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向上2

“大家知道我爲什麼要做新一任的村長嗎?”齊武天問道。

大叫搖搖頭,表示不知道。

“那麼大家爲什麼同意讓我當‘巨鷹村’的村長呢?”齊武天問到。

“因爲現在時局動盪,已經到了國破家亡的關鍵時刻,您曾經留學日本,並且身經百戰,還統帥過千軍萬馬,是唯一能夠帶領大家走出不利局面的人。”有人說道。

“感謝大家對我的信任和支持!”齊武天說完,給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

大家也給齊武天回了一躬。

“大家知道那天我回村的時候爲什麼要哭嗎?”齊武天問到。

“因爲東北三省丟了。”有人說道。

ωωω.ttκΛ n.C ○

“東北三省的丟失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在‘九一八事變’中丟掉了比東北三省更重要的東西。”齊武天說道。

“我們到底丟掉了什麼更重要的東西呢?”有人問到。

“我們丟失了正確的向上精神。”齊武天說道。

“正確的向上精神,我們巨鷹村從建村開始,一直都按照祖傳的方法,傳播和踐行着向上精神,八百年來從未改變過,然道我們這麼多年來,一直做錯了嗎?”有人問到。

“雖然不能說我們做錯了,但是我們的確沒有做好,以前的我還不覺得,但是,通過九一八事變,我徹底認識清楚了,我們‘向上’家族確實已經到了必須改變的時刻了。”齊武天說道。

聽到齊武天的話,大家不理解地搖搖頭。

“我給大家講一講我在‘九一八事變’中經歷,講一講我跟創村師祖一樣的‘他鄉遇故知,無助也悲哀’的遭遇,然後大家就會明白了。”齊武天說道。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你跟我們具體說說看!”有人問到。

“日本人對奉天北大營發動突襲後,我立刻做好了戰鬥準備,但是,上級的不抵抗命令馬上也送到了我的手上,並且把我手下士兵全部關在營房中,把他們的武器全部鎖在庫房裡,讓我有力使不出來。但是我不甘心,於是,我帶着我唯一能夠調動,只配有輕武器的,一個排的警衛隊,向日本關東軍發動了反攻。但是,我們人數太少,彈藥也不足,並且在自己的地盤上孤軍奮戰,沒有得到任何支援,所以很快就被進攻的日本關東軍給包圍並全殲了。我的那些戰友全部戰死了,而我則受傷被俘,被送到了日本關東軍的總部,並在哪裡見到了我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時的同學——石原莞爾。”齊武天說道。

“見到石原莞爾以後,日本人對你進行了嚴刑拷打和百般侮辱嗎?”有人問到。

“沒有。石原莞爾是‘九一八事變’的主要策劃者,他見到我以後,沒有拷打我,也沒有侮辱我,他只是給我講了三個故事,並且給我們的國家取了一個名字,叫做‘無齒國家’,講完以後,他就把我放了。”齊武天說道。

“無齒國家?三個故事?三個什麼故事?”有人問到。

“第一個故事是,十年前發生在石原莞爾身上的真實故事;第二個故事是,九十年前發生在一個日本人和中國人身上的故事;第三個故事是,這八百年來發生在我們腳下這片土地上的故事。”齊武天說道。

“麻煩您把這三個故事的具體內容,詳細給我們講一講吧!”有人說道。

“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日本精英羣掀起了一場‘尋夢中國’的熱潮,在這些精英中,就有石原莞爾。他們構想着能夠聯合已經進入共和的中國,代表東方去跟西方博弈。

1920年春天,帶着聯合中國抗擊歐洲的東方夢,石原莞爾來到了熙熙攘攘的武漢。三月的武漢,枯水期已經結束,揚子江黃金水道又恢復了勃勃生機,一艘接一艘的江輪來來往往擠滿了航道,大型運輸船蜂擁而至,碼頭上川流不息。年輕的石原莞爾穿着舊棉襖,和兩位同伴一起來到漢陽碼頭,打扮成尋找工作的苦力。

在碼頭上,石原莞爾看到了一個現實中的中國。

碼頭工經常遭到碼頭警察的欺壓和盤剝。那些警察當然不知道他是日本人,日本人幹什麼都認真,石原莞爾裝碼頭苦力裝的很像。一次警察把盤剝的目光放到他的身上,讓他上貢,他拒不表示,把警察惹怒了,他們還從未發現反抗的苦力,於是一擁而上,拔光了石原莞爾的衣服搜身,搶走了他身上最後一個銅板。

中國警察搶走了石原莞爾的錢,也澆滅了石原莞爾的‘中國心’。和他一起來的夥伴見到這種情況都回國去了,覺得這樣子的中國沒有聯合的必要。但是,石原莞爾卻繼續中國之行,之後,他用一年多的時間跑遍了湖南、四川、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形成了自己的‘中國觀’。

那是怎樣的‘中國觀’呢?

