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壽禮

回到宮裡,她想了下叫了環兒來,她當初離開之時沒有帶上環兒,但回來後李知珉仍是叫了環兒來服侍她,如今環兒也亭亭玉立,是個大姑娘了,和從前相比,穩重許多,說話也和從前大不一樣,伶俐卻穩重,她聽了趙樸真問,才道:“宮裡這段時間是在嚴查,不過不是因爲千秋節要到了,因此嚴查嗎?咱們宮裡變化不大,本就是嚴查過了才能伺候娘娘的。正要問娘娘,打算給萬歲爺準備什麼壽禮呢,還有太子殿下、公主殿下的禮,也要備起來吧?”

趙樸真看她確是懵然不覺,想來這些事,也只有外邊私下傳,再沒人敢到自己跟前來講的,也點了點頭,想了下道:“我妝奩裡有不少東西,等會兒去仔細找找便好了,千秋節萬歲必是儉省着辦理的,也不必準備太過奢華的壽禮,過得去便好了,至於太子殿下的禮,讓他自寫個壽字,再讓公主做個壽桃,表個心意,也就行了。”

環兒遲疑了下道:“可是我聽說貴妃那邊可是精心準備呢。”

趙樸真道:“很不必在這上頭爭長短。”她揮退了環兒,自己一個人出神想了許久。過了兩日,果然都沒去女學,只是派人來回傳話,在家陪着觀音奴玩耍罷了。

到了晚間,李知珉卻來了,身上披着軟甲胡服,走路時隱隱有着金鐵之聲,也沒讓大張旗鼓的行禮接駕,只如家常一般道:“剛去西郊勞軍回來,不必多禮,今兒外邊得了兩隻黑色的兔子,頗有些稀罕,給觀音奴耍一耍。”說完果然跟從的內侍提了籠子來,裡頭一對漆黑兔子,他親自拿着去逗了一會兒觀音奴,才恍若隨意地問趙樸真:“聽老高說,你這幾日都沒有去女學?不舒服嗎?要請公孫先生進來給你看看診嗎?”

趙樸真還以爲他只是來看觀音奴,如今才知道他居然是在關心自己,擡了頭微笑:“並沒有什麼不舒服的,也就是這些日子總忙着女學的事,疏忽了觀音奴,女學如今諸事平順,也用不着日日在那邊了。”

李知珉點了點頭,低着頭繼續看觀音奴去捋那兔子的長耳朵,語氣十分平淡道:“從前皇族多,父皇和太子、幾位皇子出門,那都是禁軍們負責各處關防,一律嚴陣以待,宗室裡的幾位老郡王,也都是這麼處理。如今皇族凋零,沒幾個要外出的,禁軍們也閒着,你若是出外,只管使喚他們,兵不用就廢了。另外天下方平息戰事,怕蠻族還有些不死心的,因此老高他們分外仔細些,慢慢等情況好了,太平下來,你去女學,就不會查那麼嚴了。”

“你博學多才,畫畫的技法也別出心裁,若是能揀些資質好的女學生,多教出幾個好徒弟來,將來也用得上,功在千秋,一輩子沒幾個人能做到,但利國利民,卻是人人都能做的。”

皇上這是在和自己解釋,寬慰自己嗎?這是怕自己因爲怕興師動衆耗費人力所以不願意再去女學?趙樸真怔了怔,解釋道:“臣妾知道了。眼見着千秋節就要到了,不知可有點什麼想要的,我這幾日正有空,想和太子、公主,給皇上備份壽禮。”

李知珉微微有些迷惘地擡了頭:“啊?千秋節?”作爲一個常年被忽視的皇子,他自幼起生日就是御膳房送一碗壽麪,然後父皇母后例行賞賜點筆硯。因此對於做壽,實在是沒有什麼期待。今年禮部倒是早早呈上了千秋節的奏摺來,畢竟是新君登基,又天下才定,爲着定四海,安人心,四方朝覲,八方納貢,是必要賀一賀,普天同慶之下,讓朝廷上下以及黎民百姓們都相信,天下從此是大安了,今後不會再打仗了,因此雖然他批了從簡,這一次千秋節,仍然有着非凡的政治意義。

趙樸真從前是他的侍婢,自然是沒什麼資格給主子做壽的,所以他萬沒想過,還有她和兒女們給他賀壽的這樣一天,喜悅和滿足前所未有地擊中了他的心。他回過神來,忽然感覺到臉頰一陣潮熱,將袖子掩了掩臉,輕聲道:“不必太麻煩……”說完他又暗自後悔,萬一趙樸真真的不準備了,輕輕咳嗽了聲:“就……隨便點兒就行了,孩子們還小呢。”

趙樸真卻未能體會他這話語中隱藏的曲折隱蔽,只是道:“就是不知道皇上喜歡什麼呢?”秦王李知珉,大家都知道他好雅樂,但是於彈奏上卻十分平平,後來等他一展鋒銳之時,人們才知道之前那些平庸、好風雅、暴戾等等都是隱藏大志的假面罷了。所以,他根本並不喜歡賞樂,而城府太深的他,連他身邊人也很少知道他的愛好,趙樸真跟了他那麼多年,也並不能確認他的喜好。

