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八十一 內閣

皇帝願意做事時,內閣只是諮詢機構,皇帝不願意或者不能夠做事時,那麼內閣代替皇朝行使職權。

重大事情,內閣商討,以少數服從多數形成決議,並形成政令。

不同於明朝,此時國朝雖無雖無宰相之名,卻有宰相之實。

聖旨的形成,必須經過政事堂並有關各司的會籤畫押。

便如趙佶下旨,派遣劉法整訓邊軍,便需要政事堂某位同意簽名並畫押用印,樞密院也要畫押用印,方纔算是一份合法的聖旨。

趙桓下旨活剮範瓊等人,也要政事堂、大理寺、刑部的會籤才能執行。

如此流程,便決定了內閣不能一手遮天。

明朝內閣首輔得到宮內太監配合便大權在握的情況,在本朝絕不可能發生。

可以預見的時,內閣要想大權在握,最起碼要壓服政事堂。

而政事堂想要保證權柄不失,必須抗住內閣的壓力。

到底是東風厲害,還是西風給力,全憑雙方角力。

至於皇帝,當個裁決者就好。

最重要的是,內閣人員,必須由皇帝欽定,內閣擬定的政令,皇帝也可以一言否決。

這樣做,可以把皇帝從雜事瑣事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處理大事要事。

當然,要是有皇帝懶政怠政,甚至如同後世明朝那些幾十年不上班的皇帝,關係也不大。

反正內閣和政事堂都需要依靠皇帝才能壓住對方,可以確保皇帝的權柄和權威。

最低限度來說,中樞大臣想通過控制朝政而謀反,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場的都是老油條,輕易便理解了趙桓的想法。

“陛下,敢問這內閣大學士,如何遴選?”鄭居中問道。

在場衆人,屬他最爲熱切。

因爲他自己也清楚,皇帝並不待見他,只是出於穩固中樞的需要,方纔留他當了一把手。

想來不需要兩年,就該請辭了。

按照慣例,政事堂的相公們若是退了,要麼回家啃老米,要麼去某個地方當知州,現在按照皇帝的設想,卻有了一條新出路。

新鮮出爐的內閣,其權柄當然不可能超過政事堂,但是仍然爲朝堂重臣,權力不小,影響力更盛。

所以,鄭居中眼巴巴地問了出來。

趙桓對鄭居中的心思也是心知肚明,卻不以爲意。

這貨功名之心甚重,卻不知道明年就要涼了,根本就不用如何留心。

“朕意,內閣七學士之其二三,由政事堂並六部堂首並諫臺中之仕者中遴選,其一,由樞密院中遴選,其一,由地方州府首官中政績卓越中遴選,之一,由未曾出仕而德高望重才學卓著者中遴選,其一,由皇親國戚勳貴中德高望重並才學卓著者中遴選。

內閣學士,年紀當不低於四十五,不超過六十,任期當不超過八年,非滿朝文武之八成贊同,不得連任。”趙桓道。

“善!”楊時讚道:“如此選擇,兼顧文武地方,實在周全。”

“不錯,且有任期規定,可防止有人做大,直至一手遮天。”羅從彥也讚道。

“聖明無過於陛下。”衆人皆拜道。

顯然,這個方案相當不錯,符合衆人的心意。

對此,趙桓也是欣慰不已。

不虧他連續多夜的爆肝,方纔想出來這等安排。

“陛下親征在即,這首屆內閣,當由何人出任?”範致虛問道。

人選嘛,趙桓自然是有打算,只是還想聽一聽大家的意見,因此問道:“諸卿可有提議?”

“陛下。”鄭居中拜道:“近日以來,臣身體日漸不適,處理政務時多有力不從心之感。

然臣經驗豐富,與國事深有研究,可輔佐陛下大治天下。

因此,臣請辭宰相職,入內閣發揮餘熱。”

