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行進中

小夥伴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姜先也耐得住性子,私下裡準備好了自己要南下的一應事物,他的準備工作都是在唐國做的,龍首城裡哪裡知道?到了快要出發的時候,他才施施然帶着隊伍出現。自然博得了姑娘們的關注。

姑娘們對姜先的評價並不很高。衛希夷覺得他是雞崽,現在長大了些,比以前也長進了,只是不幸有了太叔玉做對比,便又顯不出姜先的長處來了。女瑩更不用講,打從在蠻地,她就不覺得這個嬌滴滴的上邦公子有什麼了不起的,到了龍首城,女瑩自己的經歷坎坷,涉難渡險一路到了現在,看人的眼光自然也更高些。庚就更不用提了,她本來就是看誰都像傻子,只有她家主君最好。

三個姑娘初聞姜先要南下,驚是驚了,卻非驚喜,也不是另想相看。思忖了一下他之前表現出來的水平,都覺得他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

那個小身板兒!南下!不怕病死了嗎?當初就是差一點兒就死了呀!

還要帶兵……不是她們瞧不起他,姑娘們見過的勇士多了,也有看似瘦弱而勇力不凡的,可姜先左看右看的,都不是那塊料。女瑩與衛希夷兩個,各自的父親是什麼樣子的體格?再看看姜先。

三人同時摒息,實在想象不出來他大殺四方的豪邁樣子。衛希夷還記得,當年姜先君臣三人,就是被荊伯追殺得狼狽逃躥來着!現在這是想要報仇嗎?報仇也……有點難度呀。她能理解想報仇的心情,卻不甚贊同姜先這樣的選擇。

姜先臉上一熱,他自知不擅廝殺,也主動向偃槐講過,被姑娘用這樣的眼神兒看,還是不好意思了起來。

姑娘們無論是熱心腸的,還是不愛多管閒事兒的,想到他曾向申王進言,幫忙說過好話,便有些不落忍。想勸他不要走得太遠,想報仇,派任續就可以了。對付荊伯,她們也願意助一臂之力——帶着兵馬到蠻地,必然要與荊國有交集,道也不好借,不如打一打。

由最熱心、與姜先最熟的衛希夷來與姜先搭話,問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姜先得到心愛姑娘的垂問,頭腦一熱,差點兒便將計劃合盤托出了,幸虧是在申王宮中,他還留着點兒警惕,吞吞吐吐地道:“我已做好安排了,並非一時意氣之爭。”

衛希夷不愛勉強人,心道,雞崽從小也不算笨,既然這般篤定,或許真有準備也未可知。設若真有不妥之處,大家一同南下,能搭一把手,就搭一把手唄。打定了主意,她就不再多管姜先的閒事兒了。

出發的時候是一個烏雲密佈的天氣,這已經是近期以來比較好的天氣了,在那之前,整個夏天,雨水幾乎不曾間斷。因爲雨水,出發的準備工作才拖延了這麼長的時間。

本以爲是自己等人走,一路走,一路接收女瑩先前散放的人。不想打從南門出來,背後就拖一條長長的尾巴。這尾巴真長啊!足有兩千號人,還的綿延得看不到尾巴的輜重車輛。

女瑩與衛希夷都是乘馬,行軍而非疾馳的時候,庚的騎術也還能跟得上。女瑩勒住了馬頭,有點遲疑地問衛希夷:“那些不是你帶的人吧?”

那當然不能是啦!衛希夷有伯任與她的五百人,到了龍首城,太叔玉不放心,又與了她五百,統共也就這麼多人了。輜重一類亦是二人資助,申王這裡,因爲答允了二人南下,又聽了姜先獻計,亦有扶植之意,也與了一些。

就這麼多東西了!

所以?

庚作了總結:“都是唐公。”

女瑩道:“他是認真的?”

庚突然冒出來一句:“我們是不是小瞧了他了?”

“嗯?”衛希夷遲疑地說,“你看他這次能成?”

