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就是心疼

李元青站起來,“也成,你跟我娘先回去,等我把這邊弄好了,我再過去。”

田氏擺手道:“不用了,你們都過去,剩下的也不多了,待會要殺雞幹啥的,光他們倆也不成,哦對了,要不從我家抓只鴨子去殺了吧,光殺雞怕是不夠哩!”

李氏道:“殺鴨子幹啥,家裡還有些野味,對付一下也不是不行,那就這樣吧,我們先走了。”

“嬸子,等一下,”麥芽想起來一事,將裝板栗的筐往李元青懷裡一放,轉身跑回廚房,等她再出來時,懷裡多了個瓦盆子,“我帶些燒好的豬大腸過去,這樣不就省得再燒鍋子,我們走吧!”

李氏笑笑,也不再推辭,李元青看麥芽的眼神也是滿滿的柔情。

回到李家,三個人就忙活開了,不過在此之前,麥芽還是先把野生板栗清洗乾淨,擱進鍋裡,加了些烀煮。

李元青一回家就去雞籠裡抓了只大公雞,這隻雞足有五六斤重,脾氣也暴的很,連人都敢叨。

李氏從廚房摸了把菜刀,又拿了只小碗,裝了法碗清水,準備接雞血用。李元青擔心麥芽力氣小,抓不住這隻大公雞,便親自動手抓着,讓李氏殺雞,麥芽燒開水去了。

那隻大公雞毛很漂亮,油亮亮的,金紅色的冠子,以前瞧它走路,都仰着頭。這回不用仰了,被李氏一刀抹了脖子,空幹了血,頭還被編理翅膀裡面,防止它沒死透,再撲騰出來。

等麥芽水燒好了,李氏坐在那開始拔雞毛。

李元青則拿着竹籃去菜園裡挖些青菜出來,麥芽喊了他一聲,也跟他一塊鑽進菜園去了。

要說,李元青就是個標準的新好男人,入得廚房,上得廳堂,雖說燒火做飯是女人家的活,但是男人偶爾表現一下,也能讓女人覺着溫暖。而李元青不光是偶爾表現,只要他能做的,就絕不推辭。不光如此,燒洗收刷,他是樣樣都能拿得起,比哥哥做的還要細緻。

麥芽跟他蹲在一起挖青菜,腳下一瀧一瀧的菜地,分別種着不同的蔬菜,都是能耐得住寒,經得起冬天冰凍的品種。

挖了小半籃,看着是夠了,兩人才站起來,準備摘洗乾淨之後,再拿去做菜。麥芽伸手要去接籃子,可李元青讓開了,“井水冷,還是我來洗吧,你做飯吧!”

其實他說的錯了,越到寒冷的天氣,小溪溝裡的水是冷,而且到了大寒之日,那水冷的能把人手指頭凍掉了。要井水卻相反,剛打上來的井水,還能冒熱氣呢,大概能有個四五度的樣子,一點都不涼。

李元青這麼講,完全是出於心疼她的原故。既是這樣,麥芽敢不點破,就着他打上來的井水,洗乾淨手,去了他廚房。

李家廚房在蓋之前,因爲考慮到種種原因,李元青把廚房蓋的挺大,足足比田家的大了一倍,可現在能擺在裡面的東西不多,因爲平時他們娘倆在田家吃的次數多,而且就兩個人吃飯,也用不了多少的地方,所以廚房裡面空的很。

一般人家的廚房地面,跟堂屋的地面,都是用泥糊的,這些泥裡裹着稻穀殼,把它均勻的攤在地上,就成了早期的水泥地板。可田家跟李家,兩家的地面,都鋪着青石板。這些青石板都是後來專門從石料鋪裡買回來的,表面雖然不及瓷磚光滑,卻也十分耐磨,住的年頭久了,長時間用布去擦,也會有光亮。

而李家的廚房地面上,也是鋪了同樣的青石磚。這樣一來,要是不小心的地上撒上水,也不用踩成泥巴了。其他人怎麼想的,麥芽不去管,她只知道自己最喜歡這樣的青石磚的地面,既不太看得見污漬,又幹淨整潔。

“麥芽,我把雞弄好了,你看看要怎麼燒,”李氏在廚房門口喊她。

麥芽廚房鑽出來,接過裝雞的盆,瞧着裡面鮮白雞肉,想做成雞公煲的,可要是現做醬汁啥的,時間一定不夠,“嬸,要不我們做個辣子雞咋樣?”天氣冷了,吃辣味,才能吃出香頭來。

李氏沒聽過啥叫辣子雞,不過既然麥芽想做,她纔不管,“行哪,你想做啥就去做,只要能吃就成,他們還要過會才能來,你慢慢做,別爭,另外廚房橫樑上掛着野兔呢,你瞧見沒有,還有些材料都在菜櫃裡,你看着弄吧!”

