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第二關

河邊碼頭,寒風吹拂。

這裡集中了一百二十個男女,都是夫妻,他們揹着大包小包在這裡等候,而陳昊在內的六個族長都在這裡審閱着這批由六個部落湊足起來的建築隊。

“蕭關是防禦北方騎馬部落南下的重要關口,我要你們在一年之內把蕭關修築好,你們可有信心?”陳昊站在這批人的面前厲聲道。

“有!!”一百二十人齊聲道,中氣十足,他們都是各族選出出去的強壯族人,爲了防止北方騎馬部落南下入侵,各族人對此非常重視。

“好!”陳昊與其餘五個族長都感到很滿意。

這個時候阿倉領着一隊人趕到了碼頭這邊,這隊人中還有五頭牛和五輛牛車,牛車上載滿了物資。

“太昊,物資準備好了!”阿倉來到陳昊的面前開口道。

“嗯,那就出發吧!”陳昊點頭道。

隨着陳昊的命令下達,這一百二十個工人都坐到木筏上,而牛和牛車,以及攜帶的物資也運到木筏上,這些木筏還帶去的物資都是各族湊出來的,這樣一算,集合各族的力量後,太昊族化費的人力和物力並不多。

木筏隊從太昊碼頭出發,經過七日的水程,終於到達了蕭地。

前面就是越來越寬闊的峽谷,而隊伍停靠的地方,這裡只有東西寬只有幾十米,兩側乃高峰峭壁,地勢險要。

五十米的長度,大約是籃球場的長度,這中間還有一條十米寬的河流。

陳昊看着岸上一百二十個人開口道:“我們要在這裡修築一堵四米以上高的城牆,在河裡修築一個關卡,河道兩側的城牆各修兩個城門,另外就是,在你們的後面修建城寨和房子,你們以後要駐守在這裡,這裡就命名爲蕭關!”

接下來,是五個部落族長上去對這批族人說,讓他們安心留在這裡修關卡,食物和衣物等物資都管夠,此外每隔一段時間還會給他們一定的肉食,讓他們一定要在明年之內把城牆修好。

這一百二十個來自不同部落的人也覺得自己任重道遠。

訓話完畢,這一百二十人就找了個地方搭建帳篷修築營地,他們是要把城牆建好了纔去修建房子和城寨,所以現在住帳篷就好了。

這個時候,遠處出現一隊人,那隊人匆忙來到了營地這裡。

山骨族長帶着人過來,他對陳昊說道:“太昊氏,你們的人來了呀!”

“是啊,我們要修築關卡。”陳昊笑道,“我們的人在這裡修築關卡,也是擔心騎馬的部落會南下騷擾他們,希望山骨族長可以協助他們...”

對於獸林部族來說,獸林部族的領地更傾向於峽谷那些平地,而且陳昊答應了獸林族人,日後修好關卡後,可以讓獸林部族自由進出,若是碰到強大的騎馬部落,還可以放獸林族人進關躲避,獸林族人是非常支持太昊部族建設關卡的。

“太昊氏,你們放心好了,我們獸林部族不會讓北方的騎馬的部落去阻止你們修建蕭關!”山骨族長拍着胸膛說道,山骨族現在需要太昊族的化肥、工具、還有軍事力量,修建關卡這種對雙方都有利的事,他自然是十分支持。

“那就太好了。”陳昊笑道。

這個獸林部族加起來也不過一千人口,還不如太昊族或朱襄氏,但陳昊沒有一點看不起他們的意思,只要他們維持着與太昊族友好的關係,陳昊也不會動用武力征服他們。

“太昊氏,我給你們送來十隻羊,希望你們可以儘快修好蕭關!”山骨族長客氣地說道。

不一會兒真有人牽着十隻羊過來,每隻都有五六十斤重,是山羊品種。

“太謝謝你們了!”陳昊客氣地說道,然後就吩咐族人將這十隻羊收下,他也準備將這些羊送給留守在這裡建造的工人吃。

這一百二十人都是各族的居民,並不是奴隸,要在這裡建造關卡,可不能派奴隸過來修建,管理奴隸可是需要人看管的,而且在這種邊關之地,奴隸很容易會叛亂,甚至是勾結敵人,這樣只會得不償失,這還不如派自己的居民過來修建來得省事。

