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

陳海松實在不明白頑固的法國人怎麼就這麼迷信自己的妥協縱容構建的虛假的和平氛圍,馬上就要大禍臨頭卻自我陶醉毫無防範,嚴肅地說:“慕尼黑條約其實是德國人意大利人的勝利,英國、法國除了安撫了希特勒、拋棄了盟友、得罪了蘇俄,自己一無所獲。

而希特勒收穫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看到了西方畏懼戰爭、缺乏戰爭準備的虛弱本質,他對西方的試探已經達到目的,很快就會發起真正意義上的軍事進攻,被肢解的捷克將成爲第一個犧牲品,很快就應該是法國的另一個波蘭,你們還準備再簽訂一個慕尼黑條約嗎?”

“不,不,你不能把法國人民努力爭取和平的努力看作是懦弱畏懼的表現,法國有不少於德國的人口、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歷過一次大戰鐵血洗禮的陸軍,有充足的飛機、坦克、大炮等先進裝備,有強大的國防工業和廣大的殖民地資源,身後還有英國的堅定支持。

在所有和平努力破滅之後我們絕不迴避戰爭的威脅,會勇敢地向法西斯侵略者宣戰,英法聯軍有能力保護盟友和自由世界的安全,這一點毋庸置疑。你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

“總理先生忘了說還有一條堅固的馬奇諾防線?我很懷疑守在馬奇諾防線後面的軍隊憑什麼去保護東歐盟國的安全?離開了一個個混凝土碉堡法國軍隊會作戰嗎?”

“什麼?你懷疑偉大的法國陸軍強大的實力?懷疑馬其諾防線無與倫比的防禦作用?”

“尊敬的總理先生,不是我懷疑,而是嚴酷的現實。法國的盟友遠在東歐平原,那裡需要機械化程度較高、突擊力強大、有空中掩護的地面機動兵團,法國根本沒有執行這一戰術的師一級部隊,您是陸軍部長對此應該很清楚,對盟友的義務僅僅停留在口頭上而已。

而貴國的戰爭準備全部集中體現在馬奇諾防線上,選擇了一條固守本土不受侵略的保守戰略。這是法國自己的選擇我無權指責,但從軍事角度講馬其諾防線相當於我國兩千年前修築的萬里長城。在冷兵器時代它的確可以發揮出一定的作用,然而進入火器時代尤其是進入飛機坦克時代以後固定在地面的堅固防禦工事的作用可以說一錢不值,如果法國寄希望於這條單薄的防線擋住法西斯現代化軍隊,保護法國民衆免受侵略,那下場將是悲慘的。”

“將軍,我們知道你是一位成功的軍人,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但那是在落後的東方獲得的有限經驗,你可能不知道,在一戰中,法國陸軍就是在凡爾登憑藉着堅固的塹壕工事予敵以重大殺傷,最終爲全面反攻奠定了基礎,法國陸軍是世界上最頑強的軍隊。”

“尊敬的外長先生。你是知道的一戰已經過去了20年,這20年中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軍隊裝備發生了巨大變化,重炮、曲射炮密度的加大使塹壕成了墳墓、飛機性能的提升讓前方後方同時受到壓制和打擊,坦克集機動性攻擊性於一身對純步兵分隊構成滅頂之災。

隨之而來的作戰方式也發生革命性的變革,高速機動的機械化兵團將主宰戰場,法國似乎沒有意識到軍事變革的需要和敵軍作戰方式的變化。依然按照已經落後的戰術使用落後的裝備抵禦煥然一新的現代化軍隊的攻擊,以我的推斷中國發生的一切將會在法國身上重演。

中國軍隊是一支建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的落後軍隊,長期以來沿用着一戰時期的部隊編制、訓練操典、作戰方式,裝備不如法國先進,但兵員數量極多,在面對同樣是一戰水平的日本軍隊時遭到連續失敗,敗就敗在觀念落後、戰術保守、訓練不足、裝備低劣上。

