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六八章 指責

降生,與死亡,一枚硬幣的兩面,這真是恰如其分的比喻。

自有生命以來,兩件事便天然的捆綁在一起,有生,則有死,一切物種的生生不息,才得以讓自身避免滅絕的厄運。

但是當死亡,成爲一種可以規避的結局,與其鮮明對立的“降生”,便因此而失去價值,甚而更由於現實條件的約束,成爲橫亙在永生之路上,一道臨陣反水的障礙。

當人類觸碰到永不下車的奇蹟,放任降生的進行,蓋亞,遲早會被填滿。

“你們要多多繁衍,填滿蓋亞。”

一個何其樸素而原始的理想,但,卻分明不切實際。

從古至今,繁衍,都是人類的頭等大事,平均到每名婦女的生育數,都接近自然條件能夠支持的極限,儘管如此,千萬年的漫長歲月裡,人類種羣的數量始終沒有極大的增長,反而在進入原始文明後,因戰爭等因素而頻繁起落。

直到西曆十二世紀初,工業革-命興起,人類將前一段時間積累的科學技術,轉化爲切實的生產力,民衆的生活水平逐漸提升,人口才隨之爆發。

到西曆十五世紀,人,已充斥蓋亞表面。

儘管距離“填埋蓋亞”還有很大一段距離,自然環境的承載能力,卻已接近上限,倘若照這種趨勢發展下去,不出幾十年,現存的社會秩序便將崩潰,稍有風吹草動,大量缺乏自給自足能力的人口便將難以爲繼。

從竭盡全力繁衍,仍數量有限,到氾濫成災、使蓋亞不堪重負;

這一轉變僅用了不到三百年,十二代人。

再後來發生的一切,對蓋亞而言,也不知是幸運、還是災禍:

遍佈蓋亞的八十億人口,被自動化、智能化的大潮盪滌,在全面核戰中遭遇滅頂之災,繼而,在覈戰後的時代漸漸消亡。

過去的歷史,阿達民仍歷歷在目,讓他意識到,隨着“永不下車”奇蹟的降臨,人類,倘若仍允許繁衍這一行爲發生,新增的人口,不論趨勢怎樣平緩,長此以往,都會將疾馳的時間列車徹底擠爆。

只進不出,對蓋亞而言,只會是一場災難。

可笑的是,在舊時代,對永生,無限長的生命,還有不少人因此而心存反對。

這種顛倒因果、用後果倒推原因的思維方式,確乎相當流行,實則荒謬,客觀世界的變遷,只遵循客觀規律,不會因任何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

如果說,對一個人,一個羣體,乃至一個文明,確乎有了“改變自身命運”的錯覺,那也只不過是因爲,其主觀的意願,恰好符合客觀規律,恰好與客觀規律決定的方向相符,因此而得以順利實施,僅此而已。

這一點,在通往永生的荊棘路上,跋涉多年,方然簡直一清二楚。

自動化,人工智能,生化仿真人,人體細胞克隆,乃至世界局勢的變遷,蓋亞大戰導致羣雄並起,直到今天的管理員之生死相搏……

這一切,任憑再崇高的理想,再堅強的意志,也決然無法與之相抗,逆勢而行。

無限長的生命,與繁衍的增殖,彼此衝突,這是一條再明白不過的道理,但,人類卻決不可能因此而放棄永生的夢想。

此時此刻,身爲阿達民的自己,只能在兩者之間做出權衡;

禁絕人類的繁衍,便是唯一可行的抉擇。

道理,如此分明,做出斷絕後的阿達民,卻感到了一絲悵惘,乃至悲愴。

自己之所以這樣做,頒佈禁令,不再讓民衆繁衍出新的後代,其實也另有考慮,雖然這種考慮,會讓他想起一句曾經的感慨,念及至此,還是會讓五十三歲的男人唏噓不已,爲全人類的命運而嗟嘆。

“代替未來的子女,放棄生而爲人的權利,正是身爲父母所能給予子女的,

最深沉的愛。”