庚道:“不是還有我們嗎?我於行軍之道懂的雖然不多,在中山卻也見過你們整隊出征、凱旋而歸。您看,他的隊伍也很齊整,要麼是他自己深諳此道,要麼便是麾下有能臣。有能臣而能用,而非一朝手握大臣便圖自己痛快,這可比自己能幹要難做到得多了。”

女瑩與衛希夷對望一眼,衛希夷對於唐兵行軍有序給予了肯定。女瑩道:“是了,我們不該總將他當作當年那個模樣。聞說唐地被治理得不錯,可見他也是有些本事的。”

姜先如願以償地被頻繁在衛希夷面前提起,也得到了肯定,然而衛希夷的朋友們對他的評價卻偏向了另外的方向。庚與女瑩都認爲他別有所圖,姑娘們是去幹大事的人,看出來姜先對衛希夷有那麼點意思,也沒有將他的行爲全歸因於此。與太叔玉夫婦一樣,他們認爲,姜先南下是因爲有利益。

庚說:“天邑諸侯雲集,卻並不同心。唐公有兩種選擇,一、留下來,盡力從中取得更多的利益;二、暫避鋒芒。二者都有可能是正確的選擇,也都有可能是錯誤的選擇,是對是錯,端看各人如何把握。唐公有母親、外祖在彼,不須自家費神太多,又留重臣守家。無論天邑做什麼,成了,他也有份。敗了,他便說他不知,可以出來重整旗鼓,做個好人。”

女瑩叔頻頻點頭:“是這個道理。至於隨我等南下,他既非攜舉國之兵,又非傾全國之力,隨時可以抽身。對付荊伯,勝了,自有好處。敗了,荊國離中土也不近,不會損傷他的根本。”

兩人一致認爲,姜先此人,實在狡猾。

————————————————————————————————

“實在狡猾”之人卻十分用心地與任續商討行軍事宜,天上陰雲翻滾,眼看要下雨了,很容易讓人回想起在蠻地的時光。南君昔年曾爲他們配過精幹的蠻人嚮導,姜先與任續從他們那裡學會了不少雨中行進的法門。

蓑衣斗笠是在唐國就備下了,爲此,將許多工匠都累壞了。人手一根手杖,輜重車上一定有一捆柴草。天陰的時候,姜先還是乘馬的,任續卻很小心地爲他準備了一輛車,一旦落雨,就會將他塞進車裡。姜先再說自己變得強壯了,那也是不行。

老天這回幫了忙,足了數日沒再落雨,在王畿附近,道路也好走,這幾日行進得很快。一前一後的雙方,交流也不很多。只在開頭,雙方打了個照面,約定若有麻煩,會互相照應。因爲不是敵人,是以先通了消息,確定會同行一段不短的路程。

許國是女瑩的外祖家,許侯老奸巨滑,無利不早起,要他支援外孫女也不是不可能,許夠了好處即可,尤其還有姜先同行。或可路過許國修整,又可詢問些消息,許國有許多自蠻地而還的人,也可收束一些舊部。

然而無論女瑩還是衛希夷,對此都持謹慎的態度。蠻地之變,許侯可沒有護送外孫迴歸繼位的舉動。此番能自許國得到多少支持,還是未知,可以試,但不可以依賴。倒是與姜先,要保持一個比較友好的關係,反正現在雙方是需要互相幫助的。

友好,又不粘連太緊。

姜先得到了比較友好的待遇,任續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回來報與姜先:“前面的人,好像在變多。”

姜先思索不得其解,要說投靠,也該投靠自己纔對,他相信任續的觀察,下令:“再探。”

任續道:“有點難,她們很小心,我開始相信她們或許可以復國了。”

姜先想了一想,道:“她們在咱們的前面,路過她們的營盤,點點挖了多少竈。”

任續有些佩服地道:“是。”

又過數日,任續發現前面行軍竈並沒有變多,但是他確信,自己並沒有眼花,人一定是變多了,又報與姜先。姜先思忖一下,道:“從她們造飯的時候看,一頓飯花了多長時間。”

這一回,任續發現了問題,心中也不無詫異,回來對姜先道:“造飯的時間比先前長了,她們那裡果然多了人嗎?而且很謹慎,爲了遮掩,也不添竈。”

姜先皺眉深思,過了一陣兒,眉頭舒展開了,問道:“離開天邑的時候,是不是說過,直至荊,都與她們一路的?”

“是。”

“再派斥侯,往前走,繞到她們前面,看是不是還有人,是做樣的人,做什麼樣的打扮。要快!”

