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大後勤

“怎麼可能,沒有軍需物資部門提供裝備彈藥、糧食裝具,僅靠隨身攜帶的物資部隊還怎麼打仗?敵後條件更加艱難豈不是等死?”鄒文華聽了戴笠的介紹感到難以理解。

戴笠點點頭肯定地說:“八路軍的確是這樣做的,正因爲這樣他們才輕兵簡裝、自由機動,跟鬼子兜圈子捉迷藏,把鬼子主力誘走打擊小股孤立之敵,屢有斬獲,他們打法獨特,所以出戰以來小規模作戰無數,損失小於鬼子,物資源源不斷得到補充,隊伍也不斷擴大。

國軍得不到民衆掩護、自身也不習慣於敵後遊擊,離不開後方補給所以很難在敵後立足,徐州戰役後留在北方淪陷區的部隊大都潰散被八路軍收編,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戰術不對頭。

當然八路軍也有一些儲備,據偵察歸綏、張掖、大同、陽泉、晉城就有五個團級建制的裝備倉庫儲存了大批彈藥通過秘密通道直接支援敵後戰場,不過數量確實有限。

軍隊生存最重要的物資是糧食,八路軍控制的山西、陝西、綏遠、張掖、山東、河北、河南、江蘇、安徽的一百多個縣均設有一個連級單位的糧食倉庫儲備繳獲的糧食和在當地購買的糧食,相互調劑保障部隊所需,有時也拿出一些資助當地民衆和流亡百姓。

關鍵是河西、河套有組織的移民墾荒獲得大批勞動力和耕地,生產出的糧食成倍增長,社會的穩定、有序的開發,穩定了社會、減少了流民也提高了產量,八路軍養軍隊、辦工業全靠這兩地糧食支撐,今年關中、汾河兩地也加入進來,八路軍將比國軍的糧食更加充裕。

我們一直拿難民當累贅可到了共區卻成了社會財富的創造者,的確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他們的組織能力。上饒平疇沃野、河流密佈,宜耕荒地很多、飢餒流民亦多,如果得到扶持指定地點給予糧種農具開荒耕種。流民生活肯定能有所改善,軍隊用糧也不需要後方提供。

何等好事!可惜戰區高層無人意識到組織民衆發展生產的巨大作用,嫌棄驅逐、強抓壯丁,無法把人力和土地資源利用起來,以致地方貧窮、社會不穩、軍隊羸弱。令人嘆息。”

蔣先生見戴笠不由自主地爲他的把兄弟陳海松一方叫好。有些不高興,雖然與他換帖結拜是我的主意,目的是想拉攏這個共產黨的悍勇智將投靠黨國,可倒好。兩人見了幾次面,戴笠秘密去了一趟張掖、包頭,連他這個孤忠佞臣也成了共產黨的擁躉,成何體統。

不耐煩地說:“後方建設、恢復經濟以後再說,先說正題。”

戴笠也覺得有些失言。忙說:“卑職不是心向八路軍,委實感到國軍需要調整。

八路軍後勤部隊其實相當龐大,與國軍後勤部門相比最大的區別在於管錢管物的少,掙錢造物的多,主要集中在傷員醫護、工程建設、軍工生產等方面。

衛生部門是陳海松高度重視的部門,他認爲醫療條件改善可以給戰士以勇氣無形中提高部隊士氣,所以在張掖就通過原蘭州陸軍醫院院長劉青雲動員來近百名西安、蘭州等地的醫務人員成立醫護學校大規模培養醫護人員,大名鼎鼎的婦女先鋒團幾乎全體改行當了護士。

開戰後通過收容難民,得到了幾百名醫生。又通過共產國際和各國駐華記者呼籲各國醫務人員來中國幫助我國抗戰,包括美國人帕爾森斯、加拿大人白求恩、印度人愛德華在內的上百名著名外科醫生進入八路軍各醫院,除了參加醫療救治就是對青年學生開展醫護培訓。