中國在長城一線、大同、忻口、滬寧之間都修建了國防工事,最終都被突破。因爲國軍總是被動地守在塹壕工事裡與對手拼消耗,大量的人員犧牲在重炮、飛機、坦克的衝擊之下,當消耗過大、後援不濟時看似堅固的防線只是個擺設,事實證明沒有進攻、沒有側翼的主動出擊,被動的、純粹的防禦在強大的火力和側翼突擊的打擊下很難實現阻敵任務。

法國的裝備水平與日本相當,但訓練水平、作戰水平弱於日本,兩軍交戰我覺得以法軍現在的戰術、訓練、精神狀態必敗無疑。而法國的潛在敵人是德國。是一支遠遠強於日本軍隊更加訓練有素裝備精良、倡導進攻、注重火力與機動力、空中地面高度協同的現代化軍隊。

不瞞兩位,我在日內瓦休養期間秘密前往德國,通過曾在我國軍隊擔任總顧問的退役上將法爾肯豪森,拜會了前總參謀長貝克大將、前武裝部隊總司令勃洛姆堡元帥。觀看了古德里安將軍裝甲突擊兵團的裝備和訓練,探討了未來的機械化兵團作戰方式。

不客氣地說,法國現在的軍隊狀況在這股鋼鐵洪流面前將是不堪一擊,馬奇諾防線難以發揮出絲毫作用法國就會快速淪陷。因爲現在的德國軍隊更崇尚機動作戰,尋找薄弱環節大膽突擊,不會愚蠢地在馬奇諾跟法國拼消耗,馬奇諾防線背後空曠的缺乏防守的土地將成爲佔盡優勢的德國坦克馳騁的理想戰場,法國沒有中國那樣遼闊的國土,對此將無能爲力。”

“你是說法國會戰敗?”達拉第被眼前這個年輕將軍的描述強烈震撼。

“是的,法國的戰略太保守,戰術太單調,機動力、地面突擊能力、火力、空中壓制能力跟現在的德國差距太大,更主要的是法國軍人不想打仗,不像中國軍人那樣敢於拼命。”

“陳將軍僅僅爲了說服法國政府停止向日本出口物資就百般詆譭法國軍隊的戰鬥力,讓我無法接受,法國同樣有大量的坦克、大炮、飛機,軍人們再不想打仗也不會放任德國人攻進自己的祖國,因爲他們都知道,德國人是多麼的仇視法國,戰敗將會無比痛苦。”

“總理先生不必爲我推斷的可怕前景生氣。我所說的是建立在目前兩國軍事力量的對比基礎上的預判,法國乃至整個自由世界還有時間補救,隨着法國軍事力量的增強、戰略的調整、盟友的支持配合,這樣的悲慘結局肯定是可以避免的,這也是我來這裡的目的。

中國人像法國人一樣熱愛着自己的祖國,可是半個中國淪陷了,並不是我們不愛國。而是沒有保衛國家的足夠實力,巨大的犧牲換不來根本性的勝利,因爲龐大的軍隊缺乏整合、缺乏現代化裝備、缺乏有效地組織,我們正在設法彌補。法國應該接受教訓、在戰爭來臨之前做出有針對性的調整,使你們有實力阻止法國遭受德國法西斯的蹂躪。”

“陳將軍去了德國,你認爲我軍的裝備不如德國嗎?”龐納外長在英國、美國當過大使。很清楚法國的軍隊裝備的坦克飛機是與美國、英國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的,數量更多。

“是的,不僅僅裝備不如他們,在使用裝備的方式上也落後於德國。凡爾賽公約確實限制德國擁有飛機、坦克、重炮等攻擊性武器,但我們都知道二十年代德國經濟就已經恢復到戰前水平,三十年代初納粹上臺公開撕毀了條約,整個德國工業進入戰時體制。十幾家飛機制造廠組建成幾個聯合體共同研發軍用飛機,幾十個重型機械加工企業整合在一起分工合作生產新型坦克,節約了研發費用、擴大了生產規模,其飛機、坦克、身管火炮均裝備過萬。

