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

是年臘月,楚威王聽信上柱國昭陽之言,以宋公偃不敬天地爲由(六年前的伐宋因由是宋公偃逐兄篡位),召集景氏、屈氏、昭氏、鬥氏、黃氏、項氏、蒍(wěi)氏、成氏等王親大族中諸元老、執珪及柱國大人廷議伐宋。令尹景舍等堅決反對,威王卻一意孤行,當廷頒詔,封昭陽爲主將,點南陽郡守景合爲副將,將兵十萬伐宋。

景合是景舍長子,自幼喜歡兵事,甚有勇力,多年來一直鎮守楚國重地方城,是楚軍中爲數不多的驍將之一。此番回郢探望父尹,不想卻被點爲副將,爵晉柱國。景合人生得意,出征之日,滿身披掛地前往令尹府拜別景舍。

景舍臉上卻無一絲喜氣。景合進來時,景舍坐於幾前,面無血色,兩隻老眼悽然凝視跪在面前的景合,全身絲紋不動,竟如死人一般。

景合怔道:“父尹,您……這是怎麼了?”

景舍仍舊死盯他看。

有頃,景舍終於活轉過來,顫抖着兩手從几案上端起一隻酒爵:“閤兒,來,這一爵算是爲父與你訣別的!”

“訣別?”景合似是未聽明白,“父尹,您是說——”

“閤兒,”景舍緩緩說道,“爲父預感,此番徵宋凶多吉少。今日出徵,你我父子,怕是……相見無日了!”言訖,老淚縱橫。

兒子出征,老父卻說出這般不祥之語,景合怔了,驚愣半晌,方纔顫聲問道:“父尹何說此話?”

景舍諄諄叮囑:“興不義之師,無端伐宋,未戰已自理屈。若是不出爲父所料,宋必向魏求援,魏亦必使龐涓救宋。就黃池、朝歌二戰觀之,龐涓用兵,你與昭陽斷非對手!”

“這……”景合辯道,“父尹別是高看龐涓了。黃池之戰,龐涓勝在僥倖,朝歌之戰,龐涓勝在突襲。依孩兒觀之,龐涓亦非三頭六臂之人,只要小心應對,想他——”

景舍心裡一沉,長嘆一聲:“唉,閤兒,爲父只能將話說至此處,信與不信,由你自己決斷。”略頓一下,搖頭又嘆一聲,“老了,爲父老了!”

遠處響起昭陽點兵的鼓聲。

景合稍作猶豫,叩道:“孩兒謝父尹提醒!父尹在上,請受不孝子一拜!”

景合連拜三拜,緩緩端起酒爵,一飲而下,起身退出。

景合走出廳門,正要遠去,景舍的聲音又傳出來:“閤兒!”

景合頓住步子,轉身進來,望着景舍。

“爲父再說一句,”景舍緩緩叮嚀,“昭氏點你爲副將,未必是好意,你須小心爲上!”

“閤兒知了!”景合點下頭,對景舍又拜三拜,轉身大步走出。

昭陽、景合從郢都點兵五萬悄悄北上,沿淮水東下,再經壽春、下蔡北上,與應命而來的壽春、下蔡、項城等地駐軍合兵十萬,直插睢水。

景合與長子景翠,正引左軍將士穿越邊境,逼向宋之符離塞,忽然接到昭陽傳令,要部隊就地屯紮,景合入中軍議事。

景合趕至中軍,見昭陽正在吩咐隨軍使臣,安排他們將楚王的討宋檄文分送中原列國。

景合暗暗佩服昭陽。討宋檄文拖至此時發出,稱得上是記陰招兒。這邊列國剛一接到檄文,那邊已是兵臨城下,說不準已經拿下彭城了。

待衆使臣走後,昭陽望着景合,開門見山道:“景將軍,本將召你來,是要將軍去做一件大事。”

景合心頭一怔,口中卻道:“末將但聽軍令!”

“今夜人定時分,你引軍三萬,沿城父(地名)西插,秘密屯於陘山要塞。此地離陘山五百餘里,晝伏夜行,三日後當至。”

聞聽此言,景合心中暗喜。只要不與昭陽在一起,父親的擔憂就可避免。再說,宛城、方城、陘山一帶,原本就是他的地盤,他去陘山,正是如龍歸淵。

想至此處,景合忙道:“末將得令!”

昭陽陡然問道:“將軍可知此行使命?”