麥芽應了聲,轉身便去廚房倒騰了。一打開菜櫃,發現裡面擱着不少的野生蘑菇,都是先前李元青上山打獵的時候摘的,送給她家的,都摘在鍋裡吃完了。沒想到,他跟李氏卻捨不得吃。麥芽在廚房裡果真找到一些兔子肉,李元青又從院子的水缸裡捉了幾條黃鱔,刨開肚子,清洗乾淨之後,纔給她拿到廚房裡來。

李氏本來是想進廚房給麥芽幫忙燒火的,可一看李元青站在廚房裡,那她只得笑着讓到一邊,拿了塊抹布,去堂屋抹灰去了。

其實李元青站在廚房裡,一時也不曉得幹什麼好,便問道:“需要我幹啥你儘管說,反正我這會也沒事。”

麥芽回身瞧他站的很是不自在,笑着問道:“今晚是吃饃,還是燒飯?”

李元青抓抓腦袋,“燒米飯吧,他們很少過來這邊,還是上回咱們定親的時候來過。”大米比白麪貴的多,一般家裡條件平平的,來客人時,能吃上白麪饃饃就很不錯了。

麥芽道:“那你把米淘了吧,就是不知道他們要來幾個人,先燒四碗米飯再說,不夠的話,到時再另想辦法好了。”

“哎,”接到命令,李元青就有事幹了,他把袖子一卷,便裝了盆,走到廚房一角。那裡放着一個木質的架子,高度大概有半米左右,上面擺着米袋跟面袋。這樣一來,可以防止老鼠偷吃,也能防止袋子沾上溼氣。

乘他淘米的功夫,麥芽便忙着收拾兔子肉。

她繫上圍裙,拿了把大菜刀,在案板上,把兔子肉剁成小塊,用小盆裝着,等剁完了,再切些幹辣椒跟生薑,裡面倒入醬油,醋,攪拌均勻。李家這邊也有她送的蠶豆醬跟辣椒醬,一塊加進去攪拌,最後再舀幾勺香油就成。

因爲兔子肉多,要是拿大盆裝,不好放進鍋裡蒸,她只得把大盆分做兩個小盆。

這時李元青的米也淘好了,量好水之後,把兩小盆兔子肉放進鍋筏上,再蓋上鍋蓋,這裡的大鍋蓋,都是一塊大木板做的,其實她更喜歡那種內凹的鍋蓋,這樣鍋裡可以多蒸些東西。

做大鍋飯,最大的弊端,就是難以捂嚴實,所以在蓋了鍋蓋之後,還得用紗布,將周圍的縫隙蓋嚴實,讓裡面的蒸氣可以充份的醞釀,這樣捂出來的米飯,才更香,更軟。這是田氏告訴她的,也只有長期靠着大鍋燒飯的人,才知道其中的奧秘。

飯弄好了,她就得抓緊時間準備把公雞燒了。農家的雞,肉質都比較緊實,也很嫩,其實是最好燒出味的。

既然要做辣子雞,首先就得把雞切成小丁,還得用料酒和鹽醃漬入味,等上個一柱香的時間之後,就可以正式下鍋炒了。

這時鍋裡油不能少,得放多的油,燒到八成熱之後,把雞塊放下去炸散,所以這道程序,也等於是炸雞塊。之後,把雞塊撈出來,瀝乾油份。

李元青坐在下面給她燒火,瞧見麥芽被煙嗆的厲害,便又起身把竈臺邊上的窗戶打開,“這樣成嗎?要不給你拿來溼毛巾?”

麥芽直襬手,“哎呀不用,就這一會煙大,等下就好了。”她還得趕緊把辣子雞炒出來呢!

