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廷對展玉華(上)

沒有來得及讓韓岡一展口才,便被不速之客給打斷。

天子遣使傳詔,找韓岡入宮覲見,讓樓中的喧鬧一下消失得無影無蹤。看着這位上樓來的身高體壯,像武夫多過閹人的宦官,沒人再敢說些什麼。

士人多是看不起閹宦,但對於身負皇命的使節卻不能有半點不敬。

在場的不會有人認爲這是天子要降罪於韓岡,才特地招他入宮覲見,必然是有什麼好處在等着他。一想到天子竟然眼巴巴地派人來找韓岡,更是惹得衆人心頭的嫉妒如同火上澆油一般。

“終於來了。”

天子的召見,韓岡對此可是等了很久。將殿試時隔着幾十步的距離的會面排除出去,他這個官做到了從七品,才第一次正式覲見天子,這與他成爲朝官的年紀一樣,在如今才朝堂中,可算是獨一無二了。

在衆人在憤怒中摻雜了更多的嫉妒羨慕的眼神中躬身領旨,然後韓岡回身對着這一衆儒生,一拱手:“諸位兄臺,且恕韓岡要先行告辭。”

韓岡如同老友一般告退,衆儒生一個個都愣着,不知是該回禮相送,還是昂起頭不屑一顧。

不等他們決定過來,韓岡已是掉頭不顧而去。而在離開前,韓岡沒忘了讓隨行的伴當掏錢會鈔,也沒忘記拉一把葉濤,“致遠兄,你前面不是說午後尚有要事?”

葉濤先是一愣,繼而連着點頭。他當然知道,韓岡一走,他便要成爲衆矢之的,哪還有留下來的意思。跟着韓岡下了樓來,在門口向韓岡告辭:“那小弟就先回住處去了,過兩日再來聯絡玉昆兄。”

送了葉濤離開,清風樓的小二也牽了韓岡的馬來。這時,樓上一陣爆發式的喧譁猛然響起,傳了下來。惹得門前的人們紛紛擡頭上望,韓岡的嘴角也不免露出了一絲譏諷的微笑。

傳詔宦官也向上看了一眼,回頭便催促着:“還請韓博士上馬,不要讓天子久候。”

韓岡點頭一笑:“自然,韓岡怎敢耽擱。”隨即翻身上馬。

宦官也跳上自己起來的馬匹,比韓岡落後大半個馬身,一起向着位於東京城北的宮城而去。

傳詔宦官在前行中,與韓岡穩定保持着距離,提繮避讓過路前的行人也是十分輕鬆,顯得騎術很有些水準。一路走着,他奉承的地對前面的韓岡說着:“當日韓博士在狄道城運籌帷幄,獨守河州不失,保下了整個熙河路,小的跟着李都知,全都看在眼中。回來後,官家都是詳詳細細地問過。對於博士,官家一直記在心上,更是時常提及博士的名諱,幾年來一直渴求一見。”

“韓岡久沐天恩,也何嘗不想一睹清光,只是始終不得其便。”

韓岡說着慣例的場面話,卻想着這宦官的話,在說他曾經跟着李憲到過熙河。

仔細回想了一下,韓岡也依稀記得這位被天子派來招他入宮的宦官。身材高大如武夫,沒有多少閹人陰柔之氣的宦官,的確不多見。當初李憲奉聖旨至狄道城傳詔,命韓岡自河州退兵,便帶着這人在身後,記得是由他揹着退兵的敇令。不過當時韓岡硬頂着聖旨,連話都不便跟李憲多說,與這宦官也只是打過兩三個照面。

不過韓岡發現這閹人蠻會說話的,“小的跟着李都知,全都看在眼中。回來後,官家都是詳詳細細地問過”,聽起來好像是他幫自己說過好話一般。可實際上的情況,應該是天子問李憲和王中正的纔是。

升起了點興趣,韓岡問道:“記得曾在李都知處見過黃門,不知怎麼稱呼?”

宦官聽到韓岡相問,一下就興奮起來。韓岡什麼身份?宰相的女婿!馮京、富弼,那都是宰相的女婿。以韓岡如今的功績、品階,更重要的是天子的看重,日後保不準也是一任宰相。

而且韓岡在陝西,尤其是秦鳳、熙河兩路的事務上,有着很大的發言權。如果能得他說句好話,說不定就能去熙河或是秦鳳作上一任走馬承受也說不定。日後也好模仿着王中正和自己的恩主,還有多少前代大貂璫,出外掌兵。

連忙在馬上彎下腰,恭聲地回道:“不敢當博士垂問,小的姓童名貫,爲祗侯高品,如今在崇政殿中聽候使喚。”

韓岡的身子有一瞬間的僵硬,臉色也變了一下,不過他騎馬在前面,沒讓後面的人看見。

“……童……貫!”

