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劫富濟貧

等百姓安靜下來,史進便道:“要上山的人都去收拾細軟吧,有老小的都搬了,免得被做公的拿了。其餘百姓也都回去吧,打攪了。”

“是,頭領。”

“多謝梁山好漢爲我們除了一大害。”

“多謝梁山好漢爲我們除害。”

聽着村中百姓七嘴八舌的迴應,史進笑着拱拱手,又轉身看着鄭家老小。

鄭家有五子,殺了長子,還有四個,史進答應讓鄭榮有後,倒是不曾食言,其實他當初也就沒想過要殺人滿門。

鄭家老小看到史進看着他們,都害怕的低下頭。

鄭榮和長子被殺,二子、三子也因爲欺壓村人被杖責了二十,只有四子、五子年幼,雖有些搗蛋的事情,但是還不到杖責的年齡,被史進教訓了幾句。

有三個虐待下人的婦人也被杖責了十下,除了之前和鄭榮長子私通的小妾外,還有一個給鄭榮出主意逼害其他女子的小妾也被史進貶做山妓。

他們如何能不怕史進。

“今天鄭家流的血也不少了,我希望你們都記住今天。誰若是再敢做惡事,你們的父兄便是榜樣。”

史進又告誡了鄭家衆人兩句,這才和衆人又回了鄭家院子。

沒多大功夫,阮小五便帶着一隊水軍護送六十輛馬車而來。

這也是衆人在聚義廳商議細節時,朱武補充的,鄉下大戶每年收租子都能收到大量糧食,秋後糧價較低,鄉下大戶一般不會馬上出售,村中未必就能找到那麼多車馬來運糧。

有傷亡時,也能用馬車拉運。

阮小五一行人是四更天上路的。

即使加上鄭家的十幾輛車子,最後也只拉了七百石糧食,有幾輛車子拉了要入夥的老小。

鄭莊二百三十多戶,最後願意入夥的也不過十幾戶,其中丁壯二十多個。

雖然村中百姓都喊他們好漢,但也改變不了他們強盜的身份,不到萬不得已,尋常百姓都不願落草爲寇。

投靠他們的,除了兩戶有血海深仇的,還有七八戶是管不住自家後生的,剩下幾戶多半是實在熬不過這個冬天了,寒冬臘月都沒有棉衣穿,家中存糧也見底,纔想上山搏一條生路。

等到梁山衆人出了村子許久,鄭家纔敢派人去縣裡報官。

鄆城縣派的一指揮兵馬拖拖拉拉的趕來時,梁山兵馬早沒了影子,這些兵馬佯裝追了幾裡,便都退回縣衙了。

鄭家的人也不敢再在村中住,沒兩天便舉家搬到鄆城縣了,只留下一個管家打理村中土地。

鄆城縣知縣也不隱瞞,次日便把此案報到濟州。

濟州知州看了鄆城縣公文,忍不住罵道:“不想這些殺不死的強盜還是做出來了。”

他還想着再熬兩個月,他就可以升遷到其他地方了,不想梁山強盜終究沒讓他美夢成真。

這些天他也收到兩處州府公文,要求他緝捕劫掠他們治下寺廟,最後逃進梁山水泊的賊人。

那些寺廟被劫掠後,自然少不得報官。

有那無用的做公的,自然也有幹事的,史進大隊人馬的痕跡又不好掩藏,有兩處州府的公人便沿着蹤跡追到梁山水泊來了,確定史進一夥人在梁山落草後,便回去稟告了,因此有了給濟州的公文。

不過濟州知州也浸淫官場多年,尤其梁山水泊縱橫八百里,通着數處州府,他自不乏推脫之詞,並不承認那夥賊人在濟州管下。

現在梁山強盜殺害鄉紳,又有苦主申訴,他若是再裝聾作啞,苦主告到提刑司、京城去時,他少不得要被責罰。

濟州知州也不敢怠慢,讓人招來團練使黃安。

黃安到的府衙,見過禮,問道:“不知相公招我來,所爲何事?”

濟州知州道:“昨日梁山那夥賊人打了鄆城縣管下的一個村坊,還殺害了一個鄉紳,那夥賊人恐怕要大弄了,我們還須儘早剿滅了他們纔好。”

黃安聽得知州這般說,也知道躲不過了,點頭道:“相公說的是,這些時日,我對麾下將官也都熟悉了。相公一聲令下,我便出兵剿滅他們。”

濟州知州看黃安有了一點武將的樣子,也稍稍放心了一些,笑道:“有將軍鎮守本州,何懼那些盜匪。不知將軍要帶多少兵馬?”

