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九章 意外所遇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有野心的人是不甘於永遠當一個傀儡的,無論沉寂多少年,隱忍多少年,對他來說都在蟄伏,在伺機起事,他用漫長的時光,不慌不忙地佈局,拉攏,培植羽翼,只待時機成熟,便一飛沖天。

高藏就是這樣的人,沒人知道他蟄伏了多少年,沒人知道他究竟在高句麗國的朝堂和軍隊裡暗中培植了多少羽翼,然而一旦他打出了旗號,似乎四面八方都已是擁戴他的人了。

漢獻帝那麼不爭氣的人,一封衣帶血詔都能瞬間召集無數朝堂漢臣爲他奔走,更何況高藏比漢獻帝強多了,這些年的暗中籌謀,今日終於徹底爆發。

李素給的震天雷並沒有發揮作用,或者說,高藏從一開始就沒將李素的震天雷列入起事的計劃中。以高藏的性格,他不會將自己的性命託付在敵人給他的幾百顆震天雷上,他有自己的安排部署,很早以前,他便在泉蓋蘇文身邊埋下了一枚棋子,這枚棋子一直躲在暗處,完完全全爲泉蓋蘇文效忠,高藏也從來不與他產生任何交集,直到今日,圖窮匕見之時,這枚棋子終於站在一個合適的地方,劈出了恰到好處的一刀。

一刀斃命,江山易主。

蟄伏多年,一擊致命。這纔是真正的梟雄人物。

接下來便是收服城外的十幾萬兵馬,高藏隱藏多年的勢力終於露出了崢嶸,收服十幾萬兵馬基本沒花費太大的力氣,這些年不知被他安插了多少顆棋子,高藏一聲高呼,棋子們便站出數百人,這些人帶了頭,而泉蓋蘇文又已伏誅,高藏又是高句麗合法的國主,羣龍無首之下,十幾萬將士很容易便做了決定,向高藏稱臣效忠。

再接下來,便是誅除泉蓋蘇文的餘孽,雖說李素在平壤城時將泉蓋蘇文的爪牙差不多殺乾淨了,但地方官府仍有許多官員是附逆的,這些人必須要除掉。高藏露出了冷血無情的一面,所有跟泉蓋蘇文有過交集的官員全部被殺,從都城到地方官府,高藏亮出了屠刀,開始從上到下的清洗,他要將泉蓋蘇文的痕跡從世上徹底抹除。

所謂改朝換代的偉業,大多是鮮血白骨堆砌而成的。

發下一連串命令後,高藏鬆了口氣,神情疲倦地揉了揉額頭。

直到此刻,高句麗這個國家總算是基本掌握在自己的手心裡了,大權在握的感覺,真的很不錯,彷彿從凡人突然變成了神靈,用俯視的姿態靜靜看着庸碌的蒼生,而他,可以決定蒼生的生死。

國內的事高藏可以掌控,然而高句麗之外……

高藏的嘆息聲更沉重了。

唐國就不說了,兩國剛剛纔打完,人家現在還在回家的路上呢,一場戰爭死傷十數萬,兩國的仇怨怕是難以消解了,如今高藏剛剛奪權,國內士子臣民軍隊雖然表面上順服,可他們都未對自己歸心,奪權開始這幾年,高藏要休養生息,更要收天下士子臣民之心,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從泉蓋蘇文死的那一刻起,高句麗便再也經不起任何一場戰爭,哪怕是小規模的局部戰爭也不行,一來國力空虛,實在打不起,二來,高藏並未收復人心,尤其是軍隊的人心,戰則必敗。

所以,擺在高藏面前的只有一個選擇,正如當初與李素商議的一般,高藏不得不改變百年來高句麗對中原王朝的態度,選擇與唐國平息干戈,重修邦交。

高句麗與中原王朝的仇恨很深,包括高藏在內,內心對大唐也抱着敵視的態度,對李素承諾的兩國交好,那是當時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頭,可是現在做出的選擇,卻是因爲時勢與利益。時勢逼迫,他不得不選擇理智的停止戰爭,對唐國俯首稱臣,一直到高句麗恢復元氣,高藏已收國人之心爲止,到那個時候,或許,戰爭又會開始了。

