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計算

人會犯錯,機器不會犯錯。

萊斯利*蘭伯特離開天堂鎮後的好幾天裡,方然腦海中,都會時常浮現出這句話。

在與蘭伯特見面前,憑藉自己的思考,方然就差不多想到了這一點,也曾因此而心生迷惘,甚至懷疑人在與機器的競爭中前景堪憂。

事實是明擺着的,在十年前、二十年前,如果哪個人說未來某一天,計算機上運行的人工智能程序,會在大多數智力勞動中超越了人類,不僅聯邦民衆會覺得這是在胡說八道,IT業界的大多數人也會難以相信。

但是在今天,計算機戰勝人的場面,早已不僅僅侷限於象棋、或者圍棋的賽場上。

當今時代,究竟還有什麼樣的智力勞動,是人工智能辦不到,必須依靠人才能進行的呢,有,當然有,但這樣的場合,正在隨AI能力的提升而變得越來越少。

趨勢,是十分明顯的,即便在“計算機的能力是否有極限”上取得共識,告別萊斯利*蘭伯特後的若干天裡,方然還是在縝密思考後承認,傳統電子計算機的能力上限,還十分遙遠,哪怕考慮到超級計算機的架構損失。

堆疊更多的物理核心,建造更巨大的超級計算機,這條路的終點,也許不遠。

但觀察現今的微電子、集成電路領域,迄今爲止,人類尚未觸及“單個原子”的晶體管之理論上限,按現在的發展速度推演,達到這一極限,怎麼說也還需要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纔可以。

今天的超級計算機,和運行其上的AI,十分強大,但未來還會更強大。

而人,一個人的頭腦,受限於先天架構與體積、能耗的限制,卻幾乎沒辦法提升性能。

人腦的算力究竟有多大呢,這個問題,歷史上曾引發熱烈的討論,和徒勞的爭論,事實上在現代電子計算機出現之前,人類並沒有找到一種合適的度量手段,來衡量人類自身(其實就是大腦)的處理能力。

在電子計算機出現之後,對照計算機與人的工作方式,在一些數學、邏輯運算方面,兩者纔有了起碼的對比可能。

自然,在這樣的對比中,一開始人所遭遇的就是慘敗。

世界上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ENIAC,佔地面積和能耗都令人印象深刻,故障率也高至幾分鐘就可能停機一次,但這樣的龐然大物,卻能每秒鐘完成5,000次加法。

電子計算機,從一開始降生時起,就將人類的計算能力遠遠拋在身後。

時至今日,“走鵑”這樣的超級計算機,每秒能完成的加法次數已達到500~750EFlops,如此巨大的數字,很難讓人有一個直觀的印象,可以說,這樣的超級計算機,如果和人比試算加法,那麼其一秒鐘的計算次數就接近十萬億億,遠遠超出人類有史以來全部個體畢生所能做的加法次數之和。

超級計算機運行一秒鐘,就碾壓了有史以來全部人類的總和,這樣看來,似乎創造出計算機的人(腦),其智慧、算力,在創造之物面前實不值一提。

但很快,人們便意識到,大腦能進行的智力活動,遠不只有加減乘除這樣簡單。

單純比較數學運算,做加法,人的計算速度遠遠遜色於電子計算機,起初這事實令一部分人深感悲觀,計算機領域的業內人士卻不以爲然,道理很簡單,電子計算機是人專爲計算而創造出來的東西,可是大腦,其所面對的任務,卻絕不是單靠加法就能解決的。

在嘗試解決複雜問題時,計算機,只會加減乘除並無濟於事,一切都要依賴算法。

繼而,問題越複雜,算法(一般而言)也會越複雜,依靠邏輯電路而完成加法、繼而用無數加法器拼湊出複雜計算能力的電子計算機,就日益陷入到計算量暴增、有時甚至是不切實際的算法複雜度之深淵中。

時至今日,不論AI、還是計算機,都取得了十分驚人的成就。

但這一論斷,卻並沒有過時,而是在計算機算力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越發凸顯出來。

