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劉寶襲永城

bookmark

劉寶襲永城

如果說戰前的徐州父老尚對護民軍的實力有那麼一點點懷疑的話,那麼當看到不可一世的御營騎軍落荒而逃,他們就徹底倒向了護民軍。

當然了,商人對軍人有着天然的畏懼,讓這些徐州世家和護民軍談條件,他們還是不敢的。所以他們把目標對準了剛剛進城的李八少。

李八少不是一個人來的徐州。而是和大批應天商人一起來的徐州。既然黃縱岳飛都想拿下徐州,以便給護民軍找一個能攻能守的根據地,李八少就決定利用商業的力量,靠利潤把兩地商人緊緊地捆綁到一起。李八少深知這些世家大的心理。他們可能也講道義,但更多的是以利爲先。護民軍可以利用良好的軍紀獲取徐州百姓之心,但想要獲得徐州這些世家的支持,僅靠還給他們被抄家的金銀珠寶是不夠的,還要讓他們看到發展的前景。

李八少本是和岳飛張憲一起到的碭山,因爲要安撫碭山商紳,李八少滯留了一天,隨後又騎着快馬趕到徐州。進入徐州城的時候,李八少臉色很差,畢竟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了,長途勞頓很難恢復過來。

但李八少依然拿出了十二分的熱情,當夜就和徐州的大商家大士紳進了一次關於合作的長談。結果第二天一早,徐州城的百姓就得知了一個好消息。在徐州士紳的大力邀請下,護民軍以後會長駐徐州,保護徐州百姓。

因爲知府大人及一干官員皆被祝行在劉復等人所殺,徐州城又推舉出了一個代知府,石不遇。此人是個進士,曾在東南沿海做過一任縣令,因爲得罪了東南王朱緬,撤職回鄉。

他也是徐州世家石家的外房子弟,在徐州城名聲甚好。祝劉爲亂時也曾請此人入幕,結果石不遇果斷地拒絕了二人的邀請,結果被關進監獄,差一點點被折磨死。

石不遇本已不抱生還之望。但卻沒想到自己不但被李八少和岳飛二人親自從監獄請出來,並且徐州百姓士紳還推舉他當了徐州代知府。

石不遇當即感動得熱淚盈眶,握着岳飛的手說,“士爲知已者死。我石不遇決不敢有負徐州百姓,不敢有負護民軍。”

岳飛笑道,“只要石大人不負徐州百姓,也就不負我們護民軍了。”

石不遇不再說話,只是更緊地握住了岳飛的手。

正當岳飛準備迎戰張俊的下一波大軍,李八少準備繼續和徐州城的士紳談生意的時候,率軍到達淮北的張俊卻改變了自己的進攻方向。

御營騎軍逃到淮北的時候,正好張俊和劉寶也剛剛到達。望着丟盔棄甲的二千騎軍,張俊還以爲自己看花了眼。直到逃回來的御營將士跪在張俊面前,張俊才確認,自己這支御營騎軍竟然敗在了五千應天團練之手。這讓信心滿滿準備先剿徐州,再滅應天的張俊真的沒奈何了。

北宋自建國就丟了養馬之地。所以戰馬急缺。御營雖爲趙構嫡系,但每營也不過只有三千騎兵。此刻逃到沛縣的御營騎軍不過二千人,也就是說,一戰損失了三分之一的騎軍。這怎麼能不讓張俊心痛呢?

當御營將士說到張鐵錘先是戰吉倩不下,兩軍衝鋒時,又被岳飛一合生擒,不由得讓張俊有了一絲恐懼。張鐵錘跟了他幾年,一向驍勇無雙,錘下從無活口。沒想到竟然在護民軍面前不堪一擊。

張俊從來都不是無畏猛士,此刻見護民軍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好對付,祝行在等人又被護民軍斬殺,張俊頓時失去了戰鬥的興趣。

反正他太瞭解自己的主子了。畏戰怯戰從來都不是什麼罪名。只要事事順着主子的興趣,就是此刻撤軍回建康,頂多也就是罰俸三月。

不過就在張俊打退堂鼓的時候,大將劉寶卻給張俊出了一個主意。

劉寶用手指着北方說道,“大人,此刻護民軍精銳全在徐州,咱們何不率兵直取應天府?據我推算,估計此刻應天府空虛無比,只要我們九千大軍攻進去,應天府還不是手到擒來嗎?”

