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表彰1

陳海松繼續說道“關於整編後幹部安置問題,我個人覺得紅軍鬧革命,是爲了全民族的解放,死亡都可以坦然面對,生命都可以棄之不顧,還會計較職位的高低嗎,想想那些死去的同志,他們又得到了什麼?我們還想得到什麼?

重新編制是爲了提高戰鬥力,是爲了取得勝利,少死人多殺敵,擔任一定職務,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要對戰士的生命負責、要對戰役的勝利負責,不能憑資論輩搞平衡,必須把有指揮能力的同志放在指揮崗位上去,缺乏指揮能力的應該調離指揮崗位,做其他適合的工作。

“幹部使用中我們還要把握一個德才兼備的原則,幹部是部隊的靈魂,除了作戰勇敢,更要強調政治思想和指揮水平。

過去我們的敵人相對弱小,又是集團作戰,基層幹部的素質能力對作戰影響不大。此次出征河西,各級幹部就暴露出缺乏靈活應對的指揮能力的問題,今後處在敵後戰場,獨立開闢、鞏固、發展敵後根據地,發展壯大人民武裝,比河西更加艱苦困難。

如果不具備獨立作戰、及時把握戰場形勢、迅速選擇戰場、選擇戰法、組織兵力火力的能力,那就是部隊的災難。

因此,我們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對現有幹部進行政治軍事素質的培訓,切實提高政治、指揮、根據地建設的水平,通過考覈分配合適的指揮崗位。

我相信只要大家明白編制的意義,都會努力去學習提高,整編時也會聽從組織的安排。我相信西路軍的同志有這個思想覺悟。”

“擲彈筒是一種簡易的榴彈發射裝置,也可以稱其爲小迫擊炮,口徑只有50、60mm,單兵即可使用,跟隨步兵行動,比迫擊炮小得多輕得多,操作、攜帶、投入戰鬥很簡便,覆蓋距離在手榴彈和迫擊炮之間區域,是戰場上和地雷一樣的重要輔助武器。

因爲成本低廉、製作相對容易,日本軍隊率先研製並把它裝備到了班。日軍現在裝備的是29年推出的八九式擲彈筒,其射程在120-700米之間,榴彈殺傷半徑達到8米,前沿壓制效果明顯。

從淞滬會戰、長城會戰日軍與國軍交手記錄來看,日軍一旦遭遇國軍較爲堅固的重機槍、輕機槍等火力點,立即停止進攻隨地隱蔽。叫來跟隨部隊前進的擲彈筒小組準確的將其打掉。在淞滬會戰中,中央軍一個旅的36挺重機槍被小日本用擲彈筒打掉了32挺。由此可見其威力。

我國在34年就開始仿製生產擲彈筒,只是由於材料、製作工藝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國軍使用的擲彈筒發射距離、爆炸威力、重量等性能上差很多。

據我所知,擲彈筒工作原理並不複雜,關鍵在材料上,製作並不難。我已經將其工作原理和相關圖紙交給了兵工廠,正在試製。估計再有一個月就能投入試驗,一旦通過驗收,就會讓我們的部隊擁有不亞於日軍的前沿壓制力量。”

聽了陳海松的講解,大家感到確實有必要試一試,都同意了獨立師率先試點的計劃。等肅清殘敵後,立即着手實施。

指揮部根據戰場態勢決定,30軍部隊完成追擊任務後,逐步撤到黑河以北的臨澤高臺地區休整訓練,88師立即派一個團入駐高臺,向酒泉地區派出兩個個團部隊徐徐推進,準備武力接收酒泉,89師駐守臨澤地區。

紅九軍27師駐守張掖、對張掖城、俘虜營實施監管,25師駐守民樂一帶,向青海警戒。

獨立師逐步集中兵力于山丹一線,補充總部教導團、警衛團、騎兵師等部隊一千五百多人進行整編試點。

2月7日上午,陳海松、王樹聲、李先念等軍以上幹部得到通知前往張掖參加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擴大會議。

在總兵府會議室裡,陳昌浩對軍政委員和高級幹部們說:“中央昨晚來電,祝賀河西戰役的輝煌戰果,對全體官兵通令嘉獎。電文如下:

西路軍所屬各部隊英勇的紅軍指戰員們:

在中國革命最爲困難、危急的時侯,中國人民、中華民族、中國**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忠實執行中央軍事委員會的戰略部署,與強敵殊死搏鬥在冰天雪地的河西。戰勝孤軍深入,物資缺乏,天寒地凍的險惡環境艱苦奮戰。