景合沉思有頃,擡眼望着昭陽:“防備魏人襲我陘山、方城。”

昭陽連連搖頭,斂神正色:“不是防備,是進擊。本將早已盤算好了,此番伐宋,龐涓必將出兵援助。待龐涓兵出大梁,將軍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長驅直入,直搗大梁。龐涓聞訊,必緊急回撤。將軍一經探實,即可撤離大梁,沿睢水東進,在襄陵、承匡一線佈陣候他。本將亦從彭城撤回,你我合擊龐涓於睢陽、襄陵一線,活擒龐涓!”

如此部署,的確是合擊龐涓的絕妙策劃。但對景合來說,無疑是場滅頂之災,因爲他的數萬人馬幾乎全在魏境作戰,假定真的能夠堵住龐涓,那麼,前有龐涓,後有前來救援的大梁魏軍,前後夾擊,風險幾乎在他一人身上。想起景舍臨別之言,景合心中不免一顫,但於此時,他也不便說出什麼,只得沉臉應道:“末將遵命!只是……如此遠途奔襲,末將僅有三萬部卒……”

“景將軍放心,本將已經安排妥當。陘山守軍八千全部予你。這且不說,本將已密令城父、苦縣、長平、陳、上蔡、方城、葉城等地各調兩千精銳前去陘山。待你到時,另有三萬人馬候你調用。”

聽到昭陽交予自己兵馬六萬,景合心中略有所安,點頭應道:“末將謹聽將軍之命!”

“記住,”昭陽沉聲叮囑,“龐涓用兵奇詭,將軍此行務必小心,切勿暴露行蹤。無論何人,泄密者斬!”

“末將得令!”

一騎飛馳入逢澤之畔的魏軍轅門。衛士驗過令牌,揮手放行。

騎手在大帳前下馬,急急步入帳中,見龐涓獨坐案前,趨前幾步,跪地叩道:“報大將軍,陘山細作密報!”雙手呈上密報,轉身退出。

龐涓展開密報,細讀有頃,陡吃一驚,急步走到大沙盤前,兩道目光如炬般射向彭城、陘山。龐涓取出兩支箭頭,將一支寫着“昭陽”的插於睢水,箭頭指向宋國東部重鎮彭城,將另一支寫着“景合”的插於陘山,箭頭直指大梁。

龐涓盯住沙盤又是一番沉思,目光移向海邊,聚焦于越國陪都琅琊和齊國南長城一線。上面早有兩支箭牌,一支寫着“無疆”,插於琅琊,箭頭指向齊都臨淄,另一支寫着“田忌”,插於齊國南長城,箭頭指向琅琊。

龐涓的目光輪換投向上述幾處地方,眉頭一會兒收緊,一會兒舒展,然後再次收緊,正對沙盤並膝坐下,雙目閉合,漸入定境。

中軍參軍走入,張口欲報,猛然看到龐涓正在凝神苦思,硬生生地將吐到喉嚨口的“報”字吞回,悄悄溜出大帳,守在帳門之外。

約有半個時辰,龐涓睜開眼睛,緩緩起身,再次盯向沙盤,臉上浮出微笑,小心翼翼地將沙盤罩上,踱回几案前面。

守於帳外的參軍看到,不失時機地急走進來:“報,宮中來人,傳大將軍覲見!”

龐涓精神抖擻,略一點頭:“備車!”

魏宮御書房裡,魏惠王端坐幾前,惠施、太子申、朱威、孫臏、白虎侍坐。惠王將楚王的伐宋檄文與宋公偃的求救檄文一併遞予太子申,太子申緩緩展開,翻看一下,傳給惠施。惠施似已知道,看也沒看,轉手遞給朱威。朱威細細讀過,傳示孫臏、白虎。看到衆人均已傳看完畢,毗人過來,從白虎手中接過兩道檄文,雙手呈予惠王。

魏惠王將之並排擺在几上,對毗人道:“龐愛卿呢?”

毗人應道:“回稟陛下,臣已使人召請,想必已在路……”聽到外面臺階上的腳步聲,知是宮人引龐涓來了,趕忙改口,“陛下,武安君到了!”

魏惠王急道:“快請!”

毗人大聲唱道:“陛下有旨,請武安君覲見!”

龐涓急步走入,跪下叩道:“微臣遲來,請陛下恕罪!”

