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峨堡會談2

傍晚時,陳海松前來古堡請馬家軍軍官到鎮子裡最大的清真酒樓就餐,說是爲馬長官接風洗塵。對河西慘敗難以理解的馬步芳聽了幾個部下的陳述,心態逐漸從憤怒轉爲驚詫和感激。與陳海松客氣了幾句帶人走出古堡,一行人踩着積雪步行過去,衛兵們持槍前後護衛,並在門外警戒。

酒店老闆恭敬地把馬步芳迎進包廂雅座,陳海松熱情地爲雙方介紹相互認識。

不一會涼菜上齊,陳海松招呼大家入席就坐,馬步芳坐了正席,陳海松、馬元海左右坐下,其他紅馬兩軍將領分別就坐,也算是名人薈萃、將星雲集。

陳海松手持剛煮出來的臨夏五山池黃酒站前身來掃視了一圈,對着馬步芳說:“馬長官職高位顯,公務繁忙,今日爲兩軍停戰,不懼嚴寒、頂風冒雪、日夜兼程趕來相會,表現出愛兵如子的大將風範,令我等佩服。一杯薄酒,不成敬意,權當爲你接風洗塵,祝你身體健康、心想事成。幹!”

馬步芳等起身相互碰杯後全都一飲而盡。平日裡穆斯林遵守教規很少飲酒,喝酒也就喝些臨夏黃酒,五山池是臨夏最有名的黃酒品牌,有幾百年釀造歷史,直到今天仍是產銷兩旺。宴席上要倒在銅壺裡,加上冰糖、生薑、紅棗、枸杞等放在火爐上燒開後倒出飲用。

一杯熱乎乎的黃酒下肚,渾身都覺得暖洋洋的,興致也高了、彼此也拉近了距離。

衆人坐下相互勸菜,都是軍人,粗豪慣了的,也不講究。馬驍和護衛連長忙着給衆人添酒。

不一會,馬步芳端酒站起身來朗聲說道:“有幸在我們青海地面上見到打敗了我們馬家軍的紅軍陳將軍和各位將軍,子香我很滿足。剛纔聽了子涵幾個介紹的作戰經過,對陳將軍更是欽佩。

今天是你們漢人的大年初一,我們穆斯林雖然不過春節,但子香願意藉此機會向各位致以新春祝福。希望我們兩軍翻過此前的誤會和仇恨,妥善處理善後事宜,保護好我們各自的利益不被損害。來,幹!”

衆人再次起身相互碰杯後一飲而盡。馬驍出去招呼上菜,護衛連長繼續添酒。

河州風味、西寧風味、蘭州風味的清真菜餚流水般上來,讓長久吃軍糧的雙方將領大快朵頤,手筷齊上,滿臉油光,看的上菜的小夥計直吐舌頭。

陳海松和馬步芳略微吃了幾口,就端着黃酒杯聊起天來,時不時碰一下、輕輕抿一口,時不時哈哈笑幾聲,互相拍拍肩膀。不知道的肯定以爲是多年至交、親密戰友。

難得的是酒店老闆準備了一盆白米飯,個大粒長、晶瑩剔透、香味濃郁、入口粘糯,可把西路軍這幫南方人高興壞了。一問才知道竟是張掖特產烏江米。老闆進來介紹說,此米產自烏江堡和平原堡一帶,那裡土地肥沃,溝渠、溼地衆多,唐朝時就已種稻,此米產量不高、品質上佳,過去一直是貢米。

隨着花捲、羊肉面片上席,酒宴進入尾聲。馬步芳請各位繼續坐會兒,他和陳將軍單獨說會話。兩人起身離席,衆人恭身相送。

來到酒店老闆提供的一間雅座,掌櫃的爲二人送上春尖茶,輕輕退出帶好門。

馬步芳開門見山的說:“河西之爭,我是被蔣先生利用了,此前對貴軍所知甚少。捨命拼殺,也是爲謀取團體利益,不肯中途停戰,也是馬元海有心無力,所有責任全都在我,請你諒解。

如今青海空虛,中央軍躍躍欲試、虎視眈眈,我很無助。過去我們穆斯林一直被欺壓,好不容易有了一片基業,不能輕易放棄,希望貴軍網開一面放還被俘將士。”