當鍋裡煸炒的幹經椒以及花椒,還有一大堆調料,炒出香味時,廚房裡的煙味就多了點辣的成份,人在裡面待着,止不住的咳嗽,打噴嚏。

李元青還是去給她拿了個溼毛巾,麥芽就一手拿毛巾捂着鼻子,一手拿鍋鏟。

可李元青還是心疼她,“要不你告訴我怎麼炒,我來炒好了,你到外面透個氣。”

麥芽道:“不用了,這就要好了,”她將雞丁倒下去,跟其他佐料混在一起煸炒,因爲這隻雞不年輕了,所以炒的時間比公雞仔多長一些,爲了使口感更好,她倒加了些水,慢火又煮了會,等水燒乾,再加上蔥塊翻炒好就成。因爲沒有紅油,所以辣子雞的顏色淡了些,不是紅通通的樣子,不過味道倒是挺香的。麥芽把裝起的辣子雞,連着盆一塊放在燒米飯的大鍋蓋上,乘着大鍋裡的溫度,能保證不會涼掉。

接着她還得抓緊時間把黃鱔燒了,以前都是用臘肉燒的黃鱔,今兒她倒想試試其他法子,比如干煸。

不過,這乾煸黃鱔在做之前,得把中間的大骨剔掉。麥芽試了幾次,發覺剔的都很難看,沒辦法,她只得求助李氏。

李氏畢竟比她多吃了十幾年的飯,雖然做菜沒她精緻,可這技術活卻也是不差的,只見她利落的把菜刀一揮,輕輕順着黃鱔身上的紋路一剮,就將整塊的黃鱔肉剔了下來,叫麥芽看的佩服之至。

“嬸子,你這刀法可以嘛,都快趕上大廚了呢!”

李氏不好意思的笑道:“都是早些年練出來的,我生元青那會,斷奶早,家裡又吃不上白麪,他爹就經常去河裡打魚上來煮着吃,怕元青卡着,我就事先把魚刺全都剔了,這刀功就是那會練出來的。”

麥芽一時無話,只是笑看着李氏,天底下的孃親,有哪個不愛自己的孩子,哪怕有一口吃的,不都先緊着孩子嘛!

乘着她們講話的時候,李元青已經幫她把大鍋刷乾淨。

正準備要燒黃鱔呢,就聽外面一陣狗叫。因爲麥芽跑到李家來了,加上兩家住的也近,所以小黑等同於有兩個家,這門竄到那門,自由的很。

這會聽到它叫喚,李氏便走到院子去看,麥芽沒有立刻出去,李元青也沒有,就聽見李氏在外面高聲招呼,“喲,他大伯,大伯母來啦……”聽着李氏招呼三個人,麥芽心想,這回來的就是他大伯一母家三口人。

這三人,她見是見過,卻不熟。她跟李元青定親那天,他大伯家的確來人了,他大伯母也來幫忙了,可那天人多,他們只打了照面,後來大家都各自回家了,她便也沒去想。

李元青小聲對她講,“我先去打個招呼,你要是不想出來,就等一會再到外頭。”

麥芽點了點頭,她倒也不是認生,只是這會出去顯得唐突了些,時機不對。

聽着聲音,李氏應該把他們迎進堂屋了,沒過一會,李元青又回到廚房,用瓦壺舀了些開水裝着,“今兒就來三個人,是我大伯一家,菜你看着燒就成,不用太多。”

即使李元青這樣說,但事先洗好弄好的菜,她還是準備都燒了。李元青把水送去,過了一會,又到廚房幫她燒火。

麥芽打了一個雞蛋了加了麪粉和麪糊備用,黃鱔絲也用醬油跟醋,還有料酒醃片刻。

做川菜,有一個共同的特性,跟她平時用土法子燒菜不同,川菜講究把佐料要先下油鍋翻炒,等炒出香味了,再下主料。這炒鱔比自然也不例外。

麥芽將幹辣椒下油鍋翻炒,過會再加入蠶豆醬,以及生薑蒜,炒出香味之後,才把黃鱔肉放進去爆炒。回頭還得再起油鍋,待油溫升高時,將黃鱔絲裹上雞蛋糊後,入油鍋煸炒到黃鱔肉水分基本揮發,最後加上芹菜炒出香味就成。

這芹菜也是自己家種的,因爲不上化肥,所以芹菜香味很重,是提香的最佳配料。

在鍋裡的黃鱔快要成熟時,廚房裡進來個人,人還沒到,嗓門就先到了,“哎喲,你家廚房燒啥好吃的呢,這樣香哩!”來人不僅嗓門大,身板也大,講起話來恨不得讓十里八鄉的人都聽見。從這講話的聲音就能判斷出,這人屬於天生的大嗓門,擱不住的,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直腸子。

李元青坐在竈臺下面,聽見聲音,趕忙鑽出來,笑着道:“大伯母,你咋進來了,這裡面都是煙哩!”

