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74軍來了

九江城裡殺得天昏地暗,長江以北陸地上也發生激烈戰鬥。一路順利攻擊到潛山的第9師團18旅團19聯隊一渡過東皖河就遭遇到張自忠59軍黃維剛38師的陣地阻擊,火力密集、打了就跑,追出十里再次遭到攔截,炮火壓制時又都跑得無影無蹤,連續三次造成第七聯隊六七百人的傷亡把人見秀三大佐氣的嗷嗷叫,連續呼喚飛機支援。

安慶的飛機及時趕到,機槍掃射、航彈轟擊,掩護着19聯隊推進到太湖境內的雙塘,飛機報告油料將近需要返航,飛機走了,前面冒出來劉振三的180師依託丘陵建立的阻擊陣地,後面還有炮兵陣地。

人見秀三大佐指揮手下連續兩次攻擊未果,天色漸暗人見只好命令部隊退出敵軍炮擊射程紮營,建立防禦線。向旅團、師團報告攻擊進展,請求明日進攻中得到火炮、飛機支援。

南京的煙俊六大將、板垣徵四郎中將獲悉稻葉率第六師團殘部倖存回到九江很是欣慰,對蔣介石的廣播講話嗤之以鼻,雖然九江遭受重大挫折,但第6師團、106師團指揮首腦還在,101師團、臺灣旅團近半作戰人員尚存,通過補充還是皇軍中的鋼鐵部隊。

岡村報告支那軍面對11軍堅固防守無計可施,死傷慘重、進展甚微,只是彈藥消耗過大,希望儘快通過空中渠道給予補充。支那軍對九江勢在必得。攻擊甚猛預計尚可堅守十天。

通過電報和偵察機觀察,知道救援的第九師團已經攻擊到太湖並與支那正規部隊交火,27師團攻擊到馬當交戰兩天毫無進展,本間稱正聚合部隊,明日突擊。

第二軍前進道路被支那遊擊部隊破壞嚴重,合肥以北發現支那桂系第七軍部隊活動,合肥的系列爆炸活動估計是他們所爲,由此可見,前線部隊顯得過於單薄,還需要繼續增兵。兩人把目光轉移到江南守衛的第3、15、17、22四個師團身上。

可江南也出現了支那部隊的身影。鎮江、丹陽、常州鐵路沿線接連發生四起爆炸,六次襲擊守備據點的嚴重事件,他們感到強烈的不安,江南是帝國向西進攻的大後方。這裡出現治安混亂,勢必影響武漢攻略的順利進行。

支那政府發表公告,狡猾多智的陳海松被任命爲第七戰區司令,管轄江蘇、安徽,矛頭直指華中派遣軍,江南的敵軍很可能就是他的佈局,目的就是要破壞皇軍的後方穩定,拖住皇軍的後腿,還是兵力太少了。以前皇軍只需要考慮前面的敵人,支那政府軍不願到戰場後方活動。讓他們省心不少,可現在來了個最愛在敵後撿便宜的陳海松,絕對不能掉以輕心。

兩人又拿出岡村寧次、本間雅晴的建議報告,覺得他們不約而同提出的分兵進擊之策確有必要,不打垮支那政府、不重創支那正規軍主力,戰爭就會永無止境地這樣糜爛下去,最終耗幹帝國的所有戰爭潛力。

陳海松雖然強悍畢竟力量單薄,估計可以隨時使用的也就是裝備低劣的新四軍兩萬餘人,還無法撼動皇軍的優勢地位,小心提防就是。

兩人迅速草擬了向大本營的請示報告:爲實現武漢攻略的最終勝利。達成摧毀支那政府、重創支那軍主力、迫使支那投降的戰略目標,華中派遣軍計劃派出第15、17、22師團沿長江西進與27師團聯合救援九江,擊潰支那軍隊並趁其久戰疲敝、物資消耗嚴重的時機展開反擊,力爭突破沿江各主要關隘,進入江漢平原。

