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明月溝渠

對任何人來說,被未來的太子拉攏是個好機會,稍有野心的人通常欣喜若狂,就算淡泊名利與世無爭的人,至少也會暗暗自爽,畢竟,自身價值被肯定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值得高興一下的。天籟小 說

李素卻並不覺得高興,他甚至覺得自己又攤上了麻煩。

李泰的拉攏已經表現得很直白了,數年以前,那時的魏王李泰還在想方設法結黨,在朝中廣植人脈,與太子李承乾處處爭寵之時,李泰便對李素留意上了。

朝堂上無端端多了李素這麼一號人,而且無法對他定位。從根子上來說,李素不是什麼世家門閥子弟,簡簡單單的農戶出身,這個可以以“奇葩”稱之的少年,所思所想與旁人大相徑庭,常有奇思妙想,而且一個人不知不覺鼓搗出許多新奇玩意,有詩文之小才,亦有治國安邦之大才,很奇異的一個人,沒有師門,也不知他那滿腦子天馬行空的想法是從哪裡學來的,靠着這些奇思妙想,李素漸漸得到李世民的倚重,短短數年時間,一路官運亨通,順風順水,至今仍被滿朝君臣深深看重。

當初與李素認識後,李泰心底裡一直便對他有些忌憚,準確的說,應該是嫉妒。

作詩比他好,寫文章比他好,辦差事比他好,尤其是臨機應變的能力更是出類拔萃,現在李泰又知道,李素的智商也比自己高。

樣樣都不如人,李泰殺了他的心都有了,可偏偏這人是父皇眼裡的紅人,而且心機城府深,當初扳倒太子的過程李泰是最清楚的,所以他知道如果要與李素爲敵,這個敵人將是多麼的可怕,以往李素孤身一人單打獨鬥都是一個無比厲害的角色了,更何況如今他認了親,他的親舅舅李績成了他最大的靠山,不知不覺間,李素已然成爲長安城的一個龐然大物,除了當今天子,沒有任何人能輕易撼動得了他了。

這便是李泰今日親自登門拉攏李素的原因。

不願與他成爲敵人,那便盡一切努力成爲朋友,仔細想想,從認識李素到現在,李泰與他雖然有過小小的摩擦,也有過互相防備算計的時候,但大家同時也有曾經互爲盟友的過往,總的來說,二人之間勉強還是有一兩分交情的,憑這一兩分交情,再憑着將來毫無懸念的未來東宮太子的身份,李泰纔有登門的底氣。

一個思維和智商正常的人,但凡不太笨,在未來唯一的大唐太子面前,都應該知道如何站隊的。

可惜的是,李泰今日偏偏碰到了一個不正常的人。

李泰最大的倚仗,看在李素的眼裡卻什麼都不是。

這就是預知歷史的優越感了,李素很清楚,李承乾被廢黜後,李世民的諸皇子之間爲了爭那個位置,已然開始非常激烈的明爭暗鬥,他也很清楚,在所有人的眼裡,贏面最大的非魏王李泰莫屬,現在很多朝臣已經毫無顧慮地站到了魏王陣營裡,因爲沒有任何懸念,魏王必然是下一任的東宮太子。

然而,李素還知道一些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東西,比如……這場爭奪東宮之戰,最後的贏家爆了一個巨大的冷門,贏家不是李泰,而是另一個。

所以李素不能站隊,早在李承乾還是太子時,李素已經站好隊了,他現在要做的,便是把那個看似是一團爛泥的傢伙扶到牆上去,同時幫他掃清一切障礙,幫他在羣狼環伺的險境中殺出一條生路,讓他直登世間最尊貴的位置,面北背南而王。

拒絕的話,不能說得太硬,心智成熟的男人永遠不會把話說得太直接,得罪一個人比多交一個朋友的後果要嚴重得多,李素不想再樹敵了,無論是自己寢食難安算計着別人,或是別人寢食難安惦記着自己,滋味都不好受,而且這滋味李素嘗過,這幾年爲了扳倒李承乾,也爲了提防李承乾的算計,李素活得太辛苦了,好不容易把李承乾推下臺,李素不希望又被另一個敵人惦記上。

認真思索片刻,李素忽然笑道:“魏王殿下,我實在有點不明白,世人皆雲你魏王是學識淵博之士,早在幼年便下成爲一代大儒的宏願,如今你卻爲何不再醉心聖賢書卷,偏偏要謀那東宮太子之位?”