石原莞爾的考察報告寫下了這樣的結論:

中國‘官乃貪官、民乃刁民、兵乃兵痞’,‘是一個政治失敗’的民族。

離開中國後,石原莞爾去了德國。在德國,他看到了不一樣的民族。1922年7月,他踏上了德國領土,雖然此時的德國一戰剛剛戰敗不久,但從國民精神狀態上看不到一點下降。

歷史上的德國數次被打倒,又數次重新崛起。一戰戰敗後,德意志民族的意志並沒有消沉,反而變本加厲地燃燒起來。《德意志報》等報章不斷出現知恥而後勇的警示:“德意志民族,不要忘記這件事情,德國的榮耀被送進墳墓,不要忘記這件事情!德國人民將以不懈的勞動,奮勇前進,重新奪得其在國際上應有的地位,到那時,洗刷1919年恥辱的時候就到了。

一個國家必須以精神的力量來彌補軀體的損失,一個民族的尊嚴,只能在不忘的精神中產生。

當石原莞爾從武漢的碼頭歸來時,就改變了他的‘聯華抗歐’戰略,而變爲‘吞華抗歐’——吞併中國,去佔領統治他們,利用他們的廣袤資源,做大日本,然後與西方較量。”齊武天說道。

“第二個故事是什麼呢?”有人問到。

“第二個故事是這樣的:

九十年前,一個西方人來到中國,他找了一個武功自認爲天下第一的中國人比試武藝,幾個回合下來,把這個中國人打得趴在地上,動彈不得。這個中國人想不通,爲什麼自己這麼厲害還會輸呢?於是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面想了三天三夜,最後他想明白了,因爲自己是一個故步自封的人,自己的國家是個故步自封的國家,自己是一隻井底之蛙,自己的國家也是一隻井底之蛙,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根本不知道外面有更厲害的人,有更厲害的事。帶着不堪一擊的恥辱,帶着一雪前恥的決心,這個中國人在社會上大聲疾呼,希望喚醒身邊的人,身邊的家族,喚醒自己的國家,他希望大家一起向西方人學習。但是,響應者寥寥,絕大部分人依然自我陶醉,夜郎自大,昏昏欲睡。響應的這極少部分中國人,向西方學習地也不徹底,因爲那些沒有響應的人自己不學也罷,他們還想方設法阻礙這些向西方學習的有志中國人,讓他們放不開手腳,讓他們學得不徹底、不全面。於是半個世紀過去了,中國依然如舊,沒有發生實質性改變,國民照樣愚昧不堪、夜郎自大,國家依然積貧積弱、不堪一擊。

九十年前的那個西方人,擊敗中國人後去了日本,並跟一個在日本被稱爲日本武功第一的武士比試,也在幾個回合後,輕而易舉地把日本武士打得倒地不起。這個日本人心有不甘,他回到家中關上門想了三天三夜,最後他想明白,是自己的故步自封、不思進取害的。於是帶着不堪一擊的恥辱,一雪前恥的決心,這個日本人決定改變自己,也改變這個國家。他在社會上大聲疾呼,號召大家趕快清醒過來,打開國門向西方學習,改變國家落後捱打的局面。這個日本人的聲音得到了全國上下絕大部分人的認同,大家聚集在一起,把這種聲音變成一種國家意志,把這種聲音變成一個全民族的行動,大家攜起手來共同奮鬥,把個人、家族、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卓絕努力,整個國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變得能夠跟西方人並駕齊驅。

原本處於同一起跑線的兩個人,兩個國家,經過半個世紀的時間,卻產生了天然之別,這個天壤之別在兩個國家隨後的一場衝突中顯現出來。中日甲午戰爭,以日本的大勝,中國的慘敗結束,日本像是一輪旭日東昇的朝陽升起在世界的東方,而中國則像是一個巨大的血色殘陽,漸漸日薄西山。”齊武天說道。

“第三個故事是什麼呢?”有人問到。

“第三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匹狼王、一頭虎王、一隻鷹王、一個得道的和尚和一個改邪歸正的土匪死後來到閻王殿,閻王爺看在他們在人世間都廣積陰德的面子上,決定給他們每個人一次完成心願的機會。

狼王已經厭倦了以前做狼的日子,於是它請求閻王爺讓它做人。虎王和鷹王也有同樣的想法。得道的和尚覺得自己應該享受一下人間的榮華富貴,所以提出了不做和尚的請求。那個改寫歸正的土匪則想做一做官。

聽到大家的話,閻王爺覺得他們的要求都不過分,於是同意了。但是,閻王爺告訴他們,不管是做狼、做虎、做鷹還是做人,都要認認真真,積極進取,只有這樣,才能夠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才能夠抵達幸福的彼岸。最後他在大家的耳邊說了‘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八個字,讓大家牢牢記住,認真體會,說完就讓大家轉世投胎去了。

在隨後的近千年的歷史中,狼王、虎王、鷹王、得道的和尚和改邪歸正的土匪在歷史上你方唱罷我登場,留下無數成功英雄的萬丈豪情,也留下了無數沒落豪傑的痛苦淚水。

狼王轉世投胎成了契丹人,人們也把契丹人比作狼,一羣來自北方的狼。契丹了帶着兇猛的狼性,帶着凌冽的寒風從關外吹向燕趙之地,吹向中原,把大宋王朝打地只有招架之功,毫無還手之力,並建立了大遼王朝。但是,契丹人僅僅奪得了煙雲十六州後就開始滿足了,開始墮落了。