張俊眼前一亮,拍着劉寶的肩膀說,“圍魏救趙,好主意!”轉而又用不確定的語氣說道,“可是據我們收到的線報,應天府團練可是有一萬五千名啊。就算徐州來了五千,應天府本地豈不是還有一萬精兵,不可小視啊。”

劉寶輕蔑地說道,“一個地方團練使會操練什麼隊伍?我覺得他爲了打敗祝行在,肯定把最精銳的大軍都領了出來。留在應天的估計都是手持木棍鋤頭的鄉民,在大人御營大軍的雷霆之怒面前,豈堪一擊。只要我們拿下了應天府,岳飛必急急回軍。到時我願親率大軍在路上截殺,一舉滅殺此人。應天徐州之亂豈不都被大人所平嗎?”

張俊被劉寶的這番推算折服了,哈哈大笑,信誓旦旦地對劉寶說,“只要我能拿下應天府,劉將軍當居首功。”

劉寶連忙說道,“要賴大人神勇,我們方可竟此奇功。”

兩人商議已定,果真避開徐州,掉頭殺入應天府永城縣。這一着雖然是出其不意,但他們低估了應天府的軍事力量。也低估了永城守將的能力。

永城縣駐有五百護民軍,守城將領名叫寇成,本是吉倩山寨頭目。手中一杆大槍,也素有驍勇之名。護民軍擴軍之後,被岳飛提爲步兵都頭,駐防永城縣。

擔任都頭以來,寇成兢兢業業,不敢有絲毫懈怠。捕盜逐寇,做得條條有理。一個月時間,永城縣治安局面大爲好轉。這日寇成正領着幾十個騎軍在城外巡邏,忽見南方煙塵四起,馬蹄聲聲。

寇成一下跳到馬背上,踮起腳尖張望來軍。來軍高舉的大旗上依稀寫得也是嶽字。但只望得一眼,寇成就臉色大變,迅速下了兩道命令,“徐舍,你帶上二十個兄弟,速往附近鄉鎮傳話,告訴他們有敵來犯。讓各村鎮加緊戒備。然後你自己快速趕回應天,去搬救兵。剩下的人,速速隨我回城,準備迎敵。”

永城縣的城門剛剛關上,劉寶的二千騎軍就殺到了城下。可是看着拉起的吊橋,城頭站得密密麻麻的守軍,劉寶不禁搔了搔頭皮。

張鐵錘還在的時候,劉寶在張俊麾下並不受寵。張俊明顯更喜歡傻大黑粗的張鐵錘。如果不是劉寶的指揮能力明顯突出,也不一定能做到步兵統領的位置。

張鐵錘被擒之後,張俊把逃回來的兩千騎軍交與劉寶指揮。劉寶知道這是張俊看在自己獻了奇計的面子上。但如果自己不能建立奇功,這副統制的位置肯定也做不久長。

所以劉寶親率兩千騎軍,快速奔襲永城縣。爲了更好的迷惑永城守軍,他還特意做了一面寫有嶽字的大旗。但讓他沒想到的是,寇成識破了他的計策,不但及時地關上了城門,還派出了去四方鄉村通報消息的士兵。

劉寶勒着戰馬,擡頭仰望城頭上的寇成。寇成今年四十歲,但一臉皺紋,看上去就像老人。雖然頂盔貫甲,依然擺脫不了農民相。

劉寶嘆了一口氣,沒想到一個老農般的人物竟然如此警惕,使自己的奇襲大計落空。出師不利,忽然讓劉寶對自己的計策產生了懷疑。看城頭這些器甲鮮明的士兵,就知應天府內還有精兵留守。

劉寶定了定神,用大刀指着寇成,大聲喝道,“大膽叛匪,朝廷平亂大軍已經城下,還不開門納降?負隅頑抗,只會全城俱滅。”

寇成用手扶着城頭的長條青磚,用眼睛再仔細打量了劉寶大軍高舉的嶽字旗上面,忽然哈哈大笑。笑得劉寶丈二金剛摸不着頭腦。

寇成笑過之後,突兀地問道,“將軍姓岳嗎?”

劉寶不知寇成爲何這樣問,所以搖了搖頭。有御營裨將狐假虎威地喝道,“大膽叛匪,我家將軍乃御營副統制劉寶,怎麼可能姓岳?”