今天的電子計算機,搭配適當的軟件,能做什麼呢,從自動駕駛到實時翻譯,或者,掌控“全產機”這樣龐大的生產體系,讓體系中的幾百個生產部門,上萬個生產單元裡的數百萬臺各類設備協同運作,所有這一切,都是人類力所不及的。

哪怕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大羣人,彼此協同的要完成這些事,多半也只是徒勞。

但與此同時,也仍然有一些領域,在這些領域中解決特定的問題,今天的AI、超級計算機還沒辦法做得到。

道理很明顯,倘若在這些領域裡,計算機+AI能夠勝過人類勞動,掌控生產體系、把持人類世界的頂層,自然會選擇將員工解僱、以AI取而代之,從而獲得從生產效率到安全係數的雙重提升。

但直到今天,在包括IT研發的一系列領域中,這種現象並未出現。

頂層,雖然奸詐狡猾、醉生夢死,卻並不是一羣傻瓜,倘若出現這樣的機會,是沒理由不去抓住的。

思考進行到這裡,原則上,只消看一看自己現在的處境,方然也不難想明白,至少在信息技術產業的核心研發、運維領域,今天的人工智能還無法將人完全取代,不僅如此,遙望未來五年、十年的世界,也沒有什麼確切的跡象。

IT技術突飛猛進,有產者,卻還是需要僱傭一些勞動者,這當然不是在發慈悲。

根據觀察,得出結論,方然的思維鏈條足夠牢固,但他並不想滿足於此,而是從這一判斷出發,嘗試理解其背後的深層次邏輯。

在未來的計算機面前,人,會變成一種不合時宜的存在嗎。

方然並不確定,相反,在天堂鎮忙碌之餘,他還是有足夠的閒暇揣摩問題。

身在NEP_871,遠離西大陸與太平洋上的戰火,表面上漠不關心、實則伺機而動,托馬斯*安生的表現恰似隱士,時間也還算充裕。

忙裡偷閒,方然在思考的第一個問題,是關於人的大腦。

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十一章 中學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十章 生意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一章 列車第三十章 痕跡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一章 列車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七六五章 物質
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一〇七章 膨脹第八五八章 嘗試第一六七章 約見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九五一章 中學第八〇五章 矩陣第八三三章 推進第一二二章 冬季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四一八章 舊識第七二七章 學習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八三四章 持續第八七一章 路基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三六四章 覈查第八九六章 幕牆第二六〇章 衍生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十一章 中學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八二七章 損耗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二二六章 獵蜂第八十六章 儀式第三三四章 辦法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五五章 衝突第七十二章 平衡第一〇〇章 劣勢第三九〇章 勝負第八十七章 保密第三一七章 埋葬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七二一章 故人第二八〇章 缺陷第二十八章 海拉第八二六章 光斑第八三八章 歧視第五八六章 痛恨第二三九章 辯論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八十章 生意第六九八章 儀式第五十八章 貨幣第五三五章 超越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二一五章 夏洛第四五六章 濱海第一六一章 替換第七三一章 人文第四五〇章 轉移第三一九章 粉碎第五八八章 接觸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八四三章 技術第四六四章 預感第四二三章 定居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二二三章 石塊第二四七章 車間第五〇三章 治療第六三六章 海鮮第一五二章 上限第二九〇章 原因第一章 列車第三十章 痕跡第七一七章 蔑視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七三四章 案率第七五四章 預計第五六〇章 信號第八九〇章 乘馬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七八五章 老邁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二九二章 反抗第二三五章 根源第七三〇章 興衰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二三一章 鼓勵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八五二章 見面第六四一章 觸碰第八四六章 刷新第一一八章 懷疑第四四六章 遊蕩第七四七章 記憶第七二五章 重逢第一章 列車第三七一章 羅斯第七七八章 語言第四二五章 用教第八十三章 交換第二十二章 容器第七六五章 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