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博拿起一張草圖。出示給衆人。所畫的正是秦軍使用的巨形戰車。道:“居在下所知。此車名爲臨衝呂公車。相傳爲扶周建國的姜太公所創。此車寬六丈四尺、長八丈六尺。高四丈八尺。車內分上下五層。每層有梯子可供上下。外用堅厚的皮革遮蔽。堅固無比。而且車中可載幾百名士兵。可配有各種機弩器械。可攻可守。十分厲害。”
李瑛鴻道:“這種戰車真的是姜太公所創的嗎。怎麼以前一直沒有聽說過。也沒有見過呢。”
淳于博笑道:“是否真是姜太公所創。確實無從考證。或許只是一個託詞也未可知。不過居在下所見。仍是從【魯公機關術】一書中看到的。”
高原道:“【魯公機關術】。這是一本什麼書。”
淳于博道:“【魯公機關術】就是戰國時名匠魯班所著。記載的都是魯班設計的戰爭機械。楚惠王四十四年。楚國欲滅宋國。並聘用魯班爲其督造攻城機械。而墨子爲救宋國。曾與魯班在楚王面前鬥法機械。結果魯班所設計的九種攻城機械全部被墨孑所破。而墨子尚有餘手未使出。因此逐使楚王斷絕攻宋之念。這就是墨子救宋的典故。而魯班回到魯國之後。心中卻極爲不服。於是潛心研究十數年。盡其生平所學之術。將此前所設計出的九種攻城機械一一修正完善。同時又設計出四種全新的做戰機械。共計一十三種。欲與墨孑再決高低。那知等魯班趕到宋國去找墨子時才得知墨孑早己過世數年。於是魯班回國之後。編寫了【魯公機關術】一書。將這十三種機械盡數記錄。以留後人。而臨衝呂公車更是四種全新的做戰機械之一。只是書中注稱此車仍姜太公所創。故名臨衝呂公車。”
聽淳于博說完之後。衆人這才恍然大悟。高原道:“此書現在何處。不知淳于先生可有。”
淳于博搖了搖頭。道:“在下是在一個偶然之機。看到過一些【魯公機關術】的殘本。其中記載了這輛臨衝呂公車。只是殘缺不全。又無圖樣。在下也只知道此車的尺寸大小。作用威力。對一些細節結構並不知詳。後來曾多方蒐羅。也沒有找到。居傳聞說。魯班在臨死之前。曾囑嚀弟子。此書所記。均是殺人之器。只因自己一時賭氣。與墨子爭勝。才設計出這些殺人之器。而墨子設計機械。仍是用來救人。因此自己始終要遜色墨子一籌。如果此書流傳後世。恐怕多造殺戳。因此自己死後。將此書隨自己陪葬。不使流傳。”
高原聽了之後。也嘆了一口氣。道:“太可惜了。如此一本珍貴的好書。居然就這樣失傳了。魯大師也太愚腐了一點。”
淳于鍾秀皺了皺眉。道:“我到覺得魯大師做得很對。這樣一本書如果流轉後世。不知會造成多少殺戳。因此讓它失傳。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高原搖了搖頭。道:“淳于小姐。我到不同意你的看法。水能覆舟。但亦能載舟。因爲會產生火災而不再用火。豈不是因噎廢食嗎。墨子設計機械。雖是用來救人。但如果落到惡人手上。也就成爲殺人之器。可見機械也罷、武器也罷。終究只是死物。並無善惡對錯之分。而製造殺戳的。是使用這些機械武器的人。因此不可將過錯推到器物之上。而且如果【魯公機關術】能夠流傳下來。裡面所記錄的那些機械稍加改造。也不難成爲造福於民的機械。如這輛臨衝呂公車。如果用來運物載人。不是比馬車更爲方便有效嗎。”
淳于鍾秀呆了一呆。因爲高原的這種觀點。她確實是第一次聽說過。不過細仔想來。也不無道理。有心想反駁一下。一直居然還找不到合適的言語。
幸好這時淳于博笑道:“不過看來此書已經落到了韓騰的手裡。因爲除了這輛臨衝呂公車之外。其他幾輛車在下也在殘本上見過。”
他這一說。果然把衆人的注意力轉移開。於是又都看向淳于博畫的這些草圖。
淳于博又拿起一張圖。道:“此車名叫霹靂車。是在下所見的殘本上記錄最全的一種戰車。此車寬一丈二尺。長二丈四尺。高九尺。以四輪驅動。車前立門樑。下設木杆。以牛筋纏繞絞轉。可發射石塊。雖不及一般投石機力大投遠。但勝來輕巧靈便。全車共乘五人。由兩人居於車體前部。以腳踏輪軸。驅使戰車前進。其中有一人並控制戰車的方向。兩人操木杆發射石塊。”
