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無用

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走低的生育率,很快就會把這暫時的優裕打回原形。

事實上,考慮到國土廣袤的聯邦,每一個州的情況都千差萬別,人口結構也不盡相同,在地理位置偏僻、經濟後勁乏力的某些州,年輕人不斷流失、退休者不斷累積,繳納401K的人數越來越少,領取401K的人數卻越來越多。

流入縮減,流出增加,這些州的養老資金池就越來越窘迫,甚至於入不敷出。

如果不採取任何措施,就在不遠的將來,資金窘迫,入不敷出,這樣的情形就會出現在聯邦大部分的州,直到整個聯邦的401K都無以爲繼、徹底破產。

未來圖景是很堪憂的,解決的辦法,事實上卻是不存在的。

這,並非理論上的不可能,而是聯邦當局,出於種種考慮,並不願意、事實上也沒能力解決這一全世界都面臨的難題。

如何應對401K的危機,根源上講,要扭轉生育率的跌落。

對當局而言,這是一個根本無望的目標。

扭轉生育率下降的趨勢,要麼得顛覆現代社會的“自我價值、自我實現”理念,讓年輕人心甘情願拾起養育子女的重擔,要麼就得改變現代社會的運行秩序,讓養育子女重新成爲一種社會化的公共事務。

不管哪一條路,都會極大妨礙當局的幕後金主——資本從中牟利。

進而,這樣的政策、規則,也就根本沒有推出的可能,更不用說堅決的貫徹下去。

治本是不可能,那麼,當局在自身能力範圍內的解決策略,就無非是朝三暮四般的拆東牆補西牆,或者掩耳盜鈴般的自欺欺人。

401K養老金的蓄水池,是因爲馬克注入的少、流出的多,纔會瀕臨枯竭。

要簡單粗暴的消除這一大趨勢,治表的辦法,無非就是設法增加流入,或者減少流出。

然而考慮到401K的本質,不過是一代代勞動者在互助養老,通過馬克流動的形式在代際之間轉移物質資料和生活服務,增加流入、或者減少流出,就必然對一部分人有利,而對另一部分人有害。

增加流入,辦法有很多種。

提升401K的繳費比例,讓勞動者在同樣的薪資水平下,繳納的金額更高。

或者推遲401K的退休年齡線,讓勞動者在一生中的繳納時段更長,繳納的總金額更高。

不僅如此,由於退休年齡的推遲,這些勞動者領取養老金的時段也會隨之縮短,在同樣的養老金水平下,領取的總金額也會更低。

減少流出,辦法,同樣有很多種。

直白的做法,降低退休者的養老金水平,這是直接擰閘門的粗暴手段。

相對更隱蔽的做法,則是降低聯邦民衆的預期壽命,讓領取退休金者更早下車,這是更陰險、也更恐怖的手段。

實踐中,究竟採用什麼手段,要根據情況而定。

但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望可知,作爲勞動者、或者退休者的聯邦民衆,其利益卻註定無法得到完全的保障。

401K也好,其他列強的養老體系也罷,都是勞動者之間的互助。

在這一體系內進行的任何調整,本質上,都是此消彼長的零和博弈:要提高退休者的待遇,就必然讓勞動者付出更多,而要讓勞動者的負擔減輕,就必然犧牲退休者的利益。

除此之外,在這一既成框架之內,根本就沒有兩全其美的萬全之策。

明白這樣的道理,就不難理解,爲什麼方然會對每月繳納的幾千馬克401K不以爲然,不僅是他,頭腦精明的公司同事們,也大抵都是一樣的牴觸心態。

這些馬克,名義上是爲晚年而作的儲蓄,退休後就能取回,甚至能收穫更多。

然而401K體系的做法,卻是將這些資金,直接發放給現在的聯邦退休者們,充當他們的退休金。

現在的勞動者,人到暮年時要領退休金,則完全要指望到那時的年青一代。

而到那時的年青一代,數量,究竟能有多少,觀察聯邦目前的年度生育率,也不難猜得到。

分析到這裡,方然倒也曾記得,在與研發中心職員們的幾次短暫相處時,他也曾聽到過關於401K的爭論,讓他發現,甚至在“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的IT精英里,也還是有人看不清楚形勢,看不透徹未來。

那麼可想而知,在龐大的聯邦,自以爲是而持類似觀點的民衆,只會更多。

生育率走低,(截至目前的)人口平均壽命卻在提升,長此以往401K體系必將無以爲繼,民衆大多都能看到這一點。

但是這即將到來的危機,真無法避免嗎,很多人卻還心存幻想。

一種很典型的看法,是將希望寄託在蓬勃發展的IT、自動化、人工智能領域,認爲隨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將極大提升聯邦社會的生產力,未來年輕一代的人口縮減,將可以被越來越多的無人化、智能化系統所彌補。

到那時,即便年輕人越來越少,年老者越來越多,由於生產力極度發達、機器人遍地都是,只要年輕一代稍加慷慨,從社會總產品的大餅中切下一小塊,就可以滿足大量退休者的生活所需,勞動力的匱乏,也可以代之以大量的家政、護理、陪伴機器人,來讓退休者過上十分優裕的生活。

這種設想,在單純的科學技術層面,是很有說服力的。

但站在社會運行的現實層面,卻是一場自以爲是、自命不凡的白日夢。

科學技術的發展,其實,用不着摹想多麼久遠的未來,即便在今天的聯邦,從家政,到醫療,乃至於其他的生活領域,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機器人,早已從實驗室走向社會,爲一小部分富裕階層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

展望未來,IT技術的發展進步,將提供更多、更快、更強的機器人,也是可以期待的。

唯一的問題在於:

所有這一切先進科技的成果,究竟能否被因AI替代而生活窘迫,只有生存的需求、卻缺乏支付能力的聯邦民衆,實打實的享受到。

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二七二章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八十三章 交換
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五七七章 回收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五二七章 實力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八八〇章 探索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八七六章 潮汐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四六五章 漂移第一一七章 自我第八〇八章 唯物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二六六章 互動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二七二章第二三二章 消長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一五四章 備份第六六五章 耗散第一九二章 安全第七四四章 心情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三〇〇章 孩子第二十三章 數據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九六〇章 攀登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五三章 辦法第六〇八章 天機第五十六章 監控第七七二章 珍惜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四八八章 憤怒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五二一章 審訊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五五一章 必然第五七四章 炮灰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七〇九章 南下第一五〇章 無價第七五二章 解除第四八七章 替代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一三一章 偶然第七十五章 動向第七九二章 雙眼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七四九章 基礎第八五五章 稀缺第五二〇章 推進第一八八章 生活第八三五章 轉變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二三八章 山雨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六一三章 替換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五六八章 雙頭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一〇四章 依賴第一八七章 退貨第二九一章 案件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二四三章 西蒙第三〇八章 更替第六九七章 規劃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三六七章 計算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六〇五章 過度第一四〇章 侷限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四二七章 規則第一六八章 抹除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五四三章 止步第五〇四章 生態第八十三章 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