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率更令周侗,其在朝廷的品級確實不高,然而是東宮武學總教頭,無人不服。
而且因爲東宮和梁山關係不錯,臘月初時,盧俊義和孫立還送來了禮物。
本來兩人打算親自走一遭的,奈何朝廷正在商議征剿,兩人走不脫,而且欒廷玉、扈成就在東宮,見了不好說話。
率更丞劉正彥,一邊協助周侗教授諸軍,一邊學習,如今也能和張仲熊打個難解難分了。
中盾令周雲清,一直護持太子左右,實乃心腹。
太子僕張伯奮,同周雲清一般,可謂哼哈二將一般的存在。
原來的僕丞王進、廄牧令張仲熊,都已經調入了軍中。
東宮親衛擴至三千,已經編爲六個營,有足夠的位置安排諸人。
第一營,乃是常駐東宮的禁衛營,指揮使劉子羽,副指揮使展天神。
看似官職未變,其實品級提高了許多。
因爲這是禁衛營,常伴太子左右的,時有太子教導的營。
裡面的每個軍兵都是軍官種子,以後放出去都可能獨掌一軍。
第二營指揮使陳朕鵬不用多說,東宮老人,本事不弱。
副指揮使卻是一個新人,名叫牛皋。
牛皋能夠成爲東宮第二營副指揮使,還得多虧太子洗馬魏勇。
說起來洗馬屬於文官,然而東宮的洗馬是幹情報的。
王倫不用說,情報頭子,另一個洗馬魏勇,卻負責招賢納士。
眼看就要過年,魏勇還在尋訪賢才,實在是勞苦功高。
牛皋本不在太子所具名冊中,乃是他獨自尋來的。
當時魏勇經過汝州魯山縣時,偶遇一人挑柴前往縣城販賣。
這太正常了。
挑柴進城賣,是許多底層的求生手段之一,便如梁山好漢拼命三郎石秀流落薊州時,也是賣柴度日的。
不正常的是,這人挑的柴猶如小山,重有千斤。
當時魏勇就驚呆了,隨即大喜過望。
力有千斤,哪怕不通武藝,也是妥妥地百人敵,若是武藝高強,立刻就是萬夫不當之勇。
如此猛人就在眼前,魏勇如何能夠錯過?
當道攔住詢問姓名後,魏勇就去打聽了牛皋的詳細。
身家清白,擅長射箭,豈能放過?
東宮邀請,家庭貧困的牛皋如何能夠不心動?
到了東宮,牛皋立刻成了弓箭擔當。
趙桓估計,他的射術,不比龐萬春差。
若非牛皋識字不多,軍略不通,怕不是能夠成爲指揮使。
第三營指揮使欒廷玉,副指揮使扈成,一武一文,倒是相得益彰。
加之兩人於東南多有功勞,出任一營並無不服。
第四營指揮使張仲熊,這不用多說,副指揮使同樣是一個新人,名叫張憲。
不錯,就是那個嶽王爺手下的干將張憲。
當然,此時的張憲和嶽王爺沒什麼瓜葛,甚至來東宮前,都不認識岳飛。
張憲投東宮,乃是其父張所安排。
靖康元年,金兵圍汴京,張所以書信招募河北兵民,應者十七萬之衆。
後李綱入相,除龍圖直學士、充河北西路招撫使,置司北京,以王彥爲都統制,並破格提升岳飛爲統制。
因爲聽聞東宮事蹟,便把剛滿二十歲的兒子張憲派來了。
此時的張憲,武藝確實差了些,武略卻相當出衆。
就東宮上下的經驗來看,武藝只要勤學苦練,其實提升不難,最起碼統兵沒問題。
武略這玩意,真的考驗天賦。
因此,張憲做了副指揮使,並無多少反對意見。
第五營指揮使魏峰,就是當初展天神推薦的那個,三國名將魏延的後代。
其不但有祖上的遺風,亦繼承了其祖上的本事。
就東宮諸將,魏峰武藝差劉子羽一籌,壓周昂一頭,又精通韜略,當指揮使自然沒問題。
副指揮使楊慶斌,乃是原五十親衛之一,成長迅速,沒什麼好說的。
第六營指揮使劉罡,本事夠了,又在東南護持太子有功,提拔順理成章。
副指揮使,確是大名鼎鼎的韓世忠。
武藝不弱於劉子羽,韜略也有,還是積年老軍,誰人不服?
趙桓也不介意原軌跡中,韓世忠和梁紅玉的事蹟,如今的韓世忠新婚不久,正和原配白氏伉儷情深呢。
太子也絲毫不因爲搶了人媳婦而愧疚,而是直接賦予了重任。
也因此,韓世忠覺得沒白來,對東宮忠心爆表。
另外,一直侍立周侗身後的少年,不能不說。
不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嶽王爺。
魏勇尋訪岳飛下落比較輕鬆,勸說其投入東宮也沒費多少勁。
可憐天下父母心,岳母一直在愁岳飛的教育,遇到東宮尋訪賢才,如何能夠錯過?
經過一番商議,岳家全部搬來東京,同行的除了岳母,還有岳飛的媳婦。
別看岳飛今年不過十六歲,卻快要當爹了。
大概六月份生,名字已經定下了,叫岳雲!
對太子賜名,岳飛感激涕零,岳母也感嘆此行不虛。
更好的是,周侗初一見到岳飛,立刻就喜歡上了這個良才美玉,堅決收爲關門弟子。
天才不是凡人可以比擬的,不過兩個月,岳飛已經成了禁衛營的一個隊率。
當然大多數時候,岳飛還是要跟隨周侗學習的。
對比,趙桓不但有收集了一個名將的喜悅,更有成全了一對師徒佳話的開心。
別人懵逼我獨知,這感覺太棒了,這大約就是趙桓的心理。
有這麼多良將,新鮮出爐的東宮三千親衛訓練不過月餘,便已經有了模樣。……
另外,水軍大將劉夢龍、費保、倪雲、卜青、狄成、馬平也都在列。
他們不是來給東宮拜年的,而是來學習的。
學習的內容,正是牽星術。
能夠確定自身方位的技術,着實讓欽天監集體高潮了。
欽天監那幫神神叨叨的傢伙也確實牛逼,不過月餘,就把牽星術給完善了出來。
牽星術成功,劉夢龍等人立刻奉令回京來學。
就目前來看,費保已經盡得真傳。
難怪太湖四傑的老大是他,不是沒有緣由的。
學習第二好的,卻是馬平。
至於其他四人,只能說差強人意罷了,還需要繼續加強。
不過,有這幾個,趙桓已經看到了國朝海軍稱霸四洋的未來。
算上沙門島上的王彥、邵興等人,東宮武力確實不弱。
稍微誇耀一些,說一句戰兵過萬,上將百員沒問題。
當然,戰兵如雨,上將如雲,纔是趙桓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