“是。”

派出去的斥侯還沒回轉的時候,天終於下雨了。十分不湊巧的是,此時離天邑已經有了些路,大路修得便不如臨近天邑的地方好,之前又下足了雨水,此時道路變得泥濘不堪了起來。

前方,衛希夷的隊伍有千人,女瑩的人馬已收束到了六百餘人,將準備好的手杖、蓑衣等物分發下去,輜重車輕了許多,行軍的人也方便了一些。衛希夷道:“咱們還有些富裕,要不與他們一些?”

女瑩道:“好。”

衛希夷道:“我親自去送,再聽聽他們有什麼章程。”親自押着兩車蓑衣,往姜先的隊伍奔去。

姜先的斥侯發現了她們,衛希夷打着自己的旗號,很好認。姜先聽說衛希夷前來,正了正衣冠,咳嗽一聲:“快請!不對!備馬!我親自迎接。”

衛希夷奔近了就失笑,她看到了姜先的隊伍準備周到,自己押送的這些東西,便是多餘了。來都來了,與姜先再溝通一下,也是必需的。遠遠看着當初住在王宮裡,細柴杆兒一樣的雞崽,扔山林裡能餓死的雞崽,現在居然可以策馬奔馳了,這種感覺很新鮮,讓衛希夷會心一笑。

看到一個柔弱的人變得堅強,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心情一好,衛希夷便送了姜先一個大大的笑。姜先摸不着頭腦:【我做什麼好事啦?】

及近了,衛希夷大方地道:“原以爲你們會準備不足,沒想到是多此一舉啦。”說着,馬鞭往身後指了指。姜先也看到了她身後的車輛,驚喜地道:“是送我的嗎?”

“你都有了,還要呀?”

“要的要的!”這麼久了,頭回收到熱心的關懷呢,必須得要!給根草他都收下來當寶,何況給的是木頭還有很多草!姜先忙不迭就收下了。

衛希夷:……

本來就是來送關懷的,對方肯收,那就留下好了。姜先慎重地邀請衛希夷到他的車上去坐一會兒,因爲“有事相商”。

衛希夷不疑有他,隨他到了車上。外面下雨,天色很暗,車廂裡只有更暗,點起了一盞燈來,也好不到哪裡去。姜先道:“咳,以前同乘一車,總覺得還算寬敞,現在倒有些狹窄了。”衛希夷道:“人長大了,天地都顯得小了。”

姜先雙手以膝上來裡摩擦了兩下,直接地問道:“你們,有什麼打算?”

“嗯?”衛希夷的打算從來都是公開的,回去,報仇。

姜先補充道:“是這樣,即使你我合兵一處,人馬也不夠多,我不求有什麼功勞,無過即可。我對你說的,都是實話。即使與荊伯不分勝負,於我的虧損也不會太大,我幼年喪父,如今還年輕,吃點敗仗也不算什麼。你們與我不同,是回去做生死之搏的!”

六年的時光,足夠姜先成長,不知道翻來覆去想了多少遍,衛希夷是什麼樣的人,如何才能讓她注目自己。坦誠,是最好的做人方式。無論知不知陰謀,有沒有城府。

他的坦誠得到了回報,衛希夷也很坦誠地道:“沒見到實事兒,我也不好斷言。情形總不會太差,你的願望也至於落空。”

姜先心頭一喜,難道她對我也?旋即想到,衛希夷說的“願望”指的是戰勝荊伯,從荊伯那裡掏些好處。姜先有點艱難地開口:“這個,怎麼講呢?”

衛希夷道:“我王經營二十餘年,荊伯以區區六年,便想如願,可沒那麼容易啊。他雖絕了與天邑的進貢,看似變強,不將申王放到眼裡,焉知不是泥足深陷,無暇顧及其他了呢?”

姜先一點就透,問道:“你是說?他們正在膠着?蠻王沒死?他若沒死,怎麼會沒有消息?”

衛希夷一頓:“我不知道,我也盼着他們都沒事兒。荊與蠻地隔着山水,消息不通不是慣例麼?我長到八歲,也不知道我們王后在中土貴女裡其實不算什麼呢。我說的是,即使王不在了,他的威望還在,蠻人有過自己的王,不會那麼容易屈服。”

姜先道:“如此說來,我倒是能撿到些好處了。若是荊伯正在取勝呢?時日越久,蠻王的威信便會越低,乃至於被遺忘。萬一荊伯這六年來是節節取勝,不與中土交通是無暇他顧,但不是泥足深陷呢?”

