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八章 背水臨淵

bookmark

服軟服輸,並不代表一退千里,吐蕃是世上與大唐分庭抗禮的強國,強國有強國的尊嚴,就算是輸,姿勢也要好看一點,最好給世人留下一抹倔強的背影,在夕陽下漸行漸遠……

這是祿東讚自己勾勒出來的畫面,很悲壯,很感人,至少他自己被感動了。天『』籟 小說

不能輕易讓大唐得逞,現在已不是娶不娶公主的事了,而是關乎吐蕃尊嚴的反抗。

所以,祿東讚的計劃很完美,作爲吐蕃大相,自然是智商凡的人物,唐國君臣出的題目在他眼裡不過是小孩子的幼稚玩鬧,不值一提。

拔下頭彩,再將勝利的果實扔還給真臘國王子,讓那位失敗的王子去娶文成公主,在天下各國使節衆目睽睽之下狠狠扇了唐國君臣一記耳光,這種羞辱能讓唐國至少十年內擡不起頭,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更不好意思再以“天可汗”自稱,連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都做不到,他有什麼資格稱“天可汗”?

懷着滿腔憤慨,祿東贊暗自做了決定。

…………

英國公府。

李績府上最近很熱鬧。

熱鬧緣於李家的喜事,長安城說大不大,有權有勢的基本都集中在朱雀大街,對長安城這些成精的開國功臣們來說,同僚家裡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瞞不住,英國公李績喜認失散多年的外甥,這件事早已傳得人盡皆知,於是李績家便熱鬧起來了。

登門的全是當朝權貴,都是當年追隨李世民打江山的從龍之臣,官職爵位稍小一點的都沒資格往李家大門湊。

長孫無忌,孔穎達,褚遂良,還有一干平日裡便來往密切的武將們,甚至連甚少與武將來往的朝堂著名攪屎棍魏徵都來湊了熱鬧。

於是李績府上最近賓客絡繹不絕,客人來了一撥又一撥,登門拜訪的人不止是道賀,更多的還是宣泄一下嫉妒情緒,畢竟李績這位失散多年的外甥是近年來的知名人物,人不在朝堂,朝堂裡卻早有了他的傳說,二十多歲的年紀,與權貴家裡的兒子們一般大,那些紈絝子弟們還在幹着吆五喝六狐朋狗友聚在一起喝酒打獵青樓爭風吃醋的勾當,可人家早憑自己的本事立功無數,被封官賜爵,儘管最近被罷免了官爵,可人人都清楚,這只不過是暫時的,陛下有惜才之心,遲早會把他的官爵恢復。

一個未來前程不可限量的年輕人,做事雖然經常惹禍,可做人卻四平八穩,混跡長安權貴圈多年,竟沒有一個敵人,每個人都對這個傢伙疼愛有加,這樣一個人,莫名其妙成了李績的外甥,實在是亮瞎大家的狗眼……

所以李績府上最近賓客盈門,大家都存了幾分嫉妒的心思,好好的孩子,竟成了你李家的,多了這麼一位爭氣的後生晚輩,可以肯定,英國公府在長安的根基愈牢固了,有了李素這個外甥,李家等於多了一個強有力的分支,這個分支與李績是一榮俱榮的關係,要命的是,李素雖然年輕,但當今陛下對他甚爲看重,李素說的話,陛下無論如何都會認真聆聽的,無形之中,李績在朝堂上的話語權分量也更重了,李家的權勢此時可以說到了如日中天的鼎盛地步。

客人們登門都不太客氣,長孫無忌孔穎達這些文臣多少還有點禮貌,程咬金這幫老殺才可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最近幾日老將們天天來李績家報到,李績無奈只好每天開宴,流水席似的連吃了三天,府裡罈子碗碟打碎了無數,這些老將們的酒品基本都是不堪入目,喝多了不但破口罵街,而且興之所至還撒一下酒瘋,李績家裡正堂房頂上的瓦都被程咬金掀了一大片,可見李績最近這幾日過的什麼日子了。

…………

冬天的第一場雪來得很突兀,說下便下,清早起牀便是一片白茫茫。

今年的年景還算不錯,瑞雪也來得早,溫度和厚度都適宜,可見明年的定有個好收成。

李績和李素在後院廂房裡對坐,二人面前燒着紅泥小炭爐,爐上擱着一個銅盆,盆裡的水已沸騰,盆中央正燙着一壺酒,旁邊的矮桌上幾樣色彩鮮豔的小菜,葷素搭配,分外誘人。

李績好奇地看着李素擺弄着銅盆裡的酒,這種燙酒的法子對目前的大唐來說還是很新奇的。沒過多久,李績等得不耐煩了,三根手指伸出去,捏住了酒壺的壺蓋,剛碰到壺蓋便被燙得閃電般縮回了手,疼得齜牙咧嘴。

李素擡頭瞥了他一眼,要不是看在他是自己舅舅的份上,僅憑這個白癡的動作他能損得李績當場與世長辭。

“舅父大人,沸水裡的酒壺,要用布巾包着,慢慢將它取出來,不能直接用手碰的,很燙……”李素好心地解釋。

шωш ▪тт kдn ▪¢O

李績咬牙:“…………”

好想抽這個混賬……

不滿地哼了哼,李績道:“好好的心思不用在造福萬民上,偏偏專研驕奢淫逸之物,真是可惜了。”

李素眼睛盯着酒,用布巾小心地將酒壺從銅盆沸水裡取了出來,解開壺蓋,一股摻雜着薑片和糖水的酒香頓時充斥着屋子。

“舅父大人,如何讓日子過得輕鬆愜意,也是一門學問,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方便,吃的東西口感更豐富,增強內心的幸福感,這也是造福於民。”

李績笑罵道:“歪理到了你嘴裡都變成了至理,你爹是個老實憨厚人,你這油嘴滑舌的口才到底跟誰學的?”

