,她並不覺着麻煩呀!

等到廚房裡再次升騰起蒸氣時,李元青跟田冬生終於趕着驢車回來了。

小驢子拖着長長的木料,走的很慢,樹枝在地上拖的嘩啦作響,帶起一大片灰塵。

田氏聽到動靜,立馬扔下手裡的活跑出去,不住的埋怨道:“你們這兩個臭小子,這木材也不是一天就能砍完的,幹嘛要一下拉那麼多,山上路不好走,拉那麼些,多危險!”

冬生抹了把頭上的葉子,嘿嘿的笑道:“娘,我們這不是安然回來了嗎?”

這時,從木材後面,走出個人影,是同樣去山上砍柴的林德壽,見他們用驢車拉木材,他便跟他們一塊運,這樣他也能省些力氣。他道:“田嫂子,你放心啦,我跟他們倆呢,你還擔心個啥!”

田氏笑着也不說話了,林德壽哪裡會明白她的心思。

因爲拉回來的木料沒有分撿,去掉森林德壽砍的那些,其餘的便全都運到田家院子裡,砍下枝叉留做燒火,主幹跟稍微粗些的,都拿給李元青打傢俱。

林德壽在田家門口,把自己砍的柴用藤條捆好,也不揹着,就順着地上拖着走,太多了,揹着太累人。

田氏招呼他進來吃飯,說孫夫子也在,進來吃個飯再回去也不晚。

林德壽聽說孫夫子在,出於禮貌,便進來跟孫夫子打了招呼,卻不肯在這吃飯,老是吃田家的飯,他哪裡還好意思。

他跟孫夫子又講了會話,還請夫子明兒也去他家吃飯,說是他總待在田家,其他的村民都不樂意了,都要集體來田家搶人了。

院裡的人都被他講笑了,麥芽想起自己還在蒸燒賣,就跟林德壽說道:“林叔,我蒸了些好吃的東西,既然你不在這兒吃飯,那我給你裝些帶回去,也讓林虎,林翠跟嬸子也嚐嚐。”

聽說有好吃的,林德壽眼睛刷的亮了,“喲,丫頭,你又弄啥好吃的了?不瞞你說,林叔三天吃不上你做的東西,就覺着難受,哎喲,這難受的,別提多狠了。”林德壽說着話時,還不忘擠眉弄眼,好像真是難受一樣,卻沒具體到哪裡個部分位,只是在那左扭右扭,樣子倒是滑稽的很。

麥芽笑着跑進去看燒賣熟了沒有,孫夫子笑着對林德壽道:“你呀,年紀也不小了,卻還跟小娃們鬧,真是個娃兒頭!”

林德壽不好意思的撓撓頭,“人家都說我是老頑童,我就是喜歡跟小輩們開玩笑,跟他們在一塊,自己就顯得年輕哩!”

麥芽已經用小竹扁裝了些燒賣出來,竹扁上還有個蓋子,也是用竹子編的,元青擅長用木頭打傢俱,而她哥哥也喜歡用竹子編東西,而且編出來的筐啊,扁啊什麼的,越來越好看。

林德壽接過竹扁,掀開蓋子,瞧見裡面的東西,納悶道:“喲,這包子不像包子,餃子不像餃子的,是個啥東西?”他們這裡的人,從沒人做過這個東西,一方水土一方人,這並不奇怪。

不光他沒見過,除了李氏親眼看過麥芽做之外,其他人都沒見過。

所以李氏給他解釋道:“這叫燒賣,裡面包着糯米,你拿回去吃着試試,要是喜歡吃,以後再讓麥芽教你們做,這丫頭就愛琢磨吃食,變着花樣的做。”

林德壽看着做的十分精緻的燒賣,讚不絕口,“麥芽這丫頭就是聰明,能把東西做的這樣好看,跟個花似的。”

田氏道:“她就是貪吃,哪裡是聰明喲!”

孫夫子看法卻不同,他道:“吃飯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麥芽要是不聰明,哪裡想出新鮮的點子來,要不是麥芽做的飯色香味都齊全了,老夫也不會吃着捨不得走了嘛!”