不要臉,也足夠聰明。

趙桓思忖片刻,便同意了下來。

這內閣新成立,成員想來也是不明所以,確實需要鄭居中這個老司機帶一帶。

內閣大學士補了一個,政事堂老大沒了,正好依次遞補。

至於缺了一個,並不要緊。

政事堂數量,其實並不固定,三四五六個都可以的。

現在少了一個,正好給李綱留着。

“其他人選,諸卿可有提議?”趙桓又問道。

“臣舉薦駙馬都尉王詵。”範致虛道。

王詵嘛,東京文壇領袖,勳貴中的清流,在坐的沒有不認識的。

原本,趙桓也屬意他的,一是能力資歷不錯,二是投桃報李。

如此,第二個確定。

“臣舉薦劉民生。”楊時道。

劉民生乃是劉韐的父親,一直未曾出仕,只以教化鄉里爲任,其經學造詣極深,人稱東南儒宗,聲名流傳天下。

按理說,這樣的人,正好是未曾出仕中的人選。

“劉韐將來必然拜相,父子分列內閣政事堂,恐爲天下非議,再議。”趙桓把劉民生排除了。

諸人一想也是,便繼續提人。

此事,乃是賣人情的大好機會,諸人都不願意放過。

“臣舉薦範世延。”範致虛賣了皇帝個人情,也排除了一個潛在的競爭對手。

本來從江南迴來,趙桓舉薦範世延知蘇州的,結果不用多說,沒成。

趙佶看在趙桓和樑師成的臉面上,給範世延安排了蘇州學正的職位。

只是因爲花石綱再起,範世延一怒之下辭職不幹了,現在還是白身,可爲地方代表。

本來,趙桓是打算等方亳被剿滅後,讓範世延出知杭州的,不過範致虛一說,提進內閣也不錯。

範世延年過五十,幹八年差不多也該退休了。

如此,第二個人確定。

諸人見狀,熱情高昂,紛紛建言獻策。

最終,七人名單確定。

內閣首輔鄭居中,趙桓指望他帶一帶另外六個新丁,好充分發揮內閣的作用,

次輔王詵,勳貴代表,官場小白一個,且年紀太大,有何表現有待觀察。

第三個範世延,地方官代表,表現值得期待。

第四個蘇迨,蘇軾之子,學問名望出色,因爲其父牽連未曾出仕,爲未出仕之代表。

第五個張商英,曾是太上皇的尚書左丞,能力卓著,值得期待。

第六個

二百六十六二百六十六二百九十八 火併二百七十 反擊二百一十五 皇太孫三十 揭蓋子八十二 收穫三百三十四 兵發雲中三百四十六 西夏九十二 潤州城外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二百七十二 大軍進揚州七十一 心情不好一百七十六 危險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與女英雄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二百六十四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一百四十一 海上英豪四十六 蒸酒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二百八十七七十二 二次收穫三百五十二 占城作死六十三 錢財仍缺五十五 開封紙貴七十三 實施二百三十七 窮追猛打一百八十 準備一百七十六 危險一百一十一 旨令一百 遇襲二百九十六 二次賭鬥一百九十三 妥了一百六十 東宮武力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二百六十三 局勢略壞一百一十七 合謀二百六十七 改土歸流策一百二十三 再鬥明教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六十八 比武九十一 北固山剿賊二百八十 御駕親征一百一十一 旨令二百二十六 不妨強硬些一百八十四 贖地之議二百二十九 道州變三百零三 糜戰杭州六十五 高達上路三百一十一 甕中之鱉三百四十四 綁架案一百六十七 步戰弓戰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二百二十一 露一露肌肉三百五十五 圖謀李朝八 本宮說了算三百零三 糜戰杭州二百八十九 塵埃落定二十六 魏勇上山三百一十八 西夏犯境一百五十四 任性殺朱勔三百一十二 雙王會面二百八十 御駕親征五十五 開封紙貴二百一十八 水上豪傑五十四 賞罰三百 好基友一起死八十六 戴罪立功一百六十四 宣和元年二百二十四 整編計劃五十一 強邀二百三十五 輕下馬城二百二十九 道州變三百四十六 西夏一百八十八 擴軍七十四 洪災二十 拖延三百零八 唏噓一百八十七 坑二百六十四二百八十七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二百二十七 圖謀大理三百一十五 江南形勢九十五 進城八十七 好個娘子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三百四十一 會獵大同三百五十二 占城作死十四 醫生九十 過揚州一百二十六 四傑相投三十四 分基地的打算二百一十四 要當爹了七 立威
二百六十六二百六十六二百九十八 火併二百七十 反擊二百一十五 皇太孫三十 揭蓋子八十二 收穫三百三十四 兵發雲中三百四十六 西夏九十二 潤州城外一百一十二 元佑餘黨二百七十二 大軍進揚州七十一 心情不好一百七十六 危險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一百四十七 狐媚子與女英雄一百六十二 偏愛太甚二百三十二 登陸道州二百六十四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一百四十一 海上英豪四十六 蒸酒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二百八十七七十二 二次收穫三百五十二 占城作死六十三 錢財仍缺五十五 開封紙貴七十三 實施二百三十七 窮追猛打一百八十 準備一百七十六 危險一百一十一 旨令一百 遇襲二百九十六 二次賭鬥一百九十三 妥了一百六十 東宮武力三百二十八 洪武元年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一百八十五 真正的目的二百六十三 局勢略壞一百一十七 合謀二百六十七 改土歸流策一百二十三 再鬥明教二百三十 實在太難了六十八 比武九十一 北固山剿賊二百八十 御駕親征一百一十一 旨令二百二十六 不妨強硬些一百八十四 贖地之議二百二十九 道州變三百零三 糜戰杭州六十五 高達上路三百一十一 甕中之鱉三百四十四 綁架案一百六十七 步戰弓戰一百一十九 幸得殿下出手二百二十一 露一露肌肉三百五十五 圖謀李朝八 本宮說了算三百零三 糜戰杭州二百八十九 塵埃落定二十六 魏勇上山三百一十八 西夏犯境一百五十四 任性殺朱勔三百一十二 雙王會面二百八十 御駕親征五十五 開封紙貴二百一十八 水上豪傑五十四 賞罰三百 好基友一起死八十六 戴罪立功一百六十四 宣和元年二百二十四 整編計劃五十一 強邀二百三十五 輕下馬城二百二十九 道州變三百四十六 西夏一百八十八 擴軍七十四 洪災二十 拖延三百零八 唏噓一百八十七 坑二百六十四二百八十七一百七十八 牛鼻子真牛二百二十七 圖謀大理三百一十五 江南形勢九十五 進城八十七 好個娘子三百五十四 洪武十一年三百四十一 會獵大同三百五十二 占城作死十四 醫生九十 過揚州一百二十六 四傑相投三十四 分基地的打算二百一十四 要當爹了七 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