包頭張掖又從近兩百萬蘇聯政治犯中找到千餘名醫務人員,在此基礎上建立了河西大學醫學院、歸綏醫學院,據說正在籌建長安大學醫學院、太原陸軍醫學院。大量培養醫務人員。

由於他們啓動的早、師資水平高、參訓人員多效果非常好,到目前爲止各軍區都有總醫院、軍師兩級有野戰醫院,團營有醫務所、連有衛生員,醫護人員達到五千以上。超過國軍醫護人員的總和,兩三年後還將翻一番。地方上也將建立大量醫院、衛生站給百姓治病。

通過向國外採購、戰場繳獲,其救護設備、醫療條件很先進,醫護人員專業技能好、操作很專業,加上他們的製藥廠可以生產高純消毒酒精、生理鹽水、消炎粉、止血粉、碘伏、消毒紗布,士兵都有戰場救護知識,所以歷次作戰中有20多萬傷員被治癒重返部隊。

而其後勤部隊中最大一部分是工程兵部隊,這是一隻按部隊編制卻不從事作戰任務的新型部隊,類似於工兵卻主要在大後方從事道路修建、開挖溝渠、礦山開採、電力水利等工業建設,雖然冬季裡也接受一兩個月的軍事訓練,更多的是學習各種生產技術和文化知識。

按陳海松的說法是要用軍隊的高度組織性、紀律性、強制性消除中國軍人農民身上的散漫、懶惰、自私、相互輕視等陋習,打造出中國新一代能吃苦、肯鑽研、有文化、有技術、有追求、遵章守紀、一絲不苟、敬業團結的產業工人隊伍,打下中國現代工業的基礎。

在他看來中國軍人和中國工人都脫胎於農民帶有深厚的小農意識,表現在缺乏現代科學技術知識、缺乏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缺乏相互學習相互配合的協作方式,目光短淺、胸無大志、不思進取、喜歡內鬥,嚴重製約了軍隊的戰鬥力和工業的進步發展。

中國不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土裡刨食的農民、不缺終日昏昏無所事事貪財好色的官員,缺的是有責任感的現代軍隊和現代工人、缺的是有正義感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幹部。他一方面推動八路軍走向現代化一方面着力創建培養工程兵部隊,其眼光、魄力令人折服。”

“你剛說他們沒有經費、怎麼養活這麼多工人的?”

“這一點正反映出陳海松的精明,戰亂時期人命如草芥,全家不再流離有口飯吃已經是一種奢望了,何況共產黨給他們分配簡陋住房、家屬也有工作每天都能通過勞作換來口糧、孩子能免費上學還有什麼不滿足的,陳海松說將來國家安定了會補償這些開拓者的。

共產黨實行的是配給制,在地多人少的西北地區大規模組織民衆從事工業建設很困難,勞動力缺乏就難以解決。陳海松率先在張掖用一萬多馬家軍俘虜組建工程兵部隊從事艱苦勞動,據說是爲張掖人民贖罪,張掖的繁華類似於重慶,的確有他們的貢獻。

後來大量難民流入需要安置,這一做法得到延續,大批不適應敵後戰鬥的幹部戰士離開了作戰部隊在張掖、包頭陸續成立了基建工程兵、水利工程兵、鐵道工程兵、礦山工程兵,據調查山西、關中、皖南、熱河也建立了類似的部隊,容納社會上的流民、國軍殘部。

關中戰役後八路軍已經不再擴大其作戰部隊甚至開始裁撤戰鬥力一般的部隊,各軍區似乎重點打造兩個象晉綏二師那樣的主力野戰師,保留兩到三個國軍甲種裝備的步兵師,兵員控制在50萬以內,重點建設空軍、炮兵、裝甲兵、通訊兵、汽車兵等技術兵種。

而與此相反工程兵部隊卻得到加強,很多裁撤部隊就地轉爲工程兵部隊補充新加入的流民開始接受技術培訓,目前初步統計有二十多個師,每個師兩三萬人不等,總數超過60萬,也就是說用於建設的部隊多於作戰部隊。這還不包括兩個日本戰俘勞改師3萬人、十幾個蘇俄難民組成的工程兵師40多萬人,總數過百萬,分佈在西北工業基地的各個建設現場。

