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 手段

手段,歸根結底,是爲了目的而服務。

再怎樣繁複而精妙的手段,倘若脫離了這摺疊的動機,脫離了成品,都將失去意義。

類似的情形,甚至,也出現在數學領域之中:從簡單的虛數,到稍複雜的康托爾集,這些定義,事實上完全存在於紙面和數學家的想象,現實中,並不存在虛數和康托爾集,甚至不存在與這些概念對應的客觀存在,這些概念的唯一(應該有的)用途,是作爲實踐分析的中間步驟,作爲現實推導的趁手工具。

這樣的認識,可想而知,並不會爲大多數數學研究者所認同,甚至反脣相譏。

畢竟在數學家眼中,他們構建的世界,遠超宇宙,其中的理論與構想之廣袤宏偉,無法盡述:

隨便列舉出一個數字,都碾壓宇宙中有意義的最大極限,隨意構架出一個維度,都比宇宙現存的狀態更繁複。

但那些美輪美奐、精妙至極的摹想,它們,真的存在嗎。

不同於數學研究者的莫衷一是,物理的研究者們,觀點很明確,即便物理分析和探索的過程中,研究者會不加考慮的使用各種數學工具,涉及從無窮大到無限細分的種種分明與現實相悖的理論和處理手段。

但是最終,在將研究成果賦予現實意義,應用到客觀世界時,這些手段,定義,一個都不會留存下來。

如果最終的結論,出現無窮大,或其他稀奇古怪的東西,

那麼你的研究就出了錯,因爲客觀世界,是無懈的,客觀世界永不出錯。

當然,這樣的表述,並不包括與客觀世界沒有直接關聯的理論研究,和中間過程的探索,只不過作爲一介學生,方然只認爲數學概念、算法都是工具,始終是輔助物理及衍生科學的手段,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

這樣的陳述,可想而知,方然沒對任何人講過,即便對理查德*費曼也只稍稍表露,他並不確定這位物理學家會如何看待此類問題,索性就少找麻煩。

畢竟,對物理領域的研究者來說,如果只看歷史,很容易認爲“正是數學催生了物理”。

在近現代物理的幾百年歷史,或許,向上追溯到更久遠的過去,數學的確曾有力的指引、推動了物理等學科的發展,從牛頓時代的經典理論,到一百多年前的相對論,數學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可以說一名理論物理學家如果沒有足夠的數學素養,不懂得如何利用現代數學的若干工具,那麼,他甚至將找不到合適的形式來表達、提煉自己的思想和假說,更遑論進行嚴肅的科學研究。

然而另一方面,回顧很多年來接觸過的資料,方然也發現,數學對物理的推動,幾乎都是很久之前的陳年往事。

並非今天的物理,可以脫離數學,獨立的演化;

而是說,對現代物理有幫助、能作爲研究工具的“那種數學”,都誕生在很久以前。

那麼現代數學,今天的前沿數學理論、成果,對當今時代的基礎科學研究又價值幾何呢,情形就並不太樂觀。

今天的數學,成果依然豐碩,新的學科分支和知識領域層出不窮;雖然數學研究的問題,越來越深奧,具體的內容,也並非外行能夠理解,但只消統計數學領域的論文數量,學術活動的議題與規模,也不難摸到其脈搏。

但反過來,現代物理的研究,卻明顯進入了一個瓶頸期。

目前,人類世界的基礎物理研究,缺乏的並非理論、假說,而是實踐的驗證和新發現,而這些東西,顯然無法用頭腦中的數學概念來替代;非但如此,現代數學的新興領域,那些普通人完全不知所云的定義和定理,反而越來越脫離現實,越來越無法在客觀世界的研究之中,充當趁手的工具。

是數學研究在誤入歧途嗎,恐怕不;