寇成哦了一聲,似乎剛剛恍然大悟,“原來你是想詐城。”

劉寶問道,“你怎麼看出來我們不是護民軍?”劉寶確實不明白這一點,因爲騎軍奔馳時塵土飛揚,離遠了根本看不清人的面目。等到能看清騎兵面目的時候,再想關城門也來不及了。可是看永城縣的樣子,分明提前做好了準備。所以劉寶想看看自己的計策哪裡出了破綻。

寇成用手指着劉寶騎軍走過的地方,即將成熟的黃豆被踐踏得一地狼籍。寇成冷冷說道,“劉寶,你縱然奸詐,但你卻忘了我們這支軍隊的名字。我們是護民軍。我們的軍隊,無論是騎軍,還是步軍,絕對不會踐踏鄉民的莊稼。有踐一禾者,斬。而你的騎軍雖然也有走在路上的,但絕大多數卻是從大片豆田裡突襲而來,焉能瞞得過我。”

劉寶用奇怪的眼神望着城頭的士兵,心中暗想,世上真有這樣不擾民的軍隊嗎?可是看站在城頭的士兵,以及越來越多拿着武器站到城頭的百姓,劉寶就知道寇成沒說謊。護民軍在應天確實極得民心。

劉寶決定再試試勸降,他命中軍打起御營前軍旗幟,然後對寇成說道,“我觀將軍智勇雙全,何必執迷不悟,和亂匪一路。不如開城納降,我劉寶對天發誓,絕對會在皇上面前保你一功。”

寇成尚未答話,永城縣令劉文學領着幾十個衙役走上了城頭。劉文學打量了一下城下人馬,忽然驚喜地說道,“寇都頭,這真的是御營人馬,是皇帝派來的人馬。快快開城接他們進來。要不然皇上怪罪下來,我們擔當不起啊。”

這劉文學原來是永城縣的一個秀才。因爲縣令一幫人都被永城百姓殺了個乾淨,劉文學因爲平時剛直敢言,頗得百姓好感,於是就被推上了縣令的位置。他爲官清廉,頗受百姓好評。寇成對劉文學的印象也算不錯。但他沒想到劉文學竟然說出了開城納降的話。

寇成有點不敢相信地說,“劉大人,這支軍隊踐踏百姓快要成熟的黃豆,和土匪流寇沒什麼區別,我們可不能開門揖盜啊。”

劉文學不耐煩地說道,“寇都頭,皇帝親派大軍來救我們應天百姓,踩壞一點莊稼算什麼。永城鄉民肯定不會在意的。”說到這裡,劉文學抱拳衝城下的劉寶說道,“劉將軍,鄙人是永城縣令劉文學。我這就命人打開城門。”

劉寶哈哈笑道,“原來劉縣令和我是同姓。請劉縣令打開城門吧,御營大軍可是奉旨前來平亂。”

劉文學立功心切,他本是一個屢試不第的秀才,雖被百姓推爲縣令,但總覺得自己的縣令得來不正,沒有經過皇帝認可。如今見御營大軍來到永城,當然想立個大功。可是劉文學再三命令寇成打開城門,寇成只是沉默不語。

劉文學見使不動寇成,從鼻子裡冷哼一聲,就命令手下幾個衙役前去開城。但幾個衙役走到城門邊,卻被護民軍當場按翻在地。

劉文學大怒道,“寇將軍,你想造反嗎?御營大軍親來永城,你爲何不開門,反而要把朝廷大軍拒之門外。”

寇成不理會劉文學,他用手指着城外被踐踏的莊稼,大聲對站在城頭上的鄉民說道,“各位鄉親,你們願意讓這樣的軍隊進城嗎?此人口口聲聲一直說是來平亂,我倒想問問劉寶將軍,以及我們的劉大縣令,現在應天府亂嗎?應天府什麼時候有過這麼好的治安?如果你們願意讓這樣的軍隊進城,那我立即領着護民軍撤出去。鄉親們,你們願意嗎?”

劉文學不等城頭百姓回答,自己搶着說道,“當然願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雖然御營大軍踩了些莊稼,但百姓們只會深感皇恩浩蕩。寇都頭,你還是打開城門吧。”

