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財政稅收

秋意漸濃,又到了秋分時節,秋分日有三大忙,秋收、秋耕、秋種!

所以,在秋祭結束後,陳昊就發動幾乎整個部落的勞動力去忙秋收。

族人拿着銅鐮刀在田間利索地收割穀子,他們將穀子收割上來就用草繩捆綁,加工粟不同加工稻,粟要放在太陽曬乾,在正午太陽最猛烈的時候,用連枷拍打才容易脫粒。

屁孩們跟在大人後面撿散落的穀子,這些穀子還能賣錢賺零花呢。

老人們驅趕牛車,將一車車的收割上來的粟運去曬穀場那裡曬,牛車不夠用,也有青壯推着雞公車運輸,太昊部落內內外外一片繁忙的景象。

部落現時有一百二十個奴隸,其中太昊城這裡有一百個,而慄陸城有二十個。

奴隸被職業軍人監管並驅使其進行秋收工作,夏天時讓奴隸開墾的一百畝地,種的大豆,此時可以收穫了,大豆成熟週期短,現在恰好可以跟春種的粟一起收割。

陳昊安排完太昊城的生產工作,就乘坐木筏到下游的慄陸城指導慄陸城的秋收工作,慄陸城這裡有二百二十畝地,其中有二百畝是糧食田。

今年慄陸城是實行公有制的最後一年,也就是說,除了分給平民足夠下一年吃的糧食外,其餘的糧食都要收歸國庫。

等下一年再恢復私有制,下一年則收取一定的稅收,再用錢購買百姓手中的糧食,讓財富分給族人。

正因爲今年是關鍵的一年,所以陳昊就馬上趕來這邊,指揮工作。

翻查人口名錄,陳昊發現慄陸城今年又增長了十個人口,現在慄陸城有九十人和二十個奴隸了,這還算不錯。

合上名錄,再翻查糧倉冊,糧倉裡面竟有兩萬五千斤餘糧,他記得年初的時候特意調配了兩萬斤糧食來慄陸城作爲餘糧,由此可見,慄陸城的人今年吃得少,所以還剩下五千斤糧食,這非常不錯。

另外柳條、漆的產量上面記錄的也沒有什麼問題,由於今年慄陸城安穩下來,並且分了工人專門幹工業,所以生漆和柳條的產量直接翻倍。

接下來,陳昊跟族人一起收割糧食,並且將糧食曬乾入庫,前前後後花了五日的時間,糧食脫粒曬乾、稱量、入庫又花了五日的時間。

“不錯,今年有三萬斤餘糧進庫!加上兩萬五千斤存糧,現在慄陸城這裡有五萬五千斤餘糧。”陳昊算了一筆賬,十分滿意今年的稅收,雖然比預想的少了,但有三萬斤進賬已經很不錯了。

“等來年要實行私有制了,到時候,二百二十畝地,只能收九千斤的糧食稅,再從農民手中購買糧食,下一年的稅收加收購,慄陸城應該能收入一萬四千斤餘糧。”

“如果下一年的糧食儲備、再加上經營商品、再開拓外貿的收入,大約能進賬二萬五千斤餘糧,也就是說慄陸城一年的財政收入應該有一萬二千五百元。”

陳昊如是想着。

“今年收穫三萬斤餘糧,換算成錢幣,我們慄陸城的財政收入是一萬五千元,今年光統計種田的產出就有一萬五千元,還是公有制獲得的利潤大啊,但如果一直這樣的話,人們就喪失積極性,會適得其反。”

現在慄陸城的情況是,農民種出來的糧食,除了給農民溫飽的量外,其餘的都收歸部落所有,這雖然可以最大限度地榨取族人創造的價值,但族人不是奴隸,這肯定不行的,要是種多少都不夠交稅,那農民就會失去種地的積極性,田產就會減少。

“慄陸糧倉裡有五斤五千斤餘糧,今年慄陸城的財政收入是一萬五千元,嗯,不錯。”陳昊很是滿意。

慄陸城今年要挖護城河,這是陳昊給他們今個冬季的任務。

接下來,陳昊又返回太昊城。

這個時候,太昊城的人們已經收割了糧食,有人在秋播大豆,有人在曬着糧食,曬糧食是分批曬的,管理層已經完成了徵公糧和收購糧食的工作。

陳昊又要進行統計的工作,今年發展外貿、用奴隸種田、還掠奪了不少糧食物資,今年太昊城的物產會有驚人的表現。

“厲害了,沒想到化肥這麼厲害,我們的粟的平均畝產達到四百斤!”陳昊來到神廟的統計部,翻查今年的賬本,他不禁被部落的田產嚇了一跳。

今年是使用化肥的第二年,在以前沒有化肥、使用農家肥時,部落的粟平均畝產只有兩百斤,後來發明了化肥,粟的畝產達到三百斤左右,而今年是使用化肥和農家肥混合使用,族人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導致今年的田產非常豐富,達到了預定的目標——畝產四百斤。

“部落擁有四百四十畝糧食田,農業稅加上收購的糧食,入賬了三萬二千斤餘糧,糧食店額外買到一萬八千斤糧食,一共五萬斤餘糧,再加上掠奪東方大族的一萬斤糧食,奴隸開墾土地種出的兩萬斤大豆,今年太昊城光是這部分的收入就有八萬斤餘糧。”

“還有啊,賣化肥也收入五萬斤餘糧、賣酸菜、豆醬、木桶等工具又收入了三萬斤!”