高原點了點頭。簡單的來說。霹靂車就是利用皮筋一類物品的扭力發射石塊。這樣的投石機雖然不能投擲大石塊。射程也不遠。但卻勝在輕巧靈活。易於改造成車輛。
這時淳于博將其他的幾張草圖也一一向衆人說明。其他的幾次戰車的名稱分別爲箭巢車、撞衝車、如意車。
箭巢車的大小和霹靂車略一點。第一時間更新也是五名成員。只是動力系統在車後部。在車首安裝着兩部大型的弩弓。這種弩弓也是專門爲這種箭巢車定製。比牀弩要小。但比一般單人使用的弩弓要大。每一部弩弓只用一人就可以超作。同時可發射三支弩箭。雖然弩槍的穿透力道遠不及牀弩。但這兩部弩弓輪流發動。可以給敵人造成連續的打擊。另外箭巢車可以靈動移動。還可以直接衝撞敵方的士兵。因此實際的作用威力要比牀弩大得多。
撞衝車和如意車的體形要比霹靂車、箭巢車要大一些。車寬都在一丈五尺左右。長度在三到四丈之間。高度在一丈以上。車輪三對。而車載乘員都超過了十人。
其中撞衝車的乘員達到十六人。主要的武器是一根粗達一尺八寸的撞木。由六人爲撞衝車提供動力。十人使用撞木。撞擊敵方的城門。木柵等防禦工事。而車頂呈尖型。可以防止敵人從車頂上攻擊。
如意車的乘員爲十二人。六人驅車行駛。六人付責作戰。不過如意車並沒有專門用來做戰用的武器。主要是依靠車內的士兵使用弓箭、長槍作戰。不過如意車的頂部和前擋板都是活動的。可以分解拆合。平時分開做爲掩體。進行防守作戰。進攻的時候可以搭建橋樑、能夠通過四丈以內的溝渠。
只是對這些戰車。淳于博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並不清楚戰車的詳細結構。由其是戰車的內部構成。動力糸統。不過這也讓高原等人覺得受益非淺了。因爲了解了這些戰車的原理。至少可以證明。這些戰車其實都是人工製造。並不是什麼怪力亂神。而只要是人制造出來。那麼就有應對的辦法。
高原向淳于博點了頭。道:“淳于先生。多謝你的指點。看來這部【魯公機關術】一定是落到了韓騰等人的手裡。要不然他們也不可能將這些戰車製造出來。
淳于博也點了點頭。道:“應是如此。”
這時李瑛鴻也有些發愁。道:“但怎樣對付這種戰車呢。一般的弓箭武器對它們幾乎是沒有用的。只能用大石或者是重錘砸擊。但我們現在根本就沒有幾架投石機。而能夠使重鍾的士兵也找不出多少來啊。”
高原笑道:“沒有那一種武器是無懈可的。既然是人制造出來的東西。自然就有它的弱點。戰車也不例外。這些戰車無論是大是小。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自身可以產生動力。在戰場上靈活移動。這樣自然就比一般只能固定不動。或者是需要用人力、畜力拉動的大型武器要強得多。另外車體是全封閉結構。而且外覆生牛皮。因此防禦力也大大的增加。一般的攻擊手段。對它們的作用不大。但只要是仔細想一想。它們當然也是有弱點的。”
趙軒道:“所有的戰車是木質結構。就算是車體外部都蒙上了生牛皮。加強了防禦力。但只要是木頭。就會怕火。這恐怕是這些戰車的最大弱點吧。如果我們在火攻上想想辦法。應該能夠破了這些戰車。”
李瑛鴻的眼睛一亮。道:“對啊。我們不是帶來了不少的火油彈嗎。正好可以用來對付這些戰車。”
在代軍駐守大梁的時候。曾經使用過陶製的火油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由其是在水戰中。是代軍取勝。大勝秦軍水軍的最主要的武器。後來回到了代郡之後。對這種火油彈也十分重視。而工匠們也進行了一些改進。首先是用粗竹或圓木刨空代替了陶製彈體。使火油彈的體形更爲修長。輕便。另外還專門製做了一批發射這種火油彈的弩弓。而不再是用牀弩改造。因此射程也更遠。穩定性也更強。威力自然也就更大。而代軍隨行到是帶了不少這樣的弩弓火油彈。
但高原卻搖了搖頭。道:“我認爲用火油彈來對付秦軍的戰車。作用不會很大。”
李瑛鴻大爲不解。道:“爲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