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陳州攻防(5)

bookmark

作爲最善於審時度勢的回教徒,王俊之所以襲殺李成,公然對抗護民軍,憑藉的可不是趙構的一封密旨。

別看王俊忠義不離口,連軍隊的名字都以忠義爲名,實際在他心中,忠君不過是手紙,用完了就扔。

他起兵的底氣來自於幾個阿訇的分析。阿訇們一致認爲,趙宋在中原大勢己去,金人必將入主中原。女真人少,想統御天下,肯定會提拔中原的胡人,並對漢人定期屠殺。只要回教徒投靠金國,地位必在漢人之上。

王俊對阿訇的話非常認同。雖然護民軍的崛起讓他動搖了片刻,特別是他在汴梁城動用了一千胡軍襲殺三百背嵬軍,依然被半數背嵬軍突城而出。背嵬軍戰死一百多,殺胡人四百有餘。這種強大的戰力讓王俊膽寒。但隨着金趙聯手,數十萬大軍四面合擊護民軍,終於讓王俊下定決心,要爲汴梁的西域教徒們殺出一片肥沃的家園。

身爲朝廷暗情司的得力干將,王俊對中原戰局洞若觀火。護民軍成軍大半年,幾乎無日不戰,特別從去冬開始,護民軍精銳與金兵連場血戰,雖然在曹州城下擊敗宗弼,卻也損兵折將,傷亡甚重,連主帥岳飛都差點喪命。人都是血肉之軀,會疲,會累。王俊和一衆阿訇商議之後,認爲如今的護民軍己成強弩之末,必在四路大軍合擊下一敗塗地。岳飛雖勇,卻也逃不過冉閔大帝之命運。

東路軍宗弼人數雖少,卻攻勢猛烈,屢次突入應天境內,應該可以擊殺岳飛於虞城。可惜北路的宗翰太不爭氣,在攻下開德府之後,就又停步不前。滑州楊再興,太行牛皋,從大名府南下的樑興,三家人馬不過五萬人,竟然拖住了宗翰的十幾萬大軍。大名鼎鼎的宗翰勃極烈擔心後路被斷,竟不敢麾軍渡河,可謂廉頗老矣。既然如此,就讓我王俊替代北路軍,來給外強中乾的護民軍致命一擊吧!

於汴梁屠殺漢民,正是引誘護民軍分兵的第一步。

岳飛果然中計,派張憲兵進汴梁。城郊一戰,西域胡騎成功地擊敗了護民騎軍。那一刻,王俊可以說是豪情萬丈。連金人都擊不敗的護民軍卻被我胡騎擊敗,豈不意味着金人也到了強弩之末?也許最後定鼎中原的不是金人,而是信奉真主的大軍!

不過王俊的這種自信很快就被張憲打丟了。以壓倒性的兵力追擊張憲,依然被張憲掩護十幾萬難民退入了陳州城。一路之上,交戰數十次,張憲一次也沒有敗。若不是有十萬流寇,單憑七千胡騎,說不定己被張憲擊潰。攻城也是如此,連攻四天,折損萬餘人,也只是摸到了陳州的城牆。

縱然如此,王俊卻沒有半點撤軍的心思。說到底,攻城戰就是打消耗。張憲再厲害,憑空也變不出兵來。拼上幾萬賊軍耗死張憲,正是王俊戚方打的小算盤。唐朝的張巡南霽雲多厲害,還不是栽在了庸將令狐楚手裡。因爲張巡只有四千兵馬,令狐楚卻有十二萬。王俊戚方認爲他們可以複製令狐楚的勝利。

想到陳州城中逃難的富人,王俊戚方就激動得雙眼赤紅。城中至少有數百萬貫的財富,如果能夠搶到手裡,足夠十八代子孫享受。如果能再到應天府搶一遭,天下首富非王戚二人莫屬。