而是說,數學世界與物理世界,這兩個世界的相互背離正在加劇。

數學,存在於人類的思維世界,是對客觀世界規律的一種提煉、昇華,本質上是完全而徹底的抽象。

哪怕像1,2,3這樣的數字,也並非真實,而是抽象出的概念。

以抽象概念爲基礎,這樣的科學,究竟能發展到什麼樣的高度,原則上講,沒有極限。

至少,在不考慮計算能力、和體系自洽的前提下,數學研究,沒有禁區,沒有能力所限的未可知,一切都可以嘗試,去定義,去推導,不論阿列夫零,還是TREE(3)這類不可思議的東西,都可以憑空摹想出來,甚至,進一步作爲墊腳石,繼續讓思維向上攀登,永遠沒有盡頭。

可另一方面,生而植根於客觀現實的物理,卻沒有這樣的條件。

蓋亞,直徑六千三百公里的行星,環繞的恆星遠在一點四億公里之外,再遙遠些,至多包括可觀測的宇宙,人類能掌控、或者起碼能觀測到的存在,就到此爲止。

以人類目前能調動的資源,想再有劃時代的發現,在宏偉的物理學大廈中更上一層樓,真的很難。

自然科學的研究,正彷彿天梯,倘若從現有的一個梯級出發,能夠躍到上一級,便可以繼續前進,利用上一級的資源和知識來準備下一次跳躍。

這樣的過程,需要的,並非只是研究者的努力。

現有臺階上能被利用的資源、和能被發現的理論,是否足以讓人類跳到下一級臺階,還是由於某些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即便窮竭所有,也始終只能滯留在立足之處,而無法攀上更高的臺階呢。

這問題,不僅他答不出,物理學家也無能爲力。

在第一次長談後,方然在物理系擺弄電腦時,又短暫的和理查德*費曼交流過兩三次,但對於內心深處的擔憂,他隻字未提。

他所擔憂的,並非這搖搖欲墜的文明,能將物理學推進到什麼樣的高度;

而是一旦到了人類文明消亡的時刻,自己變作了孤身一人,物理,乃至其他的自然科學,要如何才能繼續發展下去。

近乎於未卜先知,這問題,即便再怎樣傑出的物理學家,也沒辦法憑空冥想,替他找到答案。

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九章 保障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七一二章 工程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十一章 中學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二章 消失第六二六章 遮斷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五七〇章 木船
第六五九章 社員第五五六章 疲倦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一九〇章 費城第三七四章 雙贏第九五二章 從前第四八五章 人選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二九七章 協議第八十九章 分界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一〇五章 分佈第三十七章 告誡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七七一章 佔地第二九三章 分離第五七二章 自我第二二一章 四色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二四一章 歷史第七十八章 停滯第八三六章 需要第五三一章 獨斷第九章 保障第一〇六章 奇點第六〇九章 斬草第七一二章 工程第七三六章 地位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四四五章 替身第四四八章 破獲第三九一章 零點第二五六章 出局第三五〇章 列強第六二二章 機車第二十五章 資料第四二二章 聚集第三五八章 族羣第七一六章 辯論第四五九章 漸凍第一七五章 回顧第八八二章 落成第十一章 中學第二八六章 文學第四一三章 貨幣第四一二章 滑坡第八一四章 生產第四二六章 人文第三四〇章 軟肋第九五四章 字符第二七六章 建議第五五七章 要求第六九一章 意義第五五二章 喚醒第四十一章 目標第二十九章 留言第三五六章 文明第六六四章 資源第一九一章 防禦第二章 消失第六二六章 遮斷第四九三章 思維第七〇三章 迴音第二三三章 養老第七十四章 股市第三二八章 勉勵第二三六章 儲備第六三〇章 制海第七八七章 甲子第四八一章 申請第五一五章 強韌第八四四章 深遠第七九一章 改良第五五〇章 窺見第一四八章 藉口第五八七章 家園第三八五章 等價第四五八章 霍肯第五一三章 數學第二〇〇章 核武第一七三章 整體第一八五章 利益第五四五章 海盜第四五七章 用人第五〇七章 結論第四六二章 沉湎第八七二章 專利第五一一章 差異第三九四章 核戰第八八四章 逝去第四六七章 生態第四一七章 規劃第四十六章 替代第二七九章 同僚第五八〇章 五湖第一四五章 隱匿第八八五章 穹頂第五七九章 激進第一三六章 進展第五七〇章 木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