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最後移交

提出了部署建議、進行了戰區工作移交、送走了周副主席,已經沒有什麼實際工作的陳海松只剩下等待劉少奇前來交接,他難得地擁有了無事一身輕的休閒時光,和奉命回延安抗大學習的郭春蓮、總院院長劉青山、皖南參議長沈烈五等人乘船欣賞新安江的美麗風光、古老的徽州民居,品味徽州最富盛名的茶葉,談古論今、點評時政,很是愜意。

不過王凱、張峰等人還是相繼趕來彙報工作進展、接受新的任務。他也抽時間給進行戰役研討、戰法總結的軍以上指揮員上上課、分析分析形勢、結合蘇皖浙贛的民情地形進行今後發展的展望,希望新五軍派出先遣分隊進入沿海多山的浙江福建建立據點、新七軍分出一定力量進入大別山、新八軍逐步向江西滲透逐步跟華南軍區建立直接聯繫。

五天後,南方局副書記、東南軍政委員會主任劉少奇趕到徽州,從陳海松手裡接過華東區黨政領導權,陳海松對這位老資格的白區領導人很是敬重,向對南方情況不太熟悉的新任掌門人詳細介紹了華東我黨幹部隊伍的結構、特點,每個人的性格習慣,幹部制度。

介紹了部隊編制、訓練、裝備情況、戰鬥力的差別,面臨的主要任務、日軍、國軍兵力情況、可能出現的戰鬥形式和作戰預案,認爲開春以後日軍應該還有一輪猛烈進攻。目標針對武漢、廣州、南昌等南方戰略要點和粵漢鐵路。作戰對象主要是國軍重兵集團。

華東軍區新兵較多、戰鬥技能戰鬥經驗戰鬥意志都不足以應對鬼子陸空協同的正面進攻,還是要堅持游擊戰爲主運動戰爲輔,避免阻擊戰消耗戰,應以伏擊敵人運輸線、拔出孤立據點爲主要作戰方式,鍛鍊部隊、積累經驗、獲取作戰裝備和物資。

華東最大的問題還是黨政不合、思想陳舊僵化、教條主義、經驗主義、山頭宗派主義較重,軍政委員會必須注意幹部思想作風建設、加強黨性修養教育,樹立全局意識、提高思想覺悟,堅持黨內民主集中制原則,杜絕隨意上綱上線,減少政治對軍事的衝擊。

由於葉挺的黨籍問題導致的無法及時瞭解中央指示的問題。主要是政治上的歧視,設立軍政委員會就是爲了避免個別領導人的隱瞞而延誤決策,軍政委員會就是一座暢通的橋樑,溝通的平臺、集體決策的機構。對於心向革命、有較高知名度和軍事指揮才華的葉挺同志沒有什麼好隱瞞的,懷疑、猜忌、孤立只能把他逼到國民黨一邊去,給國民黨以口實。

紀律檢查委員會是一個試點機構,在各大軍區尚未推行,之所以在華東軍區中率先試驗主要是華南三年游擊戰爭倖存下來的同志長期遠離中央對我黨新時期的路線、方針、一部分政策有牴觸,深受蘇聯革命思想影響、缺乏事實求是理論聯繫實際的精神,沿用過去的錯誤做法,強調無產階級原則,動不動就上綱上線、隨意抓捕、懲治幹部戰士,造成內部恐怖。

爲了糾正這些不合時宜的錯誤做法。戰區撤消了各級保衛部的抓人、逼供、殺人的權利,取消了政委的一元化領導權力、取消了政治部隨意撤換幹部的權利。通過黨委常委會集體決策來代替政委一言堂,通過建立紀律檢查委員會來處理黨內的錯誤和糾紛,嚴格按照黨章、紀律條例、保衛條例、紀律檢查條例的規定按程序進行規勸、警告、處分直至開除黨籍。

紀委的存在對相對鬆弛渙散的新四軍部隊是一個有效的監督,及時提醒幹部戰士按照幹部條例、戰士條例、紀律條令、戰鬥條令、內務條令來嚴格要求自己,對出現的問題進行細緻調查,明確責任,依照條令給出處理意見,呈交同級黨委審覈報請上級黨委批准執行。

