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如何收場?

李爲民不希望打內戰,並不意味害怕開戰。

國軍戰鬥力最強的幾個師、傘兵旅及海軍陸戰師,要麼部署在北緯17度線附近的非軍事區,要麼部署在西貢周邊。其它部隊與第5步兵師一樣,被北越人民軍和南解地方部隊死死拖住抽不開身。

能組織起來、能投入戰鬥的力量,無非是吳廷瑈手中那些五花八門的“特種部隊”、別動軍和隸屬於第四戰術區的兩個整編師。

且不說第四戰術區司令黃文高少將已明確表態不會輕舉妄動,就算他堅決執行吳廷瑈的命令,就算手下那些軍官不譁變,完全聽命於工投系的河朱邊防師、高速公路巡邏隊和芹苴工業村保安隊都能解決問題。

畢竟打仗就是打後勤。

吳家兄弟真與工投系翻臉,工投公司不可能再給他們提供油料、藥品和糧食等戰爭物資。只要堅持五六天,打幾場高強度的狙擊戰,他們的物資儲備就會見底,參與進攻的部隊將不戰自潰。

至於堤岸華人區和平東工業村,一樣沒什麼好擔心的。

第5步兵師既對外也對內,大不了放棄鸚鵡角地區,回師西貢周邊設防,同時組織力量把鸚鵡角和西寧省的十幾個安置村同胞撤往下六省。

一旦戰爭陷入膠着,那些對吳廷琰一直不滿的國軍將領和反對派人士,肯定會跳出來興風作浪。北越必然會加強往南部滲透的力度,展開更大規模的破襲戰,趁機擴大其解放區。

美國政府不會坐視不理,混亂局勢會迫使其下定決心拋棄吳廷琰,就像阮慶同楊文明說的那樣,只需要發表一個公開聲明,琰政府就會在第一時間垮臺。

事實證明吳廷琰沒瘋,關鍵時刻來了個急剎車,讓緊張到極點的局勢,一下子緩和下來。

部署到頭頓和芹苴附近的特種部隊和別動軍全撤了。第四戰術區官兵全部回營,黃文高少將更是第一時間趕到警備司令部,試圖商談善後事宜。

他的政治立場與海軍司令胡進權差不多,既效忠於吳廷琰。又不希望真與工投系翻臉,拿着獨立宮發來的電文,急切地說:“民先生,我以人格擔保這件事與總統無關,完全是那幫居心叵測的顧問在背後搞鬼。連瑈先生都被矇蔽了。離天亮還有一個多小時,請您以大局爲重,儘快統一口徑。”

調動那麼多部隊,搞出那麼大動靜。

紙包不住火,如果不統一宣傳口徑,天知道那些媒體會怎麼描述剛剛發生的一切。

吳廷琰不想讓更多人知道,一直支持他的工投公司已離心離德;李爲民同樣不想讓更多人知道,工投系差點被迫發動一場“政變”。

他接過電報看了看,面無表情地說:“高將軍,統一口徑沒問題。但動員令已經下了,已經給工投公司及平東和頭頓工業村內近千家企業造成數百萬經濟損失,作爲董事長我必須給公司同事和企業老闆們一個交代。”

預備役部隊不是現役部隊,緊急徵招的後果就是工人入伍、工廠停工。幾家大型汽車運輸公司和航運公司更是停掉所以業務,把運力全用在轉運部隊和戰爭物資上。

他提到經濟損失,黃文高則聯想到“工投系”在緊急狀態下的爆發力。

太可怕了!

從昨天下午到凌晨一點的短短几個小時內,平東、頭頓和芹苴工業村的幾十萬工人竟然全被動員起來了,一連下了兩道徵招令。

第一批徵招的四萬多預備役人員,在三個工業村保安隊組織下,迅速整編成七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三個裝甲營、三個防空團、一個運輸團和三個野戰醫院。第二批被徵招的兩萬多預備役人員。被迅速編成三個守備團,接替保安隊負責三個工業村的防守。

據可靠情報,禎沙儂人安置村和天主教難民安置村的民兵自衛隊也動員了。兩千多荷槍實彈的民兵被緊急運送到頭頓協防。

這意味着“工投系”不僅能夠自保,而且具備攻擊能力。

如果其它工業村和富國島特區一樣被動員起來。總兵力將超過國軍。至於海軍和空軍,他們根本不用擔心,因爲飛機和艦艇油料全是他們供應的,吳記重工和富國航空等公司,甚至爲海軍和空軍提供協修服務。

綜合實力擺在那兒,憑什麼跟人家打?

黃文高暗罵了一句吳廷瑈。一臉苦笑着說:“民先生,要是沒有美國和工投公司支持,政府連三個月都堅持不下去。還指望您能夠繼續支持,動員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恐怕……恐怕無能爲力。”

“知道沒有工投公司支持日子不好過,爲什麼還幹出這種親者痛仇者快的事?”

