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蒙古自治大會

陳海松知道教導師的幹部都想到敵後去證明自己,可大後方總得有人守呀,部隊需要修正壯大,不能連續出擊,否則引起日軍強烈反擊而部隊又缺乏補充就得不償失了。按他的設想教導師休整、73師練兵、綏遠、晉察冀靜靜發展,獨立師遊鬥華北戰場,牽扯日軍注意力,以後輪流出擊,擴大根據地。

他耐心地解釋道:“老李,綏遠形勢不容樂觀,敵人一個混成旅團5000多人還有坦克裝甲車,察哈爾鬼子騎兵部隊、東北的戰車部隊隨時可以過來增援。雲王、德王、李守信這些蒙古族王公貴族公開投敵、到處是蒙疆軍、草原馬匪,不經過幾場血戰,咱們在那也站不住腳。

守護大本營可不輕鬆,教導師要在那裡至少忙一年,根據地才能安穩。又要安置移民、又要安置工廠企業、又要組織民衆修屋蓋房、分地開荒、修建水利設施,還得應付馬匪的騷擾、迎接鬼子的報復。我還真擔心你們能不能應付下來。”

王樹聲大喊一聲:“誰說我們不行,他馬匪能有馬家軍兇,他關東軍就比板垣還厲害?來多少我收拾多少!”

陳海松表情凝重地指着地圖爲難地說:“不僅僅是守住歸綏、包頭呀,還要佔領整個河套、白雲鄂博、固陽、武川、和林格爾、鄂爾多斯、清水河,地方太大,你們又不會騎馬,算了,我還是調獨一旅上去吧。”

“軍長你太小看我們了,他獨一旅比我們一個師還強?我們在張掖也是練過騎馬的。到了綏遠我們還缺馬?我敢保證一年內我們就是刀馬嫺熟、來去如風的騎兵。讓什麼馬匪、蒙疆軍、小鬼子正眼不敢看咱們。”

“我還是擔心你們兵力單薄了些,不行把73師調過去加強防守。”

看見李先念不停地衝自己眨眼睛,王樹生恍然大悟“行了軍長,你也不用激我了,我們教導師保證完成創建保衛根據地的任務。”

“你們儘量多帶羣衆過去,這裡很可能會受到報復,河套、包頭也需要大批農民、工人。你們在礦區有什麼收穫?”

“搗毀了3家日本煤碳株式會社,收繳資金30萬大洋,礦井採掘通風設備5套、發電機組3套,其他的我叫不上名字。炸藥10噸,導火索、拉火管、雷管多的數不過來。此外解救礦工6000多人,一半是大同作戰的晉綏軍俘虜。鬼子真不是人,一百多人擠在一個房子裡住,吃的豬狗不如、還半飢半飽的,動不動就拿皮鞭抽,稍有反抗就挨刺刀。一個個皮包骨頭脫了人形了。”

“這些人也夠可憐的,都帶走吧。城裡收穫大嗎?”

“還行,繳獲了20架飛機,36門野炮、汽車40輛、幾百匹軍馬。主要是鬼子在大同、豐鎮一代搶奪的文物,從民間搶奪的金銀等物有九車皮,糧食十幾車皮,正準備東運,幸虧被咱們截住了。另外在輜重倉庫獲得了一萬支新槍、近千挺輕重機槍。國民黨軍潰敗時扔棄的步槍兩萬餘支,輕重機槍一千多挺,據說因爲口徑不同,日軍準備運去華北武裝自治軍。軍服裝具夠全軍用的。”

“好,好啊!這些都歸你們綏遠根據地了。希望你一年後給它們找到合格的主人。城裡有工礦企業嗎?願意走嗎?”

“有電燈廠、火柴廠、麪粉廠、兩個酒廠、一個水泥廠、一個小型電廠、兩個小鋼廠、一個小型機器廠、一個火車修理廠,主人都跑了,日本人剛接手,水泥廠才修好。我準備全拆走。”

“行,沒收敵產是合法的,關鍵是把工人都帶走。商業貨棧就算了,有咱們的內線在裡頭,讓他們繼續潛伏,你們可以去騷擾一下那一帶。藥品、布匹、棉花、糧食、食鹽、糧種、洋芋、玉米多買一些。鈴木老實嗎?”

щшш_ TTKΛN_ co

“他倒是看得開,跟板垣不同,沒有尋死覓活的,該吃吃、該睡睡。據說他五十一歲了,明年就該轉預備役了。”

“老實就留着,這老小子在日軍總參謀部當過作戰部長,知道許多日軍的計劃、設想,編制裝備情況,對關東軍也很熟悉。如果能攻下來,對我們幫助很大。還抓住什麼有價值的軍官了?”

參謀長宋侃夫翻了一下小本子說:“鈴木是特戰隊抓的。教導師沒抓到活的都宰了。查實的有獨立騎兵第11中隊長森澤虎歸少佐、獨立野炮兵第11聯隊長入江莞爾中佐、獨立工兵第11中隊長村上潤大尉、獨立輜重兵第11中隊長小出龍勇少佐。”

“日本人的特務機關都除掉了吧?可別留下後患。”

“特戰隊按照內線提供的情報,把帥府街上的鬼子憲兵隊和太平街上的怡和洋行連根拔除,沒有走脫的。”

“那個晉北自治政府怎麼處理的?”