黃安想了想,道:“賊人雖然沒了水泊地利,但是還有梁山地勢,這些日子,他們又修建了關隘,也不可小覷。爲保一戰功成,我帶三營兵馬吧。”

濟州知州點頭道:“好,那我便祝將軍馬到功成。”

兩人又商議了一陣,黃安便告辭而去。

再說史進等人離了鄭莊,一路無話。

從冰面過了水泊,早到金沙灘上。

今年天氣格外冷,莫說梁山水泊了,便是太湖都凍了一尺多厚,上面可以行車了。

也因爲天寒的厲害,水泊附近熬不下去的漁夫多來梁山入夥。

朱武、阮小二、張青、孫二孃四人都在金沙灘迎接。

上的山寨,一夥人便直奔食堂。

看到食堂早已準備好的一桌桌酒肉,剛剛入夥的人也都直呼來對地方了。

這頓酒吃的時間並不長,因爲並非休假時間,雖然有慶賀之意,但是每人也不過兩碗酒,只是菜餚要豐盛了許多。

只有剛剛入夥的人分例酒食是酒管夠、肉管飽。

吃過飯,衆人便往聚義廳而來,等着分金銀。

從鄭莊搬來的一箱箱錢物都放在替天行道的旗幟下,分完之後才能入庫。

一隊隊兵馬從食堂出來,便在演武場上列隊,等着分金銀。

史進和衆頭領進了聚義廳,便道:“我想和大夥再商議一下分金銀的法子。”

其他人聽到史進有話說,便都看過去。

“我等衆人在此聚義,是爲了快活,不怕官司,不怕官,大碗吃酒、大塊吃肉;更是爲了替天行道。如今大夥也算衣食不愁了,那我們在替天行道上是不是應該更進一步呢?”

朱武還在思考史進的話,阮小七性直,已經道:“哥哥是要說分錢糧給貧苦百姓的事吧?”

史進點頭道:“我們要做替天行道的好漢,何爲道?替天下百姓主持公道,殺貪官劣紳,讓天下百姓可以過的更好,這是道。但是有些百姓眼前的難關就熬不過去,便說今冬的嚴寒,也不知多少人會被凍死。

我們爲民除害,也得來很多金銀,說穿了,這些金銀不是大戶的,而是他們搜刮的百姓血汗。我們拿着他們的血汗大碗吃酒、大塊吃肉,卻讓他們忍餓挨凍,不是好漢的行徑。當然也不能全分給他們,我們要打造兵甲,兄弟們也要有好酒好肉吃,纔有力氣繼續替天行道。”

阮小七叫道:“我有些銀子吃酒便夠了,再多了也無用,哥哥說如何分就如何分。”

楊春點頭道:“哥哥說的有理,我們吃肉,總也要給百姓分些油水。”

陳達道:“哥哥說甚便是甚。”

其他幾人也都表示支持。

史進點頭道:“我想拿三成出來,在水泊外救濟百姓。入庫四成,大夥分三成。衆兄弟覺得如何?”

阮小七笑道:“哥哥覺得好便好,反正沒了銀子時,哥哥會送來。”

“哈哈。”

衆人看阮小七這副無賴嘴臉,也不由大笑起來。

史進看沒人反對,笑道:“好,我梁山好漢便是要有這般心胸,才能讓百姓心甘情願的叫我們好漢。”

阮小七笑道:“哥哥說的是,今早在鄭莊砍了鄭榮那廝時,聽着百姓們的叫好聲,當真比吃了一碗好酒還要暢快。”

陳達笑道:“你這活閻羅是因爲收了一條人命快活吧?”

阮小七搖頭道:“若是廝殺一陣,殺的一個硬漢,那也快活。殺那般一個豬狗,有何快活。”

衆人說笑了幾句,朱武問道:“不知哥哥準備如何給百姓發錢糧?”