派自己族的居民修築關卡,比然要耗費不少的物資和糧餉,可集合六個部落的力量,情況就不同了。

一百二十個居民,如果要太昊氏全出,這起碼得花費幾十萬斤的糧食,另外還得荒廢上千畝田地一年,一來二去,損失就難以估計了。

太昊族派出的二十個居民中,有十個是新加入部落的尊盧氏人,另外十個是由太昊本土族人和歸順了幾年的戎人構成,陳昊打算等蕭關修好後就把這二十人留在這裡,並且讓這二十人都以蕭爲氏,這二十人中有一名達到什長級別的軍官是修建蕭關的領隊,陳昊也幫他改了個名字,叫蕭戰,一個二十多歲的男人,他日後便是蕭關的守將。

蕭戰把獸林部族送的羊安置好,又來到了陳昊的身邊,這個時候獸林族人也離開了。

他跟着陳昊沿着河邊往南行走,很快,這隊人就來到了一做峭壁之下,峭壁下有着大量的亂石,有的石塊比人還要高,這種石頭呈橙黃色,質地很堅硬。

“獸林族人說的就是這堆石頭了。”陳昊修關卡前就詢問了山骨族長這一帶哪有有石頭,山骨族長就把這處亂石所在的位置告訴陳昊。

“這是花崗岩,我們有這種石頭修關卡。”陳昊又指着背後一百多米外的河邊,說道:“蕭戰,你們就用牛車將這邊的石頭運到河岸,再用木筏運去關口那裡,明白嗎?”

蕭戰連忙點頭,修築關口最重要的是堅固,他敲了敲這種石頭,質地非常堅硬,用這種石頭修建的關口必定很堅固的。

“你們還要從太昊城那邊運輸石灰石,用石灰石混合黃泥沙子作爲粘合材料,粘合花崗岩。”陳昊說着,又來到一塊比人還高的巨石面前,指着這塊巨石,問道:“戰,如果要破開這塊巨石,你還記得我教你的辦法嗎?”

“我記得!”蕭戰來到巨石前,摸了摸巨石,就道:“先用大火燒,然後潑上冷水,巨石自然會開裂。”

“沒錯。”陳昊說道,“日後修築關口你們得安排一部分人在這裡開採石頭、一部分人運輸、一部分人修築城牆,一百二十人修一年應該能修好了。”

“是的!”蕭戰點頭。

蕭關的建設就這樣開展起來。

冬去春來,已是太昊十四年,春。

忙碌了一個冬季,太昊城裡那些新加入的一百九十個尊盧氏人終於把各自的房屋修建好,他們已經在新的耕地上翻耕下種大豆,還有麥子,但麥子種得並不多,主要是陳昊想拿部麥子做試驗選出一些帶粗壯基因的麥子作爲雜交之用,他要培越冬麥子,主要的麥子還得得到秋收後才正式下種。

上年經歷了嚴寒,太昊族今年的大豆產量必然會折算過半,他得趕緊補種一些大豆維持部落的大豆消耗量。大豆太不耐寒了,他得培育越冬麥子,好與大豆進行輪種,日後便是麥子、粟、大豆三種作物進行交叉輪種,大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田中肉之稱,無論是用來人吃還是用來喂牲口,都是非常不錯的營養品。

春雨綿綿,雖然田裡還有大半的大豆還沒有收成,可族人們已經開始把上年因爲受寒冷而凍死的大豆所空出來的田地,重新種上粟,比較粟纔是主糧,同時,陳昊也決定今年不徵大豆稅,但朝廷會用錢購買族人手中的大豆。