“鬼子9月13日佔領大同,10月15日就在大同縣糾集一羣漢奸建立了晉北自治政府,當地一個大地主、前清舉人夏恭擔任政府主席、大同商務會會長馬永魁任副主席,管轄13縣,150萬人口。組建13縣維持會,拉攏一批商人士紳、落魄文人擔任會長,組成了13個僞縣政府。

其實七十多歲的夏恭老邁昏聵,除了有一顆飛黃騰達的野心和前清遺老的虛名,真沒什麼治理地方的經驗和能力。他只是個幌子,擔任最高顧問的日本特務前島升纔是晉北自治政府的太上皇,聽命於張家口特務機關長葉岡安直、最高顧問金井章二,總攬一切政事。

昨天特戰隊一組和警衛連化裝成鬼子前去視察,將漢奸政府一網打盡。發現僞公安廳正在推行戶口編閭制度,組織漢奸警察在晉北13縣全面清查人口、排查進步知識分子和晉綏軍官兵家屬。咱們趕到時兵營裡已經抓了六七千潰兵、知識分子和官員家屬,都被我們解救了。附近幾個縣已經派部隊前去營救,計劃全部營救出來都帶到包頭去,估計有三四萬人。

日軍對綢緞商、棉布商、糧食等實行戰時商業管理制度,所有經營活動必須接受自治政府工商科監督管理。所有市民見到日軍要脫帽鞠躬,進行奴化統治。在各縣招募地痞流氓組成保安隊,提出的口號是:‘感謝皇軍,剷除紅匪,發揚道義,建築樂土’我看就是賣國反共。

一個大同縣十萬人口被抓的漢奸官員、保安隊員就有上千人,這要不加以遏制,賣國有理、漢奸有功,幾年後還不遍地漢奸了。我們計劃近期在各縣組織公審大會,對日本顧問、投靠日本帝國主義的民族敗類堅決鎮壓,抄沒家產,弘揚民族正氣,讓老百姓知道,賣國者不僅要付出生命的代價,還要傾家蕩產。”

“你們做的對,就是要讓貪生怕死、賣國求榮者黃粱美夢一場空,號召民衆誓死不當亡國奴,破家毀業堅決抗日。你們多下些功夫,讓被救的礦工、被殺害的無辜百姓的親屬控訴鬼子的暴行,揭露鬼子的僞善面孔,儘可能多的動員百姓遷往綏遠、挑選精壯進行訓練。以後跟着部隊回家鄉殺鬼子。走南線的部隊出發了嗎?”

“騎兵營和偵察連八百多人昨天就出發了,現在差不多快到和林格爾了。晚上應該能堵死歸綏與包頭的通道。”

“好,準備行動吧。通知沿線各站,增援混成第一旅團的獨立混成第11旅團11聯隊馬上出發,做好加煤加水準備,確保線路暢通。”

28日上午,綏遠省首府歸綏城溫度已到了零下,地上結滿了霜花,這座後世被稱爲‘呼和浩特’的歷史悠久的塞外古城曾是漢民族抵禦外族入侵的前線駐地,拓展生存空間的前進基地。趙武靈王在陰山下築長城,並設雲中郡,漢武帝時,在河套地區興建了一批軍營寨堡。唐太宗時,大將李績率兵至雲中,大敗突厥於附近。唐中宗時在今呼和浩特周圍地區設立了東、中、西三座‘受降城’。

可惜的是唐以後,漢民族的尚武精神越來越弱、別說擴展疆土了,就連邊疆地區固有國土也漸漸失去控制,文弱的漢人在金戈鐵馬的遊牧民族面前徹底陷入被動,長城阻擋不了貪婪的貧窮的鄰居,一次次的屠殺掠奪讓漢民族撤回到秦長城以內。

如今這座漢人丟失近千年纔回到漢人手裡25年的名城丟失了14天后又一次回到了漢人的手裡,一切都在暗夜的掩護下平靜中悄悄發生着變化。

在鼓樓西側的綏遠將軍府衙寬大的院落裡,幾十個穿着長袍馬褂留着髮辮的的蒙古族王公貴族、穿着西裝、打着領帶、油頭粉面的在日本留過學的中青年蒙古族精英、穿着日本軍服、腰胯軍刀的蒙疆軍軍官陸續從院落的各處廂房裡來到院落中心的議事廳前,繼續參加昨天開始的第二次蒙古大會。

昨天宣佈成立的“蒙古聯盟自治政府”,讓這些接受了“全世界蒙古人團結起來,建立蒙古人自己的國家”理念的成吉思汗的後代們備受鼓舞,七百多年了,逃離北京後就沒有了國家的曾經叱詫風雲、威震歐亞的蒙古鐵騎終於在日本朋友們的幫助下建立了政府,從此滿洲國、察哈爾、熱河、綏遠、外蒙古、蘇聯赤塔、布里亞特、圖瓦、伊爾庫茨克的蒙古人心中就有了方向。就可以聯合起來獲得民族的解放和自由。