如果說張憲李橫的驍勇給王戚潑了一盆冷水,援軍的到來則讓二人如墜深淵。他們似乎終於明白過來,護民軍可不是天寶年間的唐軍,坐視張巡戰亡而不敢救。護民軍一衆將領早在屢敗金兵的戰鬥中打出了信心,打出了銳氣,也打出了天下勁旅的驕傲。

王俊戚方還不知道,就在這個時候,岳飛的萬餘騎軍正往這邊疾趕,經寧陵,過睢陽,直抄匪軍後方。而董先花如玉的萬餘騎軍也己經把孔彥舟酈瓊趕到了鄧州,迅速回師,沿許州一帶迂迴而來,二萬多騎軍以鉗形攻勢迂迴而來,準備把王俊戚方的十萬匪軍全殲於陳州城下。

自從莫名地接收了一段記憶,在岳飛心中,一直存着天下必殺之人的名單。不多,只有五個人。趙構是一個,秦檜是一個。万俟卨是一個。張俊是一個。王俊是一個。

如今那四位都在長江之南,短時間內殺不了他們。那就先把這個撲天雕王俊給幹掉再說。

桃花鋪一戰,宗弼部被岳飛徹底打殘,短時間內,絕對不會再有進攻應天府的能力。就算宗弼真有能耐再次進攻,但張橫的水軍第一師在濟寧攻城略地,京東西路義軍蜂起,不下數十萬之衆,已經徹底護住了應天府東路安全。如今宗弼首先要對付的,是對金兵羣起而攻的京東義軍。

至於宗翰的大軍,遲遲不肯渡河,岳飛則和王俊的想法不一樣。王俊認爲宗翰廉頗老矣。岳飛則認爲宗翰是想保存自家實力。自從完顏吳乞買登基以來,宗翰一系漸漸失勢。三路攻宋,偏又宗翰損失最大。就算他不顧後路渡河,就算他打下了應天府,他的功勞也未必能遮住他損師失地的罪過。

偏偏宗翰的中路軍最爲龐大,只要他能保持住當下兵力,就算無功而退回太原,吳乞買和宗望也不敢奈何於他。

人都是有私心的,女真人也不例外。女真內部照樣爭權奪利,照樣殺人不見血。不過,牛皋的太行軍,楊再興的滑州軍,樑興的忠義社,肯定也對宗翰造成了不小的威脅。這三位主都不是庸將,全是驍勇敢死之輩。他們真有切斷宗翰後路的能力。

宗翰不能渡河,中路軍威脅就越不過黃河。何況曹州城裡還有一個王貴。岳飛相信,就算王貴有歸順朝廷的意思,但他絕對不會降金。他也不敢降金!護民軍第二師可不是王貴的私軍。要知道第二師的一大半低級軍官都是應天本地士子。他們信服的不是王貴,而是岳飛。一旦王貴真敢公然叛出護民軍,也許只能孤家寡人地投奔趙構。王貴是個聰明人,肯定不會作出這樣愚蠢的選擇。

中路軍在黃河以北,東路軍又被擊退,至於南路的韓世忠,既然不敢沿淮北直入應天府,那就只能頓兵於天下堅城徐州之下。如果沒有王俊的這股匪軍,此時的應天府已經安如磐石。

自從得知王俊的精銳騎軍,皆是居住汴梁百年的胡人之後,岳飛心頭立即跳出一句話。“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對這些西域胡人再好,也換不來他們的感恩之心。他們只會在漢民族強大時恭順,一旦兵戈四起,這些胡人就會露出猙獰的獠牙,在漢民族的身體上狠狠撕咬。如果漢民族再次強大起來,他們又會再次降服。很多新主,或中興之主,要麼出於萬邦來朝的虛榮心,要麼被一些腐儒說動,不但不會計較這些胡人手上的血腥,反而會大肆赦免他們。

