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教義

在科學的力量面前,任何教義,根本都是不值一提的東西。

但是作爲門下的高材生,得力干將,方然卻顯露出篤信教義的苗頭,也難怪布朗教授會十分費解,甚至出言關切。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準確地講,就是從暑假後的新學期開始,方然就撥出一些時間,粗略研究人類社會的幾大主流教義,然後以此爲基礎,廣泛涉獵那些不那麼流行、內涵也往往更加不知所云的非主流教義。

“教義”,真實的名字大家都清楚,誕生於古人面對喜怒無常大自然時的無助和恐懼。

這一源遠流長的社會現象,從古到今,始終專注於故弄玄虛、蠱惑人心,從照本宣科到殘忍獻祭的凡此種種,無不在劇烈消耗人類文明的寶貴資源,然而其對人類認識、分析與改造客觀世界,可不客氣的講,卻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照理說,一種毫無用處、反而有害的社會現象,隨着人類文明的發展、變遷,應該早就被擯棄纔是。

但是教義,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直到今天也沒有消亡的跡象。

甚至於恰恰相反,每次社會調查,篤信神明的聯邦民衆在全體人口中的比例,始終在百分之七十以上,各種教義廣納門徒,傳承興旺,不僅沒有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而式微,還時常有影響力擴張的傾向。

這種情形,對篤信科學的方然而言,一度十分不解。

但在跨越了中學時代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水平後,他就很快透徹的意識到,在人類文明的精神世界中,教義的延續,甚至,時常會對科學進行反撲,都是一種符合客觀規律的社會現象,根本上講,並未脫離“無知與恐懼”的原始動機。

無知,繼而恐懼,當現有的科學理論無法解釋一些現象,無法解決一些問題時,就是教義登場之時。

至於說,連現階段科學技術都無法解釋的東西,是否能被無稽之談的教義所解釋,在被無知與恐懼掌控了的民衆面前,只要能被爲某些人的利益效命,任何荒謬可笑的胡說八道都可以大行其道,根本用不着去解決那些困擾着人類文明的,極其尖銳、且科學暫時還無法找到解決之道的問題。

歸而總之一句話:

人的意識與客觀實在之間,往往有偏差,而且這偏差還可以被利用。

對這一點,不需要多麼堅實的科學素養,只消認真對待人文科學領域的有價值研究成果,稍加思考,也不難看得明白。

即便許多人文學科的行內人,出於種種考慮,往往刻意迴避這一點,也無法否認其正確性。

譬如“理性人”,經濟學領域的基本定義之一,就是這樣一個“沒有情緒、不犯錯誤、全知全能、完全客觀”的虛構角色,在經濟活動中,理性人的抉擇,完全依據已知條件和經濟學原理來進行,這樣的人在現實社會中究竟是否存在呢:

身爲外行,方然不想越俎代庖,但只消瞧一瞧主流經濟學理論對社會現實的解釋、預測能力之孱弱,也不難摹想出正確答案。

討論教義的問題,這樣講,略顯抽象,換一種稍微容易理解的說法,

就是在說,一個人的利益得失,第三視角的客觀判斷,和其本人的主觀判斷,這兩者並不是一定可以畫等號。

在理想情況下,一個有獨立頭腦、有思考能力的成年人,對自己的利益理應有準確的把握。

但這只不過是理想情況;

更現實的情形,則是被別有用心者蠱惑、誘導、暗示、欺騙,從而對自己的實在利益判斷失誤,進而,做出看似維護自己利益、實則損害自身權益的愚蠢行爲,而“客觀現實”與“主觀判斷”之間的利益差額,則被別有用心者,不費吹灰之力的收入囊中。

行騙的具體過程,教義,顯然是一件很趁手的工具。

花費時間,縱覽人類世界的諸多教義,方然很快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

教義的理論體系,凡此種種,總是傾向於貶低信者眼前的、現實擁有的、這輩子就可以有的利益;

而擡高信者期待的、遙遠未來的、死後才能夠擁有的利益。

進而,從“眼前的利益不值一提、死後的利益才更豐厚”之鼓吹出發,誘導信者放棄眼前的、現實擁有的、這輩子本可以有的利益,去換取那允諾的、遙遠未來的、死後才能夠擁有的利益。

箇中動機,不言自明。

一旦認識到教義的這種作用,可想而知,這就是某些人、某些組織喜聞樂見的道具;

通過教義,讓信者的利益判斷出現偏差,主觀上認爲自己的選擇,收益頗豐,自身幸福感甚至還很充盈,客觀上的收益卻慘不忍睹。

箇中差額,不言而喻,會被擁有教義最終解釋權、充當教義運營商的奸詐之徒侵吞。

人類文明的漫長曆史,放眼看去,這樣的無恥欺詐一直都在發生,識破真相者卻寥寥無幾,如此趁手的工具,在當今這一切皆爲逐利的時代,當然不可能會消亡。

甚至,由於陰險的愚民政策,在大多數民衆思維混亂、難辨是非的聯邦,教義簡直就是效率超高的利益收割機,也難怪雖然睜眼四顧,今天的一切生活便利完全是拜科學所賜,但在許多州講授進化論,仍然會被教義運營商們口誅筆伐,甚至被警察找上門。

看透了教義的本質,對方然而言,根本沒有一點墮入其間的可能性。

但即便如此,他卻一直在研究這些人類文明的副產品,甚至通過社交網站、APP這些尋常渠道,在網絡世界和現實世界裡,留下自己心生迷惘、探尋教義、沉浸其中、直到篤信的完整活動線索和蹤跡。

這樣做,是基於永生的長遠規劃,當然在羅伯特*布朗面前,並不能和盤托出。

不過若對教授撒謊,說自己真的皈依了某一種教義,更是無稽之談,簡直就像數學家說自己買了彩票一樣可笑。

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九章 保障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一二〇章 分析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八十章 生意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二九五章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五五八章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五一七章 偵查
第二七八章 維爾第五九六章 關鍵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二一六章 手套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五十三章 替代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二七七章 車隊第五〇九章 異樣第四五二章 地緣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九十四章 清除第九章 保障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九〇〇章 光子第七六八章 火種第七二三章 規劃第一二三章 菌羣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四三五章 比例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三七五章 國力第五〇八章 費馬第六〇四章 作爲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二九四章 封鎖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三六五章 能耗第一二〇章 分析第六八五章 嘶吼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七四二章 掌舵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四二〇章 分配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一五八章 身份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四七六章 幻夢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四七七章 苦難第二二九章 生養第九十五章 體檢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五五九章 意識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八〇七章 意義第六一七章 珍惜第三七七章 攔截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六八七章 理解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八十八章 城市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八十章 生意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二九五章第四三一章 研討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三二六章 時刻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八十四章 生意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八五九章 過去第四七五章 退化第四九六章 學數第八一五章 能級第二十七章 端粒第一八二章 租賃第五一九章 四戰第八九八章 蹊徑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二〇五章 規則第五六二章 永續第五五八章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三三七章 脫離第六七八章 絕境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四四三章 認知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一三三章 意義第一八九章 艾米第五一七章 偵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