“愛卿請起!”魏惠王朝他擺手。

龐涓謝過,起身走至自己的席位上坐下。

魏惠王指着面前的檄書:“龐愛卿,你也看看。”

毗人走過去,拿過檄文呈給龐涓。龐涓展開,略略一看,隨手還給毗人。

“諸位愛卿,”魏惠王掃視諸臣一眼,“你們也都看過了,楚王以宋偃不敬天地爲名,使昭陽爲將,興大兵伐宋。宋公與寡人素來相合,今向寡人求救,寡人若是坐視不管,不合於義。若是出兵救他,就要與楚人開戰。戰與不戰,事關重大,寡人不敢擅斷,特請諸位議決。”言訖,目光投向龐涓,充滿期待。

見陛下如此,又涉及戰事,諸臣的目光也都不約而同地投射過去。

“啓稟陛下,”龐涓輕輕咳嗽一聲,語氣平淡,“微臣剛得密報,昭陽共出大軍十萬,親領七萬直撲符離塞,欲吞彭城,另使景合引衆三萬潛至陘山,觀我動靜。”略頓一頓,聲音略略提高,“陘山離大梁不足三百里,車騎一日可到,即使步軍,急行軍也不過兩日。陘山原有守軍八千,景合又糾集宛城、方城、上蔡等城守軍,再得兵馬兩萬餘人,幾處相加,陘山一線,楚人當有兵馬六萬,戰車逾千乘。”

龐涓未言戰與不戰,只將局勢這麼平平一說,衆人莫不倒吸一口冷氣,魏惠王更是目瞪口呆。莫說是救宋,單是景合的六萬兵馬直壓過來——

廳中鴉雀無聲,氣氛凝滯。

“這……”沉吟片刻,魏惠王問道,“龐愛卿可有應策?”

龐涓並不作答,顧自說道:“泗上富庶之田、商賈之利,盡在宋地。楚人此番伐逆是假,取宋是真。景合陳兵陘山,不在伐我,而在掩護昭陽奪佔彭城。彭城盛產五穀,富甲天下,爲泗上膏腴之地,素有糧倉之稱。這且不說,彭城扼守泗上咽喉,東可威逼齊、魯,西可控制衛國,進逼三晉,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昭陽如果奪佔該城——”目視魏王,打住不說了。

宋國一直是魏惠王心上的寶貝疙瘩,不久前好不容易纔從齊國手中討回監護權,哪裡容得他人爭奪?

果然,龐涓的話音剛落,惠王的臉色已成鐵青,陡然將拳擂於几上,從牙縫中擠道:“哼,楚蠻子休想!”

衆人皆是一怔。誰都知道,魏惠王一旦震怒,勢必做出非理性決斷。

白虎望一眼朱威,朱威正欲進言,魏惠王已經緩過神來,臉色恢復正常,目不轉睛地望着龐涓:“龐愛卿,你說的這些,寡人也都看到了。如何應對,寡人甚想聽聽愛卿之見。”

“依微臣之見,與其將宋地讓予楚人,不如陛下得之。”

衆人見他這般胃腸,再吃一驚。身爲宋人的惠施儘管沉穩如是,仍不免打個驚戰,睜開兩眼,斜睨龐涓一下,又緩緩合上。

魏惠王卻是聽得入心,身子前傾:“楚有大軍十萬,愛卿可有勝算?”

“回稟陛下,”龐涓侃侃言道,“六年前昭陽起大軍五萬伐宋睢陽,田忌將兵四萬救之,兩軍會於碭山,昭陽大敗,折兵兩萬,退出宋境。田忌引大軍七萬伐我,微臣卻以疲兵三萬破之。陛下,軍不在衆,在將。勝不在勢,在謀。昭陽有勇無謀,微臣一人尚不懼他,何況還有孫監軍在此。”

魏惠王連連點頭:“聽愛卿此言,寡人甚慰!”

“陛下放心,”龐涓又道,“只要微臣與孫監軍聯手,莫說昭陽有大軍十萬,縱使他再加十萬,也不足懼。”

衆人聽到龐涓言語託大,無不面面相覷。

朱威看一眼惠施、太子申,見二人均不言語,拱手奏道:“陛下,微臣有奏。”

www★ttκΛ n★¢o

“愛卿請講!”