衛希夷聳聳肩:“這樣啊?那你就趁他還沒有迴轉,佔些便宜就回去嘛。想必他是沒有那個本事追過去的。”

姜先:……是哦,忘記了荊伯並不是你此行的目的了。

咳嗽一聲,掩飾了自己的尷尬,姜先問道:“若是那樣,你們要怎麼辦呢?”

“我們?眼下可說不好,我需得知道荊伯在做什麼了,路過許,那裡與蠻地相近,或許有些消息。然後確定要做什麼。”

姜先的雙手又在膝蓋上擦了擦,欲言又止。

衛希夷很有耐心地等來了他的一句話:“若你想做什麼,我可以幫忙的。”

有人肯幫忙,當然好了,衛希夷也不打算白佔姜先的便宜,有合作纔好嘛,她報完仇還要回中土給風昊當苦力呢。“那就說好了啊,我們有要你幫忙的地方,就對你講,你有要我們做的事情也不要憋在心裡。你什麼都好,就是愛將心事憋着,把自己都憋壞了。”

姜先選擇性地記住了“你什麼都好”,咧出一個有點傻的笑容,很快自己意識到了,又硬生生地收了回來。爲了彌補方纔的傻相,姜先誠懇地道:“到了許地,有什麼要問許侯的事情,不妨由我來問。許侯其人,恐怕未必會對外孫女多加照顧。他數十年經營毀於一旦,未必會反省自己,倒會遷怒於蠻王。”

衛希夷深以爲然,讚道:“你說的很對,我們也是這麼想的。”

【不不不,只要你就行了,你“們”什麼的,我纔不關心。】

話雖如此,只要衛希夷還重視這些朋友,姜先就得對她們很友善,並且還要得到她們的認可。對此,姜先表示,有點不開心。

————————————————————————————————

好好的想要“私下相處”變成了議論國政,姜先也不失望,能說得上話就好。他知道自己之前給別人是一種“上邦公子”的印象,印象更多的是源於他的身份,而不是他自己。這也不怪別人,因爲之前,他的一舉一動,也就是照着“上邦公子”的樣子刻出來的,反而沒有了自我的特色。

如今,只要給他一個發揮的機會,他就能一點一點地改變大家的印象。

在衛希夷送完蓑衣與手杖之後的第三天,任續派去的斥侯也回來了,帶了一個令任續比較震驚的消息:“是蠻人。”

“蠻人的忠心都是這般堅定麼?”任續不太確定地問姜先,也是在問自己。他以爲,衛希夷能夠不拋棄女瑩,是因爲衛希夷的品質好,是特例。猛然多出數百人來,都是這般,任續有些吃不準了。他見過南君,也承認南君是個有個人魅力的君王,可畢竟是一個失敗者啊。

姜先搖頭道:“未必。再探!”

“要探什麼呢?”

“南君之女,如何待蠻人。”

“君上是說?”

“他們或許不是爲了蠻王回去的,是爲了他的女兒。天邑諸君,小瞧了她呀。咦?你怎麼了?”

任續本人稱不上憨厚,此時面上卻是一個憨厚的笑,且笑且淚:“昔日公子,今日主君,在唐時,臣猶不覺,到得眼下,臣、臣欣慰已極,有面目去見先君啦。”

姜先低聲道:“我也不曾想過自己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小時候見識太淺,所想變成的最優的人物,總囿於自己的見識,並不很優秀。那時候想的我長大後要如何如何,真照那個樣子長,只怕會令人厭惡啊,哈哈哈哈。”

任續也開懷地笑了,能夠變成意想不到的優秀的人,是一件多麼好的事情啊。

開心的情緒一直持續到了許國,到得許國,姜先由開懷變得感慨。

原因便出在許侯身上。

上次路過許國,還是七年前,許侯比七年前還要蒼老了許多,出入已經需要有人扶持了。看起來老邁而昏朽的許侯,卻不像表現出來的那麼昏聵。他激動地迎接姜先,向比自己小了幾十歲的“唐公”行禮,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是姜先的外公。真正的外孫女他也沒忘掉,在問候完姜先之後,顫悠悠地對女瑩道:“我有好些年沒見到你啦。”

入殿設宴,許侯殷切地招待姜先:“敝國偏僻,還望唐公海涵。”再提一句外孫女:“你也用啊,不要拘謹。”