“今年糧倉進賬十六萬斤糧食!”

“真是驚人啊!”

“再加上原來存下來的十四萬斤餘糧,太昊城的糧倉足足有三十萬斤餘糧!我原本計劃今年存二十萬斤的,沒想到外貿、掠奪讓我白白多了十萬斤餘糧!”

“二十萬斤餘糧換算成貨幣,就是十萬元!”

陳昊又計算了一下其它商鋪賺到的錢,還有與其它部落交換的材料、工具的價值,再減去出售出去的貨物的價值。

這麼一算,材料工具方面竟然也價值五萬元,在有貨幣的條件下,工具也能賣錢換糧食,所以是相通的,直接用貨幣來衡量材料工具和糧食的價值是可以的。

也就是說,一個太昊城三季度的財政收入就達到十五萬!

再加上慄陸城的一萬五千元,整個太昊部落的財政收入達到十六萬五千元!

部落現在使用陶幣,陶幣收入後都會收在各個店鋪的錢庫裡,或是運到銀行那裡,他想了想,突然覺得如果日後部落發展下去,陶幣就會越來越多,到時候,肯定得有一個存放錢財的地方。

他便覺得應該在神廟那裡,建造一個專門用於存放部落財產的國庫,這樣以後直接看看國庫有多少錢就能很快知道收入多少了,就像糧倉一樣。

處理完財政稅收的事情後,陳昊又去安排阿建帶着建築隊去修建國庫的事情,國庫採用磚瓦結構,最重要的是牆要厚、地板要厚,一定要結實。

忙完這些事情後,陳昊正式開始點兵!

第184章 犁第320章 羊皮地圖(上)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53章 狩獵(二)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489章 騎兵突襲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524章 攻城戰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45章 白龜第402章 進貢第141章 大漆(下)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380章 送糧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113章 春分日第465章 奶粉、奶糖第62章 爭論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510章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165章 養魚業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502章第493章 反間計第503章 孤軍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433章 寒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174章 穿牛鼻環143章 抓野鴨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7章 釣蛙第101章 曬河鮮第405章 縣鎮八部第499章第414章 叛民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156章 小豹貓第124章 藥與草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193章 秋播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354章 計劃第22章 曬枇杷第530章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113章 春分日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415章 風俗節日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79章 柘桑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184章 犁第34章 全民種菜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473章 紡第289章 建軍(下)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339章 敵情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139章 採鹽果第411章 象與駁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555章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92章 造鞋(下)第390章 集結第247章 產鉗的應用第398章 太昊族,現第6章 粟食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90章 墨與“紙”第408章 樹葉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83章 賣葫蘆第490章 援軍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25章 燒山種豆第518章 困境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
第184章 犁第320章 羊皮地圖(上)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53章 狩獵(二)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419章 部落聯盟的作戰第489章 騎兵突襲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524章 攻城戰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45章 白龜第402章 進貢第141章 大漆(下)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380章 送糧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378章 大興土木第113章 春分日第465章 奶粉、奶糖第62章 爭論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510章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165章 養魚業第426章 養馬易村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502章第493章 反間計第503章 孤軍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534章 風白城守衛戰(下)第433章 寒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235章 糧倉計劃與育種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174章 穿牛鼻環143章 抓野鴨第376章 追隨之箭第7章 釣蛙第101章 曬河鮮第405章 縣鎮八部第499章第414章 叛民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156章 小豹貓第124章 藥與草第535章 守衛之戰第105章 按戶分配第193章 秋播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354章 計劃第22章 曬枇杷第530章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113章 春分日第127章 林中套獵物第415章 風俗節日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79章 柘桑第391章 以逸待勞第186章 反曲弓與狩獵第184章 犁第34章 全民種菜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473章 紡第289章 建軍(下)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339章 敵情第430章 決定人口上限的因素第139章 採鹽果第411章 象與駁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555章第477章 新潤滑油和羽絨製品第217章 脣亡齒寒第258章 工場倉庫第451章 核心技術和核心材料第92章 造鞋(下)第390章 集結第247章 產鉗的應用第398章 太昊族,現第6章 粟食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90章 墨與“紙”第408章 樹葉第135章 漁業的初想第83章 賣葫蘆第490章 援軍第456章 戰略物資第25章 燒山種豆第518章 困境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