李泰笑道:“大儒與太子,有衝突嗎?我爲何不能當一個滿腹經義的太子?既可與世間儒生士子坐而論道,又可與朝中砥柱治國安邦,二者既可兼得,我爲何要在二者之間做出取捨?”

李素嘆道:“殿下,恕我直言,在我眼裡,你適合當一個讀書人,比如今日登門,僅只爲了解決一個難題,那般執着的模樣就很可愛,我喜歡跟剛纔那個模樣的你論交,因爲剛纔的你,眼睛很乾淨很清澈,除了世間真理,世上再無別的東西能讓你眼中泛起漣漪,可是現在的你,眼裡充滿了對權力的欲.望,這樣的你,一點都不可愛了……”

李泰呆住了,他沒想到等到李素這樣的回答,偏偏這番話卻在剎那間令他心底裡生出一股羞愧,對學術和聖賢真理的羞愧,彷彿那個一心想當太子的自己,成了真理的叛徒。

當然,羞愧僅僅只是一剎那。

世間最動人心者,權力,財帛和美色,可以說,它們是人類的原罪,而聖賢真理,戰勝不了權欲。

李泰確實想做一位名垂青史的大儒,可是,他更想當一個手握日月,執宰生殺的皇帝。

沉默許久,李泰緩緩問道:“子正兄,你若是我,你願當大儒還是當太子?”

李素笑道:“我都不願意,無論大儒還是太子,當起來都很累,大儒要讀書,要講經,要論道,太子要磕頭,要爭鬥,要制衡,這兩種人日夜都活在操勞和陰暗之中,人這一生短促匆匆,如白駒過隙,名揚一世,顯赫一世,死後所躺仍只是三尺黃土,我爲什麼要給自己找這麼多事?若要我來選呀,我就選當個懶漢,吃吃睡睡,數數日子,混混日子,一天過去,一年過去,一輩子過去,老了往棺材裡一躺,子孫真心也好,假意也罷,跪在我的墓前嚎啕兩嗓子,這一生也算對自己有個交代了。”

李泰驚呆了,半晌長長呼了口氣,嘆道:“子正兄是泰今生僅見的豁達淡泊之人,可惜了你這一身深不見底的本事……”

李素淡淡地道:“哦,我的本事你也別惦記,有機會用呢,我就拿一兩樣出來刷刷存在感,若是沒機會或是沒心情,那一肚子本事我打算帶進棺材裡去,沒打算著書立傳,也不想留給子孫。”

李泰又沉默了,垂頭不知想着什麼,許久後,擡頭看着他,忽然展顏一笑:“我終於聽出來了,子正兄不願投我門下,對嗎?”

李素笑了,不可否認眼前這傢伙胖得跟豬一樣,但卻是絕頂聰明,跟聰明人說話向來省心省力,欣然愉悅。

沒回答李泰的問題,李素很厚道,他不想刺激胖子脆弱的芳心。

沉默就是默認,李泰神情浮上幾許不解,還有幾分憤怒,兩隻肉乎乎的手緊緊攥成拳,聲音帶了幾分怒氣,道:“泰只想問一句,爲什麼?因爲我不值得你輔佐?”

李素笑着搖頭。

“是因爲你我當年有過小小的過節,你怕我記恨?泰雖比不得父皇胸襟似海,但你未免也太小覷我的氣量了!”

李素還是搖頭。

他相信李泰說的是實話,他與李泰之間曾經的小過節,其實真算不上多大的事,李泰和他一樣,算不得好人,但也不能說是壞人,胸襟氣量確實也不小了,否則當年二人產生過節時完全可以鬥個不死不休。

“難道你覺得我是個昏庸狹隘之人,不配被你輔佐?”李泰不依不饒地問道。

李素搖頭嘆氣。

“究竟是爲了什麼?”李泰咬牙怒道。

李素嘆道:“殿下,凡事尋根問底,便已落了俗套,拋去各自的身份不談,你我勉強也算朋友了,以後我也希望跟殿下繼續做朋友,閒暇相約打獵喝酒逛青樓,哪怕是酒肉朋友,也自有一番樂趣,可我唯獨不願你我的交情裡面摻雜了廟堂俗事,這種朋友是我生平最不願交的,認真說來,這已不算是朋友了。”

李泰冷冷道:“這就是原因?”