全體將士發揚我軍優良傳統,表現出堅持革命、不畏艱險的英雄主義氣概,爲黨爲人民英勇獻身的大無畏精神,犧牲自我,顧全大局的高尚情操。流血裂冰,伏屍盈雪,前仆後繼,視死如歸,創造了可歌可泣的不朽業績。

在歷時三個月的河西戰役中,積極開展游擊戰運動戰,靈活運用戰略戰術,全殲兇殘的馬家軍12萬餘人,有力牽制了中央軍胡宗南集團,粉碎了蔣介石的**圖謀,在戰略上支援了河東紅軍主力的鬥爭,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光榮任務。

爲保證黨中央和紅軍主力的生存與安全,對爭取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實現中國革命由困局向光明的大轉折,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西路軍不愧爲中國**長期教育並在艱苦鬥爭中鍛鍊成長起來的英雄部隊。

在此勝利的時刻,**中央對無比辛苦的西路軍致以最親切的慰問、對光榮的西路軍致以崇高的敬禮,對英勇的西路軍進行通令嘉獎,以表彰你們的豐功偉績。

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戒驕戒躁、總結經驗、不斷進步,在民族解放的偉大事業中再傳捷報,爲黨和人民的利益再立新功。

偉大的中國**萬歲!

光榮的中國工農紅軍萬歲!

英勇頑強的西路軍萬歲!

中國**中央委員會一九三七年二月六日”

能得到**中央如此高度的嘉獎和評價,讓全體西路軍高級幹部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西征以來在沙漠戈壁、荒原草場、孤村野寨上所遭受的風霜冰雪、槍林彈雨、飢寒交迫、屍山血海、委屈無助都被這真誠的、高規格的嘉勉衝散到九霄雲外。

陳昌浩繼續說:“**中央對我們提出的加強政治思想、軍事指揮、統一戰線政策的學習討論等安排大加讚賞。要求我們實事求是地認真總結西征以來、鄂豫皖蘇區創建以來的經驗教訓,認清左的和右的錯誤路線的危害,肅清黨內宗派主義的影響,統一全軍思想認識。

要求我們結合張掖地區的民情現狀,以團結社會各界力量爲目的,推進統一戰線工作迅速鋪開。摸索出符合我國實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形式、選舉辦法、權責職能。”

“這是**中央部署給西路軍的新的重要任務,政治部卓然同志已經進行了調研和規劃,很快會作出具體安排。希望各部門各單位受領任務後,認真領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意義和精神實質,積極主動開展團結各界羣衆、宣傳黨的抗日主張、爭取民衆廣泛支持等工作,在張掖地區各族各界中掀起抗日熱潮、完成籌措物資、擴大抗日武裝的任務。”

;

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77章 中央委員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73章 發展工商第297章 汪兆銘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51章 決戰1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32章 培訓2第24章 迎接考驗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87章 國際友人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80章 紅軍改編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80章 蝴蝶翅膀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102章 廬山4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62章 分兵發展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83章 暫別華北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44章 夜闖魔窟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26章 戰術推演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49章 露出破綻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48章 ‘萊歐’落網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46章 主持決戰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21章 壽一來了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66章 表彰2第154章 74軍來了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581章 趕到揭陽第9章 甕中捉鱉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28章 牽牛進山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199章 嫁禍於人
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77章 中央委員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70章 國籍問題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582章 陳海松的戰略構想第74章 按我們的設計來打第75章 戰爭開始了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68章 土地的爭論第73章 發展工商第297章 汪兆銘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51章 決戰1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77章 峨堡會談2第32章 培訓2第24章 迎接考驗第83章 暫別華北第311章 錢到處都有第418章 藉機脫離第168章 轟炸南京第87章 國際友人第73章 日軍的準備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80章 紅軍改編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80章 蝴蝶翅膀第327章 進入外蒙古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49章 深山練兵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102章 廬山4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22章 爲了西路軍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三百五十七報章 何畏的報復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42章 五常自衛軍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62章 分兵發展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140章 調虎離山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83章 暫別華北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587章 初步設想第628章 閩南敵情第16章 就這樣到了你門前一百零三章 廬山5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658章 大膽張靈甫第383章 調虎離山第44章 夜闖魔窟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26章 戰術推演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49章 露出破綻第666章 四面楚歌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192章 華南黨組織第48章 ‘萊歐’落網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46章 主持決戰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650章 不斷迂迴第258章 陝北留守兵團第220章 報仇雪恨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49章 準備決戰1第21章 壽一來了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230章 跟國民黨競爭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92章 全面佈局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66章 表彰2第154章 74軍來了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581章 趕到揭陽第9章 甕中捉鱉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28章 牽牛進山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199章 嫁禍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