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

bookmark

千百年來,人們對無法解釋的東西都會和鬼神聯繫起來,也絲毫沒徵求過鬼神的同意,反正解釋不出的東西一定是鬼神作祟,雷劈,閃電,飛雪,甚至一陣莫名其妙吹來的微風,都是上天在向世俗的人們傳遞着某種啓示,某種徵兆……

鬼火自然也是無法解釋的一種,它最多出現在墳地裡,於是人們將它和死亡,晦氣,災難等等負面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出現鬼火的地方,是爲大凶之地。︽,

今晚東陽公主府外值守的將士們可謂見了大世面。

數十團慘綠慘綠的鬼火排成整齊的隊列,靜靜地懸浮在公主府外的空地上,隨風搖曳閃爍,綠色的光芒忽明忽暗,四周的草叢樹木被映出慘淡的綠光。

執戈的將士們呆呆看着這一切,只覺手腳冰涼,因極度的驚懼而陷入精神崩潰的邊緣。

都是關中子弟,都是被精挑細選而入的金吾衛,他們是大唐都城和大唐皇帝陛下的最後一道屏障,也是最精銳的一支精悍強兵,他們面對敵人渾然不顧性命,再厲害的敵人用刀砍,用戟刺,用牙咬,終究都是以活生生的命來換取活生生的命,一切看得見的,有形的敵人,他們都不放在眼裡。

然而今晚,此刻,面對着一團團如同地獄裡冒出來的虛無卻存在着的鬼火,將士們膽寒了。

因爲無知而畏懼,是人類的天性。

公主府門前,一羣將士神情驚恐地與鬼火對峙了許久,終於,一名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弱的軍士受不了了,扔了手中長戟。抱頭便往回跑,一邊跑一邊尖聲大叫:“鬼火!鬼火!冤魂索命來了!”

有人帶頭,其餘的將士自然效仿,紛紛扔了手中兵器抱頭逃竄。

當然,也有不怕死不信邪的,見前方鬼火閃爍。不由握緊了兵器,瞋目大喝:“老子跟隨陛下南征北戰,什麼妖魔鬼怪沒見過,區區幾團鬼火豈懼哉!”

說完手中長戟一緊,縱身一跳,跳入前方無邊的黑暗裡,沒逃走的將士們遠遠看着,壯着膽子等待那位不信邪的仁兄斬妖除魔的結果。

片刻間,卻忽然聽見黑暗裡一聲痛苦的悶哼。緊接着,那位不信邪的仁兄似乎被某種邪門的大力狠狠撞回,身子打橫飛着回來的,重重摔落地上時,臉色發青,嘴脣發白,分明已斷了氣。

這個結果終於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退回府裡,關門!保護兩位公主殿下!快!”

將士們徹底膽寒了。二話不說扭頭便跑,公主府大門前瞬間跑得一個不剩。唯有高掛門上的兩隻燈籠發出昏黃幽暗的光,與不遠處數十團慘綠色的鬼火互映成輝。

直到人全跑光了,鬼火後面漆黑的陰影裡緩緩走出兩道人影。

一身黑衣,臉上還蒙着一塊黑巾的李素眼中露出詭異的笑意,旁邊同樣黑衣蒙面的鄭小樓輕鬆自在地活動着手腳。

“幸好剛纔只跑過來一個,我一掌能將他擊斃了。不過……”鄭小樓扭頭瞪着李素,接着道:“不過,你就不怕他們全部衝過來?你覺得我一人能將他們全斃了嗎?”

李素笑道:“我始終相信,世上膽子大的人只有極少的一部分,殺人如麻的將士也一樣。一個人帶頭跑了,別人很難不跑。”

鄭小樓撇了撇嘴,望着遠處大門緊閉的公主府,道:“人都跑進公主府了,現在怎麼辦?裡面戒備森嚴,你若讓我進去,我可沒把握躲開那麼多的侍衛。”

“沒讓你進去,前日我與東陽商議好了,等下該她表現了,我們不用管。”

*****

公主府內。

寢宮早在入夜時便已熄了燈,今晚東陽和高陽姐妹二人睡在一起。

寢宮內不聞聲息,但二女卻並未睡着,穿着露出半抹酥胸的宮裝,頭頂的環髻略見凌亂,趴在木格窗櫺上,睜着兩雙清澈的眼睛,期待地注視着窗外一片漆黑的夜色。

“皇姐,李素說今晚子時會有熱鬧,這都子時二刻了還不見動靜,該不會是誑我們的吧?若敢尋本宮作耍,明日本宮非剝了他的皮不可!”高陽恨恨地捏緊了小拳頭。

東陽掩嘴輕輕一笑,柔聲道:“你性子太急,一刻也等不得,放心便是,李素絕不會拿這等生死攸關的大事作耍,耐心再等等,很快便見分曉。”