“雖說武安君、孫監軍善於用兵,我可一戰,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據微臣所知,自古迄今,國無所儲而開戰者,鮮矣。陛下新近頒詔與民休息,去歲唯有支項,少有進項。三軍雖有屯耕,卻也只是發端,要見成效,亦在兩年之後。就眼下而言,三軍日常供養尚有緊缺,何能支付大戰之用?”

朱威所言,亦爲實情。魏惠王微微點頭,略略一頓,轉向太子申:“申兒意下如何?”

太子申奏道:“兒臣贊同上卿所言,不宜與楚開戰。”

魏惠王臉色陰鬱,緩緩轉向惠施:“惠愛卿,你說呢?”

作爲宋人,家鄉遭難,宋向魏求救,龐涓卻想趁火打劫,惠王也想鯨吞這塊肥肉,惠施自是難以表態,只是如往常一樣,兩眼微閉,正襟端坐,一語不發。

見惠王執意垂詢,惠施不好再撐,微微睜眼,拱手奏道:“陛下,軍旅之事,當問孫監軍。”

惠施之言使龐涓心裡咯噔一沉。顯然,在惠施心中,孫臏的地位已經高於他龐涓了。這且不說,若是真的依着孫臏,按照他的秉性,勢必反對出兵。

經惠施這一提示,魏惠王打個驚愣,似也想起孫臏這個大才,轉頭望過來:“孫愛卿,適才你都聽到了,龐愛卿言戰,朱愛卿言不戰,在寡人聽來,皆有道理。”微微拱手,“戰與不戰,寡人實難決斷,全聽愛卿你的了。”

見魏惠王將話說到這個份上,且又行拱手大禮,龐涓心中又是一沉,睜大兩眼盯牢孫臏。

孫臏抱拳還出一禮,緩緩說道:“微臣謝陛下擡愛!微臣以爲,伐國在義。楚軍伐宋,名爲討逆,實爲取利,是不義之師。陛下應天順勢,征伐不義,是伸張正義,此其外也。宋爲我東南屏障,楚若取之,必將威脅我東南邊陲,陛下助宋,是防患於未然,從長遠來說,於國家有利,此其內也。”

孫臏之言大出衆人意料。

朱威、白虎、太子申面面相覷,龐涓卻是驚喜交加,順口接道:“陛下,孫監軍所言,正是微臣擔憂之處。楚地如此廣博,楚王仍是貪心不足,可見其志絕不在宋。楚人若是得宋,再以宋之人力物力謀我,後患無窮!”

魏惠王再無猶豫,朗聲說道:“嗯,兩位愛卿所言,正合寡人心意!”略頓一下,掃視衆人,“諸位愛卿,寡人意決,舉國節衣縮食,興師伐楚!”

衆臣皆道:“陛下聖斷!”

龐涓略略一想,起身徑至惠王跟前,跪下叩道:“微臣有一請,望陛下恩准!”

“愛卿請講!”

龐涓奏道:“此番伐楚,事關重大。爲了確保勝算,微臣懇請陛下拜孫監軍爲主將,微臣願爲副將。”

“這……”魏惠王眼睛望向惠施,似是遲疑。

“陛下不可!”孫臏亦急起身,在龐涓身邊跪叩,“臨陣換將是用兵大忌。微臣懇請陛下拜武安君爲主將,微臣願爲副將!”

“兩位愛卿不必謙讓,”魏惠王擺擺手,捋須說道,“寡人意決,兩位愛卿聽旨!”

龐涓、孫臏叩道:“微臣接旨!”

“封龐涓爲伐楚主將,孫臏爲監軍,公子卬爲副將,發三軍六萬,解救宋圍!”

龐涓、孫臏拜道:“微臣領旨!”

退朝之後,衆人走出宮門。

就在邁下臺階時,走在最後的龐涓輕聲叫住孫臏:“孫兄!”

孫臏收住步子,回望龐涓:“賢弟?”

龐涓略等一時,看到衆人走遠,方纔深揖一禮:“在下謝孫兄了!”

孫臏驚訝道:“賢弟,謝字從何說起?”

“方纔廷議之時,賢弟一言九鼎,助涓成就大事,涓答謝一聲,也是該的。”

孫臏斂神正色:“賢弟說到哪裡去了?楚伐宋逐利,是行不義,賢弟出兵救宋,是行天道。臏主張救宋,非助賢弟,是行天道,何敢受謝?”

“好好好,”龐涓乾笑道,“孫兄既是此說,涓就不謝了。順便問一句,方纔涓在陛下面前薦兄爲主將,兄何故推託?”