第二軍10、13、16師團與第3師團、第五重炮旅團沿六安、潢川、信陽、孝感、武漢的攻擊線路開闢第二戰場。趁支那軍雲集九江、第一第五戰區力量單薄的時機形成有效突破。

請求大本營提前實施廣州攻略預案,九江、信陽戰事緊張時。華南第六戰區必會調兵北上,造成廣州空虛,只需集中三個師團一個艦隊即能佔領華南,堵死支那對外海上出口,北上側擊武漢。

三路夾擊之下,支那軍要麼退守西南、要麼在武漢決戰,我軍將奪回戰場主動權,支那戰事將朝着勝利邁進關鍵一步。如能派出華北第一軍以三個師團突入陝西,北上拿下四川,則支那政府唯有投降一途。

他們掐指一算,乖乖不得了,華中用了11個師團,華南3個,華北再用3個,就是17個師團在進攻,華中還得留下3個防守、華北4個、東北8個、朝鮮2個,國內1個,又是18個,總共要用35個師團。

而帝國經過兩次擴編現在在編的師團也只有34個,第三期擴編的15個新編師團還在組建中,離投入戰鬥至少還有三個月。這麼大規模的全面進攻需要多少彈藥物資、多少轉運油料、多少飛機汽車坦克大炮,剛剛經歷了兩場慘敗的帝國能承受的起嗎?

兩人大眼瞪小眼犯了難,支那太大了,帝國太小了!無力感、挫敗感一下讓兩個軍國主義頭子在炎熱的盛夏生出一身寒意。

30日上午,74軍軍長俞濟時、參謀長陳式正、51師師長王耀武、57師師長施忠誠、58師師長馮聖法以及所屬旅、團長趕到太湖縣城西南皖河南邊的新倉鎮,參見第七戰區司令長官,聽候訓示、領受作戰任務。

他們26日向粵軍歐震第4軍交接彭澤、馬當防務,按軍委會的指示向新長官陳海松報道,陳海松給他們的指示是攜帶全部重型裝備,渡江北上,月底以前趕到太湖南邊山區待機。消滅孤軍深入的第九師團。

雖然直線距離只有100公里。沿途卻江湖縱橫、丘陵密佈、道路曲折狹窄,讓習慣於汽車騾馬運輸的74軍吃盡了苦頭,好在俞濟時、陳式正、王耀武等人求戰心切、嚴厲督促部下咬牙堅持,硬硬肩扛手推攜帶全部裝備物資提前趕到石壁山區。

處理完安慶27師團、合肥飛機場、接收了大批物資的陳海松把第九師團吉住良輔中將、參謀長中川廣大佐,第二十七師團本問雅睛中將,參謀長原田義和大佐、第11水雷隊司令田原吉興大佐、第三師團68聯隊長加藤鑰平大佐、第一飛行團第31戰隊隊長高橋常吉大佐等高級戰俘進行了思想引導,交給薛雲龍扣押在英王府,接受特戰隊員的審訊。

給葉挺、項英、陳毅做了新的部署,命令部隊換裝日式裝備、分發糧食物資,在敵人大軍到來前撤離安慶。張雲逸、賴傳珠第二師逐步進駐皖南國軍放棄的涇縣、宣城、蕪湖、江蘇南部的溧水、高淳等地。建立涇縣爲中心的抗日根據地安心訓練部隊。

高敬亭、鍾期光第五師逐步返回桐城、嶽西、懷寧、潛山,建立以桐城爲中心的皖西南抗日根據地,短時間內以正規化訓練、發動羣衆建立根據地爲主,不參加戰區進攻戰鬥。

留下羅炳輝獨立旅保護軍部、物資。防守安慶,第九師團消滅後,撤往江蘇中部洪澤湖以東的高郵、鹽城、淮陰三角地帶,建立中心根據地,全面指揮新四軍各部的作戰。

第三師一旅張愛萍部接受特戰隊培訓準備參加突襲九江的戰鬥,此後歸第七戰區直屬。

蘇北歷來民風剽悍、人人練武、身體強壯,是發展特戰部隊、野戰部隊的優質兵員。三師二旅改稱蘇北支隊,彭雪楓任司令員、曾希聖任政委,要主動出擊廣泛發動羣衆,建立以駱馬湖爲中心的蘇北根據地。威脅徐州、連雲港。