自從上次逃出公主府,河灘邊與李素匆匆一見後,東陽臉上的愁容終於消褪了一些,只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依靠,彷彿溺水快死的人忽然間抱住了一根圓木,從此有了生的希望。

癡癡注視着窗外的夜色,東陽臉上洋溢着淡淡的幸福。

李素說過他有辦法讓她不嫁高家,那麼他就一定有辦法,長久以來,她對他已形成了一種信仰般絕無動搖的信任。

…………

夜涼如水,東陽美眸一眨不眨地盯着窗外,靜靜等待着自己命運的轉機。

子時三刻,轉機終於出現。

靜謐的府院前門忽然傳來一陣淒厲的叫喊,緊接着無數火把亮起,將府內的寧靜破壞殆盡,彷彿有人朝燒沸的油鍋裡淋了一瓢油,整個府裡全炸了鍋。

東陽和高陽依偎在一起,神情漸漸浮上興奮,眼中的光亮仿若寒夜裡的星辰,在黑暗裡發出璀璨的光芒。

“來了來了!熱鬧終於來……嗚。”高陽興奮大叫,卻被東陽眼疾手快捂住了嘴。

“再叫大聲點,事情全敗露了!”東陽沒好氣地白了她一眼。

高陽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壓低了聲音興奮地笑道:“前門李素一定鬧出了什麼動靜,真想跑出去看看……”

“別出去,其實這些動靜咱們也能鬧出來。別忘了昨日李素交給你一包東西,說前院有了動靜時咱們便將它打開,稍微加熱一下便有奇觀可見……”

高陽急忙道:“對呀,快快,皇姐你快把那包東西打開……”

東西用油紙包着,姐妹二人輕手輕腳打開。裡面卻只是一小團白色的東西,二人好奇地互視一眼,高陽悄悄點起燭臺,用油紙託着那一小團白色的東西放在燭光上烤了一下,須臾間,一道強烈的白光閃過,緊接着室內一暗,一團綠幽幽的鬼火出現在寢宮內。

姐妹二人一直不知道李素的玄機,高陽幾次問他都不肯說。還說什麼保持神秘才能最大限度地演得投入和逼真……

直到今晚,直到此刻,姐妹二人終於明白李素搞什麼鬼了。

——確實是“搞鬼”,一團慘綠的鬼火在寢宮裡搖曳不定,姐妹二人瞪大眼睛,驚恐地看着那團鬼火,嚇得連最基本的尖叫反應都忘記了,徹底陷入呆滯狀態。

不知過了多久。一陣凜冽的寒風從窗外吹拂而入,室內的燭光亂舞一陣後終於熄滅。而那團鬼火隨風搖擺幾下後,仍舊發出慘綠的光芒,彷彿惡鬼的雙瞳,冷冷地盯着如花似玉的姐妹二人。

寒風拂身,姐妹倆一齊打了個冷戰,這纔回過神。看着那團閃爍的鬼火,二人終於有了正常女人的反應,深吸了一口氣後,淒厲地尖叫起來。

“鬼啊——”

這聲尖叫不是做戲,而是實實在在驚恐至極的慘叫。逼真得不能再逼真了。

****

雞飛狗跳的一夜過去。

天亮後,公主府終於恢復了平靜。

一夜鬧騰出來的動靜不小,天亮後,太平村的村民們聚在村子中央的大銀杏樹下,百多戶人家全到齊了,人人臉上帶着懼色,口沫橫飛地述說着昨夜那場恐怖的異象,男人女人分堆而聚,議論紛紛,老人們搖頭跺腳,又急又怕,連連說着“冤魂索命,大災將至”之類的預言,神情充滿了看透過去未來般的睿智。

公主府的大門關了一整夜,天剛亮時,大門忽然打開,一隊披甲精騎出府,面帶惶然之色,匆忙策馬朝長安城飛馳而去。

從天亮到中午時分,長安城忽然多了一條非常驚悚的傳聞。

東陽公主府鬼神作祟,子夜無端冒出無數鬼火,一名公主府侍衛無故死亡,鬼火飄進了公主府寢宮,東陽公主和高陽公主兩位殿下被嚇得神志不清,一整晚胡言亂語,言稱府裡有冤鬼索命……

