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

箭矢如雨,喊殺震天,瀋陽城上下,一場激烈的攻防戰正在進行。

四萬多八旗旗丁圍着瀋陽城猛攻着,箭矢如同雨點般射上城頭,把城上的明軍壓制的根本無法露頭。

數十架雲梯架在城牆上,無數的八旗兵口銜利刃手持盾牌向上攀爬着。

城頭滾木落石如雨,每時每刻都有八旗兵慘叫着被砸落雲梯。

有八旗兵順着雲梯在垛口露頭,立刻遭到城牆上明軍的瘋狂誅殺,長槍、木棍紛紛撞來,連在垛口站穩都沒有便被頂下了城牆。

戰鬥激烈的進行着,每時每刻都有人死去。

八旗兵攻勢異常的猛烈,完全不顧傷亡的大小,大有就是死剩下最後一個人也要打下瀋陽的意圖。

而瀋陽城內三千平遼軍和五六萬新編軍士兵都知道,若是被建奴打入城中,所有人會落一個什麼樣的下場,恐怕除了被屠城沒有第二個結果。在死亡面前,哪怕毫無戰力而且對建奴怕的要死的新編營,這些昔日的包衣漢奴,此時也都拼了命。

而守城不同於列陣打仗,守軍有着高大堅固的城牆可以憑藉,只有有力氣敢往城下扔磚石即可。

所以,哪怕八旗兵上到旗主貝勒下到普通旗丁都玩了命,很多貝勒甚至拿着武器帶頭爬雲梯,想攻下城池也是非常困難。

夜幕緩緩降臨,收兵的號角聲終於響起,八旗兵們如同潮水般退了下去,只在城牆下留下了數以百具的屍體。

中軍陣中,皇太極看着遠處瀋陽高大的城牆,看着垂頭喪氣的旗丁們面無表情的走過自己的身邊,皇太極心喪若死。

直到現在,皇太極都不敢相信,大金和自己會落到現在的境地。

前一時刻還在遼西殲滅了數萬明軍,下一時刻卻聽到了明軍突入了建州老家,等到帶兵匆匆趕回時,在半路上收到噩耗,竟然連瀋陽都被明軍攻下來了......

建州雖然是女真的老家,赫圖阿拉是舊都,但是自從打下遼中平原之後,女真大部分人口都從建州搬到了遼中,搬到了瀋陽遼陽之間。畢竟這裡的土地更加平坦更加肥沃,浩蕩的遼河水草更加豐美。

無論是耕種還是漁獵都要比處在茫茫羣山中的建州要強得多。

所以一開始聽到明軍攻到建州時,皇太極還不太絕望,因爲女真人的根本已經到了遼瀋。

可在聽到連瀋陽也被明軍攻克時,皇太極真的是絕望了。

瀋陽附近有着太多的女真人村莊,瀋陽城是大金國的國都,城裡皇宮裡住着皇太極的衆多妻兒......

而這一切全沒了......

雖然手下還有近五萬軍隊,都是最強悍的旗丁,但失去了老巢,這五萬人猶如無本之木無水之萍,已經沒有了任何前途可言。

遼陽那裡還好一些,雖然遭到王業泰偷襲,但因爲莽古爾泰帶人過去的及時,並未造成太重的後果,而瀋陽這裡,絕大部分的莊子被搶掠後焚燒,數百里之地幾乎成了一片廢墟焦土。

而造成這一切的,便是城內的明軍還有那些該死的包衣阿哈。誰能想到,這些孱弱馴服的猶如綿羊一般的包衣奴隸,竟然造起了反,竟然敢向他們的旗人老爺動起了刀子。

這些莊子,絕大部分都摧毀在這些該死的包衣阿哈手中,旗丁們的家眷妻兒老小,也都慘死在這些包衣阿哈之手!

若是沒有這些包衣阿哈造反,光憑那幾千明軍,絕對造不成這樣大的傷害!