在銅山、新沂、豐縣、沛縣、邳縣、宿遷、沭陽、漣水、蕭縣、碭山等地收攏國軍潰兵、地方民間武裝、愛國羣衆建立多個新兵訓練營,爲新四軍各師提供優質兵員。

四師一旅獨立編制改稱蘇南支隊,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委,建立以茅山爲中心的抗日根據地,打牢基礎、訓練部隊。一年後與第二師協同作戰威脅南京、上海、杭州。

四師二旅獨立編製成立淮北支隊,傅秋濤任司令員、張鼎丞任政委,活動在津浦線以西淮北大地,在阜陽建立根據地,收攏殘兵、發展民兵,與蘇北支隊協同。威脅開封、商丘、徐州。

陳毅、鄭位三第一師繼續在江北津浦路沿線活動,逐步退往揚州、泰興、南通等長江沿岸地區,在海安、東臺建立根據地,隨時威脅長江航運、支援蘇南支隊。

要求新四軍黨委認真學習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結合國內外鬥爭形勢的變化,以打擊日寇、發展根據地、壯大革命軍隊爲根本任務。加強團結、加強溝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穩紮穩打、獨立自主地開展抗日鬥爭。

明確規定。軍事鬥爭以葉挺、陳毅爲主,新四軍黨委要尊重、信任、支持葉挺同志的工作,該知道的、該通報的及時傳達,有意見有分歧必須召開黨委擴大會議討論,葉挺同志有權參加、有權闡述自己的意見,最終以少數服從多數做出決斷。

他又分別與項英、葉挺、陳毅坦誠談話,就新四軍成立一年來出現的問題坦率交換了看法,認爲他們都是堅定地革命者,但革命者也有自身的缺陷和不足,要善意地去看待同志、善意地去交流、拋棄不合時宜地舊思想、舊習慣、舊的做法,站在抗日大局、黨的事業發展的高度維護領導班子的團結、各負其責、相互支持,開創蘇皖抗日鬥爭的新局面。

29日才乘坐汽艇沿皖河趕到新倉鎮,視察了59軍、68、71軍的防線,進行了作戰部署。沒想到74軍這支蔣介石手裡的王牌部隊如此用心很是感動,命令部隊隱蔽休息,團以上幹部到葉店參加作戰會議。

俞濟時與陳海松早在廬山會談時就有過交流,當時陳海松的許多預見、構想、建議今天看來都是正確的,八路軍得到發展壯大、在敵後捷報頻傳、斬獲頗多。他本人更是成了殺敵最多、俘虜最多、上升最快的名將。

一個獨立旅發展成獨立師、19軍、第八戰區,統兵一二十萬,攪得華北、東北的日軍終日不寧。到了武漢連施妙手,扭轉敗局反敗爲勝,從一個少將旅長晉升爲上將戰區司令,組織幾十萬部隊圍殲一個軍的鬼子野戰集羣,實在是讓人羨慕嫉妒。

聽說18軍、52軍在圍殲第6、106師團的戰鬥中發揮了突出作用讓他很不甘心,彭澤突擊只是消滅了敵軍一個大隊、海軍兩艘驅逐艦一個陸戰中隊、航空兵一個轟炸機中隊一個戰鬥機中隊一個高炮中隊,加上兵站後勤總共也就是2000鬼子。

要不是張靈甫在戰區特偵營帶領下冒險攻克馬當要塞消滅一個大隊近千名鬼子,又在敵人反撲中消滅一個海軍陸戰大隊,把斃敵數長到4000人,自己都感到很難堪,一個主力軍4萬多人還有特偵營的配合殺敵數還不如陳明仁預備二師的多,實在說不過去。

走進鎮中發現沒有幾個衛兵,老百姓自由地忙着自己的農活,只有一位佩戴八路軍臂章的幹部把他們迎進空蕩蕩的院落。如果不是有一根電臺天線哪裡像個戰區司令部嘛!