在大批流亡內地的專家學者、蘇聯、德國、美國工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通過百萬工程兵的努力,引灌水渠覆蓋了大部分農田,西北公路網不斷延伸,路況大爲改善,幾十處煤鐵、有色金屬、石油天然氣得到開採,幾十座水力發電廠正在施工建設、上千座工廠拔地而起。

然而最神秘的是其軍工部隊,據綏遠、張掖軍統推算,兩地民衆超過五百萬,除了三百萬務農、一百萬從事各種工程建設,二三十萬自由商人、二三十萬在校學生,從事軍工生產的在五十萬左右,包括太原、德州、上海、漢陽、金陵兵工廠的大批技術人員、技術工人被收容,奉天兵工廠被襲破包括兩千多名日本技術工人在內的數萬產業工人來到這裡。

臨澤、包頭兵工廠收容的並不多也就是兩萬餘人,生產目前國軍裝備的主要武器彈藥。而大部分進入總後勤部編制的鋼鐵廠、鍛造廠、鑄造廠、煉油廠、重型機牀廠、兩個神秘的機器廠、飛機修造廠、拖拉機廠、柴油機廠、汽車修造廠、化工廠、火藥廠、電線電纜廠、無線電器材廠、製藥廠、被服廠,這裡的人員全都是軍隊在編人員。

數萬知名學者、青年學子和數萬蘇聯、德國、美國軍工專家進入冶金、機械、化工、航空、電子、動力研究所,研發新型機牀、軍工生產線、新材料、新動力、新武器、新裝備,雖然現在剛剛起步,並沒有什麼成果,陳海松認爲三五年後必定會開花結果。

各位長官,共產黨是一個高度集權卻又明確分工的的管理體系,其後勤部隊受中央軍委直接領導,軍工建設是其工作的重點,大量的資金、人力幾乎都投入到這個領域,用陳海松的話說就是在追趕世界科技進步的腳步,用更多現代化武器武裝中國軍隊徹底打敗日寇。”

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68章 王明回國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23章 大意了第13章 馬踏東野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62章 死裡逃生第68章 王明回國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36章 欺軟怕硬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76章 亂中取勝第46章 計劃成功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51章 決戰1第82章 比拼技術第98章 星星峽第58章 手下留情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48章 對策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43章 惡魔發狂第6章 夜襲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297章 汪兆銘第48章 ‘萊歐’落網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92章 全面佈局第372章 小野偷襲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101章 廬山3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59章 威服悍將
第82章 張靈甫受窘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68章 王明回國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23章 大意了第13章 馬踏東野第397章 逐漸展開第218章 兩島合作第353章 死不瞑目第554章 夜襲37師團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198章 火車自己跑了第62章 死裡逃生第68章 王明回國第596章 商機無限第116章 漫天血雨第575章 文人的反思第36章 欺軟怕硬第641章 客觀評價第278章 山本五十六的目標第76章 亂中取勝第46章 計劃成功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51章 決戰1第82章 比拼技術第98章 星星峽第58章 手下留情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69章 各方反應2第314章 螳螂捕蟬第169章 爭奪皖南南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44章 驚動延安2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332章 俄國愛國同盟第58章 蔣介石永遠的痛第35章 飛機就是用來炸的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338章 抵達博爾加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48章 對策第320章 綏遠的變化第137章 激戰瑞昌第128章 國葬哀榮第558章 不是來祈求恩賜的第34章 兵臨平型關第43章 惡魔發狂第6章 夜襲第546章 跟我進俘虜營第373章 小野露餡第297章 汪兆銘第48章 ‘萊歐’落網第47章 八路軍的73師第92章 全面佈局第372章 小野偷襲二百零二章 土肥原的怒火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68章 各方反應第381章 奧保夫的謹慎第667章 麥克馬洪線第184章 華南攻略第115章 該是被消滅的時候了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71章 春節茶話會第17章 繁忙的一天(1)第108章 據理力爭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89章 肅反的糾正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204章 以殺制殺第163章 細說軍工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39章 42聯隊完了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252章 截斷歸路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101章 廬山3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371章 攻向南宮第171章 軍人責任第61章 延安會議2第422章 烈焰蒸騰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銳碰撞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405章 勾心鬥角第316章 平心靜氣第147章 北伐名將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214章 煞神託生第59章 威服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