大遼的輝煌很快就被來自更北方的女真族吹地灰飛煙滅。虎王轉世投胎成了女真人,人們也把女真人稱爲東北虎,一羣威猛的東北虎。女真勇士帶着猛虎之威,在凜冽的寒風中與大遼的軍隊血戰三天三夜,把大遼的大軍打地落花流水,把大遼打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女真人建立了金王朝,他們攻陷了北宋都城,俘虜了北宋的皇帝,佔據了中原之地,與南宋劃江而治。但是佔據半壁江山的女真人,也開始不思進取,他們也慢慢地失去了猛虎的威風,並被更加靠北的蒙古人消滅了。

鷹王轉世投胎成了蒙古人,人們也把蒙古人比作草原上的雄鷹。蒙古勇士們騎着馬帶着鷹,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東西,他們往西打到了歐洲的多瑙河,往東鯨吞了金、南宋,威服四海,鼎定天下,建立了元朝。

然雄鷹有一天不去與風雪搏鬥,也會變成一隻脆弱的小雞,蒙古的勇士們在征服了中華大地100年後又回到了他們祖先發跡的地方。他們不是榮歸故里,而是被一個和尚出身的人,一個曾經連飯都吃不起的窮人趕回了老家。

朱元璋建立了大明,但是,取得富貴不易,守住繁華更難,特別是子孫不思進取。所以276年後,大明王朝被來自白山黑水的一族人,曾經入住過中原的女真族的後人——滿族人,趕下了龍庭,建立了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

滿族人統治中國兩百多年後,也漸漸失去了往日的雄風,並於1911年退位了。而滿清的龍興之地東北三省,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土匪遍地,羣雄涿鹿的戰場。最後一個叫張作霖的土匪殺出重圍,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變成了東北三省的實際統治者,變成了東北王。

但是,張作霖一死,其繼任者就把這千里肥沃的關東平原,把這地靈人傑的白山黑水,拱手讓人了,可悲呀!

真是‘其興也勃、其亡也忽’呀。”齊武天說道。

第十七章:健康1第二十三章:向上3第四十六章:戰境7第十六章:穩定5第四十一章:戰境2第三十二章:身境1第一章:九顆金子的旅行第二十五章:心境1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八章:身死1第二十章:健康4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十八章:健康2第十一章:身死4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二十二章:向上2第一章:九顆金子的旅行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二十五章:心境1第四十章:戰境1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四章:國破3第十章:身死3第三十八章:身境8第二十章:健康4第四十一章:戰境2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二十八章:心境4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二十八章:心境4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二十八章:心境4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十章:身死3第四十章:戰境1第十三章:穩定2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三十五章:身境5第二十四章:向上4第十七章:健康1第二十二章:向上2第十一章:身死4第四十一章:戰境2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十章:身死3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二章:國破1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四十四章:戰境5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十章:身死3第六章:家亡2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十四章:穩定3第十章:身死3第四十四章:戰境5第三十章:心境6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十六章:穩定5第四章:國破3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十六章:穩定5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十八章:健康2第十八章:健康2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十六章:穩定5第二十五章:心境1第十二章:穩定1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十八章:健康2第七章:家亡3第二章:國破1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四十二章:戰境3第四十二章:戰境3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十五章:穩定4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十八章:健康2第十五章:穩定4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四十六章:戰境7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八章:身死1第四十章:戰境1
第十七章:健康1第二十三章:向上3第四十六章:戰境7第十六章:穩定5第四十一章:戰境2第三十二章:身境1第一章:九顆金子的旅行第二十五章:心境1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八章:身死1第二十章:健康4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十八章:健康2第十一章:身死4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二十二章:向上2第一章:九顆金子的旅行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二十五章:心境1第四十章:戰境1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四章:國破3第十章:身死3第三十八章:身境8第二十章:健康4第四十一章:戰境2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二十八章:心境4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二十八章:心境4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二十八章:心境4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十章:身死3第四十章:戰境1第十三章:穩定2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三十五章:身境5第二十四章:向上4第十七章:健康1第二十二章:向上2第十一章:身死4第四十一章:戰境2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十章:身死3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二章:國破1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四十四章:戰境5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十章:身死3第六章:家亡2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十四章:穩定3第十章:身死3第四十四章:戰境5第三十章:心境6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三十四章:身境4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十六章:穩定5第四章:國破3第四十五章:戰境6第十六章:穩定5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十八章:健康2第十八章:健康2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三十三章:身境3第十六章:穩定5第二十五章:心境1第十二章:穩定1第三十七章:身境7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十八章:健康2第七章:家亡3第二章:國破1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四十二章:戰境3第四十二章:戰境3第二十七章:心境3第十五章:穩定4第二十一章:向上1第四十三章:戰境4第二十九章:心境5第十八章:健康2第十五章:穩定4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三十一章:心境7第四十六章:戰境7第三十三章:身境2第八章:身死1第四十章:戰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