史進道:“我想把此事交給張青、孫二孃,具體一個人給多少錢糧,大夥可以商議商議,還要防止附近村中搗子、閒漢多領錢糧。”

孫二孃殺氣十足的道:“我夫妻每日便在酒店,若有那不長眼的閒漢,少不得料理了他們。”

史進搖頭道:“財帛動人心,不可妄殺,便是發現多領的人,不給他便是。”

張青也無奈的看着自己渾家道:“這本是一件積功德的事,莫再添罪業。”

阮小七笑道:“我覺得張青哥哥叫帶發僧比那菜園子好,只是不曾唸經。”

陳達笑道:“僧人須沒有渾家。”

阮小七卻是覺得自己給張青想的諢號很合適,笑道:“怎地沒有,那些禿驢慣會哄騙婦人,暗地裡還不知養了多少婦人呢。”

難不成魯智深不做花和尚,張青卻成了帶發僧?

還好沒讓張青叫花和尚。

史進聽着阮小七給張青新取的諢號也覺有些好笑,不過張青倒是真有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苗頭。

若是沒有孫二孃這個殺神,說不得張青還真出家做僧人去了。

孫二孃笑道:“他若真做和尚時,我也清淨。”

張青也不惱,笑道:“衆兄弟在一起正快活,我做什麼和尚。咱們還是商議商議一個人發多少錢糧吧。”

朱武盤算道:“一個壯丁農閒時,一日一升米足矣,一家五口的話,有老有小,吃三四升糧食總是有的。發的多了,我們也救濟不到太多人,發的少了,又不中用。每人發五斗,該夠吃十天半月了。冬衣便貴了,差些的也要七八百文。”

史進點頭道:“那便每人發糧五斗,錢一貫。”

衆人商議了一會,錢糧司的小頭目便進來報,所有錢物都清點出來了。

其實稍微費時間的便是從鄭家府庫拿的一些雜物折錢,金銀都是整錠的,清點起來極爲容易。

衆人昨夜的收穫一共是折錢五萬一千多貫,拿三成出來救濟百姓,入庫四成,衆人均分三成。下山的人拿一份,沒下山的則拿同樣身份下山的人的八成。

阮氏三雄上山後,山寨又收攏了不少人,分錢的人已經達到六百多人,這還是老小隻管衣食,不分錢。

雖然如此,每個下山的嘍囉也能分到二十多貫,史進等幾個下山的頭領則是每人一百多貫。沒下山的人是他們的八成,相差倒也不大。

錢糧司的人計算出每人分的數目後,衆頭領便從聚義廳出來。

看到衆頭領出來,演武場的嘍囉們也都看過來。

史進朗聲道:“昨夜隨我下山的兄弟也都知道了,我想拿一部分錢糧救濟窮苦百姓。剛纔我和衆位頭領商議了一下,今後,我們拿三成錢糧出來救濟百姓,四成入庫,我們分三成。大夥也不用擔心分的少,昨夜下山的每個孩兒可以拿到二十貫錢,夥長三十貫,隊正六十貫,沒下山的人拿八成。今夜換一撥人下山,明日我們再分錢。相信過幾天,大夥便都不用愁沒錢娶渾家了。”