貴國其實對此也是清楚的,只是你們寄希望於法西斯強大的軍事力量去消滅東方的共產主義政權,把所有的智慧、精力用在安撫德國向蘇聯周圍擴張上,而對自身的國防抱有嚴重的僥倖心理,對德國軍隊的戰略戰術沒有用心去收集整理、認真地加以研究、制定出積極應對的作戰計劃。軍工企業衆多但規模偏小、缺乏整合協作、製造能力不足。”

“是的。你所表述的危機我們也看到了,可是法國是民主國家,不可能像獨裁製的法西斯國家那樣隨心所欲,政府、軍方的每一項重大舉措都需要通過議會的審批,人民反對以暴制暴、反對軍備競賽、反對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招惹法西斯引發全面戰爭的窮兵黷武上。”

“我相信法國人民是熱愛和平的,但我更相信他們更加熱愛法蘭西、熱愛自由,如果自由受到威脅、法蘭西面臨無恥進攻。他們會支持戰爭的準備。這需要政府進行廣泛的宣傳,把嚴峻的國際形勢和法國軍隊的現狀、未來反侵略戰爭的實際需要告訴法國的人民,形成全民族的危機感、緊迫感,反戰需要備戰的共識。支持軍隊的擴充、裝備的更新。”

“許多人在做這件事,招來的全是指責和謾罵,十年不到的時間裡法國幾十個內閣被彈劾、解散,就是因爲期盼和平的人民反對戰爭,作爲一個政治家我們不能違背民意。”

“如果國內阻力這麼大就必須在外部想辦法,儘可能地改善與盟友們的關係,向他們提供武器彈藥建立起戰略緩衝區,一旦戰爭爆發可以有效地拖延戰火向法國蔓延,掩護法國轉入戰時體制,歐洲的波蘭、蘇聯、荷蘭、比利時,亞洲的中國都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達拉第突然明白過來,不滿地問道:“我們都知道你是一箇中國共產黨員,又是從蘇聯來到歐洲,不會是受到斯大林的委託,試圖促成西方與俄國的和解,建立反法西斯聯盟?”

ps:鞠躬感謝書友小糊塗仙99的月票支持,祝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下週冰雪要去和政縣駐村搞雙聯工作一週,住在鄉下,估計沒有上網條件,到時能否按時更新不好說,我在盡力趕稿,提前定時發佈,寫得有些匆忙,請大家諒解!

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08章 大後勤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3章 計劃出臺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86章 演習4第435章 有實力纔有合作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46章 主持決戰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1章 擊斃笠原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33章 張網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82章 張掖城裡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89章 迎接點驗第84章 演習2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6章 計劃成功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22章 板垣爭先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377章 堡壘村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13章 計劃出臺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83章 瘋狂計劃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1章 事故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27章 派出援兵
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436章 向八路軍學習第155章 黃埔精神第359章 兩敗俱傷第150章 岡村的建議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423章 光臨馬公島第408章 大後勤第267章 延安的反應第523章 秘密協議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296章 軍政分離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22章 朝鮮戰士第506章 意外地收穫第29章 調動敵軍2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3章 計劃出臺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86章 演習4第435章 有實力纔有合作第79章 駐屯馬鞍山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430章 血戰西江第63章 部隊編制2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46章 主持決戰第403章 民衆楷模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8章 ‘萊歐’落網第61章 擊斃笠原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279章 海陸衝突第33章 張網第110章 石原後悔第676章 經濟起飛第544章 主動進攻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317章 轉折關頭第82章 張掖城裡第234章 瓊崖抗日獨立大隊第89章 迎接點驗第84章 演習2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472章 算計飛虎師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46章 計劃成功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隊第511章 勇士歸隊第254章 砍倒‘桑木’第5章 邢士廉的無奈第22章 板垣爭先第43章 告別平型關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377章 堡壘村第11章 抗聯楊俊恆第52章 蘇美的反應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滿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72章 政委的權威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13章 計劃出臺第280章 志在必得第83章 瘋狂計劃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626章 重用老外第1章 事故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113章 一羣財迷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245章 洛陽告急第478章 顧頭不顧尾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510章 配備隨員第143章 靠自身的強大第524章 踏足不列顛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493章 做客藍宮第525章 華南起烽煙第527章 派出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