一旦選擇與唐國息戰,那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就會出現,比如高句麗與百濟的同盟關係,高句麗與北方靺鞨六部的關係,與新羅國多年的敵國關係等等,隨着高句麗對大唐的俯首,周邊國家的外交都會隨之改變。

想想這些如亂麻一般的國事,高藏只覺得頭都痛了。

***

李素騎在馬上,被風吹得很頭痛。

騎馬吹風看似飄逸瀟灑,比如後世的歌詞裡唱的“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再配上一位皇阿瑪領着一羣阿哥和格格,騎在馬上笑得又蕩又漾,開心得要起飛似的,然而真正騎在馬上迎風疾馳,那種滋味誰馳誰知道,反正李素不但沒有絲毫想笑的意思,還很想哭。

“不行了!我快死了!再不停下歇息我馬上就死,死在馬上!”李素終於受不了了,在馬背上放聲叫道。

並肩而馳的李績無奈地看了他一眼,隨手叫來身後一名將領,問清了斥候最後一次回稟的消息,確定百里內並無追兵後,李績揚了揚手,下令全軍下馬休息。

方老五搶先下馬,一個箭步衝過去,將搖搖欲墜的李素小心地扶下馬來。

“公爺受苦了,您這麼金貴的人兒,哪裡受得了行軍這般苦楚,真是造孽呀……”方老五攙扶着李素在草地上坐下,一邊絮絮叨叨。

“沒錯,我真的受苦了,你看看我臉上的鼻涕,看看我這雙修長的美腿被馬鞍磨的,再看看我這青紫的臉色,造孽呀……”李素差點落下淚來。

確實太苦了,李素來到這個年代開始,還沒受過這麼大的苦呢,當初在西域沙漠裡行軍,好歹也只是曬曬太陽,臉有點黑而已,行路卻是不慌不忙的。如今策馬急行軍,一跑就是一整天,天寒地凍的,李素感覺自己快死了。

李績看不慣外甥的樣子,冷哼道:“看你這點出息,老夫比你大幾十歲,可曾見老夫喊過一聲苦?”

李素嘆道:“舅父大人沒喊過苦,你是命苦……可我生來就是享福的命啊,若我這次沒被陛下欽點隨軍,這個時候的我應該正躺在院子裡曬太陽,手裡抱着剛出生的女兒,打個呵欠,伸個懶腰,到了吃飯的時候,下人畢恭畢敬來請我,吃完飯出門散步,不慌不忙走到公主的道觀外,進去讓公主在一旁彈琴,我便聽着這淡雅的琴聲順便睡個午覺……”

李素嚮往地嘆了口氣,道:“舅父大人,這纔是人過的日子,而咱們現在騎着馬,一天跑幾百裡地,從北跑到南,您知道這叫什麼嗎?這叫牲口,嗯,大型靈長哺乳類動物大規模遷徙,說的就是咱們現在在乾的事,簡稱‘跑路’……”

話沒說完,李績便一腳狠狠踹了過去,罵道:“你以後會活活賤死,就賤在你這張嘴上,嘴賤莫把老夫搭進去,當心老夫抽死你。”

李素嘿嘿一笑:“舅父大人,我家夫人剛生了女兒,您喜添了一位甥孫女,回到長安後應該送兩車銀餅道賀一下吧?家裡有什麼值錢的物事……”

李績笑罵道:“早聽說你這死要錢的德行,老夫還聽說你家的門房管家和你一樣的毛病,若有客人登門,先看有沒有送禮,若是帶了幾車大禮,管家門房便笑得如沐春風,若是空手而來,十有八九要吃閉門羹,放眼長安城的權貴,吃相如此難看的,也就你這一家了,怎麼,現在主意到到親舅舅身上了?你這輩子掙的錢財不少,足夠你花三輩子了吧?爲何對黃白之物如此執着?”