李素微笑道:“還有一個原因。”

“我洗耳恭聽。”

“我比你聰明。”

李泰一呆,接着勃然大怒:“這算什麼原因!你在羞辱我嗎?”

“絕非羞辱,今日你口口聲聲對我比你聰明這個事實表示服氣,此時此刻,我也相信你確實是服氣的,可是日後,你若當了太子,還會對我服氣嗎?還會真心覺得我確實比你聰明,並且謙虛地將我待之以國士嗎?”李素笑容漸斂,目光露出幾分冷意:“你一生所傲者,便是你的才智,現在有個人比你更強,你果真心服口服?捫心自問,你難道沒有一丁點將我除之而後快的心思?”

李泰面色陰沉地道:“你今日不投我,來日我爲太子,再登皇位,你照樣還得當我的臣子,那時你就不怕我嫉妒你的聰明而對你起殺心?”

李素笑得如陽光般燦爛:“如果真有那麼一天,你會驚訝地現,我突然變蠢了,而且變得蠢不可及。”

李泰瞪着他許久,忽然展顏一笑:“你覺得我會信?”

李素聳了聳肩:“信不信無所謂,當了皇帝可不像當王爺,喜惡不能憑一己之任性了,我這個人呢,衆所周知的沒野心,沒權欲,偏偏我還很聰明,很會辦事,對天家沒有威脅,對治國安邦有益無害,你若是皇帝,哪怕再恨我,你捨得殺我麼?比如魏徵魏老頭,你父皇想殺他多少次了,可仍活得好好的,每天在朝堂上躥下跳,沒事便指着你父皇的鼻子罵,你父皇仍舊拿他無可奈何。好好想想,你父皇爲何不殺他?”

李泰明白他的意思了,長長嘆道:“因爲魏徵於國有大用,或者說,父皇把他當成了一支廣納良諫的標杆,用以標榜帝王的胸襟。”

李素笑道:“等你當了皇帝就知道,皇帝殺人,從來不會因爲私仇,哪怕你對我恨得牙癢癢,只要我對大唐仍有用處,只要我還有本事沒貢獻出來,你肯定無法對我動手,甚至還不得不咬牙切齒給我升官晉爵,因爲我,值得擁有。”

垂下頭,李素看着自己潔白無瑕的雙手,語氣淡淡地道:“更何況,我雖淡泊,卻非引頸就戮之輩,若想除我,恐怕不會那麼容易。”

李泰一驚,看着李素波瀾不驚的臉,彷彿明白了什麼,緩緩點了點頭。

“今日泰來得孟浪了。”李泰終於放棄了拉攏,他已經明白,李素不可能投入自己的陣營了,雖然李素說了一大通似是而非的理由,但李泰心中仍有疑惑,他覺得李素不願投他還有別的原因,那個沒有說出口的原因恐怕纔是真正的原因。

不論如何,李泰的理智告訴他,這場談話不能再繼續了,繼續的話二人今日可能就會產生矛盾衝突,李泰雖然恨他恨得牙癢癢,可是他也不願意得罪李素這樣一個敵人,因爲他親眼見過李素對敵人的手段是何等的狠辣,李承乾被逼謀反,最後被狠狠扳倒,可以說,這一切都是李素在背後暗暗謀劃的結果,這樣的敵人,很可怕。

李素也暗裡鬆了口氣,急忙笑道:“不孟浪不孟浪,看在三千貫的面子上,殿下來多少次都是蓬蓽生輝……”

李泰苦笑道:“莫提這件事了,泰潛心治學多年,自認無所不通,沒想到居然還有花錢買學問的一天,實在是畢生之恥辱……”

李素正色道:“活到老,學到老,花錢買學問一點也不恥辱,學問跟錢財是無法等價的,我把這麼高深的學問折成錢財賣給你,說實話,我虧大了。”

李泰斜眼瞥着他:“得了便宜賣乖之輩,子正兄亦是我今生僅見。”