陳海松點頭說:“我也正有此意,你的兵訓練不足,許多都是農民,都是青海寶貴的勞動力,是青海家庭的頂樑柱,本就不該出現在戰場上,放在我那也是浪費,我們西路軍是同意放他們回去的。

只是你們馬家在張掖統治多年,卻很少造福地方,盤剝太甚,以致張掖殘破、民衆貧苦。我希望你能留下一萬人爲張掖的建設工程出些力,挽回不良影響,贖回他們的罪孽。

另外張掖百廢待興、我們準備發展工商、擴寬道路、發展教育、救孤助殘,資金缺口很大,你們也應該爲張掖還還債,總不能只取不回吧,這樣不厚道。”

馬步芳說:“行,你放八萬人,我出四十萬大洋。你看怎麼樣?”

陳海松說:“錢多錢少,看你的誠意,我不勉強。但你這種全民皆兵的方式應該適當改改,青海地廣人稀,耕地少、產量低,現代工業缺乏,財政並不寬裕。以你現有的財力物力養活兩萬正規軍還可以,再多就得舉債或加租加稅,就影響到青海的民衆生活,就會破壞社會穩定,爲了穩定你又得擴軍,導致惡性循環,負擔很重。

其實兵在精不在多,你的兵很精壯、很剽悍。可他們的戰術思想沒有隨着武器裝備的發展而發展,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河西最後決戰,我部憑藉火力優勢面對你部正面衝擊只犧牲了200人,受傷300多,你部根本沒有戰術,就是猛衝,實在是讓人惋惜。

軍官的指揮水平是個大問題,你應該辦所軍校,對你的軍官多灌輸些正規作戰的方法和使用火力的方法。我建議你們要放棄地域的民族的偏見,改變一些傳統的做法,全青海各族同胞一視同仁,軍官、政府官員的選拔任用不能只侷限於河、回、甘、馬,要調動所有人爲青海的發展出力。

我建議你八萬人中留下兩三萬紮實訓練,成爲職業軍人,承擔作戰任務。其他五六萬徹底務農,派些受過正規軍事訓練的軍官每年農閒時節組織訓練兩個月,成爲後備軍,即使應徵入伍,也不是什麼也不會的農夫,起碼知道怎麼保存自己的生命。”

馬步芳說:“你的這些建議馬元海都給我說了,我準備採納你的建議。蔣先生準備調撥一個正規師的裝備重新武裝第二軍,我準備調七萬人回去,五萬回家務農,兩萬人進入第二軍,張掖留下兩萬,交給馬全義一萬,跟着你們搞正規訓練,剩下一萬由馬忠義負責管理,聽候貴軍安排使用。

只是有兵沒槍,實在不成體統,厚顏請將軍發還。我願再付20萬大洋,望你成全。”

陳海松心中歡喜,出來時考慮能收到40萬就不錯了,沒想到這馬步芳還真是捨得,豪傑啊!挖金礦的就是有錢啊!

他略帶遲疑地說:“你也知道,我軍三個月激戰下來,槍械損失也很嚴重,也需補充,我最多能給你發還漢陽造步槍一萬條,日式騎步槍兩萬條,機槍大炮就麻煩你找蔣先生去要了。”

馬步芳心情大好,他還真怕對方不鬆口,20萬買3萬條,雖然是自己買自己,可誰讓自己戰敗了呢?這價格還是值得。張嘴就說:“好,一言爲定。留下的兩萬人的糧餉我來提供。”

想了想他又說:“這峨堡鎮怎麼說也是咱們青海的地盤,你給老哥個面子讓出來吧。”

陳海松也想了想說:“我是擔心你不甘心,哪天又糾集些民團殺回河西來,我措手不及損失就大了。”

馬步芳拍着胸膛說:“你要相信我們穆斯林最講信義,一個唾沫一個坑,決不食言。”

陳海松笑着說:“我可聽說少數家的飯能吃,話不能聽。你們心思太多,不像我們說話算話,我說不殺你們的俘虜,九萬人我一個沒動,這不,完整地還給你了。”

馬步芳尷尬地笑着說:“這俗話是從商場裡傳開的,是說咱們穆斯林做生意精明,不輕易吐真話。我是軍人,不是商人,絕對講信用。”