說着李績使勁吸了吸鼻子,讚道:“好香!這酒有點意思,聞味道似乎不是你家釀酒作坊出來的東西?”

李素笑道:“酒還是自家的酒,只不過酒裡面加了生薑和蔗糖,與酒同煮,功可補血養血,益氣安神,促進氣血流通,舅父大人一生戎馬征戰,這些年下來想必身上傷患不少,冬天喝點姜酒,對您的身子有好處。”

李績疑惑道:“生薑老夫知道,但這蔗糖……記得貞觀十四年,陛下遣使入天竺,爲的就是獲取熬製蔗糖之法,爲何那遣去天竺的使臣還沒回來,你竟已知道熬製蔗糖了?”

李素眨眨眼:“大唐還沒人會熬糖麼?”

“沒有。”

“哦,那便是我胡搞瞎搞鬼使神差學會了吧,啊,好神奇啊……”

略顯做作的驚訝狀令李績沒好氣瞪了他一眼:“熬糖秘方給我,明日老夫獻予陛下。”

“這個……不行。”李素果斷拒絕,愛長輩,更愛錢財。

“舅父大人,吃不吃糖,可跟百姓的關係不大,百姓不吃糖餓不死,用不着我來造福萬民,秘方我得留着,家裡正好開一個蔗糖作坊,又多了一筆進項。”

李績笑罵道:“果真是個死要錢的,一身的本事也一身的毛病,老夫當年若有你這般本事,區區錢財怎會放在眼裡?”

李素嘆了口氣:“當家方知柴米貴啊,我若少賺一文錢,說不定哪天驕奢淫逸之時,桌上便少了一道下酒菜,於是我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了。”

李績兩眼一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好句子!你剛作的?”

李素又眨眼:“這句……也沒人作過?”

“沒有。”

“啊,好神奇啊……”

“閉嘴,再這副鬼樣子信不信老夫抽你?”

李素嘿嘿直笑,很高興,未來數十年後,如果有一位名叫陳子昂的傢伙孤獨落寞地登上一個名叫“幽州臺”的地方,倚欄遠眺,憑今弔古,一抒心中抑鬱悲憤之情的時候,剛開口唸出一句,旁邊便會冒出無數遊客,異口同聲指責他抄襲不要臉,然後滿腔悲憤之情頓時……更悲憤了。

不知道爲什麼,李素心中突然很愉悅,心情好極了。

李績見李素獨自傻樂,不由更氣,揚手便待抽過去,隨即又想到這位外甥新認不久,彼此還在努力適應“親人”這個新角色,於是李績只好放下手,只待過些日子大家都熟了以後再抽。

“昨日商議吐蕃和親之事,陛下說了,此事已全權交給了你,你小子倒會使喚人,爲了演好一齣戲,東郊校場連我們這些老傢伙都被你請出來了,好在結果還不錯,吐蕃使團終於服了軟,然後你又搞了一出金殿比試爭奪公主,陛下說,出題的事也交給你了,小子,我可告訴你,此事若不能圓滿解決,你的罪過可不小……”

李績說着臉色沉了下來,冷冷道:“知道如今有多少朝臣參你嗎?陛下案頭上參你的奏疏都堆成山了,說你攛掇陛下背信棄義,還說你妄用國器,舉止荒唐,喪我國威,什麼校場演武,什麼金殿比試,全都是孩童嬉鬧,過分的是,陛下居然也同意你這麼幹。”

李素笑看着他:“舅父大人也覺得外甥我荒唐?”

李績瞪了他一眼,道:“你若非我外甥,早一巴掌抽死你了,不過後來牛進達勸我,說你看似言行荒唐,但你做的每一件事,事後都證明是有道理有深意的,事實上你從踏入朝堂到如今,確實沒辦差過任何事,老牛勸我耐心等等看,不看過程如何,只看結果。”

李績望向他,道:“老牛是你的授冠人,對你倒也瞭解,老夫聽完覺得頗有道理,便耐心等着,看你小子能不能把這件事幹得漂亮利索。”

李素笑道:“定不負舅父大人和諸位長輩厚望。”

李績臉色仍舊陰沉,緩緩道:“李素,你不要掉以輕心,此事已經鬧得很嚴重了,陛下縱然寵信你,可終究堵不住悠悠衆口,若這件事你辦砸了,陛下礙於朝臣的參劾,只怕也不得不狠下心處置你,恢復官爵別指望了,流放千里甚至驅逐出長安終生不允歸也不稀奇,對此事,你要嚴正以待,稍有疏忽,朝臣們不會放過你的。”