宋風奢靡,婚嫁的費用十分驚人,便是鄉間成親,少也要幾十貫,因此很多人過了三十都未必能娶到渾家。

司馬光編纂的婚儀中,便認爲按古禮,男不過三十,女不過二十,過則爲失時了。

山寨嘍囉原本還以爲他們又會像以前一樣,一個月也分不到幾貫錢,不過他們也做不了主,山寨事務向來都是頭領商議的。聽到還能分二十貫錢,衆人便都放心了。

史進慷慨仗義,總不會虧待了他們。

第9章 向善的菜園子第96章 宋江殺人第159章 下山猛虎第97章 宋江入夥第115章 朱富兄弟第69章 祝家莊啓釁第101章 宋江刺配第175章 宋朝的崩塌第82章 魯達捉彭玘第22章 大發利市第33章 棒打洪教頭第68章 何爲官何爲賊第114章 陰溝翻船第51章 張教頭的思慮第55章 拜會晁蓋第165章 大梁建立第55章 拜會晁蓋第137章 神醫安道全第144章 高俅又來第89章 武松鬥魯智深第165章 大梁建立第95章 宋江的功名第41章 秦明整兵第26章 虎入羊羣第130章 人善被人欺第127章 打曾頭市第14章 梁山草創第80章 高俅佈局第11章 福地梁山第89章 武松鬥魯智深第150章 濟州亂起第136章 宋江染病第155章 仁義大王第49章 林沖老小第108章 黃蜂刺第42章 不一樣的魯達第2章 好漢行徑第27章 山寨大比武第52章 逃出東京第115章 朱富兄弟第87章 打虎武松第113章 李逵殺虎第12章 水泊蛟龍第47章 打虎將李忠第23章 百姓的擔憂第67章 林沖之威第66章 宋江落馬第72章 神勇魯達第170章 浚州攻防第144章 高俅又來第5章 揮金如土第121章 破高唐州第34章 打個鎮子第150章 濟州亂起第18章 分例酒食第116章 小聚義第45章 魯達入夥第140章 虎毒不食子第16章 三雄入夥第162章 拼命三郎第80章 高俅佈局第137章 神醫安道全第170章 浚州攻防第19章 王倫杜遷第33章 棒打洪教頭第140章 虎毒不食子第152章 交戰第93章 梁山救災第133章 打清風寨第75章 戰爭財第149章 兵逼濟州第161章 轟天巨響第28章 豹子頭林沖第143章 九賊第65章 初會宋江第4章 去蕪存菁第83章 羣英鬥呼延灼第79章 小溫侯呂方第46章 賽虎癡第158章 攻略山東第129章 再見扈三娘第16章 三雄入夥第94章 隱士出山第65章 初會宋江第125章 如此大宋第126章 宣和元年第43章 青州局勢第24章 劫富濟貧第58章 高傲青面獸第113章 李逵殺虎第132章 宋江青州行第4章 去蕪存菁第146章 張清建功第147章 高俅無恥第33章 棒打洪教頭第157章 天下大計第57章 操刀鬼第30章 林沖下獄第132章 宋江青州行
第9章 向善的菜園子第96章 宋江殺人第159章 下山猛虎第97章 宋江入夥第115章 朱富兄弟第69章 祝家莊啓釁第101章 宋江刺配第175章 宋朝的崩塌第82章 魯達捉彭玘第22章 大發利市第33章 棒打洪教頭第68章 何爲官何爲賊第114章 陰溝翻船第51章 張教頭的思慮第55章 拜會晁蓋第165章 大梁建立第55章 拜會晁蓋第137章 神醫安道全第144章 高俅又來第89章 武松鬥魯智深第165章 大梁建立第95章 宋江的功名第41章 秦明整兵第26章 虎入羊羣第130章 人善被人欺第127章 打曾頭市第14章 梁山草創第80章 高俅佈局第11章 福地梁山第89章 武松鬥魯智深第150章 濟州亂起第136章 宋江染病第155章 仁義大王第49章 林沖老小第108章 黃蜂刺第42章 不一樣的魯達第2章 好漢行徑第27章 山寨大比武第52章 逃出東京第115章 朱富兄弟第87章 打虎武松第113章 李逵殺虎第12章 水泊蛟龍第47章 打虎將李忠第23章 百姓的擔憂第67章 林沖之威第66章 宋江落馬第72章 神勇魯達第170章 浚州攻防第144章 高俅又來第5章 揮金如土第121章 破高唐州第34章 打個鎮子第150章 濟州亂起第18章 分例酒食第116章 小聚義第45章 魯達入夥第140章 虎毒不食子第16章 三雄入夥第162章 拼命三郎第80章 高俅佈局第137章 神醫安道全第170章 浚州攻防第19章 王倫杜遷第33章 棒打洪教頭第140章 虎毒不食子第152章 交戰第93章 梁山救災第133章 打清風寨第75章 戰爭財第149章 兵逼濟州第161章 轟天巨響第28章 豹子頭林沖第143章 九賊第65章 初會宋江第4章 去蕪存菁第83章 羣英鬥呼延灼第79章 小溫侯呂方第46章 賽虎癡第158章 攻略山東第129章 再見扈三娘第16章 三雄入夥第94章 隱士出山第65章 初會宋江第125章 如此大宋第126章 宣和元年第43章 青州局勢第24章 劫富濟貧第58章 高傲青面獸第113章 李逵殺虎第132章 宋江青州行第4章 去蕪存菁第146章 張清建功第147章 高俅無恥第33章 棒打洪教頭第157章 天下大計第57章 操刀鬼第30章 林沖下獄第132章 宋江青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