李和的娘本名陳霞,年紀比李氏略小些,可這嗓門卻是李氏的好幾倍,李家二兒子,也就是李元青的大伯父李德中,因爲他本身有點小毛病,所以那會成親就較晚,雖然他只比李元青他爹小一歲,可李和卻比李元青還小一歲。也因爲有個小毛病,所以在娶陳霞的時候,也就不挑人家的相貌,只要能過日子就成。

所以當麥芽瞧見李陳氏時,有一點小小的驚訝,上次沒仔細瞧,今兒仔細看了,才發覺李陳氏眉骨上有塊指甲蓋大小的黑斑,說是黑斑也不準確,因爲顏色沒有那麼重,大概是天生的。

李陳氏笑呵呵的看着麥芽,眼裡的喜愛,那是掩不住的,“你是麥芽吧,那天你定親穿的那樣漂亮,今兒換了身衣服,大伯母都快認不得了哩,哎喲,你這女娃子,我越瞧越喜歡,瞧這臉蛋,瞧這身段,我家李和以後要是能找着這麼漂亮的女娃子,我死也瞑目嘍!”

李氏跟着她進來了,一聽她盡講些死不死之類的話,趕忙衝着地面吐了兩口唾沫,然後埋汰她道:“瞧瞧你說的啥話,啥死不死的,你還愁着李和找不到好對象哩,你們村不曉得有多少女娃子看上他了哩!就是你不知道罷了。”

兩人都鑽進廚房,陳氏聽她誇自己兒子,笑的合不攏嘴,“我家李和哪能跟元青比,差的遠着呢,反正你現在是不用愁了,這麼好的女娃子,就是打着燈籠都找不着,以後你可是要享福了喲1”

李元青仍在鍋臺後面燒火,偷着空,他朝麥芽瞧了一眼,兩人相視一笑。

她謙虛,李氏也跟着謙虛,兩人好像在互比誰更謙虛一樣。

不過,相對和菊娘跟她舅媽那種只會斤斤計較,或是潑皮無賴的性子,麥芽倒更喜歡這位超大嗓門的李家伯母,至少從李陳氏的眼睛裡,她看不到陰險二字,她眼裡的東西,叫人一眼就看出來了。

麥芽這會已經把肉類都燒好了,另外又弄了豬大腸的鍋子,這葷菜是夠了。麥芽就又清炒了個韭菜,泡菜也切了一盤,可以調劑一下,免得吃膩味住了。

李和學着小黑,聞着香味就來了,在廚房門口趴在他娘肩膀上,往裡面瞧,“你倆都站在門口,那裡面誰在燒菜啊?”他並不經常到李家串門子,僅有的幾次來,都是李氏下廚房燒菜。這會看李氏跟他娘站在門口,攏着個手,他當然納悶了。

李陳氏爽朗的笑道:“是你大嫂在裡面燒哦,你這小子今兒算是有口福哩!”

李和性子活潑,可能是受了他孃的影響,說起話來,不光聲大,也總愛笑,臉上還有兩個小酒窩,若不是年紀不對,看着還真叫有種可愛的感覺。他一聽說裡面燒菜是麥芽,便推開她倆,往裡面鑽去。

李元青從竈臺後面鑽出來,因爲麥芽菜已經燒好了,他衝着李和揮了一拳,打在他胸口上,笑道:“你小子是屬狗的吧,鼻子這樣靈,知道飯好了,就跑來了,是不?”

麥芽難得聽見李元青跟人開玩笑,也難得見他露出同齡人纔有的輕快。

李和同樣回他一拳,嘿嘿的笑道:“我就是屬狗的,你現在才知道呀!”他轉而把目光放在煮飯的大鍋蓋上,瞧着上面擺的菜盤子,只差沒把哈喇子滴下來了。

他家日子只能說還過的去,加上他娘還準備多存些錢給他娶媳婦,所以平日裡節省的很,家裡很少吃肉。這會瞧見又是雞又是黃鱔的,他不饞纔怪。

麥芽被他的風趣逗笑,眼瞧着菜也快炒好了,便讓他們準備擺碗筷,該要吃飯了。

李和爲了要早些吃上飯,便殷勤的跑前跑後,又是拿碗,又是端菜,李氏腿腳不好,李和娘也不要她幫忙。

李元青抓住空,去隔壁叫冬生跟田氏也來吃飯。

等菜都上齊了,麥芽才把先前烀熟的板栗拿出來,她後來又用涼水泡過,現在都已經沒了溫度,吃着正好。

李氏叫他們都坐了,李元青見麥芽沒來,便去廚房找她,“你咋不去坐,大伯父跟大伯母都在等着你呢!”