上午九點老邁的雲王、郭王、沙王被僕人們攙扶着跟隨在日本最高顧問金井章二身後從廂房裡走出來時,衆人一起圍攏過去,有的打千問安、有的鞠躬致意、有的立正行禮,極盡恭敬之色。大會的召集人、主持人錫林郭勒盟盟長德王、蒙疆軍副總司令李守信、蒙古盟部旗聯合駐京辦事處主任烏尼伯英(吳鶴齡)興致勃勃地招呼衆人進入會場。

白白胖胖的德王穿着滿族人的長袍馬褂、腦袋上扣着一頂瓜皮帽,身後揹着一條粗長的辮子,對落座的衆人點點頭,又對衣冠楚楚、躊躇滿志的金井章二居了個躬,開口說道:“諸位,昨天我們蒙古人向全世界莊嚴宣佈了自治,終於開始了建立蒙古人自己國家的新時代。

今天我們還要通過自治政府組織大綱,選舉產生政府主席、政務院各部部長、確定政府的施政綱領,成立新式蒙古軍。我們責任重大,我們蒙古人空有強悍的身體、遼闊的牧場,卻一直被漢人、俄羅斯人統治,很多人已經漸漸忘記了蒙古人曾經的輝煌和榮光。我們成吉思汗的子孫不能這樣沉淪下去,我們要趁着漢人最虛弱的時候把我們自己的歷史延續下去、把民族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布里亞特的自治運動已經被劊子手斯大林殘酷鎮壓,成千上萬的同胞死在集中營。我們這些身處成吉思汗的故鄉的蒙古人,就是全世界蒙古人的希望所在。我們有數百萬同胞的支持,得到了日本帝國的大力支持,只要我們堅持鬥爭,與日本皇軍共同作戰,一定能夠從自治走向獨立。”

臺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狂野的呼哨聲。

議事廳的大門猛地被推開了,一股寒風吹滅了衆人的狂熱,一隊軍人雙手端着駁殼槍魚貫進入會場,在四周站定,輕蔑地掃視着會場裡的每一個人。驚愕的衆人發現這些頭戴日本鋼盔、穿着日本棉軍衣、大頭皮鞋、打着綁腿的中國軍人沒有領章軍銜,右臂上佩戴着“八路”臂章。

兩名身着灰布軍裝的國軍中將陰沉着臉走進了會場,掃了一眼2、30個表情驚懼的與會者,看了一眼牆上掛的日本國旗和蒙古自治政府的四色七條國旗,那個年輕的中將兩三步跨過去,一把扯下日本國旗扔在地上踩了上去。

金井失聲怒喝:“叭嘎!”剛站起身來,就被那年輕人迅疾有力的一巴掌煽翻在地,滾落下幾顆黑牙,滿嘴是血,肥大的臉龐更加肥大了。

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1章 延安會友2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38章 帝國浪人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58章 手下留情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32章 培訓2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152章 陳玉成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3章 看誰狠第1章 延安會友2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27章 別不服第49章 深山練兵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65章 表彰1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7章 特戰思想第33章 戰亂離人第56章 建設五常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8章 地方名流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97章 土匪逞兇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88章 點驗小組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63章 今非昔比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97章 土匪逞兇第27章 代價慘重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59章 威服悍將第68章 各方反應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8章 回到張掖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235 海南軍區第84章 雄鷹起飛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76章 亂中取勝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49章 露出破綻第24章 談心第30章 統一戰線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27章 撤離廣靈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25章 交流戰術第78章 民樂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27章 別不服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
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404章 國軍也要露露臉第502章 身後的隱患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1章 延安會友2第136章 再戰瑞昌第592章 奇異的聯合第38章 帝國浪人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58章 手下留情第662章 緊急召見第32章 培訓2第646章 焦頭爛額第152章 陳玉成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3章 看誰狠第1章 延安會友2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674章 蔣先生的強硬第64章 部隊編制3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27章 別不服第49章 深山練兵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70章 各方反應3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65章 表彰1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380章 全線遲緩第83章 暫別華北第57章 特戰思想第33章 戰亂離人第56章 建設五常第369章 嚴重分歧第18章 地方名流第560章 攔截火車第97章 土匪逞兇第14章 日本附屬地第664章 花花腸子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88章 點驗小組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76章 還得靠他第63章 今非昔比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272章 蘇聯僱傭的推銷員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97章 土匪逞兇第27章 代價慘重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59章 威服悍將第68章 各方反應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238章 陳海松的無奈第8章 回到張掖第386章 可怕的判斷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235 海南軍區第84章 雄鷹起飛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313章 注視新疆第37章 死守平型關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634章 國軍參與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76章 亂中取勝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49章 露出破綻第24章 談心第30章 統一戰線第178章 戰場重逢第27章 撤離廣靈第459章 前景堪憂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25章 交流戰術第78章 民樂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27章 別不服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