田裡的農民們在驅着牛犁地,每個農民的臉上都帶着辛勤的微笑,這場春雨下得很充足,也很及時,估計今年會有好的收成了。

可陳昊現在卻沒有心情去注意這場春雨,他此刻站在碼頭處,神情嚴肅,在傾聽着來自昊英族長的彙報。

現在昊英氏、渾沌氏、大庭氏、朱襄氏,這四個親族都掌握了鍊銅的方法,他們會去陳昊好不容易發現的那個銅礦開採銅礦,然後會將部分銅礦石跟太昊族換取青銅器或是錫礦,太昊族也省去了山長水遠去挖銅礦的麻煩。

雖然太昊族自己不開採那個銅礦,但那個銅礦的主人還是太昊族人,不過是太昊族把銅礦的開採權力分給這四個親族,而且這四個氏族去開採銅礦都是在陳昊特意分配好的區域進行挖掘,實際上也在太昊族的管理之下,所以這四個氏族去開採銅礦也不會發生鬥爭的現象,畢竟這個礦是太昊族,太昊族有權禁止任何一個部落開採銅礦所以,這四個氏族也很安分。

聽完昊英族長的彙報,陳昊也是眉頭大皺,道:“你是說,你們在銅礦附近發現了外族人的蹤跡?”

昊英族長連忙說道:“沒錯,開採銅礦的只有我們四個氏族,我們都商量好,哪個部落挖哪些,挖完礦石就一起回去的,可那天我們的人竟然發現那條河的南部出現七八條木筏,我們一開始還以爲是我們聯盟的人,可一問,各個部落都說自己的人都在挖礦,根本沒有南下,而且南下可是山林啊,我們挖完礦就回去了,怎麼可能會走那個方向呢!”

陳昊想了想,便開口道:“這一帶只有我們這邊的風姓的幾個氏族,還有西方的戎人,北方的獸林部族,已經在我們東面的幾個附屬氏族,可東面那幾個附屬氏族要到我們的銅礦,必然要經過昊英族那裡,而且東面的附屬氏族過來這裡,必定會知會我這個酋長的,而西面的戎人也不會貿然不通知我就到我們風姓的領地,所以你們在南方叢林看到的人,很有可能不是我們聯盟的人,你真的看清楚嗎?”

“我見過幾次了,而且渾沌族長也說他見過幾次,他還以爲是我們聯盟的人,當時也沒有注意。”昊英族長說得。

陳昊聞言,認真地思索了一下,又問道:“昊英氏,那條河是能通往你們部落,再匯入渭水的,你們以前也經常沿着那頭河南下狩獵,你們有沒有沿着那條河南下去到盡頭,或是碰到過什麼部落?”

昊英族長想了想,就連搖頭道:“沒有,我們昊英氏南部是沒有人的叢林,沿着那條河往南走,就會出現兩個分叉,一條往西南流向的便是我們採集竹子的地方,可那條河是有盡頭的,盡頭就在一個山腳下,而另一條支流卻是沒有盡頭的,我們的狩獵隊曾經沿着那條河往南探索,想着看看有多遠,可走了五日都沒有到達盡頭,他們就回來了,後來我們就沒有再到哪裡去了,可我們一直沒有發現那裡有人啊。”

陳昊皺眉想了想,又回城裡取來了羊皮地圖,這張地圖是他根據自己前世的記憶和結合這個時代自己親自探索過的地方而繪出來的,總的來說,雖然與現實有些出入,但大致上還是一樣的。

經過十幾年的探索,以及結合各個文明的陶器、建築、生活物品的樣式,陳昊已經能大致地推測出自己部落所在的位置,也就是在關中以西,一個文明發源地之地。

對於關中,他也是非常熟悉的,他之前就推算過關中有四大關卡,他上一年就下令修建蕭關,佔領了四大關中的一關,而南部出現的通道,很有可能是第二個關口。

“我們的南部是高大險峻的秦嶺,可是,在那樣的峻嶺之中,卻有一條能溝通關內外的通道。”陳昊看着鋪在地上的羊皮地圖,認真地思索着,“昊英族曾經沿着河水南下五日,都沒有走到盡頭,那很有可能是一條通往關外的通道。”

接下來,陳昊又看向昊英族長,問道:“你們昊英族當時沿着河水南下,是不是兩側都是山?”