“正是小人。”

來自千年後的前世,對於歷史不甚了了。使得韓岡對這個世界名人的認識,多是來自於前身殘留下來的記憶,如張、程、邵、李等大賢名儒,哪一個的事蹟不是前身才會知道的?曾經的賀方只聽過一個名字而已。

不過來自於千年前的回憶裡,宋神宗、王安石、蘇軾、歐陽修、司馬光這等千古名人之外,眼前的這位正衝着他諂媚不已的小黃門的姓名,卻也一樣的如雷貫耳,流傳千年。

“呵呵……”韓岡失聲而笑,千古名閹啊,在熙河時竟然錯身而過,“童貫,一以貫之,這個名字起得好。”

他以一句隨口而出的好話,掩蓋住了自己的震驚。

而童貫只聽到了韓岡的贊,喜笑顏開:“賤名有辱清聽,賤名有辱清聽,當不得韓博士的贊。”

童貫現在還沒有一個官身,祗侯高品屬於沒有品級的小黃門,距離內侍官制中從九品的黃門還有一段距離。更別提跟王中正、李憲那等已經轉爲武職的大貂璫相提並論。所以韓岡一句贊,便讓他如此興奮。

不過韓岡知道,童貫日後可是能封王的——如果歷史依然像他記憶中那般發展的話。只是他韓岡既然已經到了這個時代,自是不會讓童貫有成爲六賊的機會,未來的靖康之恥也絕不會再出現……只是可惜了水滸傳。

不移時,已經到了宮城外。留了伴當在門外牽着馬,韓岡和童貫下馬後,驗過腰牌,就從東掖門步行入宮。穿過了兩重宮門,用了一刻鐘的時間,終於走到了崇政殿前。

韓岡留在殿門外,童貫進殿回覆。

很快,殿中就傳出話來:“宣韓岡進殿。”

集英殿中殿試,只是一瞥而已,但已經給趙頊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雖然說不上很英俊,跟馮京那是沒得比,但依然出衆的外形,加之歷經磨鍊出來的氣質,在四百多名進士中,絕對是出類拔萃的。

而今天崇政殿中的正式召見,君臣之間的距離,遠遠短於集英殿,更是讓趙頊看到了韓岡出色的地方。

但凡第一次覲見天子的臣子,多半是誠惶誠恐,而韓岡完全沒有慌亂。行動致禮,都是依着應有的禮節而來,不見一星半點的錯誤。

趙頊知道韓岡是張載的弟子,而張載本人就是深悉禮法而在朝中聞名。韓岡得其傳授,自不會不知面君覲見之儀。

可學以致用不是簡單的事,殿上失儀的重臣從來不少。而韓岡非但禮節沒有錯處,他在御前的態度,與王安石那等經常在崇政殿中見面的重臣相比,根本也差不了多少。如果硬要說其區別,也只是略帶拘謹一點而已。

沉穩的氣質,出衆的外表,正好符合了趙頊這些年來,通過韓岡一系列的發明和功勞,所猜度出來的形象。

趙頊滿意地點着頭,帶着難得一見的笑容:“自從韓卿入官後,朕就始終都想見上韓卿一面。誰知道陰差陽錯,一直拖到了今天。”

“臣以駑鈍之才,竟蒙陛下記掛於心。臣感激涕零之餘,也是愧不敢當。”

“渭源堡,香子城,珂諾堡,數次鎮守後路,力抗賊軍。非韓卿之力,河湟之事幾是難保。”

“乃是陛下聖德庇佑。”

開場的都是慣例的套話,就算是說着感激涕零,也是將情緒收斂得只有稍稍的波動,不會痛哭流涕,以此來表現自己看到天子後有多麼激動。

韓岡很清楚,越是在天子面前,越是要表現出莊重的姿態,否則就是輕佻——這個評語,對於以宰執天下爲目標的臣子來說,就是個致命的詞彙。

見着韓岡,不因自己的喜怒而動搖,趙頊又看重了他幾分——這也是人之常情,看好一個人,看他做什麼都是好的——仔細想一想,其實也只有如此沉穩堅忍的性格,才能在王韶和高遵裕前去追擊木徵的時候,穩定住內外交困的熙河路。

王韶和高遵裕都想拿到收復河湟最後的功勞,都不願放棄追擊木徵,所以一起領兵翻越了露骨山。而他們之所以能安心離開,卻是相信韓岡能將作爲後方的熙河路,穩定的支撐起來。韓岡並沒有辜負他們的期待,不但擊退了西夏人,更是頂住了朝堂上的壓力,一直將路中秩序維持到捷報的傳來。

一年來,趙頊不知多少次慶幸韓岡的抗旨矯詔,也悔恨過自己當初向羅兀城派錯了人,不然,西夏國此時已經是垂死待斃。用人之誤,造成的後果一至於斯。

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三)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六)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二章 鞏州(中)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九)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遷(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五)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遷(十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梳理(十九)
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五)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一)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議(二十二)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一)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九)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四)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五章 平蠻克戎指掌上(三)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二)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一十九章 波瀾因風起(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六)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八)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五)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五)第四十四章 一言鎮關月燎輝(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六)第二章 鞏州(中)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上)第三十五章 重巒千障望餘雪(一)第一十五章 經濟四方屬真宰(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九)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四)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二)第一十章 霹靂絃動夙夜驚(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一)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中)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六)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七)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七)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三十四章 彩杖飛鞭度春牛(中)第一百五十五章 梳理(二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四十四章 豈懼足履霜(中)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遷(六)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五)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四)第二百八十六章 旅話(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變遷(十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二)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五)第三十七章 蒿目黃塵顧世事(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一)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暗潮(四)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十)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五)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二)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八)第四十一章 順風解纜破晴嵐(上)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上)第三十四章 道近途遠治亂根(下)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一)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五)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一)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梳理(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