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李牧的心情非常的激動。

三天前,李牧率領着一萬騎兵從五原郡渡過黃河南下,進入到了河套平原之中。

如果僅僅是對林胡部作戰的話,那麼這似乎並沒有什麼太過值得令人激動的理由,畢竟這已經不是李牧第一次和這些遊牧民族作戰了。

但問題在於這一次李牧乃是這一萬騎兵的主將。

作爲主將來出征,這意義顯然就非常不同了。

要知道三年前,李牧還僅僅不過是一名高闕塞之中的小小軍官了。

但是三年之後的現在,李牧卻成爲了統帥上萬騎兵作戰的大軍主將。

看着面前一望無際的青青草原,李牧的心情非常的激動和開心,更對接下來的戰爭帶着十足的期待。

根據李牧的老上司龐煖在和李牧會面時候隱約透露出來的口風來看,其實對於讓李牧這麼一位年輕的將軍領兵,趙國高層內部也是有過一番爭論的。

最後是身爲國君的趙丹親自拍板,這纔有了李牧的這一次機會。

李牧非常珍惜這次機會。

一萬騎兵這個數字,對於如今的趙國來說完全不是一個值得讓人驚訝的數字,甚至在邯鄲之中有不少大臣覺得,僅僅派出一萬騎兵未免太少了一些。

但作爲領軍的主將本人,李牧對於這個數量倒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因爲就是李牧本人在趙丹面前拍着胸脯立下了軍令狀,保證能夠以一萬騎兵橫掃整個林胡部的。

在其他人看來,這個軍令狀未免過於狂妄,但是李牧卻不這麼覺得。

只有李牧的心中才非常的清楚,自己手中的這一萬名騎兵到底精銳到怎麼樣的一個地步。

整整兩千名具裝甲騎兵,再加上八千名驍勇善戰的邊騎軍團之中所遴選出來的最精銳胡騎。

李牧覺得,單單憑藉着這樣的一支兵力,自己不要說是橫掃整個河套了,甚至能夠主動進軍漠北蕩平整個大漠!

在李牧的率領下,一萬名騎兵排成一條長龍,猶如一道無盡的黑色潮水從地平線蔓延而來,緩緩一路向南,毫不停歇。

一名斥侯飛奔而至,對着李牧高聲稟告道:“將軍,在二十里之外已經發現敵人的斥候並開始進行交戰,林胡王的主力部隊應當就在附近。”

李牧聞言嘴角微微扯動了一下,露出了一絲期待的神情。

“很好,傳本將軍的命令下去,全軍保持速度不變,繼續向南前進,十五里之後開始轉變陣型。”

更多的斥候開始被李牧派向南方,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斥候開始和林胡斥候交戰,情報也源源不斷的傳回了李牧的手中。

當李牧在地平線的另外一端,看見一道無數林胡部落的騎兵匯聚着的巨大浪潮朝着自己所在的方向而來之時,不需要任何人再傳遞來什麼情報,李牧的心中也非常的清楚——林胡王的主力到了。

又是一名斥候飛奔而至,對着李牧高聲稟報道:“回將軍,林胡王率領着四萬騎兵已經抵達。【△網.】”

四萬騎兵,比起李牧麾下的這一萬騎兵來說,顯然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量。

但是李牧在聽到了這個數字之後,臉上沒有任何慌亂的神情,只是十分沉穩的點了點頭。

這個數字並沒有出乎李牧的意料之外。

在李牧所率領的這支萬人騎兵之中,除了兩千名具裝甲騎兵是完全由趙國或者原先的中山國子民所構成的之外,剩餘的八千騎兵之中有五千多人是來自樓煩部落,剩下的兩千多人便是林胡部落的人。