昊英族長連忙點頭:“對對,都是山,都是密林!”

“沿着那條河一直往南走,可以走出山林,會進入到一塊不大的平原,那裡可能有部落,而且那裡的河流四通八達,那裡一帶雖然多山,但也不乏一些適合定居繁衍的平原,一般的部落是以水路作爲標記的,如果南方的部落沿着河遷徙,穿過南部那片大山,來到我們聯盟的領地,也就不足爲奇了。”陳昊分析道。

可他很快,就嚴肅起來:“南方多山林,我們這裡對平原,適合定居,一但南方山林裡的部落發現我們這裡適合定居,他們必定會從利用那條河不斷遷徙到我們南部叢林裡,這樣就威脅到我們了,我們不可以讓其它部落過來!”

昊英族長想想也覺得是這麼一回事,他便急道:“可是,他們已經在我們的銅礦出現了,我怕已經有部落在我們南部叢林裡定居了!”

第413章 除虎第354章 計劃第33章 潑水抓魚第36章 私有制初現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251章 訓練與遊戲(下)第511章第173章 換牛羊(下)第162章 養蜂大計第109章 嫁接果園第271章 增稅第444章 事故第175章 桑林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313章 詭計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279章 你們反了!(下)第247章 產鉗的應用第288章 建軍(上)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89章 樺樹與松樹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413章 除虎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402章 進貢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503章 孤軍第118章 男子出嫁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208章 蠶與織第480章 狡猾的奴隸第390章 集結第98章 歲星第15章 “歷”的由來第162章 養蜂大計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438章 收編第472章 羽絨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241章 鹽貿(下)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190章 一起幹壞事情(上)第45章 白龜第98章 歲星第450章 躺着賺錢第372章 皮與肉第347章 軍法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324章 偷鹽賊第30章 搶收菘菜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202章 你們是不是傻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68章 不講衛生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87章 分配農具第471章 結盟書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545章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131章 產後風第527章第267章 防備第329章 車第424章 騎兵第145章 另一個族羣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353章 擊潰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473章 紡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547章第529章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269章 竹林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347章 軍法第326章 奇怪的陶器第45章 白龜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74章 捕鱷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185章 大開荒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466章 新軍糧
第413章 除虎第354章 計劃第33章 潑水抓魚第36章 私有制初現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251章 訓練與遊戲(下)第511章第173章 換牛羊(下)第162章 養蜂大計第109章 嫁接果園第271章 增稅第444章 事故第175章 桑林第281章 第一個奴隸第313章 詭計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279章 你們反了!(下)第247章 產鉗的應用第288章 建軍(上)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89章 樺樹與松樹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413章 除虎第169章 秋季貿易(上)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402章 進貢第429章 十三年秋第503章 孤軍第118章 男子出嫁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208章 蠶與織第480章 狡猾的奴隸第390章 集結第98章 歲星第15章 “歷”的由來第162章 養蜂大計第199章 孔雀石與豬鬃(下)第438章 收編第472章 羽絨第368章 原始市場(五)第241章 鹽貿(下)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190章 一起幹壞事情(上)第45章 白龜第98章 歲星第450章 躺着賺錢第372章 皮與肉第347章 軍法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324章 偷鹽賊第30章 搶收菘菜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202章 你們是不是傻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68章 不講衛生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87章 分配農具第471章 結盟書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545章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131章 產後風第527章第267章 防備第329章 車第424章 騎兵第145章 另一個族羣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353章 擊潰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306章 管理糧食第220章 遷徙的柏皇氏族第473章 紡第59章 生產工具決定生產力第547章第529章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269章 竹林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347章 軍法第326章 奇怪的陶器第45章 白龜第182章 豬鬃與漆器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74章 捕鱷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185章 大開荒第478章 煤礦罷工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466章 新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