知道孫夫子講的是笑言,田氏也知道他是誇自己女兒,麥芽做飯是公認的好吃,連她都自愧不如。

林德壽得了東西,也不急着走了,想起林虎的學業,就跟孫夫子討論起來。孫夫子對林虎還是很喜愛的,在他看來,小娃調皮並不一定是壞事,老實乘巧的小娃,也並非就一定好,依着林虎的聰明勁,要是多花些時間在學業上,今後必定有所成就。

一聽到這,林德壽急的是抓心腦肝,“夫子啊,我家林虎那是皮上天的貨,就是打他一百丈,屁股一轉,他又是那副得德行,不過您放心,我家虎子皮是皮了點,可他不厭,不該乾的事,那他是不會碰的,也不像他們有些小娃,偷雞摸狗的,盡幹些小勾當,所以我跟他娘都希望這娃能多長長記性,所以夫子啊,您老要是看他不聽話,儘管打,儘管罵,我跟他娘絕不護着,男娃皮厚實,經打的很,不打不成器!”

麥芽在一旁聽到,不免要爲林虎辯解幾句,“林叔,我倒覺得虎子聽話的很,只要方法得當,你還怕他不成器嗎?不過像他這麼大的男娃,性子拗,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反着來,你平時也不要動不動就拿掃帚打,打的多了,反而會打油了,那樣更不好。”

林德壽有些尷尬的笑了笑,他還是很疼林虎的,就是有時看他淘的太狠,他就生氣,每回打他,總是雷聲大,雨點小。家裡那掃帚雖然經常被他打斷,可那掃帚本身就是乾草做的,打在身上能有多疼,頂多是嚇唬他而已,“可他淘啊,你們是不曉得他有多淘,今兒上午偷跑到樑老漢家裡,把人家的牛騎跑了,害得樑老漢差點急哭了,你們說,我要不要揍他?可他就是不長記性哪,上午打完,下午就又搗蛋去了!”

樑老漢有多寶貝他的那頭牛,村裡人都知道,因爲村裡牛少,要耕地幹嘛的都得打樑老漢,而樑老漢也就靠着養牛,來給家裡增加些收入,好歹給賺幾個零用錢吧!他年紀大了,多的錢掙不到,有這點小錢就不錯了。

田氏跟李氏聽完林德壽講的話,也都紛紛搖頭,她們記得李元青跟冬生小的時候,也不像林虎這般調皮,真可謂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只有麥芽跟孫夫子不這樣看。

麥芽覺得林虎每回來她家時,都乖的很,基本上,她說什麼,就是什麼,讓他去幹個活,或是搭個下手啥的,人家可一句怨言都沒有。他之所以在外面皮,或許是性子還沒定下,再過幾年可能就好了。可要是林德壽繼續施以暴力的去管,只怕會適得其返,越打越壞。

孫夫子差不多也是這個看法,他對孫德壽道:“林虎平時在學堂也還好,算是很乖的,如果他在家裡真的這般皮,以後我會多注意些,這調性子得慢着來,急不得,別把孩子給硬憋壞了。”

麥芽暗想,看來孫夫子還挺很有教育方法的,不是一板一眼,死套的去教育孩子。

林德壽講了一會話,發現天快黑了,這回真是耽誤不得,就端着麥芽給的燒麥,拖着柴火回家去了。

元青跟冬生在他們說話的功夫,已經把拖回來的木材運到院裡,又大概往一堆攏了一下,只等明天有空,再來收拾。

麥芽站在院裡,深吸了口氣,臉上扯開笑容,招呼他們都別忙了,趕緊吃飯,夫子還要早些回去呢。

現在天氣涼了,晚飯不適合在院子裡吃。麥芽便用瓦盆,盛了滿滿的一盆稀飯,準備端到堂屋去。李元青洗好臉,瞧見她要端盆,趕忙自己攬過來,“你別端了,我來就成。”

他跟冬生一樣不怕冷,哪怕麥芽都想穿上小襖,晚上蓋着棉被睡覺,可他倆還是穿着單衣,稍微活動大了,還得出汗,就像剛纔拖着木材從山上下來時,他倆身上都汗溼了。

吃晚飯的時候,因爲喝的是稀飯,這兩人汗流的更多了,乾脆脫了外衣,光着膀子在那吃。

李氏跟田氏看了直眨眼,田氏狐疑的道:“你倆至於熱成這樣嗎?再過不久可就得下雪了哩,瞧你倆還穿着單衣,要是真凍着了,我看怎麼得了哦!”

冬生嘿嘿的樂了,“娘,那我們就是熱嘛,你看這汗淌的,這總不是假的吧!”

李氏捧着飯碗,看了他倆半響,擺了擺手道:“算了,管他們那麼多幹啥,冷不冷,他們自己不知道啊!”