隨意處理殺害自己同志的問題得到根本性轉變,五個月來只是處決了7名臨陣脫逃叛變投敵罪證確鑿的官兵。給32名開小差、117名違反羣衆紀律、31名簡單粗暴、傷害同志、74名違反訓練規定、帶兵水平、管理水平較低、126名違反作戰原則和上級命令的官兵給予降級、撤職、警告處分,極大地震懾了全軍,促進了部隊正規化、條令化建設的順利推進。

大量國軍潰兵、青年農民的加入確實帶來一定的管理教育難度,華東軍區內部軍政素質的整體提高還需要艱苦細緻的工作,政治部、參謀部正在通過冬季大練兵予以改善。

華東的生存依賴於軍事力量的強大和靈活的指揮。雖然經過前期的整頓編練、換裝了全套日式裝備,擴充了大批重武器。組建了軍區炮兵師、飛行師,師有炮營、團營有炮連、連有重機槍、排有擲彈筒,彈藥儲備五個基數以上,足以應對兩場中等規模的戰役。

但部隊的火力密度、連營進攻防禦戰術、合成化作戰能力、單兵技能距離我軍編制尚有一定差距,加上國軍部隊的撤離,第七戰區處於孤立無援的危險境地。這種態勢的形成是蔣介石精心構建的,其目的就是要通過內外壓力借日本人的手擊垮華東我軍力量。

國民黨軍隊肯定會被擊垮,因爲他們沒有羣衆的支持,不擅長游擊戰、運動戰,我們卻不用害怕,華東四省地域遼闊、天然屏障極多,皖南、皖西、蘇南有山區,皖北、蘇北、蘇中、江北河渠縱橫、湖塘密集,給鬼子的兵力集結、物資運輸、相互配合帶來極大困難。

更主要的是我們已經在40多個縣建立起穩固的根據地,20多個縣成爲游擊區,各軍師政治部、宣傳部、地方工作部通過減租減息、救助貧苦、建設鄉村政權、組建民兵隊得到了羣衆的擁護和支持,到處都是我們的眼睛和耳朵,特戰大隊已在根據地外圍主要城市、交通要道建立起情報系統,提前發現敵人動向,做好應對準備,尋機殲滅孤軍深入之敵。

當初戰區制定的應對原則是安心鞏固根據地、抓緊部隊正規化訓練、一年以內不主動發起進攻,敵人掃蕩時特戰爲先避敵鋒芒、外線襲擾內線殲滅,減少損失粉碎鬼子進攻。我個人認爲應該繼續堅持,着力於培養革命力量、打牢革命基礎、增強軍隊實力。

建議在軍事上倚重陳毅、粟裕、彭雪楓、張振宇、王峰、張愛萍等有現代軍事思想的年輕幹部,尤其是粟裕、張振宇、王峰、張愛萍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智將,完全可以放心大膽使用,張振宇擅長謀劃,傅秋濤、粟裕攻守兼備用兵老道、王峰、張愛萍攻強於守善於調動敵人,可以把新六軍、新八軍、89軍作爲南北中部的戰役預備隊,關鍵時刻拉到敵後牽制敵人進攻,其他陳毅、張雲逸、羅炳輝、高敬亭守強於攻、穩重踏實適合經營根據地。

劉少奇此前擔任北方局書記,在國統區做了大量革命工作,八路軍深入敵後快速發展有他的重要貢獻,他曾經兩次赴蘇聯學習,前後生活了三四年,有較深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長期的一線鬥爭經歷讓他和王稼祥一樣很早開始覺悟反思,遵義會議上擁護毛澤東出山。

他在太原見過陳海松一面,對比他小16歲的年輕人弘大的視野、清晰的戰略佈局很震撼,尤其是抓住時機轉移太原兵工廠和技術工人的做法很敬佩,此後捷報頻傳,在地下組織有力配合下北方遍佈我黨力量,讓他由衷地高興,回到延安積極支持各項新政策。

