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舟船 戰術

又是一天過後,時間也不由到了六月初九。在這天,足足兩萬剛剛從新兵營接受完軍事訓練的新兵營士卒,也不由在張世華的命令之下,由黑衣軍知樞密院趙九率領着,乘着各類舟船,浩浩蕩蕩的由水路趕向了荊南中興路。

是的,從現在開始,這支部隊便就會駐守在中興路。他們將在哪裡默默等待着,等待着戰事的到來。

因而在這般情況下,在襄陽府的各個糧倉也不由被打開。糧倉中那些個被黑衣軍所囤積的大量糧食,同樣也不由在水路的運輸下,被一點點的囤積在了中興路江陵城中。

……

六月二十一日,經歷了好一番長途跋涉。趙九親自率領着兩萬兵馬也終不由趕到了江陵城。

而在趕到江陵城後,作爲被張世華親自任命爲荊南最高軍事長官的他。便也不由自持晚輩之禮,在第一時間拜訪了江陵知府也就是張世華的叔父張烈文。而後,便也不由和原荊南最高軍事長官的郭羽敘了敘舊,並正式的交接了職務。

再之後,一番宴席自然也是免不了的。

不過趙九他卻也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就在宴席結束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三日。他便也不由登上了江陵城牆,親自視察起了江陵防務。

“這邊就是長江了嗎,這般寬廣浩大,的確不是北地的河流可以相提並論的啊!”當趙九他在視察防務時,登上江陵南城牆,遙看着不遠處那波瀾壯闊的長江,便也不由情不自禁的發出了這樣一番感慨。

而此時聽到他這樣的一番感慨之言。那邊,郭羽卻也不由附和的點了點頭道:“是啊,這長江實乃是天下第一江。其寬廣浩瀚,即便是北地黃河也是比不過的啊!”

“恩”聽到郭羽這般附和之言,趙九他負手看着長江,默然點了點頭。不過在點頭之後,趙九便也不由道:“我着一路走來,兵丁的巡邏和佈防都可謂是有章有法,秩序井然。

觀此我便可知,有郭將軍你,防務之事顯然是用不着我操心了。但將軍也知道,不日之後,主公便要兵發湖廣。而湖廣之地,可謂川流密佈,河網衆多。所以我軍若兵發湖廣,則定少不了要與敵激戰與水上。

而我趙九,久鎮北境。大小戰事雖經歷了不少。但舟船水戰,卻實是從來未曾經歷過得。但將軍卻已經鎮守不短時日了,因而我想問問將軍您。我軍舟船水師,想比如湖廣韃子,如何?”

“哈哈哈哈。樞密便請放心吧。當年,早在我鎮守江陵時。主公便就命我多造戰船,操練水師。現如今,單在這江陵,湖船底、戰船蓋、海船頭尾的多槳船我軍便有六十餘艘。

此船,長八丈三尺,船上足可載載甲士二百人。又有鐵壁鏵嘴平面海鶻戰艦五十艘。此船長十丈,寬兩丈。船上可載火炮不說,承載甲士百餘,那也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而除此大船之外,我軍還有引誘敵軍躍入溺死無底船百餘。極爲靈活,遊走與大船之側,協助大船作戰的魛魚船四百餘艘。至於舢板小舟,那更是不計其數了。別的不說,單是這些船隻加起來。一次便足以承載精兵四萬。

以此來對付韃子那些腐朽不堪的水軍,決然是不會有失敗的道理的。”郭羽這般說着,也端的是顯得自信滿滿、驕傲異常。

畢竟在這一年多的時間來,沒和敵人怎麼交手的他,幾乎全部的時間都用來建造舟船和操練水師了。而且張世華那時也將麾下所有的造船工匠全調給了他,並前前後後給了他白銀二十餘萬兩。

投入瞭如此之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要是這還比不過湖廣那些個腐朽不堪的水軍,他郭羽便也可以以死謝罪了。

所以當聽到郭羽這般自信滿滿的話之後,趙九也是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

“如此,我軍當無憂亦!”他先是感嘆了一聲,而後卻是不由對着郭羽再度說道:“那麼我也想去水師駐紮的營地那開開眼,君爲我帶路如何?”

“自無不可。”對於此,郭羽應聲稱是。然後這一行人便也不由邁步走下了城牆。

當然,在視察完舟船戰艦之後,趙九便也不由在長江之上操練起了他帶來的那些個兵馬。

……

時光飛逝,眨眼間。差不多又是三個月的時間,竟然便也就這般過去了。

因而,也如同張世華所預料分析的一般。等到了秋九月初二這天,被政敵哈麻不斷攻訐從而是大元皇帝妥懽帖睦爾越發厭惡的脫脫。爲了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也終不由主動的應下了詔命。

總制諸王各愛馬、諸省各翼軍馬,董督總兵、領兵大小官將,出征高郵。

現在的脫脫,身爲大元太師、中書右丞相又總制諸王各愛馬、諸省各翼軍馬,董督總兵。所以當他親率兵馬離開京城的時候。那些個對元蒙朝廷尚且抱有希望的地主和想要趁這個機會飛黃騰達的豪傑。也不由爭相投奔脫脫。