但是李牧並不擔心這些人會背叛。

因爲這兩千多名騎兵不但在趙國安了家,分到了的土地,更早就將自己的家人都接到了趙國境內。

畢竟遊牧生活聽起來雖然愜意,但是實際上卻遠遠不如農耕來得更加的穩定,更加的容易讓人能夠在這個險惡的世界中繼續生存下去。

可以這麼說,這些林胡騎兵除了外表上還是一副林胡人的模樣之外,他們從頭到腳都已經徹底的變成了一個趙國人。

畢竟對於草原人來說,所謂的部落觀念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

龐大的林胡部落,其實只不過是由一個又一個小小的部落集合起來的集合體。

確定這個部落名字的並不是什麼血脈,更不是什麼文化,僅僅是誰更強,誰是這個部落和這片草原的王者罷了。

在必要的時候,這些小部落也可以自稱爲是匈奴人、是突厥人、是回鶻人、是蒙古人,等等等等。

既然如此,那麼他們當然也可以是趙國人。

對於草原人來說,嘴上說的忠誠大概和廁所裡的廁籌也就是一個性質,用的時候就拿來擦擦屁股,不用的時候就扔到一旁。

只有利益,纔是決定忠誠的最重要因素。在草原上,這幾乎就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飾的原則。

這兩千多林胡騎兵的利益絕對是跟趙國站在一起的。

因爲除了之前所付出的那些東西之外,仁慈而又慷慨的趙國國君還對這支萬人騎兵宣佈,只要能夠將河套平原給打下來的話,那麼這支騎兵之中的每一個人都會在這一片豐饒而廣闊的平原之中分得一塊讓其他人羨慕不已的土地。

而且即便是戰死了,該分到的土地也不會少一絲一毫,甚至會更多一些。

在這樣的情況下,林胡騎兵們幾乎完全沒有任何心理障礙的背叛了自己的部落,心甘情願的充當起了趙國的耳目。

在這些耳目的幫助下,李牧對於面前的林胡王,可以說是瞭解得非常的清楚。

先前的林胡老王剛剛去世不到三年的時間,這位年輕的林胡王是在殘酷的內戰脫穎而出的。

或許是由於通過內戰奪得王位的關係,這位新任的林胡王可以說是非常的驍勇善戰,但也有一點一直爲人詬病,那就是他的殘暴程度和驍勇善戰程度正好是成正比的。

在經過對這名林胡王的情報收集之後,李牧認爲這位林胡王應該不會去耍什麼詭計或者是花花腸子,而是會直接硬碰硬的選擇和李牧所率領的一萬趙國騎兵正面對決。

這就是爲什麼李牧僅僅選擇了一萬騎兵進入到河套平原之中的原因。

從邊騎軍團那些林胡部落的騎兵口中李牧得到了一個情報,那就是林胡人至今仍然對趙國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敬畏和害怕。

這種敬畏和害怕當然不是因爲感慕趙國這天朝上國的文化,而是由趙武靈王馬蹄之下無數林胡人人頭,由無數鮮血和性命深深刻入林胡人心中的。

一旦李牧所率領的部隊太多,林胡人就很有可能因爲這份恐懼而選擇避戰。

因此在獲得趙丹接見,並被任命爲這一次的出征主將之後,李牧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就提出了一萬這個數字。

一萬這個數字,既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李牧所部的戰鬥力,又能夠讓林胡部落不至於因爲恐懼而避戰。

林胡人畢竟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和他們在這片草原上玩貓抓老鼠絕對不是什麼好主意。

只有用一次乾淨利落的決戰來一舉擊潰整個林胡部的主力並將這片草原納入趙國的疆域之中,纔是對李牧和趙國都最有利的辦法。

兩支大軍緩緩接近,隔着大約十里地的距離停了下來。

李牧發佈了第一條命令。

“命具裝甲騎兵着甲。”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例行推書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四章 借糧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
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例行推書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四章 借糧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六百三十三章 定西攻城戰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王翦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八百二十六章 燕國滅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一百四十一章 我就問你範睢開不開口吧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三百六十五章 曲轅犁的作用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三百三十七章 面臨絕境的宛城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匈奴這些年第九百二十四章 毛遂帶來的新情報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偷寡人錢的都是罪該萬死!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十七章 拉攏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三百二十四章 不要中了趙丹的詭計啊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八百三十六章 李牧的攻城不一樣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