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最初的諸子百家,那都是闡述自己的道理,用自己的道理去感化說服人了,被聖賢道理所感化說服的人,就追隨於諸聖賢,開始各自用行動去實踐諸聖賢的道理了。
可以說,當初諸聖賢的理念確實是有着它們獨特的魅力的,不管是法家、儒家、墨家、道家等等,都能夠感化他人,讓他人願意捨生忘死地去踐行這各種理念。
法家的“法治”,儒家的“仁義”,道家的“無爲”,墨家的“非攻兼愛”等等,當初可都是先進思想,就是放在現在,那也是覺悟相當高的思想了,讓當初許多人追隨實踐了,可以說和近現代所謂的共和主義、社會主義、資本主義等制度異曲同工,都讓人爭相採用了。
只可惜,百家爭鳴之後,或許是聖賢們思想覺悟都太高了的緣故吧,還在忍飢挨餓的普通人根本就做不到了,沒法實踐其中各種理念,沒法達到所謂的修身養性,兼愛非攻,治國平天下了,於是在百家統一於儒家之後,儒家吸收百家精髓,達到鼎盛之後,不可避免地就都走向了衰落了!
這種衰落不是說儒家傳承上的衰落,儒家傳承一直都在,而且因爲科舉盛行,看起來越來越興盛了,但是這種興盛只是表面上的興盛了,是功名利益驅動的興盛,其實內裡思想是十分衰落的,因爲真正實踐聖賢理念的儒者其實是越來越少了,大多數讀書人都是披着一層皮,做着追名逐利的事情而已,儒家聖賢的理念恐怕比不得金銀功名,甚至是眼前的美女了。
看着繁華似錦,世道清平,眼前處處都是歡笑和熱鬧,外面光鮮亮麗,喧囂塵上,其實內裡早已是腐朽糜爛不堪了,精神和肉體上都是如此了!
“唉!”張秀才不知怎麼,看着對面花香樓那不斷出出進進的年輕讀書人,心裡忽然有些感傷,輕嘆了一口氣,搖了搖頭,卻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或許對於他這樣傳統的讀書人,依舊遵循着聖賢書上的教導,修身養性,品行端正的讀書人來說,眼前這些夜夜逛青樓的讀書人已經算不得是什麼讀書人了,他們已經是墮落而不自知了,連基本的修身養性,品行端正都做不到,又算什麼讀書人呢?
不過,做爲一個教書先生,他除了嘆息一聲以外,也只能夠教導自己的兒子學生,後生晚輩不要學他們一樣墮落而不自知了,其他的卻是什麼也做不了了。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粉基地】,看書領現金紅包!
於是,他轉頭對張進、方誌遠等人道:“進兒,志遠,元旦,樑謙還有衛書!你們可不能像對面的那些讀書人一樣,墮落而不自知了,我不期許你們將來有什麼大志大做爲,能夠像聖賢一樣,踐行自身理念,治國安民了,至少你們自己要修身養性,品行端正,潔身自好了,明白嗎?”
聞言,張進等人面面相覷,不知道爲何張秀才要如此囑咐了,但見他神情嚴肅鄭重,張進、方誌遠他們也不敢怠慢,自是各自點頭應了。
“是,爹(先生、張叔父),我們明白的!”
此時,張進他們應的如此痛快,還只當張秀才只是又在警告他們不要去青樓楚館尋歡作樂了,哪裡能知道張秀才的所思所想呢?那是做爲讀書人的修身道德準則,可不只是警告他們不要去青樓楚館尋歡作樂了。
張秀才也看出來了張進他們還是沒明白他話語中的深意,不過他也沒多說什麼,只是又是嘆息一聲道:“希望你們是真明白了!但願以後你們能夠成爲一個真正的讀書人了!”
說完,他又是沉默了,再沒多說什麼,張進他們只覺得莫名其妙,但也沒有一人開口多問了。
這一夜,金陵書院大門前的這條街上喧囂熱鬧,一點都不冷清,對面花香樓鶯鶯燕燕,女兒脂粉香香味濃重,琴聲、簫聲、琵琶聲不斷,歡笑聲不斷,一夜燈火通明。
當然,這些和張秀才、張進、方誌遠他們都無關了,他們這一夜就坐在這書院大門前,或坐或站了一夜,聽着對面的琴簫琵琶聲,看着天上的月明星稀,熬了一夜了。
第二天一早,喧囂一夜的金陵書院大門前繼續喧囂熱鬧,或坐或站或蹲着的讀書人都又是站了起來,開始排隊了,也有的讀書人腹中飢餓,又是拿出早已準備好的乾糧餅子就着涼水吃了。
此時,張進他們也是站起來了,可看着這幾個小圓凳,張進遲疑着問道:“爹,這些凳子怎麼辦啊?”
張秀才想了想就笑道:“先放在這裡吧,等會兒衛書過來,就讓他帶回家去吧,昨晚上還真是多虧了他送了這幾個小圓凳過來,否則也是難熬!”
“哦!對了,熬了一夜了,你們這會兒應該也餓了吧?我和你們樑伯父這就去給你們買點東西吃,你們等着啊!”
說着,他又是招呼了一聲樑仁,二人擠出了人羣,去街道兩旁的攤子上買了一些熱騰騰的包子饅頭和餅子了,當然他們自己也順便吃了點東西,填了填肚子。
然後,他們拿着買的吃的東西就要返身回去,卻不想在走到人羣最外面時,那對面的花香樓也是開了大門,正好那又是風流了一夜、神清氣爽的劉文才、秦原等人從裡面說笑着出來了,不經意間張秀才和他們就是對了個眼神,都是互相看見了對方了。
頓時,劉文才、秦原等人神情都是尷尬難堪無比,他們可能怎麼也想不到,這一出了花香樓,就迎面遇見了張秀才吧,這下子該怎麼辦?這一大清早的從花香樓出來,誰都知道他們肯定在裡面過夜了,簡直解釋都沒法解釋。
而張秀才卻比他們平靜許多了,只是眉頭皺了皺,就衝他們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了,然後一句話都沒說,就轉身和樑仁擠進了人羣,返回到張進、方誌遠他們身邊去了。
但是,他這平靜的態度卻也顯的十分冷淡了,完全不像以前那樣熱情關切了,要知道之前他們一路上結伴同行的時候,做爲長輩的張秀才可是很關心照顧劉文才、秦原他們這些後生晚輩的,完全不是此時這樣冷淡的態度了。
劉文才、秦原他們面面相覷,當然他們也不是蠢人,卻也是各自心裡瞬間就明白過來爲何張秀才態度會如此冷淡了,一句話都不說,只點點頭就走了,只是一時之間劉文才他們卻是無人說話點破,都沉默不言了,剛纔的神情氣爽,說說笑笑卻是瞬間變成了默然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