該聊的話差不多聊完,李泰坐了片刻後便起身告辭。

離開時的心情很複雜,今日登門有收穫,也有失望,收穫的不僅僅是那道難題的答案,也收穫了李素真正的心思,儘管原因仍不太明瞭,但李泰並不着急,即將成爲東宮太子的心態下,李泰的性格也有了些許的改變,任何投奔自己或拒絕自己的人,李泰都不報以太明顯的喜悲,無論目前什麼情勢,當他真正當上太子的那一天,所有人都將臣服於自己腳下,這便是他的底氣。

李素親自將李泰送出大門外。

門外站着十來名魏王府隨從,一個個鼻青臉腫,顯然被李家部曲揍得不輕,一臉憤怒地站成一排,與方老五等部曲遙遙對峙,方老五等人蹲在門口的石階上,沒皮沒臉的朝他們笑,見二人走出門,衆人慌忙起身列隊行禮。

看着自己的隨從被揍成這副慘相,李泰表情一滯,不滿地斜瞥了李素一眼。

李素急忙道:“氣度,殿下,氣度啊,別忘了,這事早已揭過,可不能算舊賬。”

肥肥的臉頰抽搐了幾下,李泰重重一哼,在衆隨從的護侍下緩緩朝馬車走去,走了兩步忽然轉身望着李素,強笑道:“今日泰獲益良多,不管怎麼說,還是要謝過子正兄解惑之情,回去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幸好世上刁鑽的難題只此一個,哈哈……”

李素冷眼看着他,嗯,很理解李泰的心情,其實多少還是有幾分不服氣的,所以臨走刻意強調“難題只此一個”……

理解歸理解,但李泰的笑聲聽在耳裡還是覺得很討厭。

李泰的笑聲仍在繼續,李素忽然道:“有一個人,掌管着一個大水池,這個水池東西兩面分別有兩個管子,一個管子往裡注水,三個時辰可注滿水池,另一個管子往外放水,四個時辰可將水池放空,請問殿下,若兩個管子一邊注水一邊放水,多少時辰能將水池注滿?”

“哈哈哈哈哈……嘎!”李泰像一隻被突然掐住脖子的小公雞,笑聲立止,猝不及防間被嗆到了,彎腰猛地咳個不停,咳得面紅耳赤,撕心裂肺,白白胖胖的臉孔漲得通紅。

好不容易止了咳嗽,李泰瞪圓了眼,笨拙地掰着手指算了半天,最後擡起肉乎乎的手指,顫巍巍地指着李素,一臉悲憤悽然:“你,你你這個……”

李素笑眯眯地道:“殿下回去好好算,還是老價格,三千貫哦,恭送殿下。”

“回城!快,扶本王上車!”李泰氣急敗壞地轉身就走。

馬車漸行漸遠,李素仍笑眯眯地站在門口,目送馬車離去。

好爽!不但心情爽,而且不出意外的話,過不了幾天,家裡又有創收了,三千貫,不大不小也是一筆橫財,老天逼他,他不敢不。

更可喜的是,類似這種變態的難題,李素腦子裡還有一大堆,除了瘋狂水池管理員,還有任勞任怨,勻行駛從不晚點的馬車車伕,還有分工明確合作默契,業界良心甲乙包工頭,還有吃錯了藥非要把母雞和兔子裝進一個籠子數腳丫的變態老農……

如果每道題都賣三千貫,不但能讓魏王府傾家蕩產,而且還會逼得那個沒事瞎嘚瑟的死胖子從此懷疑人生……

…………

…………

魏王的馬車已消失在鄉間的小道上,李素這才轉過身,看着方老五等一衆部曲,見大家神情有些忐忑,李素不由笑道:“剛纔揍人揍得漂亮,以後皆須如此,李家不容許任何人撒野,進門做客也要遵守客人的規矩,失禮便是找死了。”

聽得李素給剛纔的鬥毆事件定了性,衆人這才放了心,紛紛行禮。

李素接着道:“方五叔等下去賬房支錢,今日動手的兄弟們,每人賞錢一百文,領了賞錢好好造,喝酒吃肉也好,去長安青樓找姑娘也好,隨便你們。”

衆人大喜,急忙躬身道謝。

扭頭看着方老五,李素又笑道:“五叔的喜事將近了吧?”

衆部曲紛紛大笑起來,方老五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憨笑點頭。

“還是那兩個寡婦?是兩個吧?這段日子沒有再添人吧?”