李素神情也變得正經了,點頭鄭重地道:“舅父大人放心,外甥不會讓您失望的,我雖年輕,到底也經歷過不少風浪了,這一次,我仍能安穩度過。”

*******

三日後,太極宮,千秋殿。

千秋殿位於太極宮兩儀正殿旁,肅章門內,算是兩儀殿的偏殿。

一大早各國使節便絡繹不絕地進了宮,他們都是奉詔而來,今日唐國有一件大事,這件大事看似只是跟男女之情有關,可是這件事的背後卻隱喻了許多更深遠的政治意義,說是決定了唐國對番外異國的對外民族政策也不爲過。

李素很早便來了,天還未亮便被宦官從李績府裡拎了出來,李世民宣見。

老老實實站在李世民面前,李素的表情仍如往常般不卑不亢。

李世民眉心緊鎖,顯然心事重重。當初聽到吐蕃服軟,主動提出和親作罷,並且願意跟其餘五國公平競爭文成公主,聽到這個消息時李世民確實高興輕鬆了一陣,可是沒過多久,李世民便覺得有些不安了。

吐蕃是強國,論兩國的實力,或許在國力上比不過大唐,但軍隊的戰力可是非常剽悍的,當年若非李素明瞭震天雷這等逆天神器,恐怕在鬆州之戰時大唐便會被吐蕃揍得灰頭土臉,如此強國,被李素嚇唬幾句便服軟,李世民實在不敢相信,心中一直擔着心事。

今日已到了最後一步,如果按照李素安排好的劇本展的話,吐蕃使團應該會非常識相地假裝力不能逮,然後痛快認輸,兩國就當什麼事都沒生,使團離開長安後,大家繼續昧着良心聊和平,談人生理想,以松贊干布如今的年齡和情的嚴重程度,或許幾年後還會不屈不撓派使團來長安繼續求親,也或許,邊境多多少少還會生一些小小的摩擦,或是小規模的兩國戰爭,然後各自遣使,繼續高唱相親相愛世界和平你快樂就是我快樂不好意思我們用錯了過期的軍事地圖等等……

什麼都好說,李世民也從來沒指望過能與吐蕃維持多久的和平,只是今日眼前的這一關,委實有點懸着心呀……(未完待續。)

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上架感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給大家拜年!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
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九十九章 自污毀親第六百九十六章 慾壑難填第二百四十二章 利州武氏第二百二十章 高陽鬧喪 下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二百零八章 君臣奏對 下上架感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初見刺史第三百九十七章 慷慨赴義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可理計第一百九十三章 君臣論詩給大家拜年!第二十章 地主新貴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此盛世第六百二十九章 缺口難開第九百零七章 退兵部署 下第四十章 詩驚四座第七百八十五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州立威 上第四百五十章 啓程歸去第三百六十一章 君子交易第六百八十二章 誰試鋒芒第二百三十五章 隱忍不發第七百三十五章 必有所欲第二百二十七章 魏王亮劍第八章 妖孽橫生第十四章 善因善果第八百六十一章 臨別餞宴第九百二十三章 封其後路第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八百二十四章 身陷嫌疑第五十四章 終脫險境第三百九十六章 求兵乞命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八百四十一章 聖心難測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九百三十九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八十八章 刑審犯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錯綜關係第八百六十二章 大軍開拔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九百零八章 意外選擇第六百七十章 獻計謀利第二百八十四章 塵緣難斷第三百六十四章 迫在眉睫第三百零九章 光耀門楣第五百三十三章 門閥出手第七百九十八章 公主夜宴 下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八百二十一章 回心轉意第九百三十三章 平高麗策第三百七十七章 孤城不孤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宮生變第五十九章 父女面談第二百四十八章 事實俱在第五百三十五章 有所必爲第六百八十章 縱火示警第六百九十三章 疑竇難解第二百九十一章 順勢逆勢第三十一章 程府夜宴第三百九十五章 玉人入關第二十七章 初入長安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四百四十章 王師甫至第四百零一章 烹茶論道第一百零八章 不甘平庸第二百二十二章 又生波折第一百四十八章 暖玉生香第二十三章 白色聖光第二百六十章 子夜大亂 中第七百八十八章 侯門巾幗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色男姿第五百二十六章 老兵歸宿第三百四十九章 功敗垂成第六百二十五章 疑竇叢生第七百四十七章 靈犀點透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七百七十章 夫妻同路第一百六十七章 監正出馬第一百四十七章 君臣城府第八百零四章 姐弟親情第八十五章 開鍋釀酒第四百四十二章 蕭規曹隨第八百零五章 風雲漸起第七百四十五章 釋疑拉攏第一百九十七章 李家秘聞第七百六十八章 東征之念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賜功臣 下第三百六十八章 經略絲路第六百零三章 晉陽生變 下第九十七章 李素問策第五十一章 脫困求生 下第四百八十四章 和風細雨第七百九十四章 公主夜宴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