麥芽衝她甜甜一笑,把剛剝出來的板栗送到他嘴邊,“喏,你嚐嚐看,這就是板栗哦!”

李元青本想伸手接過的,可想了想,卻又忍住了,就着她的手張嘴吃了。

麥芽興沖沖的問:“味道咋樣?”

真要問是啥味道,其實他也沒嚐出來,光知道心裡甜了,嘴裡當然也是甜的,所以他只是猛點頭。

瞧着他的表情,麥芽也能猜到個大概,哪還用得着去問。

“那把這個帶上,給他們也嚐嚐去!”

當李元青帶着她走進堂屋時,一眼瞧見正上方坐着箇中年人,也就是李和的老爹:李德中。

李德中看見麥芽,衝她咧嘴一笑,“丫頭,快過來吃飯,就等你了哩!”

麥芽招呼了聲,“大伯父!”

李氏也直招手,叫麥芽坐她邊上。李和跟李元青坐在下首,李和娘被他們推到上首跟李德中坐一方,田氏跟冬生坐一塊,所以只剩李氏帶着麥芽坐。農家人坐飯桌,講究多的很。要是李太公在,那規矩比這還多呢喃!特別是新女婿上門,非得坐左邊上位不可,因爲是新客。等到第二年,他就沒這特權了。

吃飯的時候,就數李和最沒吃相,光是菜就吃了有兩碗,就連他娘也吃了不少,唯有李德中吃的斯文點,還忍不住拿手指點他們娘倆,“瞧瞧你們,就跟八百年沒吃過飯似的,你們至於嗎?哎喲,真不該帶你倆出門!”話是這樣說,可他臉上卻並沒有嫌棄的顏色。

田氏跟李德中一家不熟,今兒來吃飯也是被元青叫着來的,這來都來了,自然就不拘束了,“他大伯,娃兒這樣喜歡吃,不正說明我家麥芽做菜好吃,要是都吃完了更好,你說是吧?”

李和手裡拿着大雞爪在啃,見有人幫他說話,樂滋滋的晃着雞爪道:“就是就是,要是做的不好吃,我還不愛吃呢,不過要是你們家的飯都這麼好吃,以後我隔三差五的就來,想趕我走都不成哩!”

衆人被他這副饞相逗笑了,李氏道:“我還就怕你不來哩!”

李和笑的毫無芥蒂,跟他一比起來,李元木簡直就低到無可救藥的地步。

李德中也會喝酒,所以李元青跟冬生兩個便陪着他喝,冬生酒量不如李元青,所以他喝的少些,李德中兩杯酒一下肚,話就多了起來,說着說着,就說到他今日來這兒的目的。

“元青啊,我看你這木匠的手藝是越發的好了,做的傢俱,比縣城裡那些大木匠做的都好,你小子現在是出息了,我家李和卻比不上你喲,”李德中提起李和的事就直搖頭。

李德中平日裡在家,也是說一不二的,屬於當家人,他這樣一說,李和娘也直嘆氣,但她沒有吭聲,還直往李和碗裡夾菜。看的李德中一陣氣悶,“你還慣着他,你也不瞧瞧他是多大的人了,還這麼慣着他,你是準備連媳婦也替他娶了,再替他去過日子還是怎麼的!”他喝了酒,一生起氣來,加上吼的聲音又有點大,震的老臉通紅。

麥芽跟田家人都愣了,唯有李元青跟李氏臉色不變。他們是知道李德中的脾氣,向杯酒一下肚,不光嗓門大,連脾氣也跟着漲。

李和娘也不高興了,她也是直腸子,想到哪說到哪,“你就知道說我,沒你慣哪?好像錯都是我一個人似的,也不曉得誰整天把兒子掛在嘴邊上,小的時候,走哪抱哪,一步路都捨不得讓他走,弄的兒子五歲了,走路不不穩當……”李和娘越說越生氣,說到最後,差點沒把桌子拍翻。