李知珉其實也因爲被驚喜擊中,有些辭不達意:“也沒有什麼特別喜歡的,只要是卿準備的,朕都喜歡。”

趙樸真之前本想着隨意在應夫人給她準備的妝奩中隨意揀一件過得去的作爲千秋禮,如今話趕話的,到了這份上,卻有些騎虎難下,不得不細心想想,籌備一番了,只好輕聲道:“那臣妾再和孩子們商量商量。”

送走了李知珉,趙樸真這下是真的犯了難,還真叫了七斤和觀音奴來商量着該給父皇送什麼。七斤卻拍掌天真道:“我知道父皇喜歡什麼,父皇喜歡看畫!”

觀音奴擡眼看着哥哥,伸出細細的手指笑嘻嘻道:“畫畫,觀音奴會畫花花。”她前陣子才學會用青黛條在棉紙上畫花樣,正是極新鮮喜歡之時。

畫畫?趙樸真十分詫異,她從前學畫的時候,可沒見李知珉怎麼喜歡啊?她問七斤:“你如何知道你父皇喜歡畫?”

七斤嘻嘻了一聲:“貞觀殿暖閣後的書架上有本《貞觀政要》,父皇經常看的,裡頭夾了好些書箋,父皇有時候看書累了,會拿着那書箋看,我趁他不注意偷偷看過,畫的是父皇的小像。阿孃您畫肖像挺好的,宋丞相說您是他的得意門生,您就畫個父皇的小像給他做千秋節壽禮罷!”

繪着李知珉小像的書箋?趙樸真轟的一下臉燒得通紅,當初那些在王爺失明後整理華章樓時隨手繪過的那些小像,被發現了?

七斤和觀音奴兩雙澄澈無辜的眼睛看着她,等着母親做決定,她卻分外感到了羞恥來,那些年曾經有過的少女懷春以及掙扎糾纏,居然都被事主發現了。她幾乎不敢再看眼前的孩子們,七斤卻還爲自己發現了好主意而沾沾自喜:“只畫父皇就太普通了,宮廷畫師們畫得多了,阿孃就畫我們一家嘛,有父皇有阿孃有觀音奴還有我!”

觀音奴尚不知事,只是十分喜悅地支持哥哥:“畫觀音奴!畫觀音奴!”

事情也就這麼定了下來,七斤還強烈要求趙樸真不能提前透漏給父皇,一定要在千秋節那一日才讓父皇看到這幅畫,到時候一定要告訴父皇,這是他的主意。

趙樸真畫得卻極爲艱難,開始的時候,幾次都羞恥得想要放棄,往事不斷涌上心頭,讓她感覺到陣陣窘迫和難堪。然而真正畫起來後,卻又漸入佳境——身着皇袍的李知珉,她是不曾畫過的,細細畫起來時,眉目深秀,龍章鳳質,卻都並不容易描畫出來,她作廢了許多張,才勉強算是畫出了一張頗爲滿意的,而按照七斤的要求,要畫上她們四個人,七斤和觀音奴倒是好畫,畢竟兒女一顰一笑,早就刻在心間,輕易便可畫出神態形貌,反而是自己,怎麼畫都畫不好,只能攬鏡自照,反覆描摹。

因着要畫畫,她一連半個月,都未曾踏足女學,只是專心將這幅畫畫好。每日自有女官入宮來和她稟報事宜,這日王彤卻親自來了,進了宮就笑:“你這兒倒是偷懶舒服了,我卻是忙得腳不點地呢,這些日子招了好些個資質不錯的女學生,我讓人將履歷摺子都送進來給您看看?”

趙樸真讓人送了剛做好的清酪乳拌果碎上來,聽她說也笑了:“您定就好了,我就不必看了。勞您心神了,等千秋節過了,我再好好謝謝您。”

王彤含笑道:“這可不敢,只是有幾樁事,得和娘娘先通個氣兒,一是貴妃那邊也遞了話過來,說等有空兒了,也能給女學生們上一門課,不拘什麼,四書裡隨便揀一門讓她講都成,只看我們這缺什麼老師。”

趙樸真點頭道:“她能來講,是最好不過,她之前才學是極通的,又主持編寫了女四書,我看她來講《春秋》就很好,我們也一直沒有請到好的講師,雖說翰林院那邊每旬都有官員來講課,也都是泛泛而談,不當什麼。”

王彤細細看她神色,見她竟然是全不介意,要知道上官筠爲貴妃之位,一直才學上又在京里名聲極大,她也去嫏嬛女學講課,可想而知會輕而易舉奪走德妃的風頭。然而這侍婢出身的德妃,卻不卑不亢,眼裡只看大局,只想到上官筠授課對女學的好處,格局竟然全然不似只是個侍婢出身的,不由微微有些佩服:“既然這樣,那我也安排下去好了,另一樁事就是前些日子,多了些已嫁人的婦人來報名就讀,大多是朝廷一些官員的夫人,我冷眼看着,大多是來交際罷了……都是小官的夫人,平日裡難得認識幾個高門的夫人,應該是藉機想交通宮掖,攀附高門吧。”

