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敲打黃維

黃梅指揮所總指揮商震二級上將全程參與了計劃的制定,對面薛嶽的勝利、特戰小隊的勝利都極大地鼓舞了江北各部隊,士氣正佳軍心可用。他起身代表六個軍表示保證按照戰區司令部的計劃去全力爭勝,堅決完成各階段任務。

做出以下部署:王陵基72軍、張再78軍4個師連夜沿西山東麓進入黃梅縣城30公里的周國鎮北部山谷隱蔽待命,做好突擊黃梅縣城、實現斷尾計劃的準備。

商震自己將連夜率領32軍3個師、李覺的70軍兩個師前往處在小池口和黃梅縣之間丘陵及壟崗平原上的孔壟設伏掐斷敵人補給線,建立阻擊陣地等待第六師團主力36旅團,與其他部隊合作全殲之,完成掐腰掏腹任務。

黃維18軍3個師七個旅連夜從隱蔽集結地新開鎮北邊的丘壟地帶出發,沿汪家廟、二郎廟、盛家灣東進,明日拂曉率先打響江北國軍反攻的第一槍。60師以一個旅佔領二套口飛行基地,一個旅沿江向東警戒,11師3個旅在戰區特戰偵察營潛伏小組的幫助下佔領小池口,實現打頭調動敵軍主力南下的計劃,實現佔領後向長江南岸防守,打退敵人增援,用重炮營轟擊敵碼頭和倉庫。

莫與碩率67師兩個旅沿公路北上掃除沿線日軍據點,在孔壟北邊的梅家圩丘陵地帶隱蔽,準備從後邊夾擊受到攔截的第六師團主力。

萬福麟53軍及18軍高炮營駐守廣濟縣城,接應後方物資負責前送。並組織當地民衆支前後運傷員。

各部立即準備,天黑後向指定地域出發,儘量避開日軍偵察部隊,隱蔽行軍。

黃梅戰場除18軍是中央軍主力。商震32軍屬於半嫡系外其他四個軍6萬餘人都是地方雜牌部隊,在前期的歷次會戰中損耗很大,戰鬥力較差。陳海松首先肯定他們前期的英勇表現,指出他們指揮員作戰不夠堅決、指揮過於單調、不注重戰前準備的陋習,要求他們嚴格按照作戰條例來組織戰鬥,各級長官必須表現出決死抗戰、英勇無畏的表率作用。

同時依靠蔣先生的雞毛令箭威逼田家鎮、黃石、咸寧兵站緊急調來堆滿倉庫的軍服裝具、武器彈藥,給這些雜牌軍按乙種部隊進行列裝,把人員不整的部隊裁撤。充實基幹部隊,保證部隊結構完整、指揮順暢,兵種齊全,四個軍減少了兩個師級單位。各團基本達到編制要求。讓這些沒孃的孩子得到了溫暖和安慰,欣喜之餘紛紛表態要打出本軍的威風。

原本陳海松計劃讓藉助陰雨天氣秘密集結在廣濟周圍的各部歇息一兩天補充物資,23日晚瑞昌反攻得勝後與九江戰役同時行動。今天秘密趕到武漢的第八戰區軍情局劉錚小組破獲日軍電報,得知第六師團休整完畢準備在24日南下廣濟,伺機向西邊田家鎮進犯。

陳海松從來不肯讓敵人佔得主動。遂決定各部提前行動,邊戰鬥邊補充,先發制人打亂第六師團的部署,搶得先機、爭取主動。

商震提出在黃廣公路上伏擊第六師團。但陳海松認爲18軍的突擊既能消滅敵人的海空力量,徹底堵死第六師團的退路和補給線。又能極大地打亂九江岡村寧次的全盤計劃,爲74軍突擊彭澤徹底掐斷11軍退路奠定基礎。否則大軍在平原地區伏擊很難抵禦敵人空軍殺傷。敵人甚至可以通過小池口增援部隊解圍,那樣一來變局太多、損失太大、得不償失。

商震已經50歲了,小時家境貧寒、自幼失怙,但他自強不息、勤奮用心,先後在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日本軍校、瀋陽東三省陸軍講武堂畢業,在北洋軍、晉綏軍效命,能力出衆卻屢屢受到壓制,思想超前難以融入落後保守的地方軍閥中,雖官至軍長卻難以施展胸中抱負。***在地方軍閥中原混戰中脫離晉綏軍歸入蔣介石集團。

原本有着雄心壯志的他雖座在河北省主席位置上,卻難以改變腐朽的社會制度,加之連續三次改換門庭都鬱郁不得志讓他慢慢消磨了心中豪情,專心以軍人爲業,33年率部在長城抗戰,七七事變後在率20集團軍在河北抵抗,雖無勝績也算頑強。