陳海松說:“行,就信你一回。不過我還是要爲青海民衆勸你一句,善待百姓,善待青海省的各族同胞。都是中國人,沒有貴賤、沒有高低,都有自己的長處。歷史的舊賬上不要再增添新的仇恨,儘量和解,儘量寬容,努力發展地方經濟你們青海纔有希望。”

“青海荒僻、資源短缺、資金不足,發展經濟談何容易。我馬家在西寧垂30年,也只建成了十幾家小廠,效益平平。”馬步芳無奈地說。

陳海松笑着說“其實就是一個觀念問題,青海連接西藏、新疆和內地,發展商貿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你們穆斯林又善於經商,你只需放開限制,給各大商號自由貿易的權利,允許他們深入各地長途販運、易貨貿易、現貨貿易都行。

不出兩年,內地、新疆、西藏的各種生產生活物資、土特產品就會在西寧集中分流,活躍的商業活動必定會帶來財政收入的大幅度提高。你就有資金改善青海道路交通、農田水利、教育文化,可以發展皮貨、肉食加工、礦產開採等行業,反過來又促進了商貿的發展,形成良性循環,減輕農村貧苦農民的賦稅。

這一切的基礎都建立在你要主動與周邊各地改善關係上,放棄掠奪、降低稅率、平等交易、互通有無。只要眼光長遠、與人爲善、和睦相處,堅持這樣的政策不變,你會看到穩定和善的周邊環境、繁榮火熱的商業貿易和滾滾而來的財政收入得來並不是多難。既可以節省兵力軍費,還可以發展地方經濟,改善民衆生活水平,何樂而不爲呢?”

各位書友,感謝大家的支持鼓勵,冰雪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生活幸福、萬事如意。也請大家繼續關注西路軍,提出寶貴意見。

;

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3章 公審大會第411章 拼血本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77章 中央委員第28章 牽牛進山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297章 汪兆銘第66章 拿下包頭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1章 幹部會議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48章 ‘萊歐’落網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24章 迎接考驗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30章 統一戰線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14章 過河抗日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62章 死裡逃生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48章 戰後大勢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8章 回到張掖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48章 ‘萊歐’落網第82章 比拼技術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36章 南洋軍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22章 朝鮮戰士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95章 天津38師第377章 堡壘村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9章 武林同道第57章 獨立一團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50章 屯兵王家灣
第23章 抗聯楊靖宇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610章 焦土政策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3章 公審大會第411章 拼血本第186章 草包參總第77章 中央委員第28章 牽牛進山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85章 謎團揭開第297章 汪兆銘第66章 拿下包頭第28章 目標平型關第574章 各自的規劃第647章 日軍的信心第51章 幹部會議第355章 憤怒的手榴彈第33章 步兵打大炮第48章 ‘萊歐’落網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609章 隔山觀虎鬥第494章 法國的天真第24章 迎接考驗第530章 天上掉餡餅第94章 17歲的少將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301章 國府大員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470章 果斷出擊第392章 引火燒身第395章 談判放人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30章 統一戰線第132章 城外阻擊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14章 過河抗日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521章 不做犧牲品第526章 難以決斷第62章 死裡逃生第652章 俞濟時到寧波第48章 戰後大勢第256章 伏擊逃敵第117章 走馬上任第292章 又壓又擡第8章 回到張掖第451章 新的目標第233章 瓊崖失守第48章 ‘萊歐’落網第82章 比拼技術第438章 確實不同第76章 峨堡會談1第120章 沉重的話題第541章 粵東兵團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614章 國軍回來了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36章 南洋軍第611章 嚴明紀律第414章 視察共軍防區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165章 後方建設委員會第514章 激烈交鋒第382章 中心開花第18章 山西兵工廠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347章 辻參謀的計劃第22章 朝鮮戰士第375章 堅持作戰原則第556章 陳安寶犧牲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495章 只是個擺設第289章 最後移交第450章 戰術變化第285章 激動的外交官第121章 混進九江碼頭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線的爭論第95章 天津38師第377章 堡壘村第200章 正主現身第26章 激戰王家店第632章 海上游擊縱隊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9章 武林同道第57章 獨立一團第262章 蔣先生的擔心第149章 增援部隊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41章 板垣徵四郎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50章 屯兵王家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