陳海松聞訊出來迎接,依然是一身普通的國軍老式粗布軍服,一根腰帶上彆着一把左輪手輕,打着綁腿腳蹬布鞋,常年在外奔波的原因臉曬得更黑了,更像是一個小班長。

看見軍容嚴整士氣高昂的黃埔驕子們在院子裡列隊等着自己,忙向着隊前的俞濟時走去。沒走幾步,俞濟時中將已經擡手敬禮報道:“報告陳司令長官,74軍團以上將校奉命前來參加作戰會議,請長官訓示。”

陳海松只好止步回禮:“請稍息。”

俞濟時表情冷峻地向部下喊道:“稍息。”

陳海松只好走到隊前,開口說道:“各位都是九江戰場上下來的勇士,面對強敵敢於戰鬥、敢於勝利,證明你們都是有血性的中國好男兒,我向你們致敬!”說着向大家莊重的行了個標準的軍禮。未完待續。。

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102章 廬山4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89章 迎接點驗第49章 露出破綻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99章 聚攏精兵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34章 江洋大盜第10章 奪取法庫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99章 星星峽2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49章 露出破綻第208章 116師團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159章 18軍登陸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52章 決戰2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40章 衝突第73章 發展工商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6章 阜新煤礦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99章 星星峽2第92章 全面佈局第95章 天津38師第89章 迎接點驗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312章 楊家嶺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5章 教訓蒙奸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99章 廬山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9章 要去蘇聯第17章 抗聯往事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
第60章 設伏雁門關第102章 廬山4第616章 誠心認輸第629章 怒而撤職第333章 留希科夫第638章 鎮海要塞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89章 迎接點驗第49章 露出破綻第363章 課題研究第531章 黑虎掏心第516章 戰爭叫囂第607章 人員到齊第517章 態度好轉第425章 進展不順第324章 也有隱憂第564章 頑強第一軍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99章 聚攏精兵第390章 活捉橋本羣第452章 聶總的態度第401章 格局大變第396章 把事搞大第51章 你們自裁吧!第34章 江洋大盜第10章 奪取法庫第334章 孔策沃別墅第99章 星星峽2第518章 強硬的收穫第522章 肢解北極熊第286章 徐永昌的顧慮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49章 露出破綻第208章 116師團第124章 現學現賣第389章 空中遇險第265章 新的任命第471章 空中斬魔第16章 山西局勢2第45章 驚動延安3第211章 自我救贖第86章 後果很嚴重第159章 18軍登陸第489章 蘇美支持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319章 主席的決策第433章 整肅風暴第8章 一見馬元海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76章 教育的奇蹟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573章 最後的努力第298章 道貌岸然第52章 決戰2第669章 藉機敲詐第519章 應運而生第40章 衝突第73章 發展工商第605章 邊境基地第6章 阜新煤礦第406章 整頓後方第239章 安藤利吉第99章 星星峽2第92章 全面佈局第95章 天津38師第89章 迎接點驗第432章 薛雲龍發飆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第474章 調整兵力第413章 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咽第335章 陷阱與棋子第248章 第十戰區第257章 擊斃桑木第557章 毒氣逞兇第228章 謀劃瓊崖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648章 日軍要進攻第312章 楊家嶺第346章 華北起烽煙第441章 震動很大第485章 接受整編第276章 日軍的檢討第624章 洗雪恥辱第630章 川石島上第645章 蘇軍受窘第55章 旱地育苗第65章 教訓蒙奸第107章 化險爲夷第453章 戰術檢討第99章 廬山第479章 請君入甕第72章 斯大林授勳第69章 要去蘇聯第17章 抗聯往事第631章 屠殺海盜第70章 雨中張鼓峰第196章 柴世榮伏擊軍列第123章 控制‘安宅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