30多年的軍旅奔勞讓老將軍多少有些厭倦,隨着年事已高,漸漸生出退出軍界的想法,此次武漢會戰他下決心爲國家打一場勝仗,然後就功成身退。與陳海松在廬山機場相見以後讓他頓感自己老了,沒有年輕人的銳氣和膽氣,繼續帶兵有害無益。

他被陳海松的激情所感染、爲他的計劃所折服,加之蔣先生的全力支持,讓他全心全意地服從這個只有自己一半歲數的年輕統帥的指揮,併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壓制住王陵基等人的不服,認真分析敵情,完善黃梅戰役的作戰細節,得到陳海松極大地感謝和尊重。

剛剛送走商震,叮囑他注意利用地形建立大縱深彈性防禦陣地,深挖戰壕貓耳洞,防止炮火殺傷,不要拘泥於正面防守,有可能的話組織敢死隊偷襲敵後炮兵陣地和指揮機關。又來到廣濟東面的新開鎮,爲黃維送行。

雖說黃維當年也是共產主義的追隨者,是方誌敏保舉去的黃埔軍校,但是過境遷,當年的窮苦學生早已成了蔣介石的崇拜者、封建傳統制度的維護者,追隨蔣校長在與軍閥、共產黨的征戰中榮升爲陳誠的拳頭部隊18軍中將軍長,陳海松與黃維的第一次見面並不愉快。

生性執拗、滿腦子傳統禮教觀念的黃維對蔣校長任命共產黨高級將領擔任兵力雄厚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非常驚訝,一見面來人又是個比自己還小十歲的年輕後輩。更是充滿不屑。

18軍是陳誠的起家部隊,從11師開始爲了擴大自己的勢力陳誠不斷兼併各路軍閥部隊,最多時轄制五個師六七萬人,該軍不斷擴充。衍生出新的軍,是國軍中‘土木系’集團的骨幹。現在也是3師7旅24個團總兵力達五萬、一色的黃埔將校、遠離惡習、驍勇善戰,全副德械裝備、兵種齊全、軍紀嚴明、戰力強橫。

黃維再傲慢再固執也不敢讓蔣校長欽命的戰區副司令吃閉門羹,淡淡地把陳海松迎進指揮部介紹中將副軍長兼60師長陳沛、11師中將師長彭善、67師中將師長莫與碩、少將參謀長胡璉等相見。

他不鹹不淡地向坐在主位上的陳海松擠出兩分笑意問道“司令長官連夜趕到田家鎮,可是不放心此處江防。”這對黃維來說已經是很難得的了,他平日裡總是表情嚴肅,連走路都是挺着胸脯,一副將軍的儀容。在部下面前從來不苟言笑,相當刻板。

陳海松對天之驕子們的輕慢並不放在心上,他要讓這個國軍最大的攻擊集團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必須說服黃維這個‘書呆子’。“田家鎮地勢險要、工事完備、物資充裕,又有18軍這樣的堅強部隊守衛。我沒有什麼不放心的。來這裡是和諸位探討一下九江作戰的戰略。”

黃維從戰區電報中知道新任司令長官將有大的戰役動作,試探道:“我軍與對岸的第二軍形成雙鬼拍門之勢,可以確保讓溯江進犯的11軍碰的頭破血流。兵法雲: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我軍依山夾河,佔據地利,深合此道。”

見這個書呆子軍長真和後世描寫的一樣出口孫子曰閉口兵法雲不覺一笑。反駁道:“黃軍長似乎忘了: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故善出奇者,無窮如天地。不竭如江海。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黃軍長及諸位不可謂不勇,固守羅店一個星期,予敵以重創,然67師3個團長一死兩重傷,倖存者湊不足一個團。

再看看抗戰以來國軍的戰績,兩百萬人在華北、華東面對30餘萬日軍奮力拼殺不可謂不英勇不愛國,死傷過百萬,卻依然節節敗退,丟失大片國土,精華之地全部淪喪,過億民衆成爲亡國奴,你們不覺得需要從戰略上做出調整嗎?”

“全都是那些只知道魚肉百姓、寡廉鮮恥、一心只想保存實力的地方軍閥作戰不利、連累國軍。”黃維出身貧寒、幼年喪父、靠叔伯撫養長大,讀過師範當過老師,思想激進不受鄉紳所喜被迫辭職,被方誌敏送去黃埔,雖投靠蔣介石,但他仇視爲富不仁的鄉紳、無才無德的軍閥、缺少良知的官僚,嚴格按照黃埔精神管理部隊。

不僅對部下要求嚴厲,對自己也很嚴格,他從不沾花惹草、玩牌賭博,以勤政廉潔聞名國軍。從德國留學歸國後,絲毫沒有其他鍍金者目空一切、驕橫跋扈的毛病,生活依舊簡樸隨便,把西方所學結合國軍現狀提出許多建設性的建議,發表了多篇軍事論文,被蔣介石看作是不可多得的德才兼備型人才委以重任。

