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外交

於是用麥丘之地換糧草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會議開始進入下一個議題。

這一次趙丹可不打算讓臣子們先開口了,只見趙丹道:“以寡人之見,今鄭朱居咸陽,不過使秦得一口實,而絕楚魏援我之軍也,宜速傳鄭朱歸國!”

鄭朱是誰?鄭朱就是前不久趙丹聽信樓昌的話,然後派往秦國求和的使者。

結果秦王稷(秦昭襄王)和秦相範睢這兩個老奸巨猾的傢伙雖然隆重無比的接待了鄭朱,但是根本不和鄭朱真正進行和談,反而邀請其他五國使者列席接待鄭朱的宴會。

這讓其他五國、尤其是本來打算出兵援助趙國的楚、魏兩國覺得,這秦趙都要和談了,那我們還出兵個屁啊?你們老贏家的兩個分支自己玩去吧。

所以長平打到最後趙國也沒得到一兵一卒的援兵。

鄭朱出使秦國,這毫無疑問是長平之戰時趙國外交的一大敗筆,現在趙丹把鄭朱弄回來,意思就是我不和你秦國和談了,咱們就戰場上見吧。

從外交來說,這算是一個亡羊補牢式的補救措施。

趙丹心中也是無奈啊,要是自己早穿那麼一兩個月,鄭朱就不會被派去秦國,那現在趙國外交上就不會這麼被動了。

鄭朱回國這一點,在場的諸位趙國大臣倒是都沒有反對,畢竟鄭朱這個和談使者已經證明了秦國根本就不想談,那回來就回來吧。

就在此時,虞信突然神色一動,開口道:“大王莫非還有後續行動?”

趙丹滿意的看了一眼虞信,笑道:“虞卿果知本王也。”

長平之戰,這場關係到秦趙兩國命運乃至天下一統之勢,甚至可以說是奠定了華夏文明未來兩千年大一統理論基礎的超級大戰,當然不是僅僅從軍事和糧草方面就能夠決定的。

《孫子兵法》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最牛x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去搞定敵人,第二牛x的是用外交去搞定敵人,第三一般般的是用戰爭去搞定敵人,第四也是最笨的方式則是用一座座攻擊城池的方式去搞定敵人。

這裡的謀略,可以理解爲“國家戰略”,屬於從經濟、外交、文化、思想全方位國力結合去打擊敵人的戰略。

在兩千年之後的後世,美帝用了幾十年玩死蘇聯的整體戰略就可以稱爲是“上兵伐謀”的經典案例。

在戰國的這個時代,“上兵伐謀”其實並沒有很好被任何一個國家所體現出來。

畢竟時代的侷限性放在這裡,如果你去和一個戰國時代的高級知識分子談什麼“經濟戰、文化入侵以及輿論攻勢在雙邊交往之中的綜合應用···”,那麼這個一臉懵逼的戰國高級知識分子一定會回你三個字:“說人話。”

但華夏大地畢竟是孫子兵法的發源地,所以在這片土地上還是有一個國家最爲接近“上兵伐謀”這個概念的。

這個國家就是秦國,而秦國的這個準“上兵伐謀”的方針,就是由當今秦相範睢所提出來的“遠交近攻”。

而集穿越者和趙國國君兩大身份於一體的趙丹,在搞定了“換將”和“缺糧”這兩件大事之後,接下來要做的當然就是——想辦法破解掉這個該死的“遠交近攻”。

爲什麼破解“遠交近攻”的優先級這麼高,這就要從此時各國的國力說起了。

如果將戰國七雄的國力分一個等級的話,那麼此刻的秦國就是ss級,趙國就是s級,其他五國基本就是abc級。

秦國的優勢在於商鞅變法採用耕戰之策後迅速強盛起來的總體國力,在於有着白起這樣的不世出名將,在於軍功爵位制對士兵的刺激。

那趙國就沒有任何優勢了嗎?趙國其實也有。

論將領,後世公認的戰國四大名將之中,秦國有白起王翦,趙國也有廉頗和李牧。

論士兵,自從趙丹的爺爺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趙軍的戰鬥力就直線上升,打跑了林胡、樓煩兩大遊牧民族,將曾經不可一世的齊國打得丟了差不多一半的國土,把北邊曾經吊打過匈奴老大哥東胡的燕國當成了自己的rbq,甚至還在九年前的閼與之戰和六年前的幾邑之戰中連續兩度大敗不可一世的秦軍。

趙國的工商業也相當發達,趙人除了愛當兵之外還喜歡做生意,邯鄲是當時有名的商業大城、人口大城,甚至連呂不韋這樣後世聞名的人物現在都在邯鄲城中一邊做生意,一邊準備他那個“奇貨可居”的計劃。

而秦國呢?秦國無商賈,這句話在某種意義上來說真的不是開玩笑。

從商鞅變法起秦國就以“耕戰”作爲國策,什麼是耕戰之策?簡單的說就是把秦國人分成兩種,一種是種地的,也就是耕,另外一種是打仗的,也就是戰。

所以秦國人平時男的種地女的幫忙,戰時男的上戰場女的種地。什麼,聽說你想做生意?來來,現在有三種選擇給你,一種是去當兵,一種是去種地,還有一種是去死,你自己選吧。做生意?不存在的。

以軍事來說,秦趙兩國其實是五五開,秦國就贏一手無敵戰神白起;以農業來說,趙國被秦國吊起來打;但是說到工商業,那就是趙國把秦國吊起來打了。

說白了,秦趙兩國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秦國的耕戰政策比起趙國的工商業來說顯然是更加適應戰國這種長時間戰火綿延的亂世,所以秦國的國力才能說得上是稍勝一籌。

但僅僅稍勝一籌,恐怕還不足以讓秦國從這個殘酷無比的競爭之中勝出。

那爲什麼秦國最終就是能“奮六世之餘烈”一統天下呢?問題就出在了這個“遠交近攻”上。

從這個意義來說,提出“遠交近攻”之策的秦相範睢,還真特麼是一個不世出的人才。

在趙丹看來,“耕戰”加上“遠交近攻”這一內一外兩大國策結合起來,纔是真正讓秦國一統天下的原因。

這兩大國策就好像兩根擎天巨柱,牢牢的支撐起了秦帝國的不世霸業,缺一不可。

趙國想要打敗強秦一統天下,就必須也要有着相應的國策,相應的謀略才行。

趙丹有這樣的謀略和國策嗎?

好吧,暫時還沒有···

一個穿越之前不過是普通曆史愛好者的傢伙,想要搞出什麼國家謀略來,那不就是所謂的吃着地溝油的命,操着那啥啥的心麼,主角光環也沒有這麼猛的好麼。

但這並不妨礙趙丹所做出來的應對。

比大局觀、比運營我趙丹暫時比不過你秦王稷和範睢,那我們就來比微操好吧?

這裡趙丹的微操,就是要在外交的層面,好好的和這個該死的“遠交近攻”來較量一番!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
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六百六十八章 呂不韋回來了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五百二十六章 紙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三百八十五章 秦國因間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五百五十九章 讓趙國人嚐嚐寡人的厲害!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稅案第六百六十四章 羋宸夜會武安君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趙國人實在太強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百六十三章 沒錯,我們秦國的目標正是這九州天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王已經被逼瘋了!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一百四十三章 不如議和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