李德中這會也不吭聲了,悶着頭猛喝了兩杯酒。

李氏跟田氏都在中間勸解,都說:誰家的孩子不慣呢!這沒啥,她們又把李和誇了一遍,說他怎樣怎樣的好,怎樣怎樣的聽話。

聽了這麼一會,麥芽算是聽明白了。敢情李和這副可愛的模樣,不光是天真,而且是太天真了。想來他爹孃,小時候都把他當寶似的捧着,等到捧大了,回過頭卻發現,孩子不懂事。這樣講好像也不對,應該說他就跟沒長大似的,雖然只比李元青小了一歲,但卻沒有元青一半的能幹,這纔是李德中最擔心的地方。鄉下的男娃不比城裡的,他得看得見活,還得懂事,知道長輩的辛苦,田裡家裡的活,都得能攬得起來。

麥芽思索了會,再擡頭看着李和自顧自的啃着雞腿,他啃的不乾淨,剩下的一些,就扔在桌子上,然後他娘邊說話,邊把雞骨頭撿起來重新啃了一遍,連骨頭渣都嚼碎了才吐出來。

李德中再喝了幾杯酒,說話口氣更重了些,“大嫂子,我把李和交給你,你打也好,罵也好,該怎麼管就怎麼管,生活費我們出,我就想讓他離開我跟他娘,能獨立一下,能不能學到東西那是次要,只要讓他懂點事,就成了。”

李氏心裡咯噔一下,要說李和這孩子,她當然是喜歡的。可要說讓她去教育李和,這該要怎麼說?別人家的孩子,即使是親戚,那也跟教育自己的孩子不一樣,再說了,李元青小時候她也沒怎麼教過他,都是靠他自己的心性磨練出來的,她要是會教育,也不至於讓李元木變成那副德行。

想到李元木,李氏重重嘆了口氣,“他大伯,我哪裡會教育小娃,你瞧瞧李元木是啥樣,你就都明白了,李和這娃聽話的很,只要你倆平日把手放開些,別抓的那麼死,家裡的活也讓他多幹些,慢慢來,你還怕他不才嗎?”不管怎麼講,她都不去承諾管人家的娃,要是管的不好,那是裡外不是人。可要是李和只是想在她家住一段時間,她保準歡迎,二話沒有。

李德中紅着臉直襬手,“不行了,我算是看出來了,這娃要是再跟我們住一塊,一輩子都成不了才,別說成才了,就是成人都困難,你瞧瞧他這樣……”他指着這會李和的模樣,實在是恨鐵不成鋼哪!

李氏聞言看去,原來李和明明吃的很飽,還拼命拔了一碗的菜,坐着的時候,還把腿翹到板凳上,不光如此,他還不吃雞皮,所有的雞皮都扔給了他娘,而李陳氏也是照接不誤,一面還替他把菜裡的蔥啊蒜啊的什麼的挑出來。甚至在吃兔子肉時,把碗都端到跟前,拿筷子在裡面扒拉,找出好肉。

李陳氏是一面埋怨他不聽話,一面卻動手幫着他一塊撿。

李和脾氣倒是挺好的,自己吃還不忘笑着叫他們也吃,臉上的笑容不曾變過。就像麥芽剛剛在廚房見過他的一樣,就是天真,連林虎笑的都比他有深度。

這下,不光麥芽看明白了,其他人都也看明白了。李陳氏是習慣性的寵他,十幾年寵下來,都習慣了,改不了,若是兒子現在要吃龍肉,說不定她都會立馬擱下碗筷去給他找。

說實話,他這副樣子,莫說哪個女娃肯嫁給他,就是嫁給他了,只怕日子都過不好,不經事。

李氏這會也爲難了,她實在不敢應承哪!

李和娘放下筷子,摸了摸李和的頭,神情哀傷,“要不是當初生他的時候壞了身子,不能再生了,哪至於這樣捧他哩!”

說實話,在古代農村,像他們這樣只有一個娃的家庭實屬極少數,簡直就是稀有,加上李和娘又不能再生育,哪能不把這個娃當寶呢!要是萬一有閃失了,豈不是要了他們倆的老命嘛!

可他們也懂得‘慣子不孝’這個道理,照這樣下去,只怕會耽誤娃的前途,上回元青望門樓子,瞧見元青這般懂事,又知道操心家裡的活,家裡家外,都是一把手,再回頭看看李和,還跟沒長大似的,他們急的連覺都睡不着。

李元青擱下筷子,對李和娘道:“嬸子,那就讓李和在我家住些日子,馬上也要入冬了,家裡也沒什麼活,權當他來走親戚!”