趙樸真點頭道:“咱們從前也議過了,不論學生婚否,都可入學讀書,之前少,大概是因爲還在觀望,一般百姓家,婦人是沒時間的,真能付得起學費,有時間來讀書的,家中總是小有資財的,雖說是交際,只要心用在學習上,沒什麼不好的。”王彤點了點頭:“咱們現在資金缺乏,能付錢的,專門給她們開個班也無妨,平日裡來試聽的夫人也不少,只是前兒,有位小官的夫人,卻帶了個土司世子夫人趙氏來試聽課,學名卻叫趙靈真。”

趙樸真擡頭,眼睛微微一眯,王彤笑道:“我讓人去查了查,這連山土司世子在國子監就讀,這次千秋節,土司以及有誥封的土司老夫人都已進京朝覲賀壽,這世子夫人也隨着老夫人進京,她們是土司蠻人,京中高門是不屑結交的,那翰林小官也只是一次花會和她聊得好,說起這女學,她有些豔羨,便央着那小官夫人帶着來試聽,見見世面,那小官夫人貪她禮厚嘴甜,也就帶了她進來,看起來倒是全是偶然碰巧。”

偶然碰巧嗎?趙樸真看向王彤,她是世家嫡女,從小耳薰目染,太多看上去“偶然碰巧”的事,最後遇到時機,立刻就爆發出來,火星迸發,燃成大火。

一隻毒蛇,彷彿潛伏在暗處,自以爲可以抓住趙樸真真實的出身,一擊而中。

第7章 生病第50章 鷸蚌第11章 教習第57章 借力第33章 丫鬟第65章 冊封第194章 拔刺第102章 異夢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69章 紙鳶第147章 美譽第83章 使者第124章 相敬第66章 火災第217章 恨意第207章 不同第184章 入宮第115章 替嫁第20章 同情第82章 議和第138章 故人第27章 閒話第121章 自責第123章 面君第175章 詐唬第99章 禮成第34章 分娩第204章 用心第173章 情話第147章 美譽第212章 羞憤第11章 教習第178章 調兵第74章 妻奴第32章 折桂第182章 登基第73章 出使第76章 製衣第83章 使者第43章 進宮第176章 離去第128章 心花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53章 暗殺第56章 官媒第77章 梟雄第50章 鷸蚌第83章 使者第93章 清靜第33章 丫鬟第149章 上香第80章 救援第161章 父母第97章 蛛絲第16章 碎語第20章 同情第202章 篩查第166章 修書第157章 遠遁第210章 千秋第86章 鬼殺第10章 抉擇第89章 回京第13章 秦王第155章 脫險第169章 紙鳶第57章 借力第181章 國破第201章 清洗第219章第76章 製衣第91章 辭婚第112章 試探第168章 籠絡第96章 媵妾第161章 父母第168章 籠絡第19章 買珠第215章 代課第105章 脣槍第201章 清洗第182章 登基第192章 交心第174章 查探第6章 偷食第15章 理書第65章 冊封第212章 羞憤第130章 施虐第9章 選侍第94章 密約第118章 無家第63章 賞花第27章 閒話第58章 打力第21章 賭書第81章 突圍第137章 分歧第110章 土司第146章 皇孫
第7章 生病第50章 鷸蚌第11章 教習第57章 借力第33章 丫鬟第65章 冊封第194章 拔刺第102章 異夢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69章 紙鳶第147章 美譽第83章 使者第124章 相敬第66章 火災第217章 恨意第207章 不同第184章 入宮第115章 替嫁第20章 同情第82章 議和第138章 故人第27章 閒話第121章 自責第123章 面君第175章 詐唬第99章 禮成第34章 分娩第204章 用心第173章 情話第147章 美譽第212章 羞憤第11章 教習第178章 調兵第74章 妻奴第32章 折桂第182章 登基第73章 出使第76章 製衣第83章 使者第43章 進宮第176章 離去第128章 心花第3章 第3章 噩夢第153章 暗殺第56章 官媒第77章 梟雄第50章 鷸蚌第83章 使者第93章 清靜第33章 丫鬟第149章 上香第80章 救援第161章 父母第97章 蛛絲第16章 碎語第20章 同情第202章 篩查第166章 修書第157章 遠遁第210章 千秋第86章 鬼殺第10章 抉擇第89章 回京第13章 秦王第155章 脫險第169章 紙鳶第57章 借力第181章 國破第201章 清洗第219章第76章 製衣第91章 辭婚第112章 試探第168章 籠絡第96章 媵妾第161章 父母第168章 籠絡第19章 買珠第215章 代課第105章 脣槍第201章 清洗第182章 登基第192章 交心第174章 查探第6章 偷食第15章 理書第65章 冊封第212章 羞憤第130章 施虐第9章 選侍第94章 密約第118章 無家第63章 賞花第27章 閒話第58章 打力第21章 賭書第81章 突圍第137章 分歧第110章 土司第146章 皇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