傳聞飛快在長安朝堂坊間蔓延開來,這次不比以前那些無根無據的流言,昨夜的鬼火不知有多少人親眼目擊,絕無作僞之處。

朝臣們半信半疑,但坊間的百姓卻信了十足,沒辦法不信,李世民來不及下封口令,目擊者早已將公主府發生的靈異事件傳了出去,細枝末節說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百姓們興奮了,一直在長安城內隱約散播的說法,今日終於得到了鐵一般的驗證。

當年玄武門之變造下的惡因,今日結出了惡果。皇家與高家聯姻必有報應,這便是坊間百姓們議論過後斬釘截鐵得出的結論,不容置疑。

…………

太極宮。

李世民陰沉着臉,盯着拜伏於地的公主府都尉,怒道:“定是什麼人玩弄的把戲,朕決然不信!”

都尉臉色慘白,不知是被鬼火嚇的還是被李世民嚇得,頭伏在地上不敢擡起,顫聲道:“臣不敢欺君,昨夜公主府內的鬼火許多將士親眼目睹,臣絕不敢妄自生謠……”

李世民臉色漸漸變得鐵青,咬着牙一字一字地道:“朕說過了,朕,絕,不,相,信!!”

都尉聽出了李世民語氣裡即將噴薄而出的怒火,不敢再爭辯了。伏地而不敢起。

“傳旨大理寺卿孫伏伽,令他給朕徹查!定然有人在背後無事生非,查出此人,朕將他碎屍萬段!”李世民咆哮道。

殿外宦官急忙踮着小碎步,匆匆出宮傳旨。

都尉和宦官被狂怒的李世民趕出大殿,偌大的殿內只剩李世民一人。

李世民兩眼充血通紅。眼中閃爍着猙獰的殺機,鼻孔張得大大的,呼哧喘着粗氣,模樣像個歇斯底里的瘋子。

公主府鬧鬼,已不僅僅只與皇家和高家的婚事有關了,此事若被坐實,正應驗了當年造下殺孽和如今遭受報應的說法,當年玄武門之變的污點無疑又會被朝臣和民間百姓翻出來,再度將他鞭笞一次又一次。這十多年來,李世民勵精圖治,起早貪黑,努力讓自己的胸懷變得寬容博大,君臣沒日沒夜謀劃的一次又一次對外戰爭的勝利,以及無數次召集三省六部官員,研討商定如何讓大唐百姓安居樂業的一條條國策等等,十多年裡做過的這一切。很有可能會被這一樁傳聞抹殺得乾乾淨淨。

他李世民在史書上留下的形象,在朝野臣民傳誦的名聲。絕不會有一句好話,以往他做過的一切將被完全否定,只因他曾經的污點,“弒兄殺弟”將成爲他千古不變的標籤。

公主府鬧鬼,看似渺卻太嚴重了,嚴重到此刻他甚至生出一絲後悔,後悔不該與高家聯姻,若自己冷靜一點,慷慨一點。將東陽許給李素那個渾小子,怎會有今日這般煎熬焦慮?

李世民深呼吸幾次,努力平復下情緒,仰天長嘆。

似乎……自己做了一件錯事?若果真是報應,對應的惡因哪裡是當年的玄武門,分明是他拆散了一對有情人……

**

白日的朝會上,朝臣見李世民臉色陰沉坐在殿上一言不發,紛紛識趣地不提東陽公主府前發生的驚悚事件,連一向正義直爽的尚書省侍中魏徵都沒敢說話,魏老頭當年是輔佐太子李建成的,玄武門之變後被李世民收服,從此成了大唐朝堂上赫赫有名的反對黨,但凡李世民支持的,魏老頭必然反對,而且專挑李世民高興的時候反對,典型的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李世民的痛苦之上,這種舒爽的日子一過便是十多年。

犯顏直諫的事魏老頭幹過無數次了,然而今日,魏徵卻一個字都不敢說。

老頭混跡一輩子朝堂,犯顏直諫無數次居然還活着,而且活得很滋潤,充分證明了老頭其實並不傻,有的事情能直諫,甚至當殿,莫要發出任何一絲不和諧的聲音,否則有很大的概率人頭落地,滿門盡抄。