此時此刻,面對“強人工智能”,面對“意識模擬器”,面對人類中絕大多數,除“那個人”之外一概將會承受的結局,

這句戰慄的感慨,簡直便一語成讖。

子女,新的生命,是懵懂無知的,並不該到世上來直面這一切。

即便這樣的降生,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已發生過無數次,但今天,整個世界的面貌已天翻地覆,讓一個人降生,逐漸成長,產生自我思維,明白什麼是生與死,意識到自己終將掉進死亡的深淵,最後在恐懼中告別這世界……

這種事,在過去的歲月裡,實屬無奈,只因一切生命都無法對抗死亡。

唯有如此殘酷的延續,才能保有抗爭的希望。

但是在今天,一眼望去,永不下車的奇蹟已遙遙在望,讓那些註定沒有機會擔當守夜人、跨越文明奇點的芸芸衆生,降生到這世上,

便是一種極端的不負責任。

倘若自己不下達命令,讓GPL、繼而讓蓋亞表面的這一行徑,完全禁絕,很快,不出三十年,二十年,甚至不出十年,人類便不得不直面這些呱呱墜地之後代的指責:

“明知來到世上,必然遭遇死亡,又爲什麼讓我們走這一遭,來經歷這一切?”

難道我們生出來,目標,便是爲了去死嗎。

這種拷問,放在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無從立足,只因千萬年來的生命延續,便是如此,可是在永生即將到來的今天,任何人,任何羣體,都無法承受這樣的指責,只因其的確是殘酷的現實。

當這世上,的確存在一種手段,一種救贖,能夠讓畏懼死亡的人,永遠活下去;

凡夫俗子,卻沒資格動用這手段,而必須要死掉,

這是世上最大的不公平。

念及至此,想到已經降生的三千萬民衆,阿達民心下黯然。

同時,也下定了決心,不論這一決斷會招致怎樣的後果,都必須將其堅決推行下去。

如若不然,一旦永生的奇蹟降臨,那些在曙光乍現之後,仍然被召喚到這世上的無緣永生之人,會怎樣痛苦與絕望,又怎樣吶喊與控訴,

一切,都將會是文明無法承受之重。

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十五章 核酸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三十章 痕跡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八六六章 拖沓
第八六四章 浩渺第四〇九章 紀年第七五一章 智能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六九九章 分列第二四五章 全產第六七五章 拖延第七六〇章 太空第二六四章 崗位第四四〇章 交集第四八九章 批駁第七五七章 聚變第二三七章 資金第二四六章 城區第七十一章 取代第七九九章 人爲第八八三章 紀念第三一五章 驅逐第一五六章 聯網第八十五章 避難第七六三章 規劃第三一一章 荒謬第七四〇章 醫療第五六七章 換頭第一六六章 流動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六二七章 思路第七七七章 考覈第四六〇章 理由第八七九章 必要第八四〇章 往昔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一一九章 落後第六十五章 熱寂第二八七章 奴僕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六四〇章 遷徙第一二九章 徑庭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一一二章 手段第五十二章 導師第八九九章 終點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五七三章 伊甸第六二一章 吉爾第三一六章 不見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十五章 核酸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七八一章 火箭第七〇五章 箴言第四三四章 庫房第二九六章 妥協第二七四章 領域第六十四章 重組第六四五章 火山第七七六章 高教第一三八章 原因第六〇一章 名稱第四三三章 材料第二八三章 相貌第二一九章 公寓第一〇八章 困難第三七八章 戰略第七五六章 能量第八一七章 散熱第五三四章 效率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七九六章 雜糅第一五九章 假扮第八六三章 夜空第一三二章 寂滅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二五二章 危城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六七一章 單行第六九二章 同類第二七五章 鐵路第九六一章 未來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四六一章 研發第五一四章 智能第三一四章 管制第五四〇章 迥異第二一二章 心靈第六四二章 貨物第五四八章 激戰第七六六章 海洋第四七八章 歷史第三五九章 延拓第七一四章 工程第三六九章 等效第二八一章 活動第五六五章 擴散第六三八章 記憶第三十章 痕跡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四九五章 斂散第八六六章 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