他這番話,叫李德中又喜又憂,他語重心長的對元青道:“大侄子,你說的話,叔聽的明白,既然你比李和大一歲,再怎麼說,你是哥哥,他是弟弟,你管他,那我們是不會說二話的,叔從來沒求過你啥事,只當這一回叔欠你個人情,你看成不?”

見他把話都說到這份上,別人能忍,麥芽可聽不下去了,她把筷子一擱,正色道:“叔,既然你信得過元青,就讓李和在這邊住下,以後家裡的活,都讓他學着點幹,你們不在旁邊,他也沒了依仗,一段日子下來,還怕沒改變嗎?”她朝李元青使了個眼色,李元青立刻明瞭,不再多說什麼。

的確是不能推脫,也足以見得李德中夫妻倆的絕心有多大,不然打小就沒離過一步,又怎能捨得跟娃分開好一陣子呢!

既是這樣,李氏自然也願意帶李和,元青他爹是家裡的老大,照顧弟弟們,那是責無旁貸,她只是怕管多了李和,惹得他們心疼,可既然他們都這樣講了,那她就得把醜話說在前頭,“你們要是真心把李和擱在我家,那咱說好了,等到過年你們再來接吧,而且中間你們倆誰都別來,我也不是他後嬸孃,也不會把他怎麼着,這點你們儘可放心,所以啊,從我家回去之後,你倆都不許惦記着,這幾點要是做不到,你倆乾脆就把娃領回去算了!”

一聽說要住到過年,李和娘肯定是捨不得,嗓門也不大了,默默低下頭吃飯。

倒是李德中一拍桌子,“行,那就這麼定了,他嬸子,那我留些錢給你。”

李氏臉一板,“你要是留錢,那就把娃帶回去,真是的,都說了我是他親嬸孃,自家的親侄子來過幾天,還要心錢,你以爲我心有多黑呢!”

田氏跟冬生兩個一直沒講話,畢竟是他們家的事,外人不好開口,唯有麥芽不一樣,她已經是半個李家人,所以偶爾發表個意見啥的也很正常。

直到這會田氏才幫着李氏說道:“就是,都是自家親戚,談錢幹啥,快別說了,他叔,嬸,你們慢慢吃,我吃飽了。”

李和娘忙道:“哎喲,你瞧瞧,我們光顧着說話了,倒把你給冷落了,依着麥芽的關係,咱們也能攀上親呢,你這一杯酒不喝那可不成,這樣吧,我陪你喝一杯,只當是陪罪了!”陳霞講話有股子豪邁勁,她不光講話豪邁,連喝酒也不含糊,不等田氏做出反應,酒杯一端,一口就喝了個精光。

田氏忙說道:“你慢點喝,別喝太猛。”

李和娘用袖子把嘴巴一抹,笑道:“這算個啥,我孃家村裡就是釀酒的,我從小聞着酒味都聞慣了,要真喝起來,李和他爹都不是我對手哩!”毛家壩子那地方確實是個產酒的地方,因爲緊臨着大河道子,那裡是這附近最大的一條河流,聽說水流湍急,河裡常有大魚出沒,沿岸還有不少的大小碼頭。不過因爲毛家壩子人口少,地方也小,所以並沒有沾到河道多少的光,唯有臨近的一個縣城,纔是大河道最繁華的地方。可也因爲有了這個大河道,毛家壩子纔出了好幾個釀酒的作坊,只是規模都不大,勉強夠維持生計而已。

李德中一聽他婆娘這樣講,自覺沒有面子,“你行了吧,一個婆娘家出門在外,喝什麼酒,瞧瞧都成什麼樣子!”

衆人都笑了。田氏站起來端了酒杯,回敬她,“大妹子,我酒量可不如你,我就意思一下,你看成嗎?”喝酒切忌喝的太猛,不然酒勁一上來,可比喝一倍的量還多。陳霞的酒量好,可她酒量又不行,哪能跟她比。

其實勸酒這種情況,在鄉下常見的很,特別是鑑於鄉下人的熱情,既然來家了,不喝酒那可不成,如果有酒量,喝的少了那也不成,非得喝到盡興纔可,至於這盡興的定義,卻是很廣泛,又哪有界限可言。

李和娘酒量好,也喜歡勸酒,一聽田氏這樣講,又搖頭又擺手,“那可不行,你比我年紀大,我叫你一聲大嫂,李和要在這兒住了一段日子,免不了還得麻煩到你,你要是不喝這酒,我心裡也過意不去,大不了你下午回家睡覺,這不就成了?”