“呵呵,外甥農戶出身,窮怕了,沒見過世面,摟着錢財睡覺纔有安全感……”李素乾笑。

舅甥二人說着話,忽然有一名將領匆匆走來,抱拳道:“大將軍,少將軍,西南方向有一支騎隊飛馳而來,斥候探過了,此時離咱們大約二十里,騎隊共計百來人,似乎正在追殺一支平民騎隊,兩者追咬得很緊,我軍是否上前干預,請大將軍定奪。”

李績皺起了眉:“西南方向?”

與李素快速地對視了一眼,李績沉聲道:“咱們現在的西南方不正是百濟國嗎?”

李素點點頭:“對,正是百濟。”

將領也補充道:“此地離百濟國境大約只有百里。”

李績搓了搓凍得麻木的下巴,沉吟道:“這兩撥人馬應該是從百濟國來的,咱們正在行軍之時,恐不宜另生枝節,令斥候再探,嚴密監視那兩撥人馬的動向,咱們這便啓程,進入新羅國境內方算安全。”

將領抱拳匆匆而去。

李素聳聳肩,對他來說,這只是行軍路上遇到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沒什麼好關心的,此刻他最關心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才能趕到那該死的新羅國境。

休息一陣後,李績下令繼續前行。

就算背後並無追兵,畢竟兩萬人馬仍在敵國境內,李績不想冒險,稍有疏忽懈怠,說不定便會出現什麼變故,不小心就全軍覆沒了。

李素大聲嘆着氣,不甘不願地從地上站起來,垂頭喪氣地走向馬兒。

兩萬將士正待上馬時,卻見一名將領匆匆走來,稟道:“大將軍,那兩撥人馬奔咱們這邊來了,只有數裡之遙,如何處置,請大將軍定奪。”

李績眉頭一皺,然後冷哼一聲道:“來便來吧,百濟和高句麗向來沆瀣一氣狼狽爲奸,今日但莫招惹老夫,否則……”

話沒說完,遠處已依稀聽到雜亂的馬蹄聲,李素直起身子,踮腳望去,卻見數裡之外,一隊穿着平民打扮的騎隊飛馳而來,人數大約二十來人左右,後面緊緊追着一支披掛執戟的騎兵,不時還有一支支木製的短矛從騎兵人羣裡飛出,前方奔逃的二十來人裡也不時應聲從馬上栽落,被後面的馬蹄無情踐踏而過,看這架勢,百濟的騎兵似乎要將前面這二十來人趕盡殺絕。

李績也見到了這一幕情景,不由哼了一聲,然後斜瞥了李素一眼,一臉漠不關心地道:“老夫領中軍先走了,如何處置,交給你吧。”

李素點頭應了。

待李績上馬先行以後,李素望向留下來的薛仁貴,道:“認得出前面被追的那夥人是哪國的嗎?”

薛仁貴眯着眼眺望了一會兒,搖頭道:“他們穿的平民衣裳,太遠了,一時分辨不出哪國的,不過可以肯定,追兵一定是百濟國的,他們盔甲的樣式很特別,甲冑肩部比較寬,看似很威武,其實他們的甲冑都是木頭和動物皮做的,擋風倒是勉強,但根本擋不住刀劍箭矢。”

李素點點頭:“百濟國跟咱們大唐不大對付吧?”

薛仁貴苦笑道:“太不對付了,百濟國與高句麗向來是同盟關係,這些年兩國沆瀣一氣幹了不少惡事,貞觀六年時,高句麗和百濟聯軍突襲新羅,將新羅國土侵佔了數百里,陛下連下三道旨意,兩國纔不得不收兵,但佔下的國土卻死活不肯歸還了,此舉令陛下龍顏大怒,也是促成陛下決心東征的原因之一,不僅如此,百濟和高句麗時常聯軍進犯我大唐疆界,襲擾我大唐邊民,這些年的襲擾已不下十次了……”

李素哦了一聲,道:“如此說來,咱們現在算是遇到仇家了?”