故而,在脫脫他率領着大軍還沒有渡過黃河的時候。他麾下的兵馬,便也不由擴張到了十餘萬。

當然,對外脫脫他自然是號稱有百萬大軍的。

因而,憑藉着這樣看上去好似不可抵擋的威勢。等到脫脫他率領大軍一路浩浩蕩蕩的來到河【】南江北行省時。他便也不由在第一時間收了行省平章太不花的兵權。

將太不花的數萬部衆,也劃歸到了自己的麾下。畢竟,當太不花生出推翻脫脫取而代之的野心,並將這樣的野心付諸於實踐之後,他和脫脫就已經徹底的撕破臉了。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脫脫自然也不會對太不花客氣。讓他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扯自己的後腿。

但這些卻也都是後話了,因爲在脫脫率領大軍還沒有渡過黃河的時候。磨刀霍霍準備良久的張世華,也不由在秋收之後,親率着足足三萬三千餘兵馬,分別了父母妻子和即將要生產的妾室,於秋九月初九這天,浩浩蕩蕩的殺到了中興路。

……

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陽節。這本是登高遠眺、飲酒賞菊的日子。不過現在,張世華顯然沒有這樣的閒工夫了。

因爲在今天,他已經受到了脫脫親率大軍出京征討高郵的消息。所以在今天,張世華便也不由將麾下的一衆將官召集了起來。準備商議接下來攻打湖廣的戰術。

……

“諸君,你們也都知道。我這一次準備動用集結在中興路的六萬兵馬,對湖廣行省發起進攻。所以這一次,我可不僅僅是爲了湖廣幾個不起眼的州縣來的。這一次,我要的,乃是整個湖廣!”

中興路江陵府的府衙大堂之中,站在主首位置的張世華,拿手指指着身後掛着的那副巨大的地圖,也不禁這般野心勃勃的高聲說道。

而後,在說出這樣一番富有野心的話之後。張世華再看着堂下的一衆將官們,便也不由一字一句的朗聲道:“湖廣行省爲路三十、州十三、府三、安撫司十五、軍三,屬府三,屬州十七,屬縣一百五十,管番民總管一,本省陸站一百處,水站七十三處。此省丁口衆多,全部的丁口加起來,千萬也是有的。

此省大嗎?大!大到我們根本就不可能將其一口吃下。所以想要實現我們的戰略目標,我們唯一的辦法,便也就是以斬首的法子,一舉拿下此省的中樞武昌路。

武昌路,人口稠密,乃是元蒙朝廷正兒八經的上路州府。據元蒙朝廷在至元二十七年抄籍數記載,此省有戶一十一萬四千六百三十二,口六十一萬七千一百一十八。領司一、縣七。

而治下七縣,則分別是江夏、咸寧、嘉魚、蒲圻、崇陽、通城、武昌。這七縣,各個都是人口稠密的大縣、而這其中,江夏【】縣便也就是武昌路的治所。

因而這一次,我軍的目標,便也就是江夏【】縣。因爲拿下江夏【】縣,便就等同於拿下了武昌路,而同樣,拿下武昌路,便也就等同於拿下了半個湖廣行省!”

張世華這般朗聲說着,到時不由將此番的戰略目標,清清楚楚的到了個明白。

而後,等張世華將戰略目標清清楚楚的說明白之後。堂下的一衆將官,便也不由聽他繼續說道:“江夏,地處漢水與長江交匯之地。故此城,西靠長江,東接鄂南丘陵。單從地勢上而言,此城倒也頗算是易守難攻了。

不過,這倒還不是最麻煩的。此城處漢江之間,因而此城根本就不與我軍接壤。所以要打下此城,我們也就必須要攻克澧州路、嶽州路和漢陽府的水師部隊和部分縣城。

因爲只有這樣,我們的兵馬放才能打到江夏城外。”

堂下,聽到張世華侃侃而談的說出這樣一番話,衆將官的神情也不禁變得嚴肅了許多。因爲聽到這,他們便也就知道,他們的敵人顯然並不容易對付。

澧州路那邊倒還好。雖然此路面積不小,但水師兵力卻不怎麼樣。如果他們發動斬首戰術,率部直取江夏城,那澧州路這邊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抵抗能力。甚至將此路攻克,堂上隨便一名黑衣軍萬戶,率領自己的本部兵馬,也就足夠了。

但和澧州路比起來,嶽州路和漢陽府卻是不同了。在嶽州路境內,近乎三分之一的面積都被洞庭湖這樣的天下大湖佔據了。因而在嶽州路,水師的力量是極強的。

因而如果張世華的大軍殺到岳陽,那就定然少不了要與嶽州路的官兵在洞庭湖上交戰。而同樣,漢陽府那邊的情況也和嶽州路類似。在漢陽府的境內,也同樣有一處水域面積接近一個縣的大湖,而且因爲漢陽府境內又有長江和漢水這樣的河流,所以漢陽府境內的水師力量,也同樣極爲強大。