朝會無風無浪結束,朝臣們各自散去,私下裡,公主府鬧鬼仍然是他們竊竊議論的熱門頭條話題,有沒有人偷偷點贊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轉發量一定不小。

…………

報應絕不止在公主府前,更大的報應在後面。

平靜無波的白天過去,入夜後,長安城各坊門關閉,武侯們列隊執戟巡夜,靜悄悄的夜色裡,偶爾只傳來一兩聲狗吠,街上空蕩蕩的不見人影。

位於朱雀大街北端的申國公高府外面人影幢幢,值守的兵丁家將們如臨大敵地在高府四周巡梭遊弋。

這段日子長安城裡的傳聞太難聽,高家深受其害的同時,也暗暗加強了府中內外的戒備,說到底高家也有點心虛,神神怪怪的傳聞令高家上下也莫名緊張起來,畢竟當年高士廉在玄武門之變時確實領着囚犯殺了不少人。

事變那天李世民在玄武門大殺特殺,高士廉也沒閒着,在他的率領下,守備芳林門的五千餘將士被囚犯們殺得屍山血海,濃郁的血腥味數月不曾消散,第二年,也就是貞觀元年,李世民登基改元,坊間百姓有人聽到芳林門附近半夜常有厲鬼哭嚎慘叫之聲,當時高士廉只認爲是民間以訛傳訛,故弄玄虛惡意中傷,所以一直不曾在意。

然而昨晚東陽公主府發生過如此驚悚的事件後,高家上下終於有點動搖了,與李世民頑固執拗的態度不一樣,事發之後,高家第一時間派人去太平村查探過,從村民到值守公主府的金吾衛將士都打聽了,皆雲親眼所見,高家終於不得不相信報應的說法。

這個年代裡,無端冒出數十團排列整齊如同軍陣般的鬼火,誰能用科學的道理去解釋?既然解釋不清楚,便只能相信是鬼神作祟了。

昨夜公主府驟然生變,今晚高家生了畏懼,把府中所有的部曲家將全數遣至門外值守,偌大的國公府戒備異常森嚴。

然而,該發生的終歸會發生。

子時過後,昨晚東陽公主府發生的一切,即將在高家重演……

***

ps:大章。。。大章。。。懶得分章而已。。別隻看幾更,字數是王道。。。

還有,求月票狠狠把我那啥。。。(未完待續。。)u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
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九百零九章 臨危受命第二百九十三章 普天之下第一百零五章 馬載離愁第三百五十六章 管鮑之交第五百九十六章 事起生變第六百七十八章 雨夜敵蹤第七百六十章 爵封縣公第九百二十二章 破城闖宮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漠盜匪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二百五十一章 誅恕之爭第八百二十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家門不幸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四百六十七章 官賜土地第四百零五章 胡攪蠻纏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上下衝突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四百四十五章 西州來客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五百九十一章 安排善後第三百七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佳人難得第九百二十章 劍指都城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三百五十四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章節發重了,大家只要訂一章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五百二十章 欲靜不止 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魔王示警第六百五十六章 獻計除敵 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終至西州第八百三十二章 安得雙全第三百章 後顧有憂第一百三十八章 懶散監正第一章 貞觀你好第六十二章 驢脣馬嘴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二百七十四章 推背道長第五百八十二章 民貴君輕第八百五十三章 揣度天意第五百零三章 謎團頓解第四百四十九章 聖心難測第六百零九章 鴻門烤宴第一百七十章 身陷監牢第五百三十一章 真兇難辨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八百五十六章 功臣畫像第五百二十四章 侯爺滅佛 下第三百零四章 名揚天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第四百四十七章 法師俗事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求本月保底月票第九百五十九章 紫微星落 上第七百四十四章 惡客登門第六百八十六章 君臣釋怨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論時勢第一百三十九章 監丞來歷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第七十一章 檐下聽風第五百四十一章 打理買賣第四百二十五章 烈火焚城第九百五十三章 武氏試探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九百四十六章 父子衷腸 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第一百八十二章 少年城府第六十六章 微服訪賢 上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重拿輕放第七十六章 酩酊大醉第七百四十八章 送親啓程第四百六十三章 魔王截路第一百三十一章 危機暗伏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一百一十七章 驚天動靜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七百六十九章 傳統美德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十六章 李素辭官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八章 守牧一方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第二百八十五章 陌生夫妻第三百三十四章 死氣沉沉第八百七十二章 兵發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