薛仁貴點頭:“正是仇家。”

李素笑道:“這就好辦了……薛仁貴聽令!”

薛仁貴愣了一下,然後抱拳道:“末將在。”

“領一千輕騎上前,將那夥百濟騎兵滅了,順手把那羣被追殺的人救下來,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能被咱們的仇家一路追殺,想必是一羣好人……”

薛仁貴滿臉黑線,這邏輯……是不是太簡單粗暴了?

猶豫了一下,薛仁貴道:“公爺,咱們現在要趕往新羅國境,百濟離此不遠,若將這些騎兵滅了,恐生變故呀,再說,百濟也沒招惹咱們,咱們無緣無故對人家痛下殺手,是不是……”

李素冷笑道:“別忘了咱們是大唐的軍隊,大唐軍隊天下無敵,行事當有大唐的霸氣,敵人沒招惹咱們,咱們難道就不能主動招惹敵人嗎?只要在咱們視線範圍之內的敵人,就該滅了!”

薛仁貴挺起胸膛,抱拳道:“是,公爺稍待,末將領軍擊賊!”

當即薛仁貴點齊兵馬,一千輕騎平舉長戟,策馬朝那隊百濟騎兵發起了突襲。

追殺平民的百濟騎兵正是志得意滿之時,他們享受着圍獵般的快感,誰知數裡之外忽然傳來隆隆的馬蹄聲,聽這聲勢,絕不少於一千人,再看遠處一片黑壓壓的潮水,正朝他們狠狠撲來。

百濟騎兵愣了,接着嚇得撥轉馬頭便跑,至於追殺的那夥平民,他們已然顧不上了,保命要緊。

跟在李績身邊時日不短,薛仁貴的指揮才能頗有長進,見百濟騎兵逃竄,薛仁貴策馬衝鋒的同時,馬上傳下命令,一千人馬中分出兩股,一左一右朝百濟騎兵穿插而去。

百濟騎兵奔逃時本就是繞行,頗有些慌不擇路的意味,繞了個彎子,唐軍的右翼騎兵便從直線追上了他們,將他們迎面攔截在平原上,百濟騎兵不得不勒馬停下,就耽擱了這麼一會兒,另外的中路和左翼唐軍也追上了,一千人將這百餘人圍在圈子裡,一千雙眼睛冷冷地注視着這羣馬上要變成死人的活人。

交戰前的外交辭令都免了,反正大家語言不通,薛仁貴手中的銀槍狠狠朝前一刺,同時大喝道:“殺——!”

千人齊動,無數支長戟刺向百濟騎兵,一場單方面的屠殺開始了,幾乎只用了幾個呼吸的時間,地上便躺滿了一地屍首,百濟騎兵再沒有一個活着的。

另一邊,倉皇奔逃的二十來個平民策馬趕到李素的面前,發現後面已沒了追兵,不由大鬆了一口氣。

李素騎在馬上正好奇地打量他們,爲首一名僧人打扮的年輕人,穿着麻衣僧服,面容黝黑,身材矮小,按後世的度量大約只有一米五左右,後面的十幾個人則穿着尋常的大唐百姓的衣裳,一羣人破破爛爛的,活像一羣叫花子。

爲首的僧人見李素氣度不凡,身邊又有許多部曲護衛着他,頓知此人身份高貴,於是急忙合什行禮。

“大和國僧人道昭,拜見這位貴人。”

李素睜大了眼睛,茫然道:“大和國?”

左右環視一圈,李素喃喃道:“大和是哪個國……”

話沒說完,李素猛然想起來,睜大了眼睛失聲道:“倭國人?”