“三軍皆服賢弟,唯有賢弟做主將,方可救宋。”

“唉,”龐涓卻出一聲長嘆,“孫兄有所不知,你這輕輕一推,卻將賢弟一番苦心,一併推走了!”

“哦?”孫臏怔道,“敢問賢弟是何苦心?”

“涓雖不才,在魏也算打過兩場硬仗,立有尺寸之功。孫兄初來乍到,雖說腹藏經綸大略,卻無軍功。無功而居高位,受重賞,從長遠來看,恐於兄不利。此番救宋,正是立功良機,涓薦孫兄,本是此意。依你我之力,此番出戰,必擒昭陽。孫兄有此大功,在魏自可立足了。”

聽到龐涓如此爲他着想,孫臏心中一熱,深深一揖:“賢弟美意,臏心領了。你我既爲兄弟,自當患難與共,福禍俱當。賢弟做主將,亦等於臏做主將。賢弟建大功,自就是臏建大功,賢弟何分彼此?”

龐涓忙還一揖:“孫兄所言,實爲涓心底之語。話雖如此,在孫兄面前,涓做主將,終是忐忑。孫兄,你看這樣如何?此番出救宋國,對外涓爲主將,兄爲副將;對內兄爲主將,涓爲副將。”

“賢弟此言差矣,”孫臏正色道,“掛帥出征,是國之大事,豈有讓來讓去,明暗虛實之理?陛下既已晉封賢弟爲將,賢弟當行主將職分,莫再推辭。”

龐涓又是一怔,拱手道:“孫兄既是此說,涓就不多說了。不過,這樣也好,此番與楚戰,敵強我弱,昭陽也是悍將,若是成功,孫兄之功也不爲小;萬一失利,孫兄不在主將之位,自也有個迴旋餘地,凡有過錯,涓自承當就是!”

見龐涓說來說去,始終離不開個人利害,此時又將話語說到這個分上,孫臏心裡一沉,再也不吱一聲。

“好了,好了,”龐涓似已覺出孫臏所想,擡頭笑道,“孫兄不在乎功過是非,涓說這些,自是小了。此番伐楚,想必孫兄已有良謀。”

孫臏趁機轉過話題:“臏觀賢弟,似是早已成竹在胸了。”

“不瞞孫兄,”龐涓應道,“楚人不比齊人,昭陽不比田忌,與楚人戰,涓雖有把握,卻也不敢大意。幸有孫兄在,涓心有所倚,始覺無懼!今出兵在即,涓欲邀請孫兄前往大營,共商出兵方略。”

孫臏點頭笑道:“主將有令,臏安敢不從?”

龐涓亦笑一下,走下臺階,招來車馬,兩人同車馳入大梁城南的中軍大帳。

進帳之後,龐涓徑領孫臏至沙盤前面,伸手揭開罩子,手拿竹杖指點形勢:“孫兄請看,符離塞上有宋國守軍八千,或可阻擋楚人兩日進程。符離塞距彭城僅有百里,急行軍一日可到。彭城位於泗水、丹水交接處,爲宋腑臟所在,楚若佔之,既可制宋,又可脅迫齊、魯。魯國弱小,不敢妄動。齊國自顧不暇,彭城只能固守待援。宋偃共有兵馬五萬,戰車八百乘,其中都城睢陽有兵馬一萬五千、彭城一萬、符離塞八千、碭山八千、相城五千、定陶八千,其他散佈於各地城邑。即使宋偃將周圍城邑的兵馬悉數調去,彭城兵馬也不過兩萬。以兩萬對七萬,無異於以卵擊石!”

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11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11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1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
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11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9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4)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11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6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1)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18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3)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1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1)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12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2)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6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2)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7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2)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7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2)第19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4)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20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1)第21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2)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31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2)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30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1)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7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3)第14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4)第5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5)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8章 孫臏龐涓聯合作戰(3)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24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5)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32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3)第28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4)第1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1)第25章 道破天機,蘇秦論時局一鳴驚人(1)第4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4)第15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5)第33章 設毒計,龐涓辣手害孫臏(4)第3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3)第22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3)第16章 張儀巧施連環計,楚越相爭(1)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13章 琅琊臺論劍,張儀的無間道(3)第2章 鬼谷子說天下,二子破情關下山(2)第23章 破釜沉舟,蘇秦賣家產夜奔秦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