孫夫子小口的喝着稀飯,麥芽蒸的燒賣,他吃了兩個,這會只能喝半碗稀飯了,人老了,晚上不易吃的太飽,只聽他慢騰騰的道:“年輕娃子,火力旺,我年輕那會,冬天只蓋個薄毯子,再下大雪,也只穿小夾襖,哪像現在,這還沒到真正的冷天呢,我都把襖子穿上了,真不曉得今年冬天要怎麼熬喲!”

李元青放下碗,面露擔憂,“夫子,要不我也給您多準備些柴,再不然,我也去給您盤個炕,乘着水還沒上凍,現在盤炕也來得及,反正咱村裡人多,大家都能幫忙,把柴禾給您備齊了,還怕冬天凍着嗎?”

麥芽瞧他碗空了,乘着他講放的功夫,又給他盛了碗稀飯,又剝了個煮好的鹹鴨蛋,這是後來一塊放在鍋裡,跟燒賣一塊煮熟的。她後來又陸陸續續的醃了不少鹹鴨蛋,每一批醃製的時間不同,就放在不同的罐子裡,按着順序吃,這樣就能保證鹹鴨蛋的新鮮,以及擱太久,變的太鹹。

大桌上還擺着泡菜,同樣不會太鹹,裡面她還加了些糖進去,這樣綜合一下,泡出來的菜味道也好吃,就算不就菜都可以吃下好多。她不贊成鹽放的太多,即使家裡醃的鹹貨,也是儘量趕在氣溫降到十度以下,她覺着不會變質的時候再醃,免得鹽放多了,吃着對身體不好。

孫夫子就愛吃這些泡菜,每頓都能吃上一小碗,“我一個人哪用得着燒炕,等天冷的很了,燒炭就成,你們燒大鍋的時候,記得給我存些炭,給我烤烤火,就很好了。”

衆人一想也是,他一個人燒炕的確不方便,而且年紀大了,只怕他也燒不好。

麥芽攏共蒸了兩鍋燒賣,給了林德壽大概有十幾個,剩下的都擺到飯桌上來了。到晚飯快吃完的時候,桌上只剩四個了。

他們都是頭一次吃到燒賣,說實話,這燒賣,要是擱在中午吃,也就那樣,估計也吃不了很多。反倒是在吃晚飯的時候,特別是就着稀飯吃,一口燒賣,一口稀飯的喝着,能叫人食慾大開。加上麥芽把稀飯煮的較稀,水多米少,熬的時間也夠久,濃濃稠稠的,喝一口下去,整個人從裡到外都暖了一圈。

吃罷飯,由李元青送了夫子回去,其實孫夫子是堅持不讓他們送的,看他倆也忙一天了,怕他們累。

可李家人跟田家人,都不放心他一個人走路,外面都黑了,要是不小心崴着腳,那他們的罪過可就大了。

轉天的時候,兩家人都有活幹了,光是拖回來的樹,就夠他們砍上好幾天,連李氏跟田氏都上陣了。

李元青不讓麥芽動手,她只負責把砍掉的柴拾起來就好。

田家院裡,一整天都傳出砍東西的聲音。

這些樹有些是枯死的,有些是他們鋸下的大枝杈,這樣能更好的讓樹木往上延伸。

雖然砍下來的大枝杈,卻絲毫不比他們家屋前屋後長的樹細。

李元青跟冬生兩個拿着斧頭,沿着樹形,砍去橫生的枝節,只餘下粗的。

那些掉在地上的樹枝,麥芽就拖到田氏跟李氏跟前,由她倆把樹枝再砍斷,方便等會碼放起來。

院裡一下子堆放這麼多的樹枝,小南瓜跟小黑都興奮的不得了。小黑偶爾在樹枝中間發現蟲子或者蜈蚣什麼的,便跟在後面鑽來鑽去的攆,小南瓜就比較矜持一點,昨兒麥芽才發現,它其實是隻母貓,根本不是公貓。雖然是個小女生,平時也野的很,脾氣也大,現在小黑高她幾個頭都不止,它也幹不過人家。很多時候,她都以一種很不屑的眼神去看小黑,好似認爲它很不上檔次一樣。

幹着幹着,麥芽突然瞧見樹樹縫裡掉出個渾身帶刺的東西,本以爲是個小刺蝟,但再一看,這不是板栗嗎?