道昭皺了皺眉,道:“‘倭’者,中原三國時謂之‘親魏友人’也,當時的魏帝曹睿欽封我大和國君主爲‘卑彌呼’,即‘親魏倭王’之意,而這個‘倭’字,便是將‘魏’捨去了鬼字邊,加以人旁,意喻‘友人’,在當時來說,‘倭’字其實是褒揚的意思,我大和國也向來以此字爲國名,並深以爲榮,可是自晉以後,‘倭’字漸漸被中原學者冠以‘矮小,猥瑣’之意,實爲侮辱也,故而我們將國名改爲‘大和’,所以,這位貴人,我並非倭國人,而是大和國人。”

李素仍呆呆的看着他,口中喃喃道:“我居然手賤救了一羣倭國人,這羣人不但不知感恩,反而一見面就把我教訓了一頓……”

喃喃過後,李素忽然揚聲道:“來人,把這羣傢伙綁起來,扔進旁邊的樹林裡喂狼!”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今天請假,明天再更
第五百章 市井情懷第六百五十五章 獻計除敵 上第五百六十章 新年臨朝第七百二十四章 塵封往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七十六章 貶謫原由 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夜半敵襲 下第五百七十二章 徙配瓊南第六百八十七章 援至解危第七百六十二章 萬家生佛第八百三十六章 謀盡計窮第五百八十四章 晉州亂象第七百九十七章 公主夜宴 下二第五百四十章 庭院賞雪第八百七十六章 又見名將第三百四十二章 圈地建宅第四十二章 畫眉深淺第一百二十一章 封爵召回第一百一十八章 收復鬆州 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五百五十四章 帝王胸襟第四百六十章 故地重逢第三百一十九章 重逢相認第四百四十四章 兵臨高昌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二百零二章 傲嬌公主第四百七十六章 遊園所圖第四百六十二章 登門拜訪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五百六十二章 晉陽公主第九百零二章 大營遇襲第二百一十五章 燒屋絕戶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四百零九章 大敵將至第六百八十九章 遇伏功敗第五百三十四章 了無遺憾第二百三十四章 路見魏王第七十章 奏對問策 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灞橋折柳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九十七章 夫妻如戲第七百四十九章 謀劃奪嫡 上第三十四章 難得糊塗第二百五十章 高陽闖府第二百九十五章 醉舞馬槊新章節 三百九十三章 在審覈第一百五十三章 羣魔亂舞第三百三十六章 西州方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離人愁緒第二章 盛世民風第四章 暫過難關第七百五十一章 謀劃奪嫡 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三百五十五章 神秘兵馬第六百五十八章 雨夜刺殺 下第六百一十五章 壯士斷腕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路同行第八百六十七章 臥榻養虎第五百零八章 火燒寺門第二百五十九章 子夜大亂 上第二百一十八章 鐵案如山第七百二十六章 父母情事第六百零八章 打破平衡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夜宴 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鏖戰鬆州 下第十章 試治天花 下第五百三十六章 破冰之行第四十一章 東陽買詩第八百四十八章 英雄遲暮第五百一十章 進退得失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七百四十章 九曲穿線第一百零七章 牛大將軍第一百五十七章 無妄之災第八百五十章 迂腐傲氣第四十九章 脫困求生 上第八百三十一章 舅甥計議 下第三百八十六章 君子之戰第九百五十八章 臨別衷腸第二百九十二章 聖駕微服第六百三十二章 各懷鬼胎第六百六十三章 暗生反心第八百一十六章 開誠佈公 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二十九章 朔望朝參 上第八百零八章 諫臣辭世第二百七十七章 行冠加弁 上第四百八十一章 中秋遊園 中第三十三章 美人如畫第八百一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五百六十一章 責罰甚重今天請假,明天再更第二百四十五章 李二拒婚第八百六十章 在外而安第四百五十六章 君臣敘舊第三百四十三章 身陷算計第五百六十八章 武氏出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誤闖禁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事出蹊蹺今天請假,明天再更