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六章 潮汐

任何天體,不論自然形成、還是人爲建造,在太陽系內都受太陽引力的影響,但這一影響並不只表現爲繞圈公轉,因天體並非一個點、而是有大小的實質,還會出現因距離遠近而產生的引力差。

譬如蓋亞,半徑約六千三百公里的行星,在任一時刻,其正好面對太陽的表面,與正好背對太陽的表面,兩處地殼所受的太陽引力就相差近萬分之一。

這種微小的差異,除(部分)引發海洋的潮汐外,一時也沒有顯著的效應。

但是,若天體十分接近太陽,正如人類部署在近日軌道的“全產機”體系,潮汐效應則不能忽略。

在設計大型、超大型結構時,必須計入這一因素,

否則會造成嚴重後果。

一開始提出“引力潮汐效應”,任新民就點點頭,接下來,就沿這話題說下去:

“爲避免引力潮汐,加速器主體,應部署在較遠的公轉軌道上。

其實,也不止‘引力潮汐’這一點,對全長十萬公里的超巨型結構而言,若抵近太陽,結構兩端與中間的引力大小,也不一樣;

這一點,方然,你有沒有考慮過呢。”

一邊講解,一邊調出資料,方然眼前的疊加顯示佈滿算式,他很快明白了大概。

的確,對“深空粒子加速器”這樣龐大的結構,想象成一根長杆,還是極其纖細的那種長杆,在接近太陽時,不論怎樣調整姿態,都難免會出現杆兩端與中心受力不均的情況。

簡單測算,當公轉軌道直徑爲一千萬公里時,採取橫躺姿態的“深空粒子加速器”,兩端引力強度的差異會在萬分之零點二五左右。

不到萬分之一的差異,看起來,這只是一個可以忽略的細節。

但是,考慮到“深空粒子加速器”,本身是一規劃長度十萬公里的巨型長杆,加速器本身的重量,會高達上百億、甚至上千億噸,

那麼這0.0025%的引力差,

積累起來,就會在長杆中部,形成少則百萬牛、多則上千萬牛的巨大應力。

分析到這裡,任新民用一句通俗的比喻,想象在一根纖細長杆中間,掛上幾十萬噸、相當於好幾艘巨型核動力航母的重量,

那麼,這根設計來加速例子、而非專門受力的杆,

肯定會被一下子拗斷。

太空中的龐大結構,僅僅由於引力,就會一下子扭曲、斷裂,

這起初是讓方然有一點難以想象,然而,若忽略其他天體的引力,巨大的加速器,在太空中的確只受到太陽引力的影響,

這的確只是一次很簡單的受力分析。

“深空粒子加速器”,既然要加速粒子,可想而知必然需要極大的能量。

從這一角度,加速器的部署座標,是距離太陽、或者說近日軌道換能站越近越好,但這樣一來,加速器本身又無法承受太陽的引力撕扯。

若將其部署在半徑一點五億公里的蓋亞公轉軌道上,這種撕扯效應會小得多,能量獲取則會成爲另一個困難,至少,會加大近日軌道——蓋亞的能量輸送負擔,即便這加速器的運行時間,可想而知不會太長。

除此之外,還有工程建設方面的考慮:

人類的產業體系,在今天,大部分都位於近日軌道,小部分位於月球基地。

要把一系列全重上百億、甚至上千億噸的構造部署到太空,即便總賬都一樣(都是從行星表面到太空),從近日軌道出發,也要相對更容易一些。

關於“深空粒子加速器”,僅部署座標,就如此大費周折。

相比之下,加速器的具體細節,反而比蓋亞表面的同類系統更簡單,一方面加速腔內無須要抽真空,另一方面,在寒冷之極的太空,超導線圈等超低溫模塊,也不需要龐大而繁雜的冷卻與保溫結構。

這兩大技術點,在既往的加速器上,曾耗費了無數科學家的心血。

太空,顧名思義,一般民衆也會有概念,知道其“空無一物”,非但如此,哪怕是在粒子相對“豐富”的太陽系內,每立方厘米空間,平均下來也只有寥寥幾個基本粒子。

至於太陽系外,那近乎無限的宇宙空間,絕大多數甚至比這還要更空曠,

根本就什麼東西也找不到。

但是在蓋亞表面,大氣,是如此的無處不在,“尤洛浦大型強子加速器”的二十七公里長之管道,真空度也不過才1*10EXP-13個大氣壓,

這意味着每立方厘米的粒子數,會高達上百萬個。

人類,動用各種手段,在蓋亞表面製造出的真空環境,仍遠遠不及太空。

另一方面,太陽系內的空間,溫度倒是和宇宙空間差不多,大概零下二百七十度,這一溫度原則上可以保持氦——重要製冷介質的液態。

至於說,如此龐大的加速器,所需要的海量液氦從哪裡來,指望蓋亞表面的天然氣井、或者從大氣中那點可憐的丰度,並不太現實,何況淨土的產業體系中,用到這一元素的場合還有很多,必須另找來源。

在這方面,和少數激進者的“日口奪氦”設想相比,

還是大多數人的理性選擇——前往木星,更經濟也更靠譜得多。

氦,化學符號He,相對分子質量4.0026,是宇宙中丰度第二高的元素,作爲恆星(一次)燃燒的產物,其丰度排在第一位的氫之後,是可以預料。

不過在蓋亞表面,多少年來,人類一直在爲如何獲取這種宇宙中“遍地都是”的元素而發愁。

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十六章 概率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四十章 機會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五章 希望第二九五章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六十章 凱恩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一章 列車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四二九章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十章 生意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五二八章第七〇六章 全境
第五二二章 要塞第五三〇章 遠東第七〇一章 擯棄第十六章 概率第七五五章 耗費第五一〇章 盤古第八三九章 差異第六〇七章 主義第六〇〇章 飄揚第三三〇章 懷疑第五五五章 旦夕第六一五章 秋明第八九五章 稀缺第五七六章 草芥第七六二章 近日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四十章 機會第一二七章 剷除第五〇〇章 陰雲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八六二章 拯救第八五三章 現實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四四七章 避難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三九七章 拋棄第六五〇章 人造第四八二章 禁止第一六九章 變遷第一〇一章 道路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七二八章 故人第一八六章 方法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三三三章 藉口第九六三章 近況第五章 希望第二九五章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六十章 凱恩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七六四章 遙遠第八十二章 鎖盤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一章 列車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八六〇章 明白第六三五章 階段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四八三章 限制第六一〇章 海軍第一一一章 數學第三二〇章 迂迴第七九三章 綁定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一五五章 保密第四二九章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四五五章 海峽第八一六章 貨櫃第二四二章 自動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三九五章 攔截第四〇四章 肉食第五六一章 分佈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一一六章 迭代第五十五章 人際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一八一章 旅程第四二一章 生活第一二五章 無菌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七四八章 規劃第三六二章 檢查第七四五章 盡職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〇七章 週期第七九七章 老去第六一一章 忍耐第四十八章 位置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八十章 生意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一六〇章 身份第一四四章 篤定第五一二章 超越第六六六章 人口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二三〇章 敷衍第五〇一章 凋亡第三二九章 透明第五二八章第七〇六章 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