“剛纔不是說過麼,瑈先生被他身邊那些人給矇蔽了。”

“您是說獨立宮有壞人?”

“毫無疑問,那些人爭權奪利、欺上瞞下,國家就是這麼被搞混的,或許他們中有北越間諜,淨想着分化總統與您的關係,分化政府尤其國軍內部團結。”

獨立宮確實有北越間諜,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如果吳廷琰和吳廷瑈不爲所動,根本不會發生這樣的事。

李爲民不想繞圈子,更沒興趣跟他開開是不是命令部隊開進西貢“清君側”的玩笑,直言不諱地說:“既然政府打算把貴部調往北邊加強第一、第二和第三戰術區力量,那就儘快調過去。下六省防務移交給警備司令部,由我們工投公司與各省共同承擔防衛支出。”

黃文高意識到這是“工投系”的條件,要是不答應,他們不會那麼容易配合政府善後。

弄巧成拙,國軍撤走容易,想再部署就難了。

黃文高暗歎了一口氣,倍感無奈地說:“民先生,我沒這麼大權限,我要請示參謀部,請示總統。”

平時看吳廷瑈挺精明,可卻總是幹出這樣或那樣的蠢事。真是搬石頭砸自己腳。

李爲民擡起胳膊看了看時間,輕描淡寫地說:“離天亮還有一個多小時,參謀部這會兒肯定有人,現在請示來得及。”

見他回頭朝自己看來。阮志仁冷冷地說:“這是公司全體董事和警備司令部全體同仁的意見。”

“好吧,我立即請示。”

………

與此同時,平東工業村東南角一棟樓頂上樹滿天線的大樓裡一片歡騰。

樓前掛有三塊牌子,一塊是平東通信技術研究所,一塊是富國島工業大學工學院實習基地。一塊是西貢騰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位置偏僻,自成立以來似乎沒生產出什麼產品,在整個工業村一點不顯眼。

事實上這裡並非表面上看來那麼簡單,而是一個直接隸屬於越華文藝研究會情報系統的監聽和密碼破譯中心。

在此工作的500多技術和情報分析人員,在幾位主管領導下分別監聽北越、南解、政府、人民勞動黨和美國使館、美國軍事顧問團的通話和電文。

法國人的電話公司早被工投系企業收購了,新興的電訊公司幾乎全是工投系投資的,作爲南越規模最大、設備最全、技術最先進的無線和有線通信服務商,他們在監聽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吳廷瑈要對工投公司動手的情報,就是他們監聽到的。

人民勞動黨的特種部隊不像國軍,沒那麼完善的軍線和無線通訊系統。許多命令直接通過民用電話線路下達,渾然不知其一舉一動全在“工投系”掌握中。

慰問完剛立下大功的監聽人員,桂青山一邊陪錢新霖、張英貴等人蔘觀各科室,一邊不無得意地介紹道:“西貢搞監聽的至少有三家,比如陳金宣的那個什麼調查局,內政部的情報系統,以及中情局西貢站。不過他們想監聽電話,必須要通過我們。”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差不多,他們要求我們那幾家公司配合,我們給他們提供線路和場地。再順便留個心眼,所以他們在監聽誰,都監聽到什麼內容,我們全知道。”

“這說明那麼多錢沒白花。”

錢新霖人在這兒。心卻在芹苴,笑了笑之後突然話鋒一轉:“諸位,在如何收場這一問題上,我認同李先生的意見。能保持現狀儘量保持現狀,能不徹底撕破臉就不徹底撕破臉,畢竟一旦採取行動。就要直接面對北越,而我們現在實力,根本無法與北越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反滲透反游擊戰。”

張英貴沉思了片刻,凝重地說:“錢先生,問題現在已經撕破了臉,只是沒公開化。以吳廷瑈的性格,他不會就此收手。”

“確實如此,不過李先生說了,肯尼迪對北越正在採取的一系列軍事行動表示嚴重擔憂,打算增派軍事人員指導南越展開針對性的特種戰,其特種部隊人員必要時可參戰,這意味着美國政府對西貢的影響力會越來越大,軍事顧問團即將變成軍援司令部,對國軍將會具有一定控制力。”

“美國人赤膊上陣,吳廷瑈再想動手也沒機會?”