“你說地方部隊不盡力,可你們武裝過他們嗎?接濟、支援過他們嗎?有完整的戰役部署嗎?在徐州、晉綏、平津取得勝利的不都是你們眼中的雜牌軍嗎?而導致徐州戰場失利的恰恰是中央軍。地方軍隊的愛國心不比你們差,作戰也很拼命。

主動出川的川軍30萬現在連十萬都不到,桂軍、粵軍、西北軍、東北軍也都在前線拼殺,他們用簡陋的裝備擋在飛機坦克大炮的前面死傷慘重,卻沒有換來戰場上逡巡不前的中央軍的有力支援,他們的堅持、犧牲爭取到的時間沒有換來中央軍的側翼包抄、強力反擊。”

黃維知道是在說湯恩伯、桂永清、胡宗南等人的戰場表現,他也很憤怒,要不是淞滬戰役損失太大被迫到皖南休整,恨不能就帶着自己的67師上去打了。現在被共產黨指責他忙爭辯道:“敵人攻勢凌厲、機動很快、又有空中優勢。側翼包抄並不是最佳選擇。”

“你也是黃埔、陸大的高材生,還去德國留過學。應該知道現代戰爭講究攻守平衡,一味地死守、一味地進攻都是取死之道。日本人急於結束戰爭,不顧國力、軍隊的承受能力。一年來連續發動南口、太原、淞滬、徐州會戰,兵疲力弱冒險搶攻,已成強弩之末。

而國軍上下卻被日軍強悍的表面所迷惑,認不清他虛弱的本質,還在分兵固守,空有數百萬大軍畏葸後方不敢向前,坐失大好時機,身爲國家軍人你們擁有強大攻擊力卻坐在後方等着敵人來攻。在飛機、軍艦打擊下丟失國土不覺得很丟人嗎?”

執拗而正直的黃維對戰局的糜爛痛心疾首,可他自始至終沒有懷疑過蔣校長的統帥能力,把所有失敗都算在軍閥官僚們的身上,見陳海松痛斥國府戰略不當。很不高興,硬着脖子說:“司令長官不必激我,我黃培我一定爲黨國堅守要塞,不成功便成仁。”

“你的勇氣讓我很欽佩,可這樣的結局對國家沒有一點好處。也無法發揮出18軍的優勢和各位將軍的才智。我以爲一個負責任的將領上要對得起國家民族、下要對得起部下士卒。用勝利來幫助國家度過危難、用小的傷亡來帶領部下奪取勝利。

你以爲不怕死就是一個合格的將軍了嗎?戰至一兵一卒就是英雄的表現了嗎?敵人還在瘋狂施暴,國土還在淪喪,你們都死了國家民族怎麼辦?士卒的親屬怎麼辦?爲什麼就不能想辦法抓住敵人的薄弱環節用勝利來挽救危局,當個烈士真的是一個軍人最高追求嗎”

陳沛見黃維被問得張嘴結舌。趕緊上來解圍:“司令長官此來一定帶來了新的作戰計劃,委員長和陳部長都來電要求18軍堅決服從。長官不妨說說,我們一定照辦。”

陳海松撂下黃維坐在一旁沉思。轉身對其他人說:“新的方案是有,要不你們蔣校長也不會大老遠把我從華北調到這裡來,我只是擔心你們無法勝任。”

11師師長彭善是湖北黃陂人,黃埔一期畢業驍勇善戰,聞言倍感羞辱,起身抗辯:“陳長官未免太小看我們18軍了,無論是從裝備數量、人員素質、軍官水平我敢說國軍中只有74軍可以和我們媲美,沒有什麼任務是我們無法完成的!”

“我要你們攻擊二套口消滅敵人野戰機場,爲全戰區消除空中威脅;我要你們佔領小池口切斷第六師團的補給運輸線,用炮火截斷長江航運,威脅11軍江上運輸線;我要你們出兵孔壟,夾擊消滅第六師團主力,你們敢去做嗎?能做到嗎?”

一旁的黃維那邊還沒想通呢,這邊就又來了個更大的震驚,起身走到陳海松面前近乎喊叫着說:“什麼?出兵小池口!那就是離開堅固陣地和鬼子精銳師團去打野戰,以己之短攻敵所長,這簡直就是自殺,此乃亂命陪我堅決反對,18軍絕不執行!”