第30章 欽使如枯草第28章 大對決(5)第160章 巢穴第115章 陳州攻防(4)第31章 妖道陶子思第51章 應天女學第86章 郭進戰死第57章 戰狼王綱第43章 天下第一師(下)第75章 夜戰曹州(8)第20章 朝歌鎮阻擊戰第40章 王彥離去第116章 陳州攻防(5)第70章 夜戰曹州(3)第59章 整編護民軍第125章 疲軍不堪戰第59章 輕取大名(下)第51章 戰滑州(5)第58章 清水鎮(6)第9章 衝突第25章 八百背嵬卷地來第114章 陳州攻防(3)第8章 薛弼第37章 蕭山和張累第34章 宗翰的煩惱第31章 分馬第67章 韓順夫第4章 奪軍(1)第111章 輕取濟寧三十七章 母愛如山第17章 初定應天府(1)第27章 大對決(4)第155章 啼哭郎君的眼淚第14章 威名(下)第31章 大對決(8)第62章 血色婚宴(下)第129章 獅駝崗(下)第20章 朝歌鎮阻擊戰第74章 夜戰曹州(7)第5章 不許進城第136章 滎陽渡口第1章 密謀第33章 父子相見第46章 李孝娥第42章 放牛坡之戰(下)第89章 石油第31章 妖道陶子思第72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上)第66章 兩個瘋狂的老頭(下)第3章 飛砣將廖昌第96章 鬼樊樓之戰(下)第6章 奪軍(3)第118章 陳州攻防(7)第1章 捕蛙的少年第69章 夜戰曹州(2)第17章 開戰第49章 戰滑州(3)第117章 陳州攻防(6)第145章 殺奴(8)第25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4)第170章 大相國寺撲買大會(中)第8章 薛弼第7章 李八少第34章 一拳第160章 巢穴第3章 亂兵(2)第42章 天下第一師(中)第13章 婉拒第181章 抱犢寨(5)第39章 病婦人第77章 夜戰曹州(10)第15章 八方風雲(上)第40章 王彥離去第26章 韓大公子第38章 忠君與報國第39章 急援第84章 宗翰的決心第42章 大破王善(上)第169章 大相國寺撲買大會(上)第124章 完顏婁室的進擊第20章 初定應天府(4)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53章 莞香園第33章 父子相見第25章 八百背嵬卷地來第117章 陳州攻防(6)第56章 清水鎮(4)第58章 清水鎮(6)第61章 清水鎮(9)第34章 宗翰的煩惱第107章 撒星陣(上)第35章 張憲請罪第36章 軍器坊第104章 僵持第65章 大獲全勝第129章 獅駝崗(下)第27章 大對決(4)第135章 籌辦撲賣大會第123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5章 憤怒的吉倩(2)
第30章 欽使如枯草第28章 大對決(5)第160章 巢穴第115章 陳州攻防(4)第31章 妖道陶子思第51章 應天女學第86章 郭進戰死第57章 戰狼王綱第43章 天下第一師(下)第75章 夜戰曹州(8)第20章 朝歌鎮阻擊戰第40章 王彥離去第116章 陳州攻防(5)第70章 夜戰曹州(3)第59章 整編護民軍第125章 疲軍不堪戰第59章 輕取大名(下)第51章 戰滑州(5)第58章 清水鎮(6)第9章 衝突第25章 八百背嵬卷地來第114章 陳州攻防(3)第8章 薛弼第37章 蕭山和張累第34章 宗翰的煩惱第31章 分馬第67章 韓順夫第4章 奪軍(1)第111章 輕取濟寧三十七章 母愛如山第17章 初定應天府(1)第27章 大對決(4)第155章 啼哭郎君的眼淚第14章 威名(下)第31章 大對決(8)第62章 血色婚宴(下)第129章 獅駝崗(下)第20章 朝歌鎮阻擊戰第74章 夜戰曹州(7)第5章 不許進城第136章 滎陽渡口第1章 密謀第33章 父子相見第46章 李孝娥第42章 放牛坡之戰(下)第89章 石油第31章 妖道陶子思第72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上)第66章 兩個瘋狂的老頭(下)第3章 飛砣將廖昌第96章 鬼樊樓之戰(下)第6章 奪軍(3)第118章 陳州攻防(7)第1章 捕蛙的少年第69章 夜戰曹州(2)第17章 開戰第49章 戰滑州(3)第117章 陳州攻防(6)第145章 殺奴(8)第25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4)第170章 大相國寺撲買大會(中)第8章 薛弼第7章 李八少第34章 一拳第160章 巢穴第3章 亂兵(2)第42章 天下第一師(中)第13章 婉拒第181章 抱犢寨(5)第39章 病婦人第77章 夜戰曹州(10)第15章 八方風雲(上)第40章 王彥離去第26章 韓大公子第38章 忠君與報國第39章 急援第84章 宗翰的決心第42章 大破王善(上)第169章 大相國寺撲買大會(上)第124章 完顏婁室的進擊第20章 初定應天府(4)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53章 莞香園第33章 父子相見第25章 八百背嵬卷地來第117章 陳州攻防(6)第56章 清水鎮(4)第58章 清水鎮(6)第61章 清水鎮(9)第34章 宗翰的煩惱第107章 撒星陣(上)第35章 張憲請罪第36章 軍器坊第104章 僵持第65章 大獲全勝第129章 獅駝崗(下)第27章 大對決(4)第135章 籌辦撲賣大會第123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15章 憤怒的吉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