對這些背主的包衣阿哈,所有的旗丁都恨之入骨。在來瀋陽的路上,八旗兵們也抓住了正在肆虐來不及逃走的包衣奴隸數千之多,也不等皇太極下令,這些包衣奴隸便被憤怒萬分的旗丁們殘殺碎屍萬段了。

皇太極派騎兵查探了瀋陽周圍數百里,幾乎十之七八的莊子城鎮都被摧毀,若是再加上建州,恐怕超過七成的旗人慘死在明軍和這些包衣們手中。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婦孺據說被明軍俘虜並未處死,一部分被送往了遼南,還有一部分被押在這瀋陽城中。

皇太極從被抓的少數明軍士兵那裡已經探聽清楚,明軍押送俘虜是經過建州往寬甸走鴨綠江水路。

爲此皇太極派出了數千軍隊前去解救,但卻在撫順關這裡被擋住了。

撫順關是建州通往遼瀋的咽喉要道,不拿下撫順關想進入建州幾無可能。當然也可從其他地方翻越長城和羣山進入建州,但不適宜大規模的軍隊行進。

撫順關裡雖然只有數百明軍和兩萬多漢奴包衣,但關隘險峻,想打下並不容易。

八旗兵千里從遼西趕回,一路上快馬加鞭,用於破防的幾十門大炮遠遠落在後方。要想攻克撫順關,只能像攻瀋陽這般強攻。

但明軍明知道被攻破的後果是什麼,都起了拼死之心,竟然爆發出了極其強大的鬥志,哪怕是八旗兵們拼死作戰,竟然也無法攻克撫順。

不攻克撫順,便無法進入建州,別說救回婦孺,便是放棄佔據的明國地盤迴到建州都不可能。

而隨着時間一天天過去,皇太極知道想救下被俘虜的婦孺已經不可能了。現在剩下的只有攻破瀋陽,殺光裡面所有的明軍和那些該死的包衣。

事實上若非萬不得已,皇太極不願這種強攻,傷亡實在太大。但他也無可奈何,因爲不如此無法消除手下旗丁們心頭的怒火。家園被焚親人被殺,旗丁們已經憤怒到無可抑制的地步,這種憤怒便是身爲大汗的皇太極也無法強行阻止,否者便是引火燒身。

所以他不得不帶着部下八旗兵們強攻瀋陽,而數日的攻城,上千人的傷亡,卻依然拿瀋陽城無可奈何。

微風輕拂面龐,帶來了透體的冷意,看着西方天空最後一點亮光,感受着深秋所帶來的寒意,皇太極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大金國的將來、八旗的未來、建州女真人的命運,到底該何去何從,必須要早做決斷了。

ps:中秋快樂。還有一更

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62章 各懷心思第74章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09章 錦州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89章 準備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47章 旅順第121章 交戰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15章 中計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115章 中計第78章 佔據皮島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46章 東江詳情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82章 凌遲處死第4章 王業泰的退兵之策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2章 見上司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22章 虛實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91章 佯攻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55章 種田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41章 出發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122章 虛實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138章 尾聲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00章 人心亂第47章 旅順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41章 出發第47章 旅順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21章 大戰將起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54章 建制第166章 分工第36章 遭人陷害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5章 勝局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37章 請鎮東江第72章 東江內亂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6章 新軍編制第93章 建奴退了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16章 新軍編制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26章 海州之戰
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62章 各懷心思第74章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09章 錦州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89章 準備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47章 旅順第121章 交戰第95章 大明第一戰將第164章 塞外諜報來第24章 出城援救滿桂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15章 中計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171章 彈劾王業泰第115章 中計第78章 佔據皮島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46章 東江詳情第154章 募兵和封侯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82章 凌遲處死第4章 王業泰的退兵之策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2章 見上司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62章 各懷心思第122章 虛實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91章 佯攻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第55章 種田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41章 出發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10章 皇太極的野望第131章 王業泰決定增援大淩河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122章 虛實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138章 尾聲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00章 人心亂第47章 旅順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41章 出發第47章 旅順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21章 大戰將起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54章 建制第166章 分工第36章 遭人陷害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65章 勝局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48章 苦心孤詣皇太極第112章 細作(上架第二更)第37章 請鎮東江第72章 東江內亂第37章 請鎮東江第105章 鑽牀(第一更)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6章 新軍編制第93章 建奴退了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44章 登州李彥直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178章 王業泰很不爽(第二更)第16章 新軍編制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第135章 滿桂輸了纔好第133章 抵達大淩河城外第104章 這個冬天有些忙第141章 徹底肅清第126章 海州之戰第53章 招賢令(新書求收藏)第126章 海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