“呀,這個東西你們從哪帶回來的?”麥芽把還沒有剝除外殼的板栗拿在手裡,仔細端詳了片刻。

其他人聽見她問話,都擡頭來看。李元青不曉得她撿個硬殼子幹嘛,便道:“不是我們帶回來的啊,可能是砍樹的時候,也砍到這棵刺球子樹,你別拿在手裡,上面都是刺,當心扎着手。”

冬生跟田氏他們見麥芽奇怪的原來是個刺球,看了一眼之後,又低下頭去幹自己的事。

麥芽這會又找到新奇的玩意,也不去幫他們幹活了,既然他們也不小心砍到毛栗子樹,那就說明這裡面還能找到板栗。

小黑看見她在樹枝堆裡翻找,雖然不曉得主人在找什麼,可它經不好住好奇,也跟着跑過去,幫着她翻。

拖回來的樹收拾的差不多了,麥芽沒找多大一會,就在樹枝下面,找到散落的板栗,現在都快到十一月份,板栗早成熟了,其實它最好應該在?十月左右採摘纔好。

冬生瞧她外鑽在樹堆裡面翻找東西,便道:“那樹裡面都是灰塵還有蜘蛛網什麼的,弄到頭髮上會洗不乾淨,你到底在那找什麼呢?”

麥芽完全不理他,等她把地上散落的,還有板栗樹枝上殘留的栗子摘完了之後,因爲太多了,她還去廚房拿了個竹扁回來裝。

等她抱着滿滿的還有剝殼的板栗鑽出來之後,纔對他們笑道:“這可是好東西呢,你們等着,等我剝掉殼了,中午給你們用水煮着吃。”

田氏道:“那東西外面都是殼,後山上一大片呢,你拾掇它幹啥,還不夠費事的功夫呢!”

李氏也道:“就是啊,你那小手嫩的,剝不得幾個就得疼了。”

麥芽卻不以爲然的笑道:“沒事,我戴上手套剝,不就行了嘛!”

田氏跟李元青他們,見勸不動她,又瞧她去拿了布手套,便也不再吭聲,只當讓她弄着玩。

麥芽端了小凳子,做到乾淨的一邊,把裝板栗的小竹扁放在地上。

小黑也從那邊跟了過來,拿鼻子在板栗上聞了聞,狗還是比較喜歡吃肉一類的東西,對於板栗,它沒興趣。可麥芽卻想着,如果後山板栗真的很多的話,現在去收集,然後儲存起來,等到來年用來養小豬,一定不錯。

冬生他們砍樹枝,乘着剩下的樹枝不太多時,李元青也跑去幫麥芽剝。

“元青哥,你放着吧,我一會就能剝完了,”開了縫的板栗很好剝,而且她戴着手套,也不怕把手磨壞了。

李元青拽過一個小板凳,坐到她跟前,輕聲道:“還有不少呢,你一個人要剝到什麼時候!”他沒有戴手套,因爲長期幹木匠活,他的手挺粗糙的,就算不戴手套,也無防。他瞧着剝出來的板栗,脫了那層帶刺的殼,裡面卻是十分的光滑。他經不住好奇,問道:“你剝這些幹嘛,是要準備煮着吃嗎?”

麥芽衝他調皮的笑笑,“人吃行,豬吃也行,要是磨成栗子粉,還能做成糕點吃,你難道沒聞到板栗外面有股子清香味嗎?我覺得肯定能吃。”

田氏聽到她這番話,不贊同道:“你就咋知道一定能吃呢,萬一像那毒蘑菇啥的。再把人吃壞了,那可咋整?”

麥芽不敢說,在前面糖炒栗子,那是絕佳的零食,而且用板栗肉燒出來的雞,板栗比雞肉還好吃呢!可是現在她不敢說,也不能說啊,只得轉換口風,乾脆敲開一個板栗殼,然後扔給雞籠裡的雞仔吃。小南瓜跟小黑都不愛吃這個,小南瓜更喜歡扔個小魚給它,小黑最喜歡啃骨頭了。

雞仔都圈在圍牆外面,中間連着的洞,平時也不堵,所以雞仔們可以很自由的兩邊穿梭。這時聽到有東西扔進來,就都跑出來搶食吃。

麥芽指着爭搶板栗肉的雞仔們,對田氏道:“娘,瞧見沒有,要是雞吃了沒事,那我們吃了就更沒事啦,再說了,山裡的好東西多着呢,這板栗算不了個啥,等會我煮出來,你們先嚐嘗,要是不好吃,以後不弄就是了。”

李氏覺得麥芽說的有理,試一下總不過爲,“哎呀,我說麥芽她娘,你老揪着個眉頭幹啥哩,趕快乾活,等會我還要回去燒飯哩!”