治亂交替間,胡人卻在中原步步爲營,人數越來越多,佔的地盤也越來越大。但是這一次碰見岳飛,善於投機的胡人好運算是到頭了。

飢餐胡虜肉,渴飲匈奴血。這是岳飛發自內心的抒懷詩句。特別是他得知到了民國時期,天方教徒竟在全國遍地開花,就連嶽效飛所在的南洋,也是天方教徒之天下。岳飛就更加理解天方教的可怕之處。太會審時度勢了,太會見風施舵了,也太會對漢民族動陰刀了。

“嶽帥,血債還要血來償。既然王俊敢在汴梁大肆屠殺,我軍就有清洗胡人的理由。汴梁乃中原古州,豈能容忍胡人逍遙。薛某認爲,對那些汴梁的胡人,手上沾血的殺,老弱婦孺逐出汴京。不能再接受他們的投誠。他們這些胡人,畏威而不懷德,太過反覆無常。”

參軍薛弼一路之上,都在不停地給岳飛洗腦,試圖讓岳飛把中原胡虜一掃而空。韓常畢竟是渤海國人,雖然也是漢兒,但他總感覺自己在薛弼眼中也是胡人。所以他對薛弼的鼓吹很不滿意。他也一直在小心地勸解岳飛,“大唐盛世,正是因爲廣納四海英傑,胡漢平等。胡人並不都是壞人,他們也有好人。正如歷次戰亂,屠殺漢人最多的還是漢人流寇。嶽帥切不可聽薛參軍之言。”

薛弼把眼睛一翻,直接給韓常來了一句。“韓將軍,你既然知道大唐盛世,當然也應該知道大唐的盛世正是毀在了安祿山史思明兩個雜胡手裡。”

兩個人一路上根本沒有停止過爭論。岳飛有時候會喝住他們,有時候乾脆任憑他們爭吵。反正岳飛心中已有定計,不會被兩人給忽悠了。

隨着騎軍繞過睢陽,陳州的軍情越發清晰。岳飛懸着的心也漸漸放了下來。他雖然對張憲有十足的信心,認爲張憲定能擋住王俊,不過多少也有一點擔心。

既然羅延慶蕭山的苦役軍已經死死咬住了王俊的精銳胡騎,十萬流寇根本就是充人數的。既然這樣,確實可以畢其功於一役,把七千胡騎一網打盡。

岳飛讚道,“苦役軍先殺夾谷突,又馳援陳州,功勞甚大。此戰過後,苦役軍前罪可以一筆勾銷了。”