所以想要連穿三路府,直擊江夏城,決然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對於此,張世華自然也是明白的。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張世華便也不由出言問道:“此戰艱辛,若想取勝,定然不是一件易事。而諸君且是我帳下肱骨之臣,如若汝等有何破敵妙計,且儘管言之。”

畢竟,這乃是一場事關黑衣軍日後發展的國本之戰。這樣的一場大戰,張世華自然不可能拍拍腦門就下決定。有道是一人計短,兩人計長。在現在這個關頭,麾下將官們的想法張世華自然也是極爲關心的。

而那邊,對於這樣的一場事關黑衣軍日後發展的國本之戰,衆多將官們自然也是有話要說。所以就在張世華話音落下之後,作爲軍師的趙子玉便也不由第一個站起身,對着張世華揖禮道:“主公,就像您說的這般。

湖廣行省,地域廣大,人口衆多。因而臣下覺得,若我軍想要攻打江夏城。那麼步步爲營,方纔是萬無一失的穩妥之計。畢竟現在元蒙朝廷的全部注意力都被佔據高郵阻斷漕運的張士誠吸引去了。

汴梁以及河南那邊的兵力,也都被脫脫抽調了大半。在這般情況之下,我軍完全就無有後顧之憂。時間充沛,自是不用貪功冒險。完全可以率大軍,以堂堂正正之勢,先取澧州,再下岳陽,而後拔漢陽,最後克江夏。”

趙子玉如此說着,倒是頗有幾分以勢壓人的樣子。

不過對於此,另外一邊,作爲黑衣軍上萬戶且本人還是張世華妻兄的郭羽,卻是有些不以爲然。

所以在趙子玉這話說完之後,郭羽便也不由站出了說道:“軍師,你這辦法固然是好。可要是按照你這個法子來辦。那我軍一路打到江夏,得花多少功夫?

澧州路、嶽州路和漢陽府的官兵,雖然論兵力和精銳都比不過我軍。但如果他們堅守不出的話,想要一個個拔掉這些釘子。又豈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說句不好聽的,如果按照軍師你的法子,那等到咱們千辛萬苦的打到江夏城時,能不能拿下江夏城,那還是兩說呢。”

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三百八十二章 夫妻 沈丘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五百零九章 戰太平(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八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十五章 擴招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得勝顯榮耀(求推薦)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十五章 擴招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四百七十三章 水戰搏殺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錢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兵潰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得勝顯榮耀(求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計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啓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六十四章 風暴來臨
第一百五十章 攻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獵犬扎那第三百八十二章 夫妻 沈丘第二百四十八章 北上進軍第一百零六章 局勢翻轉第二百四十九章 太不花來攻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戰常遇春第十六章 臨水鎮(求推薦)第四百七十六章 領軍十萬戰天完第五百零九章 戰太平(七)第二百七十七章 衆人心思第八十七章 潁州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趙子玉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頂山第五百零五章 戰太平(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天完使去第五百零七章 戰太平(五)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報捷第八章 改變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上第二百六十六章 資助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四百三十九章 建立武院第二百零一章 大勝第十五章 擴招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勝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板甲初戰顯威第一百六十章 羅文素奸計害人 張世華取捨有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得勝顯榮耀(求推薦)第六十五章 籌謀與動盪第十五章 擴招第三百六十章 賞賜的變革第三百一十四章 脫脫討徐州第二百五十三章 戰前論戰第四十一章 決定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業決勝(三)第四十六章 名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陣初顯威(二合一大章)第二百零五章 初次交鋒第四百八十九章 召兵第四百四十七章 心思變化第四百四十五章 治官第三百七十八章 高價 狩獵第四百七十三章 水戰搏殺第四百八十四章 問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醉酒誤事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終決戰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無望第四百一十七章 呂思誠獻計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三百四十四章 城破突圍婦‘盡忠’第三百二十九章 臨近年關第三百七十一章 天完來使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八十一章 招兵買馬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四百六十章 獨領千軍第一百五十三章 較量第三百四十三章 蘄春之戰(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借”錢第五百一十章 大業決勝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兵潰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變第一百一十五章 堅守之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二百三十章 幸運的韓兀奴罕第三十七章 蹴鞠熱第四百八十一章 思誠病逝第三百四十六章 劍指東向攻德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破敵得勝顯榮耀(求推薦)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抵江陵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們的訓練日常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計第二百零九章 暫避鋒芒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人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擊之計第二百四十三章 劍指汝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黑甲騎士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銜制第一百六十三章 翻臉無情第三百九十二章 交戰第六十九章 出兵(二)第三百零九章 ‘襄陽’掌中物也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來援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買馬有人投 風雲變幻豪傑出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閱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次啓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請呂思誠第四百四十二章 察罕善戰周鐵憂 大王定計有理由第二百七十一章 生死存亡第二百零六章 進退之法第四十八章 低調的生活第六十四章 風暴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