她說了這麼多,田氏再拒絕倒顯的不盡情意,“那好吧,我若是喝醉了,鬧出笑話來,你們可不準拿我說笑哪!”

麥芽有些擔心,以往她跟李氏喝酒,都是細細品,攏共也沒喝多少,可這一口悶就不同了,再說了,這白酒喝多了燒心,好好的人,喝那麼多酒幹啥!她正要勸呢,只見田氏已把酒杯端起來一飲而盡。這酒杯大小能裝一兩的酒,一口下去,就是一兩酒啊!

李氏道:“哎呀,你們都別愣着了,快吃菜吃菜!”說着,又用單獨的筷子給他們每個夾了些菜。

第49章 砍油菜第78章 上墳第55章 泡豇豆第179章 算賬第180章 都生了第139章 農忙時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69章 回家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30章 滿面風情第56章 上集市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54章 忙播種第14章 春雨綿綿第10章 挖水池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114章 補身子第26章 洗面粉第154章 鬥地主第29章 買驢子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30章 路遇攔路者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94章 新花樣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90章 臉紅了第84章 收稻子第77章 燉老鱉第110章 年夜飯第62章 摘果子第78章 上墳第52章 餵魚湯第99章 看病第161章 找鋪子第152章 小聚第94章 新花樣第76章 望門樓子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157章 皇上?第43章 豆腐腦第62章 摘果子第41章 摟魚第55章 泡豇豆第80章 去縣衙第42章 澡盆子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154章 鬥地主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55章 泡豇豆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56章 上集市第148章 該打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10章 年夜飯第96章 板栗來了第12章 擀麪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58章 滷肉第154章 鬥地主第18章 煙燻鹹魚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41章 摟魚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153章 電燈泡第135章 有喜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54章 忙播種第33章 入夥第135章 有喜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55章 給秦語堂做媒第81章 放鵝第25章 紅燒魚第129章 糖餅第92章 這話夠毒!第121章 被蛇咬第73章 另謀出路第83章 送飯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68章 外賣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57章 做衣服第92章 這話夠毒!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65章 批發滷肉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21章 被蛇咬第138章 李元木轉性了
第49章 砍油菜第78章 上墳第55章 泡豇豆第179章 算賬第180章 都生了第139章 農忙時第150章 小牛牛降生!第134章 家有寶馬第169章 回家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177章 招贅女婿第130章 滿面風情第56章 上集市第68章 執着的謝文遠第102章 美味又來襲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54章 忙播種第14章 春雨綿綿第10章 挖水池第50章 兩個淘氣包第114章 補身子第26章 洗面粉第154章 鬥地主第29章 買驢子第38章 第一次買賣第30章 路遇攔路者第174章 來了大人物第94章 新花樣第8章 人生第一桶金(三)第90章 臉紅了第84章 收稻子第77章 燉老鱉第110章 年夜飯第62章 摘果子第78章 上墳第52章 餵魚湯第99章 看病第161章 找鋪子第152章 小聚第94章 新花樣第76章 望門樓子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157章 皇上?第43章 豆腐腦第62章 摘果子第41章 摟魚第55章 泡豇豆第80章 去縣衙第42章 澡盆子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154章 鬥地主第170章 可憐的小牛牛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117章 如此的摔跤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55章 泡豇豆第123章 籌備親事第56章 上集市第148章 該打第53章 說話算話第110章 年夜飯第96章 板栗來了第12章 擀麪第85章 大小姐的架子第58章 滷肉第154章 鬥地主第18章 煙燻鹹魚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41章 摟魚第93章 終於定親啦!第153章 電燈泡第135章 有喜第128章 又到一年春忙時第54章 忙播種第33章 入夥第135章 有喜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155章 給秦語堂做媒第81章 放鵝第25章 紅燒魚第129章 糖餅第92章 這話夠毒!第121章 被蛇咬第73章 另謀出路第83章 送飯第182章 幹鍋兔肉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9章 人生第一桶金(四)第168章 外賣第106章 上山採藥第22章 不勞你操心第57章 做衣服第92章 這話夠毒!第167章 瀕臨崩潰第65章 批發滷肉第61章 啥叫紅頭巾?第67章 廟會的商機第121章 被蛇咬第138章 李元木轉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