“你還自稱願意爲國犧牲、要帶領18軍揚威沙場,原來也就是說說而已,真要讓你們這些養尊處優、只會看門的天之驕子去爲國戰鬥、贏得榮光時全都指望不上。算了我還是去找王陵基、萬福祥、盧漢、孫桐萱吧,他們雖然裝備差點、人員少點,可他們不怕死。”

見陳海松轉身要走,黃維慌忙攔住,這要是走了,18軍拈輕怕重、抗命不遵的名聲可就坐實了,會讓蔣校長失望傷心的。他哀求着說:“長官請留步,培我絕不是貪生怕死、怯懦無膽之人。只是感覺長官計劃很不現實,還請長官體諒。你請坐,咱們慢慢商議。”

“什麼叫現實?我看到的現實是日本人佔了上海、佔了南京、佔了杭州、合肥、安慶、九江,現在又想佔領武漢。你們這些手握重兵的將領畏縮不前,任由鬼子從容休整、恢復元氣,養好精神佔我河山,我真不知道你們要等到什麼時候纔能有點軍人的主動精神、有點將軍渴望勝利的積極態度、有點對民衆負責的責任意識。你們等在這裡,就能把鬼子等跑嗎?”

“長官,我們是依託地形進行阻擊大量殺傷敵人。貴黨不是一直在鼓吹‘持久戰’嗎?不也躲在山裡避免與敵交戰嗎?”

“持久抗戰是就整個戰局而言,敵強我弱必須講究方法,可也不是說守在山上等敵人來攻,我們的部隊已經深入到廣大敵佔區開展游擊戰,零敲碎打取得的戰果不比國軍差。國軍比八路軍多十倍、裝備強很多,主動攻出去,打亂敵人的部署,武漢還會這麼被動嗎?

你熟讀兵書須知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軍事戰爭就是將領之間鬥智鬥勇的國家博弈,將領要有勇氣去打、要有志氣去爭、要有霸氣去勝,失去了主動精神再好的裝備、再多的人員也只是嚇唬嚇唬老百姓的擺設,根本不是國家仰仗的國防力量。”(未完待續。。

———————————————————————————————

第4章 別殺我第312章 楊家嶺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5章 連夜行動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53章 決戰3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408章 大後勤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35章 牛刀小試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章 抉擇第15章 山西局勢第95章 天津38師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13章 計劃出臺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95章 主角配角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58章 營地槍聲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57章 獨立一團第90章 換裝第89章 迎接點驗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83章 瘋狂計劃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5章 抉擇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37章 準備1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100章 廬山2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3章 大意了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01章 廬山3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66章 表彰2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83章 演習1
第4章 別殺我第312章 楊家嶺第105章 你去武漢吧第166章 委座耍賴第92章 這裡就是你們的家第160章 大局已定第15章 連夜行動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73章 敵人你也敢要第270章 新三國論第460章 地方部隊第102章 南下興-隆第129章 瑞昌殲敵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53章 決戰3第368章 新疆的歸屬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團第408章 大後勤第50章 屯兵王家灣第620章 社會組織第210章 移防三竈島第331章 第獵熊小組第62章 部隊編制1第250章 優勢不再第35章 牛刀小試第161章 抽兵歸建第5章 抉擇第15章 山西局勢第95章 天津38師第93章 北平鋤奸1第509章 屈辱的放行第657章 國軍接戰第612章 巡視麗水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284章 天太冷了第191章 南粵英豪第13章 計劃出臺第219章 拿下南澳島第195章 第八師團第199章 嫁禍於人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9章 平地也能打埋伏第473章 內閣解散第95章 主角配角第182章 他更冒險第366章 重大建議第71章 規勸張主席第130章 陳明仁的計策第273章 黨政分工第500章 危害嚴重第58章 營地槍聲第349章 冀中和山東第589章 邊境糾紛處理綱要第223章 準備突襲第291章 抵達重慶第139章 111旅團覆滅第57章 獨立一團第90章 換裝第89章 迎接點驗第595章 血債累累第148章 戰役計劃第387章 橋本羣的對策第83章 瘋狂計劃第222章 第四戰區第274章 中央新的佈局第225章 燃燒的澎湖第330章 陸上雄獅第606章 有點想不通第5章 抉擇第498章 月下追賢第145章 第七戰區司令長官第591章 八路軍的影子第37章 準備1第576章 日軍新戰略第100章 廬山2第388章 逼出來的毒計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20章 統帥部的決心2第557章 重新啓用第309章 禁絕鴉片第466章 檢點損失第384章 奇恥大辱第461章 塹壕高手第601章 粗鄙淺薄第23章 大意了第345章 鬆了口氣第341章 重大損失第640章 鮮人聯隊第74章 蔣介石的煩惱第6 百六十一章 蘇軍落敗第46章 民兵隊和無坐力炮第379章 夜不能寐第101章 廬山3第303章 受領任務第75章 斯大林的決斷第66章 表彰2第190章 華南衆將第266章 明搶暗偷第360章 重錘敲擊第83章 演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