“可以這麼認爲。”

錢新霖微微點了下頭,接着道:“這次讓我們暴露出部分實力,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吳廷琰、吳廷瑈和楊文明、陳善謙、阮慶等國軍高層,在對待國軍中‘工投系’軍官的態度上會驚人一致,會找各種藉口排擠我們的人。

警備司令部分析過,他們這麼做對我們有利有弊,利在有那麼多中下級軍官可充實下六省防衛力量,弊在會對國軍失去一定影響力和號召力。”

往國軍內部滲透的計劃,一直由張英貴這個“老軍頭”負責。

提起這個,他忍俊不禁地笑道:“錢先生大可放心,與我們有關係的人太多,不管怎麼審查也只能排擠掉保安隊出身的那一部分。要是把有關係的全解除軍職,那他們就別想打仗,因爲會少一大半下級軍官。”

國軍軍官中有工投公司和各工業村內企業的“家屬”,有前華青會和越青會成員,有畢業於各工業村學校的青年。

總之,具有“工投系”背景的太多,不是無法甄別,是不能甄別。

錢新霖豈能聽不出他的言外之意,微笑着說道:“所以接下來的工作重心,要放在那些沒被排擠掉的人身上。”

張英貴嘿嘿笑道:“陳世國和阮志仁精明着呢,這些工作他們會搶着去做,我就是拾遺補缺。”

桂青山突然想起一件事,不禁笑道:“各位,他們既然通過這件事對我們起了戒心,強制徵兵法令肯定不會繼續在各工業村和各安置點執行,這對我們而言似乎不是什麼壞事。”

跟北越人民軍和南解地方部隊的拉鋸戰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能保持一分實力算一分,錢新霖深以爲然:“老桂說得對,如果他們想不到,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渠道提醒一下。”(。)

第108章 “國家利益”第62章 工投債券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20章 歸來!第149章 公平機會委員會第73章 “唱大戲”第64章 攙沙子?第14章 亂局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47章 既要命也要錢!第102章 重心轉移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83章 優惠政策第73章 “唱大戲”第15章 初見吳廷琰第76章 大權在握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196章 如何收場?第56章 當官了!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67章 保安隊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62章 工投債券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210章 情報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6章 燒冷竈第20章 歸來!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82章 生財有道第73章 “唱大戲”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55章 分工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77章 害羣之馬第92章 本世紀最傑出的音樂家第152章 奇葩第78章 清理門戶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27章 抱團取暖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9章 救人!第210章 情報第27章 抱團取暖第205章 自由高棉第88章 第五步兵師防區第146章 真正的大魚第197章 攤牌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217章 尊重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31章 蛀蟲!第179章 被捲進去的阮高祺第13章 知己知彼第41章 李爲民的偶像第96章 招商引資第156章 人才!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122章 亂命第22章 轉型第154章 豪賭第213章 軍力(二)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109章 “母老虎”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60章 有驚無險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9章 急流勇退第223章 不靠譜的空軍第128章 工業、軍事第67章 保安隊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147章 大搜捕!第78章 清理門戶第125章 善後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70章 操之過急第210章 情報第188章 消耗戰第67章 保安隊
第108章 “國家利益”第62章 工投債券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138章 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第20章 歸來!第149章 公平機會委員會第73章 “唱大戲”第64章 攙沙子?第14章 亂局第219章 營救行動(二)第178章 政變流產第47章 既要命也要錢!第102章 重心轉移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83章 優惠政策第73章 “唱大戲”第15章 初見吳廷琰第76章 大權在握第57章 不能走太近的人第196章 如何收場?第56章 當官了!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133章 擲地有聲第67章 保安隊第53章 新經濟政策第62章 工投債券第89章 階段性勝利第226章 戰果輝煌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77章 害羣之馬第177章 投鼠忌器(二)第210章 情報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206章 忠言逆耳第6章 燒冷竈第20章 歸來!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82章 生財有道第73章 “唱大戲”第136章 法律不外乎人情第90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55章 分工第139章 留下比不留下好第126章 “功成身退”第77章 害羣之馬第92章 本世紀最傑出的音樂家第152章 奇葩第78章 清理門戶第167章 教育的重要性第106章 大勢所趨第27章 抱團取暖第8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20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9章 救人!第210章 情報第27章 抱團取暖第205章 自由高棉第88章 第五步兵師防區第146章 真正的大魚第197章 攤牌第23章 第三種力量第233章 “研究會”的新總部第217章 尊重第195章 懸崖勒馬第26章 表姐秘書第131章 蛀蟲!第179章 被捲進去的阮高祺第13章 知己知彼第41章 李爲民的偶像第96章 招商引資第156章 人才!第8章 李家沒省油的燈第122章 亂命第22章 轉型第154章 豪賭第213章 軍力(二)第104章 積極主動第109章 “母老虎”第185章 工投系的底限第60章 有驚無險第135章 封閉式管理第172章 要出大事第19章 急流勇退第223章 不靠譜的空軍第128章 工業、軍事第67章 保安隊第186章 一石二鳥第147章 大搜捕!第78章 清理門戶第125章 善後第54章 華人的方向第70章 操之過急第210章 情報第188章 消耗戰第67章 保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