鑑於北方已處於我黨我軍控制之下,富有白區鬥爭經驗的他被派到新成立的華南局擔任書記,剛把陳海松整合出來的華南革命力量進行了部署,就又被推薦到華東接手新四軍爲主體的蘇浙皖贛革命根據地建設,原來指導秘密戰線從事地下工作,現在卻要領導數十萬革命力量對他無疑是一個挑戰和考驗。

現在聽了陳海松的客觀實際的彙報、有條有理的分析、細緻周到的建議,充滿信任、鼓勵和關心讓他對華東形勢有了基本瞭解。經歷過太多風浪、無數次出生入死、變換過許多工作職務的老革命家也就放下心中的忐忑欣然接過了仍然問題成堆、困難重重的革命重擔。

在陳海松、項英、葉挺陪同下與軍以上幹部見面,正式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主任,成爲第七戰區新的掌門人。他在發言中表示要向陳海松同志那樣深入基層瞭解實際、尊重同志搞好團結、堅持原則實事求是、集思廣益民主決策,努力營造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工作環境。

他希望華東局全體幹部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掌握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思考中國革命、本職工作的方法、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黨性修養,踏實工作勇挑重擔,表現出共產黨人的先鋒模範作用,很好地完成中央賦予本軍區的政治、軍事任務。

華東軍區前面的政策措施是得到中央認可,在實踐中檢驗有效的應該繼續堅持,發展規劃、訓練計劃、作戰預案是合理的,不作調整繼續實施。他計劃和項英、袁國平等同志一起前往各軍、各根據地進行爲期三個月的調查研究,重點檢查各部執行政策落實計劃遵守條令的情況,回來後把發現的問題提交軍政委員會討論,拿出妥善的辦法完善各項政策。(未完待續。。)

第39章 被盯上了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8章 回到張掖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65章 表彰1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217章 南澳島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159章 18軍登陸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59章 威服悍將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18章 地方名流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102章 廬山4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57章 獨立一團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65章 教訓蒙奸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604章 阿爾山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52章 決戰2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80章 厲兵秣馬第8章 李家營子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97章 土匪逞兇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6章 謀劃勝利3第35章 牛刀小試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91章 抗日誓師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章 廣靈接敵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13章 戰場形勢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
第39章 被盯上了第10章 盤點家底2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34章 氣的就是你第8章 回到張掖第32章 激戰羊投崖第65章 表彰1第561章 奪佔金華第600章 睡獅當醒第217章 南澳島第175章 山地作戰第159章 18軍登陸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577章 13軍的任務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501章 危機臨近第586章 天大的笑話第431章 《光復三竈島》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482章 國軍的整編第59章 威服悍將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226章 戛然而止第251章 強軍的秘密第53章 劍指晉綏2第480章 戰場比武第18章 地方名流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102章 廬山4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57章 獨立一團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463章 陣前對峙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62章 川軍接戰第55章 旱地育苗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644章 弱國的顧慮第65章 教訓蒙奸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604章 阿爾山第315章 路線的分歧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52章 決戰2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21章 中埔村機場第625章 設備到了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80章 厲兵秣馬第8章 李家營子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94章 北平鋤奸2第97章 土匪逞兇第442章 粵西擴軍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6章 謀劃勝利3第35章 牛刀小試第6 百五十九章 並肩作戰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90章 發展中的包頭第464章 強大的防線第91章 抗日誓師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361章 政委免職第505章 先國後共第675章 不是僥倖第69章 贖買政策第119章 蔑視領袖第585章 朱可夫迴歸第391章 窯灣獨立營第503章 些許遺憾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410章 理想主義者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174章 收攏散兵第12章 期待輝煌第1章 廣靈接敵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229章 華南新戰略第73章 發展工商第488章 中國宣戰第660章 擦肩而過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269章 迷信蘇聯沒有出路第127章 慘烈的代價第13章 戰場形勢第240章 信陽危急第112章 搬不動的兵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