不過岳飛卻不知道,最先對王俊發起反擊的既不是張憲,也不是苦役軍,而是退守柳林街的小將嶽亨。他以區區二千斥候精騎,擊潰了圍攻柳林街的三萬匪軍。

第122章 李寶的奇襲第54章 徐州(3)第5章 船火兒張橫第88章 火攻對火攻第41章 金刀王善第58章 和朝廷談判第35章 歸心第56章 鬼樊樓第29章 大對決(6)第181章 抱犢寨(5)第128章 獅駝崗(中)第78章 夜戰曹州(11)第27章 夜宴風波第117章 陳州攻防(6)第105章 如意車第16章 槍挑四將第28章 大對決(5)第14章 威名(下)第91章 綠毛第52章 相州失陷第5章 不許進城第22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1)第172章 徐進士第163章 大婚(中)第43章 天下第一師(下)第74章 夜戰曹州(7)第28章 以吾之功換汝命第119章 陳州攻防(8)四十七章 蒼龍院之戰4第105章 如意車第40章 王彥離去第84章 宗翰的決心第144章 殺奴(7)第31章 分馬第4章 兵發汴梁第34章 一拳第34章 九尾狐第44章 對峙第148章 殺奴(11)第146章 殺奴(9)第40章 伏羲觀前的激鬥第110章 兩敗俱傷第14章 威名(下)第175章 軍議(中)第58章 和朝廷談判第113章 陳州攻防(2)第135章 籌辦撲賣大會第88章 火攻對火攻第32章 請命北上第29章 與君非同道第53章 莞香園第7章 李八少第165章 韓肖胄第7章 冉閔後人第121章 陳州攻防(10)第125章 疲軍不堪戰第168章 祭祀第152章 初戰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50章 賀禮第49章 戰滑州(3)第70章 抵達第15章 憤怒的吉倩(2)第30章 大對決(7)第20章 雙槍如龍寒敵膽第48章 王彥來了第60章 北上第13章 婉拒第109章 撒星陣(下)第35章 張憲請罪第26章 降龍伏虎擒敵酋第55章 清水鎮(3)第99章 趙構的如意算盤第21章 可憐老臣報國心四十八章 議親第49章 李清照第95章 鬼樊樓之戰(上)第9章 一槍之威第170章 大相國寺撲買大會(中)第121章 陳州攻防(10)第100章 斥候戰第73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下)第151章 神垕第72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上)第22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1)第47章 刺殺第178章 抱犢寨(2)第180章 抱犢寨(4)第14章 憤怒的吉倩(1)第46章 奔襲滑州第17章 八方風雲(下)第152章 初戰第74章 夜戰曹州(7)第54章 徐州(3)第140章 殺奴(3)第50章 賀禮第6章 杜充第32章 鄉民的撫卹問題第9章 衝突第9章 一槍之威
第122章 李寶的奇襲第54章 徐州(3)第5章 船火兒張橫第88章 火攻對火攻第41章 金刀王善第58章 和朝廷談判第35章 歸心第56章 鬼樊樓第29章 大對決(6)第181章 抱犢寨(5)第128章 獅駝崗(中)第78章 夜戰曹州(11)第27章 夜宴風波第117章 陳州攻防(6)第105章 如意車第16章 槍挑四將第28章 大對決(5)第14章 威名(下)第91章 綠毛第52章 相州失陷第5章 不許進城第22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1)第172章 徐進士第163章 大婚(中)第43章 天下第一師(下)第74章 夜戰曹州(7)第28章 以吾之功換汝命第119章 陳州攻防(8)四十七章 蒼龍院之戰4第105章 如意車第40章 王彥離去第84章 宗翰的決心第144章 殺奴(7)第31章 分馬第4章 兵發汴梁第34章 一拳第34章 九尾狐第44章 對峙第148章 殺奴(11)第146章 殺奴(9)第40章 伏羲觀前的激鬥第110章 兩敗俱傷第14章 威名(下)第175章 軍議(中)第58章 和朝廷談判第113章 陳州攻防(2)第135章 籌辦撲賣大會第88章 火攻對火攻第32章 請命北上第29章 與君非同道第53章 莞香園第7章 李八少第165章 韓肖胄第7章 冉閔後人第121章 陳州攻防(10)第125章 疲軍不堪戰第168章 祭祀第152章 初戰第127章 獅駝崗(上)第50章 賀禮第49章 戰滑州(3)第70章 抵達第15章 憤怒的吉倩(2)第30章 大對決(7)第20章 雙槍如龍寒敵膽第48章 王彥來了第60章 北上第13章 婉拒第109章 撒星陣(下)第35章 張憲請罪第26章 降龍伏虎擒敵酋第55章 清水鎮(3)第99章 趙構的如意算盤第21章 可憐老臣報國心四十八章 議親第49章 李清照第95章 鬼樊樓之戰(上)第9章 一槍之威第170章 大相國寺撲買大會(中)第121章 陳州攻防(10)第100章 斥候戰第73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下)第151章 神垕第72章 靖康二年的第一場雪(上)第22章 耶律馬五的末日(1)第47章 刺殺第178章 抱犢寨(2)第180章 抱犢寨(4)第14章 憤怒的吉倩(1)第46章 奔襲滑州第17章 八方風雲(下)第152章 初戰第74章 夜戰曹州(7)第54章 徐州(3)第140章 殺奴(3)第50章 賀禮第6章 杜充第32章 鄉民的撫卹問題第9章 衝突第9章 一槍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