田氏回過神,“你回去燒飯幹啥,不是都說好了,中午在我家吃的嗎?”

李氏道:“今兒不行,元青大伯家的老大來了,說是中午要來我家吃飯,我等會還要回去殺只雞,你們中午也都過來吃吧,等會麥芽也去幫我忙,我怕我一個人忙不過來,也不曉得他們來幾個人。”

田氏也很驚訝,“那你咋不早點說,現在天都不早了,你趕快回去燒飯吧,這裡有我跟冬生就行了,麥芽,你趕快跟你李嬸一塊去做飯吧!”

“哦,我就這剝好了,”麥芽把剝出來的板栗顛了顛,“那我乾脆拿到那邊去煮吧,省得兩頭跑了。”

------題外話------

妞們;記得票票跟花花哦!

第65章 批發滷肉第23章 去後山第44章 又下暴雨第45章 去送綠豆湯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21章 被蛇咬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3章 來要賬第90章 臉紅了第138章 李元木轉性了第14章 春雨綿綿第69章 殺雞第108章 喪禮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10章 年夜飯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95章 就是心疼第84章 收稻子第91章 你想幹啥?第76章 望門樓子第17章 來客了第17章 來客了第29章 買驢子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60章 見一次,打一次第80章 去縣衙第184章 死人了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20章 黃豆香第39章 田家二叔第65章 批發滷肉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10章 年夜飯第172章 被狗咬第133章 撕破臉第64章 黃鱔籠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41章 摟魚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52章 小聚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7章 來客了第116章 烘筍乾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80章 都生了第94章 新花樣第41章 摟魚第49章 砍油菜第114章 補身子第52章 餵魚湯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94章 新花樣第175章 菜園地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76章 飯菜飄香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26章 洗面粉第148章 該打第142章 分紅嘍!第73章 另謀出路第89章 鬥 架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45章 去送綠豆湯第49章 砍油菜第77章 燉老鱉第20章 黃豆香第83章 送飯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124章 麥芽成親第17章 來客了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56章 過往第144章 生米終成熟飯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36章 腿長第30章 路遇攔路者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168章 外賣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175章 菜園地第135章 有喜第127章 重男輕女第42章 澡盆子第148章 該打第23章 去後山第111章 看光光
第65章 批發滷肉第23章 去後山第44章 又下暴雨第45章 去送綠豆湯第39章 田家二叔第121章 被蛇咬第97章 林翠的秘密第3章 來要賬第90章 臉紅了第138章 李元木轉性了第14章 春雨綿綿第69章 殺雞第108章 喪禮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10章 年夜飯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81章 又入深秋第95章 就是心疼第84章 收稻子第91章 你想幹啥?第76章 望門樓子第17章 來客了第17章 來客了第29章 買驢子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60章 見一次,打一次第80章 去縣衙第184章 死人了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20章 黃豆香第39章 田家二叔第65章 批發滷肉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10章 年夜飯第172章 被狗咬第133章 撕破臉第64章 黃鱔籠第119章 耍起無賴第41章 摟魚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152章 小聚第141章 一箭雙鵰第17章 來客了第116章 烘筍乾第146章 痛死我了第180章 都生了第94章 新花樣第41章 摟魚第49章 砍油菜第114章 補身子第52章 餵魚湯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7章 人生第一桶金(二)第94章 新花樣第175章 菜園地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76章 飯菜飄香第86章 田和菊的悲哀第26章 洗面粉第148章 該打第142章 分紅嘍!第73章 另謀出路第89章 鬥 架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48章 遇見謝文遠第88章 辣白菜www.xianjie.me第45章 去送綠豆湯第49章 砍油菜第77章 燉老鱉第20章 黃豆香第83章 送飯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124章 麥芽成親第17章 來客了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40章 找抽的福嬸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56章 過往第144章 生米終成熟飯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36章 腿長第30章 路遇攔路者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168章 外賣第95章 就是心疼第143章 田氏住進陳家了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175章 菜園地第135章 有喜第127章 重男輕女第42章 澡盆子第148章 該打第23章 去後山第111章 看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