衆人笑聲更大,方老五老臉一紅,扭頭惡狠狠瞪了部曲們一眼,隨即撓頭道:“還是那兩個,太平村一個,牛頭村還有一個,侯爺上次說既然無法取捨便索性兩個都娶,小人老實照辦了,說好了下月下聘呢……”

李素點頭:“好,回頭五叔去賬房支二十貫錢,家裡兄弟們都搭把手,就在咱家旁邊給你劃一塊地,蓋座大房子,二十貫錢便當是你的聘禮,新家所需吃穿用度,回頭夫人幫你辦妥,你只管放心入洞房。”

方老五紅着老臉急忙道謝。

看着周圍豔羨不已的部曲們,李素笑罵道:“你們眼紅啥?五叔娶倆婆姨是他的本事,今日我便放下話,你們誰若想娶親,只要說定了人家,府裡照樣每人給蓋新房,再加十貫聘禮錢,誰有本事像五叔那樣娶兩個,給二十貫!將來你們有了孩子,府裡開幼學,把他們送來讀書識字,咱家風水好,說不定能出幾個狀元,那時你們也好光宗耀祖,這輩子沙場浴血,死人堆裡滾過無數遭,也算給子孫博了個好下場。”

衆部曲聞言眼眶一熱,這次沒再起鬨,而是紛紛躬身行禮,異口同聲道:“願爲侯爺效死!”

“都是一起上過戰場殺過敵的自家兄弟,別說這些肉麻話,正事說完了,都滾!”李素笑罵了兩句,轉身便進了門。

身後多少人目光敬畏感激地看着自己的背影,李素懶得理會,真心誠意的給個恩惠,人心便迅凝聚起來,如果說這世上除了親人和朋友外,還有什麼人對李素最重要,那麼就是家裡這百十號部曲了,他們是自己的立世之本,是自己的第二條性命,給多少恩惠都是應當的。(未完待續。)

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今天請假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
第五百二十七章 禍起事變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家報應第四百四十三章 債務歸屬第九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三百七十一章 沙漠明珠第三百三十七章 事不可爲第二百三十三章 終脫囹圄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八百六十三章 艱苦行軍第四百七十九章 算計東宮第五百四十五章 各自亮劍第六百九十九章 秋日風波第二百七十二章 坦誠相對 上第八百八十七章 拔營南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三十七章 合作買賣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七百九十六章 公主夜宴 下一第六百七十五章 子夜奪門第二百一十七章 因果報應第四百九十七章 涼亭烹茶今天請假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六百二十二章 遠避麻煩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三百八十五章 走留之爭第七十九章 無私奉獻第八百九十一章 反敗爲勝第六百三十五章 不造殺孽第七百零二章 文成公主第六百零一章 不定取捨第八百八十五章 一意孤行第九百章 納諫撤軍第六百三十章 吐蕃大相第七百五十章 謀劃奪嫡 中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四百五十二章 破財救命第七百八十一章 斷腕籌謀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第七百零九章 王爺所請 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棚綠菜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七百八十二章 突生橫禍第七百五十二章 開花結果第五百三十七章 勇氣擔當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樁出路第六百四十五章 扳倒東宮第三百七十三章 草原戰事第二百六十九章 逛遊教坊第八百一十七章 聚合爲黨第一百九十章 暗巷廝殺第三十章 志向高遠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九百六十章 紫微星落 下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七百六十六章 衆將登門 下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五十二章 最後一搏 上第一百九十九章 田陌相見第四百七十章 刁蠻跋扈第八百四十二章 重拿輕放第二十四章 財路與詩第四百七十一章 稱心歸屬第九百二十六章 撤軍離城第八百四十六章 故人遠來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七百二十一章 細剖利弊第四百九十六章 齊王李祐第八十二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七十六章 蹊蹺祠堂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三十二章 龍城飛將第六百五十章 福至心靈第五百零七章 魔王訓子第四百零四章 恩怨釋懷第五百六十七章 難得善意第一百九十四章 劫後重逢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五百一十一章第九百一十章 敵境孤軍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九百五十一章 且釋恩怨第二百二十四章 暗地交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第六百八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百一十章 流水生產第六百七十九章 奇襲血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莫名邀宴第五百九十二章 活命之恩第一百六十八章 欠債還錢第九百三十六章 長安西望第五百八十一章 前路多舛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