一種……“真心的奉承與刻意的表示‘我是個慈祥的外祖父’。”庚犀利地評論道。

所以,最後關於荊國、蠻地等等的消息,是姜先去打探的。

衛希夷很擔心女瑩,女瑩自己卻很平靜:“上一回從這裡去天邑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們都是什麼樣的人了。”

衛希夷拍拍手:“咱們也別乾坐着等,除了許侯,還有很多人可以告訴我們很多事的。”上層有上層的消息,下層也有下層的門路呀。

女瑩起身抻了下腰:“對,要讓想南歸的人知道,我們來了。”

第10章 歸你養第51章 太子慶第29章 變故生第46章 男友力第63章 想幹嘛第13章 王子喜第21章 扒馬甲第34章 撿到了第115章 有情況第24章 營救忙第124章 太子嘉第66章 名師們第60章 再見面第9章 跑掉了第97章 不在乎第55章 微風起第45章 不簡單第8章 再見面第56章 母與子第29章 變故生第29章 變故生第73章 兩件事第82章 就要她第38章 有盤算第58章 養不起第62章 撿到了第114章 回來了第10章 歸你養第116章 老實人第99章 新王后第1章 見面了第82章 就要她第111章 神助攻第66章 名師們第121章 結婚啦第65章 新現第47章 沒想到第81章 新夫人第64章 氣成球第67章 離開了第61章 又來了第95章 見面了第43章 見申王第28章 齊動作第53章 不開心第85章 行進中第31章 第一更第29章 變故生第37章 變故生第75章 長大了第93章 遇到了第77章 太狡猾第17章 認出來第78章 再見面第52章 沒想到第2章 倆顏狗第43章 見申王第4章 又生事第80章 再見面第7章 在一起第115章 有情況第27章 姐妹倆第40章 撿到了第15章 摸到了第107章 來人了第59章 好不好第91章 我的國第70章 流星雨第20章 又來了第80章 再見面第50章 臥談會第14章 王子喜第50章 臥談會第6章 有道理第30章 沒想到第59章 好不好第123章 女主外第47章 沒想到第3章 二人組第112章 幫忙的第32章 第二更第53章 不開心第108章 老族長第49章 太耿直第32章 第二更第91章 我的國第67章 離開了第103章 表白了第33章 第三更第71章 新現第99章 新王后第125章 沒寫完第79章 想不到第55章 微風起第10章 歸你養第108章 老族長第81章 新夫人第75章 長大了
第10章 歸你養第51章 太子慶第29章 變故生第46章 男友力第63章 想幹嘛第13章 王子喜第21章 扒馬甲第34章 撿到了第115章 有情況第24章 營救忙第124章 太子嘉第66章 名師們第60章 再見面第9章 跑掉了第97章 不在乎第55章 微風起第45章 不簡單第8章 再見面第56章 母與子第29章 變故生第29章 變故生第73章 兩件事第82章 就要她第38章 有盤算第58章 養不起第62章 撿到了第114章 回來了第10章 歸你養第116章 老實人第99章 新王后第1章 見面了第82章 就要她第111章 神助攻第66章 名師們第121章 結婚啦第65章 新現第47章 沒想到第81章 新夫人第64章 氣成球第67章 離開了第61章 又來了第95章 見面了第43章 見申王第28章 齊動作第53章 不開心第85章 行進中第31章 第一更第29章 變故生第37章 變故生第75章 長大了第93章 遇到了第77章 太狡猾第17章 認出來第78章 再見面第52章 沒想到第2章 倆顏狗第43章 見申王第4章 又生事第80章 再見面第7章 在一起第115章 有情況第27章 姐妹倆第40章 撿到了第15章 摸到了第107章 來人了第59章 好不好第91章 我的國第70章 流星雨第20章 又來了第80章 再見面第50章 臥談會第14章 王子喜第50章 臥談會第6章 有道理第30章 沒想到第59章 好不好第123章 女主外第47章 沒想到第3章 二人組第112章 幫忙的第32章 第二更第53章 不開心第108章 老族長第49章 太耿直第32章 第二更第91章 我的國第67章 離開了第103章 表白了第33章 第三更第71章 新現第99章 新王后第125章 沒寫完第79章 想不到第55章 微風起第10章 歸你養第108章 老族長第81章 新夫人第75章 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